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上帝,怎麼會有這麼難用的工具呢,這簡直無法想像。
手似乎都不是他們的手了。
中餐館想要做下去並不容易,表面上葉英風輕雲淡,每天只營業早餐和晚餐,但晚餐做什麼,其實她都有做精心籌劃。
最開始只是一個很小的館子,吸引了幾個大學生,到後來來中餐館的人多了起來,義大利人,在倫敦的法國人、西班牙人。
他們的國家都有著絕對的美食,實在吃不慣豬食似的倫敦菜。
不過試試看而已,誰曾想竟然成了這裡的常客。
中餐館做大了,但還是維持著原本的經營格局。
葉英隔三差五會親自下廚。
偶爾還會跟顧客閒聊,一度還遇到幾個搭訕的顧客。
不過這些都被劉冬冬趕走了。
她在國外待了十多年,劉冬冬跟著她待了十多年。
自家飯天天吃也有膩歪的時候,偶爾想著去外面吃個新鮮的。
但倫敦的「美食」總是辜負大家,提到去外面吃,劉冬冬覺得這件事有的商量,「要不咱們還是回去吃吧,難得的周末還能看看球呢。」
如何快速地融入到本地的生活中去呢?
運動永遠是最好的途徑。
甚至不需要太多的語言溝通。
兩個亞洲人想要在倫敦生活,而且還要進行經營。
總要用點手段才行。
葉英假借香港人的身份,又讓劉冬冬去踢球,沒事去小酒館裡晃蕩。
請一起看球的球迷喝酒吃點東西,很快就在這片混熟了。
他甚至加入了本地的球迷會,球迷會組織和俱樂部球員友誼賽時,甚至都上去踢了半個小時。
從籃球迷變成了足球迷。
如今這提議,吃飯倒是其次,主要是看比賽。
葉英哭笑不得,「你要是跟人談戀愛也跟看球這麼積極就好了。」
劉冬冬嘿嘿一笑,跟葉英私下相處時,他還是那個遠在西北的警衛員小戰士,「女朋友哪能跟足球比?」
「嗯?」
「我的意思是,足球是用來踢的,女朋友還得哄一哄,這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嘛。」
劉冬冬這些年來還是單身,倒不是沒處過對象,倫敦也有不少華裔嘛。
但處了一段時間就沒了下文,他到底是一個共`產`主`義戰士,三大注意八項注意牢記心中,哪怕是在資本主義的心臟中樞,也不能被這花花世界誘惑了。
不能給人許諾,就別耽誤人了。
當一個單身漢也挺好的,看球沒人會管他,踢球後就算不洗澡也沒人嫌他臭烘烘,當然劉冬冬很愛乾淨的,畢竟他要經常和那些商人談合作,哪能不洗澡啊。
在倫敦這麼些年,倒是學會了油嘴滑舌。
葉英去商場採購,劉冬冬充當司機幫忙搬東西。
回去的路上,劉冬冬忍不住問了句,「姐,咱們什麼時候回去?」
家變成了一個極為遙遠的概念。
離開家十年。
劉冬冬想了想,就算當初打仗也沒離開家那麼久啊。
但一眨眼十年就過去了。
確切的說,他們幾乎在倫敦待了十一年。
從68年來到,除了69年的時候回去了一趟,十年四個月不曾回國了。
葉英笑著回答,「快了。」
劉冬冬聽到這話嘟囔了一句,「你每次都說快了。」
「這次是真的快了。」
葉英記著呢,黃金的頂點在八零年一月中旬。
等到時候把手裡的黃金賣了,她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而現在,距離那個時間點,也就還剩下四個月而已。
這四個月比過去四年都要漫長。
十月初,倫敦黃金價格來到四百二十美元/盎司。
洪強接到了電話,被催促賣掉黃金。
萬一跌了呢?
洪強電話打給葉英,後者笑眯眯的應下,「好。」
只不過這筆款子還沒拿到,沒幾天,葉英又給他消息,「我又買進了。」
原來黃金價格又跌落四百美元,來到了三百八十美元。
洪強維持面色,「全都買了?」
「嗯。」
「你這麼看好?」
葉英笑了起來,「您不相信我嗎?」
不是不相信,只是玩的太大膽了。
這些年來積攢的上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今都投了進去,萬一有個閃失。
「您等著看就好了,四百美元只是一個小數字而已。」
洪強憂心忡忡的觀察著。
黃金價格果然又漲了,但很快回調。
等到十二月初,這才再度突破四百二十美元的前高。
而這次突破十分強勢,整個十二月份,倫敦黃金市場仿佛脫韁的野馬不斷的往前跑,每天都在創新高。
五百六百七百,那些仿佛只是一個數字。
當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消息傳遍世界各地時,戰爭讓倫敦黃金的價格再創新高。
852美元/盎司。
這比葉英當初四百美元買入時,翻了個倍。
而葉英則是在這個新高到來前的一天,拋售了手頭上所有的黃金,搭乘著從倫敦飛往北京的專機,回到闊別十餘載的故鄉。
……
下雪了。
沈清晏早有預料,昨天傍晚天上一片彤紅,瞧著就像是要下雪的樣子。
手似乎都不是他們的手了。
中餐館想要做下去並不容易,表面上葉英風輕雲淡,每天只營業早餐和晚餐,但晚餐做什麼,其實她都有做精心籌劃。
最開始只是一個很小的館子,吸引了幾個大學生,到後來來中餐館的人多了起來,義大利人,在倫敦的法國人、西班牙人。
他們的國家都有著絕對的美食,實在吃不慣豬食似的倫敦菜。
不過試試看而已,誰曾想竟然成了這裡的常客。
中餐館做大了,但還是維持著原本的經營格局。
葉英隔三差五會親自下廚。
偶爾還會跟顧客閒聊,一度還遇到幾個搭訕的顧客。
不過這些都被劉冬冬趕走了。
她在國外待了十多年,劉冬冬跟著她待了十多年。
自家飯天天吃也有膩歪的時候,偶爾想著去外面吃個新鮮的。
但倫敦的「美食」總是辜負大家,提到去外面吃,劉冬冬覺得這件事有的商量,「要不咱們還是回去吃吧,難得的周末還能看看球呢。」
如何快速地融入到本地的生活中去呢?
