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知在葡萄藤下笑得燦爛而溫暖,像極了那天的陽光。

  背後的文字,寫著知知終於病好了。

  厲南書看著那一張張照片後的文字,大概體會到了林睿博的一些想法。

  林知身體一天天好,他大概是如釋重負。

  也難怪會這樣珍之寵之。

  厲南書曾經算過一筆帳,林知的身體雖不是什麼大病,可就是要嬌養著。

  每日各種營養品,燕窩花膠是少不了的。各種海鮮也必須是上等的,每日光吃上面的花銷,也是好多人家幾個月的生活費了。

  林睿博從任職以來,就只有往上爬一個念頭。

  若不是為了林知,大抵也沒有那些動力。

  兩人翻著照片,也漸漸回憶起往事。

  林知跟著林睿博去過很多很多的地方,還有一些,是在厲南書出身的小鎮上拍的。

  林睿博跟南青、厲群都是老鄉,一個城市出來的。若不是如此,當初林睿博也不會主動幫南青那麼多,導致產生感情。

  林睿博帶著林知回去,留下不少照片。

  如今林知已經知道了,厲南書是在這個小鎮上長大的。

  她指著一張照片上石橋問厲南書:「這個橋在你們那邊很有名哦,你去過嗎?」

  厲南書笑著說:「去過幾次,不過那在南邊,我家在北邊。開車還需要一個多小時,那時候交通不好,需要坐船。那邊有個集市,我母親帶著我坐船去過兩次。」

  林知滿足的抱起相冊:「那我們也算是在同一個地方長大的了,四捨五入,也是青梅竹馬。」

  厲南書只道她對青梅竹馬這個點十分在意,煞有其事的配合,指著另外幾張照片說:「這幾個地方我也都去過,說不定你去的時候,我也在那邊。」

  林知哇了一聲,欣喜的道:「那我們可真是有緣分。」

  厲南書專門抽出了一個禮拜的時間,跟著林知去了一趟南邊的小城。

  小城裡,還有不少林家的老人。

  這部分老人一開始就對林家沒有企圖,也沒有因為他們而落魄而改變態度。

  或者說,他們甚至不知道林家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此時再見到林知,就像招待普通人家的小姑娘一樣,又是水果又是飲料的。

  林知也給各家的小輩帶了一些禮物,原本他們這些親戚早已斷了聯繫。如今有了來往,也都是安分守己的人家,林知覺得安心一些。

  畢竟她爺爺奶奶都已經過世,這些老人大多都是爺爺奶奶的親人。若是過得不好,爺爺奶奶泉下也會不安。

  厲南書帶著她去了他父母的墓前。

  林知買了許多的東西,緊張的要命。甚至還要讓紙紮店做幾件衣服,燒給厲南書的母親。

  厲南書讓她別那麼緊張,他媽媽就是最最普通的婦女。

  小地方長大,沒有太多的見識,卻真心實意的對待每一個家人。

  厲群父母當初沒有過世前,都是他母親一個人照顧。

  厲群父母是那時候的老知識分子,當初因為一些變故,落下了病根。

  每每到了下雨天,都疼得走不動路。也都是厲南書的母親一手照顧,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後來兩位老人過世,最舍不下的就是兒媳婦。應該也是知道南青的存在,怕到時候出事,又怕兒子虧待她。

  就連她當時過世前,也想著努力賺錢。因為丈夫欠下了太多的債,還面臨許多的違約。

  她要多賺一點錢,讓孩子以後能過正常的生活。

  若是她能見到林知,大概是會非常喜歡她的。

  這樣的婦女,雖說沒有什麼見識,但心底是善良的。只要厲南書開心,她就不會有任何異議。

  林知被開導之後,才放鬆了一些。

  厲南書父母的墓都遷移過,以前家裡沒有錢,連葬禮都是幾位親戚看不下去,湊錢給辦的。

  後來厲南書賺了些錢,便給他母親搬了墓地。

  原本為了省錢,是父母合葬的。

  等厲南書遷移墓地後,將兩人的墓分開。

  他想,他母親是不會願意跟厲群合葬的。

  兩人的墓地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厲南書只帶林知去了他母親的墓地。

  林知沒有多問,好好打扮了一下,路上還不斷問厲南書,她今天的妝有沒有太濃,會不會不好看。

  厲南書都說好看的。

  他看著林知,又覺得她恢復到大學時候的模樣。活潑天真,又帶著少女的爛漫。

  墓修的十分豪華,厲南書怕林知笑話他,解釋道:「活著的人就是這樣,不能為死去的人再做些什麼,就在這些細枝末節上自我安慰。」

  即使明知死去的人什麼也感受不到了,卻還是忍不住想給她最好的。

  林知看著墓碑上的字——亡母徐芬之墓,兒厲南書立。

  林知想像著,那個時候還不到七歲的小男孩,是怎麼在那麼短一段時間內,接受父母雙亡的事實。

  父親走了,也許只是影響生活,畢竟沒有那麼多的愛。

  可母親走了,他的人生就徹底改變了,很長一段灰暗的時光中,沒有任何人愛他。

  林知伸手抱住厲南書,聲音溫柔而深情:「以後我來保護你。」

  厲南書猜她在瞎想,摟住她:「好,你不許丟下我。」

  他又拉著林知的手,面向墓碑:「媽媽,這是林知。我跟你說過很多次的,還給你看過照片,你應該記得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