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這下,可真不知道是誰在打誰的臉了。
*·*
若要問錦哥她這婚後的日子和婚前有什麼不一樣,她還真說不出來。自搬回閒園後,她和以前一樣,白天裡一邊安心養著腿傷,一邊跟著文總管學管家或跟著毛公學看帳。晚上……
若要真說和婚前有什麼不同,那便是在晚上了。
晚上,周轍終於不用再跳窗戶,可以光明正大地鑽進錦哥的房裡了。只是,在關了門後,那人頓時便化身為狼,總是折騰得她不能得個好眠,且越折騰越放肆,還越來越不知輕重,常常弄得她身上帶出不能見人的痕跡。聽著那人在她耳畔嘀嘀咕咕算著她的腿哪天能拆夾板,錦哥一陣哭笑不得,忽然就對「欲求不滿」一詞有了更深的了解。
然而,這甜蜜的日子也沒能過得多久。才搬回閒園四五天而已,周轍留在侯府的人便過來稟報,說是太夫人消無聲息地領著二公子回來了,十五老爺和夫人還有三公子,則仍然留在別院裡不肯回來。
太夫人吃了那一記癟後,原打算第二天就趕回來的,又怕這般來去匆匆叫人看了笑話,這才忍著性子在城外多住了四五日。如今這般悄悄回府,打的什麼主意一點兒都不難猜測。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百一十七章·家事
太夫人回府時,天色已晚。她自以為做的隱密,便只等著第二天來看周轍夫婦的笑話。誰知第二天一早,她這裡才剛剛梳洗完畢,外面就有人來報,說是周轍夫婦來請安了。太夫人的眼忽地便是一沉,轉眼卻又笑眯眯地扭頭吩咐一聲「快請進來」。
看著那新婚的小夫妻給她行禮請了安,太夫人只略略寒暄幾句,便命人捧出一串鑰匙遞給錦哥,慈眉善目地笑道:「你身上還有傷,原不該這麼快就叫你接下家事,偏你公公病了,你婆婆要服侍他走不開,我又老了,管不動這些事,只能偏勞你。」又看著周轍道:「說起來,反正這府里遲早都是你們的,你們就多辛苦些吧。」
錦哥看看那串鑰匙,卻並不伸手去接,而是抬頭看向太夫人。
太夫人自是早已打聽清楚錦哥的身世,知道她從小長在市井,定然不懂得如何管理這偌大的一座宅第,便忽地沉了臉,道:「你可是怕吃苦受累?」
錦哥搖頭道:「太夫人有命,怎敢推遲。只是,既然要接這管家的差事,光有鑰匙怕是不管用,不知府里的帳冊在何處?」
一旁默默吃著茶的周轍忽地抬眼看向太夫人。他可不想錯過太夫人此時的臉色。
*·*
太夫人若想拿家事來為難錦哥,卻是打錯了算盤。錦哥剛接下鑰匙帳冊的那幾日,確實是沒什麼動靜,只由著各人按著往日的規矩自行其事,直到又過了七八日,看著那些人該動作的都動作得差不多了,錦哥這才把人召集過來,二話不說就貶了一些人,又提拔了一些人。
被提拔的不說,那被貶的自然不甘心,便紛紛鬧將起來。錦哥也不多話,只叫秋白拿過一個冊子當眾宣讀起來,卻是將這些被貶之人做了何事被罰,那被提拔之人又做了何事受獎的因由說得清清楚楚。
看著愣在堂下的眾人,錦哥第一次開了口:
「我是個簡單的人,做事的規矩也簡單。既然這府里早就有現成的規矩,各位只要依著規矩行事便成,有功我自然會賞,有過自然也要罰,一切我都會過在明處,絕不會因為誰的背後有誰就去刁難誰,也不會因為誰的背後沒誰就故意去踩誰。我的原則只有一條:各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做不好的,就叫能做好的人來做。想來這天下三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多的是。」