運動永遠是最好的途徑。
甚至不需要太多的語言溝通。
兩個亞洲人想要在倫敦生活,而且還要進行經營。
總要用點手段才行。
葉英假借香港人的身份,又讓劉冬冬去踢球,沒事去小酒館裡晃蕩。
請一起看球的球迷喝酒吃點東西,很快就在這片混熟了。
他甚至加入了本地的球迷會,球迷會組織和俱樂部球員友誼賽時,甚至都上去踢了半個小時。
從籃球迷變成了足球迷。
如今這提議,吃飯倒是其次,主要是看比賽。
葉英哭笑不得,「你要是跟人談戀愛也跟看球這麼積極就好了。」
劉冬冬嘿嘿一笑,跟葉英私下相處時,他還是那個遠在西北的警衛員小戰士,「女朋友哪能跟足球比?」
「嗯?」
「我的意思是,足球是用來踢的,女朋友還得哄一哄,這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嘛。」
劉冬冬這些年來還是單身,倒不是沒處過對象,倫敦也有不少華裔嘛。
但處了一段時間就沒了下文,他到底是一個共`產`主`義戰士,三大注意八項注意牢記心中,哪怕是在資本主義的心臟中樞,也不能被這花花世界誘惑了。
不能給人許諾,就別耽誤人了。
當一個單身漢也挺好的,看球沒人會管他,踢球後就算不洗澡也沒人嫌他臭烘烘,當然劉冬冬很愛乾淨的,畢竟他要經常和那些商人談合作,哪能不洗澡啊。
在倫敦這麼些年,倒是學會了油嘴滑舌。
葉英去商場採購,劉冬冬充當司機幫忙搬東西。
回去的路上,劉冬冬忍不住問了句,「姐,咱們什麼時候回去?」
家變成了一個極為遙遠的概念。
離開家十年。
劉冬冬想了想,就算當初打仗也沒離開家那麼久啊。
但一眨眼十年就過去了。
確切的說,他們幾乎在倫敦待了十一年。
從68年來到,除了69年的時候回去了一趟,十年四個月不曾回國了。
葉英笑著回答,「快了。」
劉冬冬聽到這話嘟囔了一句,「你每次都說快了。」
「這次是真的快了。」
葉英記著呢,黃金的頂點在八零年一月中旬。
等到時候把手裡的黃金賣了,她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而現在,距離那個時間點,也就還剩下四個月而已。
這四個月比過去四年都要漫長。
十月初,倫敦黃金價格來到四百二十美元/盎司。
洪強接到了電話,被催促賣掉黃金。
萬一跌了呢?
洪強電話打給葉英,後者笑眯眯的應下,「好。」
只不過這筆款子還沒拿到,沒幾天,葉英又給他消息,「我又買進了。」
原來黃金價格又跌落四百美元,來到了三百八十美元。
洪強維持面色,「全都買了?」
「嗯。」
「你這麼看好?」
葉英笑了起來,「您不相信我嗎?」
不是不相信,只是玩的太大膽了。
這些年來積攢的上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今都投了進去,萬一有個閃失。
「您等著看就好了,四百美元只是一個小數字而已。」
洪強憂心忡忡的觀察著。
黃金價格果然又漲了,但很快回調。
等到十二月初,這才再度突破四百二十美元的前高。
而這次突破十分強勢,整個十二月份,倫敦黃金市場仿佛脫韁的野馬不斷的往前跑,每天都在創新高。
五百六百七百,那些仿佛只是一個數字。
當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消息傳遍世界各地時,戰爭讓倫敦黃金的價格再創新高。
852美元/盎司。
這比葉英當初四百美元買入時,翻了個倍。
而葉英則是在這個新高到來前的一天,拋售了手頭上所有的黃金,搭乘著從倫敦飛往北京的專機,回到闊別十餘載的故鄉。
……
下雪了。
沈清晏早有預料,昨天傍晚天上一片彤紅,瞧著就像是要下雪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