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吳總把自己多年的經驗,點點滴滴都教給了寧蔓華。寧蔓華聽得認真,不時還提出問題來,師徒二人激烈地討論起來。
「好了,有什麼問題,你下午再來找我,我現在得趕著去開會了。」吳總看了看手上的表,打斷了寧蔓華的提問。
那個手表很舊了,錶盤已經有裂痕,不過錶針走得還挺準的,吳總似乎從來沒有要換新手表的想法。
走到門口,吳總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轉過頭來:「小寧。」
寧蔓華以為他還有什麼要囑咐的,忙站了起來。
他笑眯眯地擺擺手:「沒什麼,別緊張,只是想讓你多提醒大家,平時要注意身體。」
寧蔓華愣愣地點頭,看著吳總削瘦憔悴的背影漸漸遠去。
這是她第一次意識到,其實他們正在老去。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如果讓自己匯入浩瀚宇宙成為其中一顆星星,那麼就會永遠閃耀。正是這樣耀眼的光芒,讓寧蔓華不自覺地忽視了他們的年齡。
裴老和吳老這一代人已經為國家和民族背負得足夠多了,新一代年輕人,是時候扛起自己的責任了。
*
這次談話過後,寧蔓華跟總體室的同事們相約去了一趟結構材料設計部和動力系統設計部。 前者是飛彈實現輕量化的關鍵部門,早期型號的飛彈常採用鋼材等金屬材質,嚴重製約了武器的性能。隨著複合材料的發展,越來越多強度高、密度小的材料被應用到飛彈中,使飛彈變得更輕、飛得更快、射程更遠。
後者是為飛彈提供飛行動力的設計部門,發動機和推進劑將對飛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利劍-6號的研製過程中,高能固體火箭燃料的突破就使飛彈性能得到了質的飛躍。
目前,這兩個部門都在積極進行創新研發,近期還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交流和溝通過程中,寧蔓華的腦海里逐漸浮現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不如採用新的飛彈外形!
回到辦公室,她立馬畫出了想像中的利劍-7號的設計草圖。
與利劍-6號的錐形彈頭截然相反,在她的設計中,利劍-7號將採用圓滑彈頭和更長的發射筒,以提升其射程和突防能力。這樣的設計,是需要建立在剛剛兩個部門的最新成果可行的基礎上的。
對於寧蔓華的這個靈感,總體設計室的同事們意見不一。
接過草圖,唐工搖頭直言:「這樣做相當於『歸零』,我們之前的很多經驗就用不上了。現在的時間很緊迫,我們與其從頭再來,不如繼續在利劍-6號的基礎上想辦法。」
遲疑了一下,更加大膽和冒險的小錢選擇了站在寧蔓華這邊:「我覺得寧主任的想法不妨一試,目前來看,僅對利劍-6號進行改進和升級,很難符合新型號的作戰需求。」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爭論了起來,直到寧蔓華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沒有說話的裴雲松:「裴主任,你怎麼看?」
他們的副總師身份是在具體項目里的,回到總體設計室後,他們同為副主任,級別都一樣。
裴雲松沒有說贊成,也沒有說反對,而是正色道:「我需要一點時間。」
他坐了下來,開始對這個設計進行分析和演算。其他人見狀,也紛紛加入到他的行列中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裴雲松率先停下了演算,他把數據的初步分析給大家傳閱:「我初步贊成寧主任提出的方向,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兩種設計的氣動布局,新的方向更有利於降低研製風險。當然,具體各分系統還需要大家幫忙細化分析。」
寧蔓華的神色很平靜,只是微微向裴雲松點了點頭。
一切憑數據說話,經過內部的分析和論證,大家最終認可了寧蔓華的思路。
一旦確定了方向,總體設計室的效率是很高的,連同寧蔓華的設計方案,加上在利劍-6號基礎上的改進,他們一共設計出了3份不同的設計總圖。
很快,總體設計室就把幾份設計總圖遞交給了吳總。
吳總認真看過後,摘下眼鏡,反覆斟酌後才對寧蔓華說:「這個項目太重要了,我不能拍板,下周我們召開專家評審會,請大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吧。」
寧蔓華暗忖,這場專家評審會,必將是一次激烈的交鋒。
第41章 專家評審會
周一很快就到了, 寧蔓華一大早就來到了會議室做準備。今天的專家評審會將有幾十位評審團專家和業界同行參加,吳擎宇將負責主持會議,而寧蔓華將代表總體設計室作匯報。
上午9點前, 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專家們魚貫而入,很快就坐滿了整個會議室。他們之中,既有其他設計部門的老專家,也有相關院校的知名教授,還有設備零件生產企業的負責人, 在飛彈研製方面都頗有經驗和發言權。
會議正式開始。吳擎宇坐在最前排,他打開話筒說:「首先, 歡迎各位專家參與今天的評審會!大家的桌面上已經放了參與這次評審的3份設計方案, 接下來,有請研究一院總體設計室副主任寧蔓華同志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
寧蔓華今天依然穿著那套天藍色的工裝,自從進了研究院後, 她就很少買衣服了, 就喜歡穿工裝。在她心里,這是象徵航天科工身份的「科工藍」, 穿上就有一種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不過, 上次探親假回家時,她就被外婆說了,女孩子家家怎麼不愛打扮?
