第550頁
其實,哪有那麼多可能呢。秦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也會自欺欺人。
李朝歌陪他度過的短短六天,是秦惟有生以來難得的寧靜時光。不需要和對方鬥智鬥勇,不需要盤算對方的話,不需要防備身邊人,李朝歌所說所做皆是字面上的意思。秦惟一個擁有過很多女人,連孩子都有不少的帝王,竟然願意陪著李朝歌過家家。兩人純情的像是情竇初開的年輕人,連手都不碰一下,夜裡共處一室,就只是說話聊天。
秦惟覺得秦恪有點可笑,成婚那麼久身體接觸還停留在這個層次,秦恪怕不是真有什麼問題吧。但另一方面,秦惟又很珍惜這種純粹的溫情。
不含任何身體欲望,只是單純的喜歡。秦惟後來回想,大概是因為他從未得到過吧。
所以遇到的時候才那樣珍惜,不捨得打碎,也不捨得懷疑。
最後一天,他們兩人在窗前看日落。提到人間時,李朝歌眉眼中滿是落寞,嘴裡卻說不在意。秦惟望著天邊雲霞,當真動起了一生一世的念頭。
這是他十二三最莽撞的那個年紀,都嗤之以鼻的蠢事。
後來李朝歌帶著他私奔,秦惟跟被蠱惑了一樣答應了。浮橋上她差點摔下去,秦惟本能將她護在身前,下一瞬間,就被她一劍穿心。
秦惟深深看著她,不由笑了。時機、火候都拿捏的非常好,先裝作和秦惟鬧彆扭,激起秦惟的愧疚感,然後用陪伴慢慢瓦解秦惟的防備,最後適當露出孤獨無助的一面,讓秦惟憐惜。緊接著提出私奔,秦惟很難拒絕。
男人真是一種很好琢磨的動物,沒有人會對自己保護的人心存警惕。在秦惟救她的時候,就是李朝歌下手的最好時機。
秦惟這才真正明白,秦恪為什麼會栽在她身上。
柔柔弱弱的菟絲花確實能激起男人的保護欲,但沒有人會將寵物和自己相提並論。唯有獨立的靈魂,才會被人平等對待。
若是早些年,李朝歌在他還活著時出現在夔國,他也會對這樣的女子感興趣。
秦惟特別想問,如果他剛才沒有救李朝歌要怎麼辦?李朝歌會真的摔下去,屍骨無存。她對秦恪就這樣死心塌地,連自己的性命都可以拿來冒險嗎?
然而秦惟已經沒機會了。李朝歌那一劍刺下去後,身體連著魂魄一起痛,識海深處也翻湧起來。秦惟知道,他輸了。
他用命來算計秦恪,秦恪同樣以性命做套,請君入甕。
在這個意義上,他們兄弟二人,還真是相像呢。
外人皆猜測秦惟發現自己中計時該有多麼憤怒,其實秦惟當時很平靜。他被李朝歌刺那一劍時,心裡想的是他被蠱惑不虧;他感受到秦恪還活著時,心裡在想輸給秦恪,也不虧。
他為長生執著了千年,期間害死無數生靈,耗費無數心血。在天界這短短六天,他的夢圓了,此後再無執念,消散也沒什麼遺憾。唯獨遺憾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是沒能告訴她,他是誰。
秦惟的魂魄浮在刑天台上,用盡全力去夠李朝歌的手。這一次她沒有認出來,不顧自己身上的傷來抓他。秦惟親眼看著李朝歌身上的傷盡數崩裂,鮮血染紅了底下的焦土,但是在即將碰到的時候,他消散了。
秦惟的神魂悠悠升向天際,失去意識前,他看到李朝歌吐了口血,重重倒地。秦惟無聲嘆息了一聲,可惜,他沒有來世了。
不過,有秦恪在,即便有來世,他也不會有機會了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那日看夕陽時,其實他想告訴李朝歌,並非無處是她的家。
第171章 番外之人間