這最後一句,是早年間錦哥在外打短工時曾被掌柜奚落過的話,卻沒想到如今自己也說出這種話來。背著人,錦哥依在周轍懷裡一陣嘆息。周轍卻是一陣悶笑。他自然知道這府里世仆間複雜的人際關係,原還想著要如何替錦哥出力,卻不想她依著自己的法子竟快刀斬亂麻,生生劈出一條道來。
對此,錦哥卻是無比清醒,抬頭望著周轍道:「你以為他們真是怕我嗎?說到底,還是因為我的背後有你。我們為主,他們為仆,他們再怎麼折騰也翻不出主人的手掌,僅此而已。」
就像他們,再怎麼折騰也逃不開更有權勢的人的算計一樣。
低頭望著錦哥那毫無飾偽的眼眸,周轍一陣嘆息。他的錦哥依然還是那個錦哥,就算經過了一番磨難,她依舊尖銳如針。
昨日,臨滄侯府里接了一道聖旨,周轍被任命為羽林衛提督。
會重新被起用,這是周轍早就預料到的事,但他以為自己最多不過官復原職而已,卻沒想到竟會一下子晉升至皇家禁衛軍的最高一職。
這,算是熙景帝對他的一個獎賞了。但與此同時,宮裡對錦哥的誥封卻是隻字不提,這便又是一個警告了。
望著皇宮的方向,周轍唇角露出一個嘲諷的笑意。沒關係,欠著吧,此時欠得越多,將來還的就越多。
*·*
錦哥處理家事的簡單手法,把太夫人也給驚著了。想當初她作為新嫁娘剛進這府里時,也曾被老侯爺夫人和這府里的世仆們折騰過好幾年,慢慢才學會了退讓、妥協、制衡,卻沒想到事情還能像錦哥這般處置。
看著錦哥不管不顧地拋開一切人情世故不理,只抓著「規矩」二字,又整治了府里幾個「刺兒頭」後,最後竟真叫她將這府里的事慢慢上了手,太夫人忽然不知道自己該怎麼看這個孫兒媳婦了。
*·*
若要問錦哥她這婚後的日子和婚前有什麼不一樣,她還真說不出來。自搬回閒園後,她和以前一樣,白天裡一邊安心養著腿傷,一邊跟著文總管學管家或跟著毛公學看帳。晚上……
若要真說和婚前有什麼不同,那便是在晚上了。
晚上,周轍終於不用再跳窗戶,可以光明正大地鑽進錦哥的房裡了。只是,在關了門後,那人頓時便化身為狼,總是折騰得她不能得個好眠,且越折騰越放肆,還越來越不知輕重,常常弄得她身上帶出不能見人的痕跡。聽著那人在她耳畔嘀嘀咕咕算著她的腿哪天能拆夾板,錦哥一陣哭笑不得,忽然就對「欲求不滿」一詞有了更深的了解。
然而,這甜蜜的日子也沒能過得多久。才搬回閒園四五天而已,周轍留在侯府的人便過來稟報,說是太夫人消無聲息地領著二公子回來了,十五老爺和夫人還有三公子,則仍然留在別院裡不肯回來。
太夫人吃了那一記癟後,原打算第二天就趕回來的,又怕這般來去匆匆叫人看了笑話,這才忍著性子在城外多住了四五日。如今這般悄悄回府,打的什麼主意一點兒都不難猜測。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百一十七章·家事
太夫人回府時,天色已晚。她自以為做的隱密,便只等著第二天來看周轍夫婦的笑話。誰知第二天一早,她這裡才剛剛梳洗完畢,外面就有人來報,說是周轍夫婦來請安了。太夫人的眼忽地便是一沉,轉眼卻又笑眯眯地扭頭吩咐一聲「快請進來」。
看著那新婚的小夫妻給她行禮請了安,太夫人只略略寒暄幾句,便命人捧出一串鑰匙遞給錦哥,慈眉善目地笑道:「你身上還有傷,原不該這麼快就叫你接下家事,偏你公公病了,你婆婆要服侍他走不開,我又老了,管不動這些事,只能偏勞你。」又看著周轍道:「說起來,反正這府里遲早都是你們的,你們就多辛苦些吧。」
