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寶日現在是有點財,趙家是有點權,兩家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情況,所以兩家結親家,還真算是天時地利人和。寶日和趙七丫也算是「天造地設」了。

  寶日定親這樣的大事,寶月還蠻想回家看看的,奈何康康太小,鋪子還太忙,實在走不開,就只能等有時間再見見這個弟妹了。

  出了月子後,寶月在鋪子裡賣貨了,安安就待在屋子裡照看弟弟。康康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倒是一點不影響安安做旁的事情。

  寶月每次回屋看到大兒子照看小兒子,就總有種奇妙的感覺。不得不說這兄弟倆長得是真的像。

  康康長得跟安安小時候一模一樣,也不知道長大後這兩個孩子還能不能更像一些。

  寶月挺想讓安安出門玩的,但小兒子實在無人照看,最繁忙的上午就只能把安安束在屋子裡了。

  好在安安懂事,從小一個人也玩習慣了,知道娘親的不易,對於照看弟弟這事毫無怨言,老老實實地待在屋子裡照看弟弟。

  康康醒著時,安安就逗弟弟玩。等到康康睡覺了,安安就拿起書本讀書練字。

  安安已經把用來啟蒙的書全都學完了,現在已經能流暢地背誦出三字經、千字文和百家姓了。寶月現在也沒有讓兒子背誦其他的書,而是教他認字練字。

  寶月把自己當初練字的沙盤找了出來,讓兒子在沙盤上先練習寫字。安安倒是也挺聽話的,一絲不苟地練著,也不怕枯燥,聽話得讓人心疼。

  寶月有些過意不去,覺得是自己前陣子給兒子講了太多刻苦學習的故事,可能「雞湯」熬得太多,把兒子一下子喝頂了。

  寶月擔心兒子學習半途而廢,就給兒子講了鑿壁偷光、囊螢映雪、聞雞起舞、懸樑刺股之類的故事,聽完故事後,安安就開始成天成天地讀書,除了吃飯之外,都不下炕。

  搞得寶月都害怕了,生怕兒子被自己教成書呆子。不過好在這股勁頭過後,小孩愛玩的天性占了上風,安安又開始上午背書學字,下午玩耍的作息生活,倒是讓寶月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我大爺要招新學生了,我已經跟他說好了,明天你有時間就帶著孩子直接去我大爺家的學堂就行。」孫氏一大早就特意告知寶月孫舉人要招新學生的消息。

  孫舉人收學生的時間不定,因為精力有限,所以招收學生時也是要精挑細選的,像這種要收新學生開始啟蒙,一般要三四年才有一回。

  孫氏還說了,他大爺招學生,主要是看孩子面相,初次見面不會考太難的知識,讓寶月不用太過擔憂。

  寶月還是挺納悶的,那麼大點的孩子,小臉還沒定型呢,看面相能看出個啥啊。不過人家孫舉人既然有這習慣,咱依著就是了。

  寶月一直都是想著順其自然的,雖說認識孫氏,但要是孩子不入孫舉人的眼,也沒法強留在人家的學堂里。

  但是面試嘛,還是要做到形象好氣質佳的。寶月把兒子好好地打扮了一番。安安小小年紀,白嫩嫩的小臉還是挺招人稀罕的,再穿上一套簇新的衣服和鞋子,看著十分養眼。

  第二天小木頭請了半日的假,把安安送到了孫家的學堂去面試,寶月則留守在家。

  雖然寶月也想看看兒子面試的樣子,但家裡的買賣不能耽擱。耽擱一天買賣,那可是會損失好多錢呢。寶月對兒子還是很有信心的,覺得自己去不去,兒子都能進孫家的學堂。

  不出所料,安安果然入了孫舉人的眼,等過一陣子招齊學生後,安安就可以直接入學了。

  至於送給孫舉人的束脩,寶月早就準備好了。孫家作為自家的熟客,寶月太了解他家的喜好了。

  葡萄酒一壇就足夠孫舉人開心的了,再奉上幾斤新做好的臘腸就差不多了。

  跟旁的地方習俗不同,船營縣這邊的束脩只是送給老師的見面禮,學費是另外收取的。

  束脩送點吃食就可以,也不宜太多,不然顯得過於巴結,所以要掌握好度。

  幸好去年的葡萄酒沒有全都喝光,還剩下兩壇,送給孫舉人一壇,家裡還能剩下一壇,可以慢悠悠地喝到今年葡萄成熟。

  寶月今年老早就開始做臘腸了,已經曬好兩批了,早早就賣光了,第三批臘腸還在後院子掛著呢。

  現家裡的余錢多了,而且還有手腳勤快的馮嫂子幫忙,寶月做起事情來也不再束手束腳了。

  臘腸一直都在冬天賣,銷量十分不錯。寶月今年嘗試著全年售賣。天氣轉暖後,就開始製作臘腸了。臘腸做起來簡單,寶月家的調料粉也足夠,就是做豬腸衣時有些讓人煩惱。

  不過馮嫂子倒是十分樂意接手製作豬腸衣這個活。豬腸衣做起來實在麻煩,寶月沒把這活算在日常活計中,而是按照一副豬腸十文錢的價格外包給馮嫂子。

  為了賺這個錢,馮嫂子一有空閒時間就去江邊洗豬大腸,忙時一天能洗出兩三副,不忙時一天能洗出四五副。

  寶月倒是不心疼錢,就是有些擔心馮嫂子的手被江水涼到。不過馮嫂子不以為意,她平時用冷水給人洗衣服都習慣了,洗豬腸子除了臭一些之外,要比洗衣服簡單多了,

  把豬腸子翻過來,仔細搓洗就可以了,洗乾淨後再把腸油刮下來,刮下來的腸油寶月都讓馮嫂子拿回家了,這豬腸油雖然會帶點腸子的臭味,但畢竟也是油,只要能吃得慣肥腸的味道,吃腸子油炒的菜,還是很香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