延平八年暮春, 風吹柳絮,落花滿長安。
高子菡經歷了半生起落後,終於在延平年間回到京城。她和母親東陽大長公主的罪名得到平反, 封邑待遇恢復如常,然而這時候, 東陽大長公主已經在十多年的流放生涯中拖垮了身體, 剛回洛陽就去世了。隨後, 李懷恢復唐制,重回長安,高子菡也隨著新朝搬回舊都長安。
武皇執政這十多年間, 李唐皇室凋零的厲害, 如今還活著的不剩多少。李懷和李常樂見到了少年時的玩伴高子菡, 都十分唏噓。李懷對這位表姐非常優待, 李常樂更是親自做媒,讓高子菡再婚。
這樣一過, 又是八年。高子菡已經四十歲,即便多年來仔細保養,眼角也不可避免爬上細紋。今日曲江池遊春, 高子菡帶著女兒赴宴,結果, 在宴會上鬧出了事。
高子菡姿態端莊地帶著女兒回府, 一上馬車, 她的臉色立刻陰沉下來。小女兒三娘知道自己惹了事, 低著頭, 用力攥自己的衣帶。
二娘看了看,道:「阿娘,你不要生氣。三娘也是性子急, 和永和縣主說話急了些,你不要怪罪她。」
三娘一聽,當即抬起眼睛瞪人:「要你假慈悲!人前一套人後一套,謊話精。」
二娘一聽,不由淚盈於睫,委屈巴巴地看向高子菡。高子菡感到頭疼,二女兒是她在外地流放時生下來的,生父出身不高,再加上流放時條件不好,所以高子菡無力顧及女兒的教養。二娘養出一身小家子脾性,心性也長歪了。回長安後,高子菡得到皇帝和廣寧長公主的優待,物質條件大大改善,又和另一個喪妻的世家子成婚。對方帶來一個大女兒,高子菡又和新丈夫生下了小女兒,二娘夾在中間,不上不下,家裡的情況也越發微妙起來。
李朝歌陪他度過的短短六天,是秦惟有生以來難得的寧靜時光。不需要和對方鬥智鬥勇,不需要盤算對方的話,不需要防備身邊人,李朝歌所說所做皆是字面上的意思。秦惟一個擁有過很多女人,連孩子都有不少的帝王,竟然願意陪著李朝歌過家家。兩人純情的像是情竇初開的年輕人,連手都不碰一下,夜裡共處一室,就只是說話聊天。
秦惟覺得秦恪有點可笑,成婚那麼久身體接觸還停留在這個層次,秦恪怕不是真有什麼問題吧。但另一方面,秦惟又很珍惜這種純粹的溫情。
不含任何身體欲望,只是單純的喜歡。秦惟後來回想,大概是因為他從未得到過吧。
所以遇到的時候才那樣珍惜,不捨得打碎,也不捨得懷疑。
最後一天,他們兩人在窗前看日落。提到人間時,李朝歌眉眼中滿是落寞,嘴裡卻說不在意。秦惟望著天邊雲霞,當真動起了一生一世的念頭。
這是他十二三最莽撞的那個年紀,都嗤之以鼻的蠢事。
後來李朝歌帶著他私奔,秦惟跟被蠱惑了一樣答應了。浮橋上她差點摔下去,秦惟本能將她護在身前,下一瞬間,就被她一劍穿心。
秦惟深深看著她,不由笑了。時機、火候都拿捏的非常好,先裝作和秦惟鬧彆扭,激起秦惟的愧疚感,然後用陪伴慢慢瓦解秦惟的防備,最後適當露出孤獨無助的一面,讓秦惟憐惜。緊接著提出私奔,秦惟很難拒絕。
男人真是一種很好琢磨的動物,沒有人會對自己保護的人心存警惕。在秦惟救她的時候,就是李朝歌下手的最好時機。
秦惟這才真正明白,秦恪為什麼會栽在她身上。
柔柔弱弱的菟絲花確實能激起男人的保護欲,但沒有人會將寵物和自己相提並論。唯有獨立的靈魂,才會被人平等對待。
若是早些年,李朝歌在他還活著時出現在夔國,他也會對這樣的女子感興趣。
秦惟特別想問,如果他剛才沒有救李朝歌要怎麼辦?李朝歌會真的摔下去,屍骨無存。她對秦恪就這樣死心塌地,連自己的性命都可以拿來冒險嗎?