錦哥看看那串鑰匙,卻並不伸手去接,而是抬頭看向太夫人。
太夫人自是早已打聽清楚錦哥的身世,知道她從小長在市井,定然不懂得如何管理這偌大的一座宅第,便忽地沉了臉,道:「你可是怕吃苦受累?」
錦哥搖頭道:「太夫人有命,怎敢推遲。只是,既然要接這管家的差事,光有鑰匙怕是不管用,不知府里的帳冊在何處?」
一旁默默吃著茶的周轍忽地抬眼看向太夫人。他可不想錯過太夫人此時的臉色。
*·*
太夫人若想拿家事來為難錦哥,卻是打錯了算盤。錦哥剛接下鑰匙帳冊的那幾日,確實是沒什麼動靜,只由著各人按著往日的規矩自行其事,直到又過了七八日,看著那些人該動作的都動作得差不多了,錦哥這才把人召集過來,二話不說就貶了一些人,又提拔了一些人。
被提拔的不說,那被貶的自然不甘心,便紛紛鬧將起來。錦哥也不多話,只叫秋白拿過一個冊子當眾宣讀起來,卻是將這些被貶之人做了何事被罰,那被提拔之人又做了何事受獎的因由說得清清楚楚。
看著愣在堂下的眾人,錦哥第一次開了口:
「我是個簡單的人,做事的規矩也簡單。既然這府里早就有現成的規矩,各位只要依著規矩行事便成,有功我自然會賞,有過自然也要罰,一切我都會過在明處,絕不會因為誰的背後有誰就去刁難誰,也不會因為誰的背後沒誰就故意去踩誰。我的原則只有一條:各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做不好的,就叫能做好的人來做。想來這天下三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多的是。」
這最後一句,是早年間錦哥在外打短工時曾被掌柜奚落過的話,卻沒想到如今自己也說出這種話來。背著人,錦哥依在周轍懷裡一陣嘆息。周轍卻是一陣悶笑。他自然知道這府里世仆間複雜的人際關係,原還想著要如何替錦哥出力,卻不想她依著自己的法子竟快刀斬亂麻,生生劈出一條道來。
對此,錦哥卻是無比清醒,抬頭望著周轍道:「你以為他們真是怕我嗎?說到底,還是因為我的背後有你。我們為主,他們為仆,他們再怎麼折騰也翻不出主人的手掌,僅此而已。」
就像他們,再怎麼折騰也逃不開更有權勢的人的算計一樣。
低頭望著錦哥那毫無飾偽的眼眸,周轍一陣嘆息。他的錦哥依然還是那個錦哥,就算經過了一番磨難,她依舊尖銳如針。
昨日,臨滄侯府里接了一道聖旨,周轍被任命為羽林衛提督。
會重新被起用,這是周轍早就預料到的事,但他以為自己最多不過官復原職而已,卻沒想到竟會一下子晉升至皇家禁衛軍的最高一職。
這,算是熙景帝對他的一個獎賞了。但與此同時,宮裡對錦哥的誥封卻是隻字不提,這便又是一個警告了。
望著皇宮的方向,周轍唇角露出一個嘲諷的笑意。沒關係,欠著吧,此時欠得越多,將來還的就越多。
*·*
錦哥處理家事的簡單手法,把太夫人也給驚著了。想當初她作為新嫁娘剛進這府里時,也曾被老侯爺夫人和這府里的世仆們折騰過好幾年,慢慢才學會了退讓、妥協、制衡,卻沒想到事情還能像錦哥這般處置。
看著錦哥不管不顧地拋開一切人情世故不理,只抓著「規矩」二字,又整治了府里幾個「刺兒頭」後,最後竟真叫她將這府里的事慢慢上了手,太夫人忽然不知道自己該怎麼看這個孫兒媳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