然而秦惟已經沒機會了。李朝歌那一劍刺下去後,身體連著魂魄一起痛,識海深處也翻湧起來。秦惟知道,他輸了。
他用命來算計秦恪,秦恪同樣以性命做套,請君入甕。
在這個意義上,他們兄弟二人,還真是相像呢。
外人皆猜測秦惟發現自己中計時該有多麼憤怒,其實秦惟當時很平靜。他被李朝歌刺那一劍時,心裡想的是他被蠱惑不虧;他感受到秦恪還活著時,心裡在想輸給秦恪,也不虧。
他為長生執著了千年,期間害死無數生靈,耗費無數心血。在天界這短短六天,他的夢圓了,此後再無執念,消散也沒什麼遺憾。唯獨遺憾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是沒能告訴她,他是誰。
秦惟的魂魄浮在刑天台上,用盡全力去夠李朝歌的手。這一次她沒有認出來,不顧自己身上的傷來抓他。秦惟親眼看著李朝歌身上的傷盡數崩裂,鮮血染紅了底下的焦土,但是在即將碰到的時候,他消散了。
秦惟的神魂悠悠升向天際,失去意識前,他看到李朝歌吐了口血,重重倒地。秦惟無聲嘆息了一聲,可惜,他沒有來世了。
不過,有秦恪在,即便有來世,他也不會有機會了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那日看夕陽時,其實他想告訴李朝歌,並非無處是她的家。
第171章 番外之人間
延平八年暮春, 風吹柳絮,落花滿長安。
高子菡經歷了半生起落後,終於在延平年間回到京城。她和母親東陽大長公主的罪名得到平反, 封邑待遇恢復如常,然而這時候, 東陽大長公主已經在十多年的流放生涯中拖垮了身體, 剛回洛陽就去世了。隨後, 李懷恢復唐制,重回長安,高子菡也隨著新朝搬回舊都長安。
武皇執政這十多年間, 李唐皇室凋零的厲害, 如今還活著的不剩多少。李懷和李常樂見到了少年時的玩伴高子菡, 都十分唏噓。李懷對這位表姐非常優待, 李常樂更是親自做媒,讓高子菡再婚。
這樣一過, 又是八年。高子菡已經四十歲,即便多年來仔細保養,眼角也不可避免爬上細紋。今日曲江池遊春, 高子菡帶著女兒赴宴,結果, 在宴會上鬧出了事。
高子菡姿態端莊地帶著女兒回府, 一上馬車, 她的臉色立刻陰沉下來。小女兒三娘知道自己惹了事, 低著頭, 用力攥自己的衣帶。
二娘看了看,道:「阿娘,你不要生氣。三娘也是性子急, 和永和縣主說話急了些,你不要怪罪她。」
三娘一聽,當即抬起眼睛瞪人:「要你假慈悲!人前一套人後一套,謊話精。」
二娘一聽,不由淚盈於睫,委屈巴巴地看向高子菡。高子菡感到頭疼,二女兒是她在外地流放時生下來的,生父出身不高,再加上流放時條件不好,所以高子菡無力顧及女兒的教養。二娘養出一身小家子脾性,心性也長歪了。回長安後,高子菡得到皇帝和廣寧長公主的優待,物質條件大大改善,又和另一個喪妻的世家子成婚。對方帶來一個大女兒,高子菡又和新丈夫生下了小女兒,二娘夾在中間,不上不下,家裡的情況也越發微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