「好了,有什麼問題,你下午再來找我,我現在得趕著去開會了。」吳總看了看手上的表,打斷了寧蔓華的提問。
那個手表很舊了,錶盤已經有裂痕,不過錶針走得還挺準的,吳總似乎從來沒有要換新手表的想法。
走到門口,吳總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轉過頭來:「小寧。」
寧蔓華以為他還有什麼要囑咐的,忙站了起來。
他笑眯眯地擺擺手:「沒什麼,別緊張,只是想讓你多提醒大家,平時要注意身體。」
寧蔓華愣愣地點頭,看著吳總削瘦憔悴的背影漸漸遠去。
這是她第一次意識到,其實他們正在老去。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如果讓自己匯入浩瀚宇宙成為其中一顆星星,那麼就會永遠閃耀。正是這樣耀眼的光芒,讓寧蔓華不自覺地忽視了他們的年齡。
裴老和吳老這一代人已經為國家和民族背負得足夠多了,新一代年輕人,是時候扛起自己的責任了。
*
這次談話過後,寧蔓華跟總體室的同事們相約去了一趟結構材料設計部和動力系統設計部。 前者是飛彈實現輕量化的關鍵部門,早期型號的飛彈常採用鋼材等金屬材質,嚴重製約了武器的性能。隨著複合材料的發展,越來越多強度高、密度小的材料被應用到飛彈中,使飛彈變得更輕、飛得更快、射程更遠。
後者是為飛彈提供飛行動力的設計部門,發動機和推進劑將對飛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利劍-6號的研製過程中,高能固體火箭燃料的突破就使飛彈性能得到了質的飛躍。
目前,這兩個部門都在積極進行創新研發,近期還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交流和溝通過程中,寧蔓華的腦海里逐漸浮現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不如採用新的飛彈外形!
回到辦公室,她立馬畫出了想像中的利劍-7號的設計草圖。
與利劍-6號的錐形彈頭截然相反,在她的設計中,利劍-7號將採用圓滑彈頭和更長的發射筒,以提升其射程和突防能力。這樣的設計,是需要建立在剛剛兩個部門的最新成果可行的基礎上的。
對於寧蔓華的這個靈感,總體設計室的同事們意見不一。
接過草圖,唐工搖頭直言:「這樣做相當於『歸零』,我們之前的很多經驗就用不上了。現在的時間很緊迫,我們與其從頭再來,不如繼續在利劍-6號的基礎上想辦法。」
遲疑了一下,更加大膽和冒險的小錢選擇了站在寧蔓華這邊:「我覺得寧主任的想法不妨一試,目前來看,僅對利劍-6號進行改進和升級,很難符合新型號的作戰需求。」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爭論了起來,直到寧蔓華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沒有說話的裴雲松:「裴主任,你怎麼看?」
他們的副總師身份是在具體項目里的,回到總體設計室後,他們同為副主任,級別都一樣。
裴雲松沒有說贊成,也沒有說反對,而是正色道:「我需要一點時間。」
他坐了下來,開始對這個設計進行分析和演算。其他人見狀,也紛紛加入到他的行列中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裴雲松率先停下了演算,他把數據的初步分析給大家傳閱:「我初步贊成寧主任提出的方向,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兩種設計的氣動布局,新的方向更有利於降低研製風險。當然,具體各分系統還需要大家幫忙細化分析。」
寧蔓華的神色很平靜,只是微微向裴雲松點了點頭。
一切憑數據說話,經過內部的分析和論證,大家最終認可了寧蔓華的思路。
一旦確定了方向,總體設計室的效率是很高的,連同寧蔓華的設計方案,加上在利劍-6號基礎上的改進,他們一共設計出了3份不同的設計總圖。
很快,總體設計室就把幾份設計總圖遞交給了吳總。
吳總認真看過後,摘下眼鏡,反覆斟酌後才對寧蔓華說:「這個項目太重要了,我不能拍板,下周我們召開專家評審會,請大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吧。」
寧蔓華暗忖,這場專家評審會,必將是一次激烈的交鋒。
第41章 專家評審會
周一很快就到了, 寧蔓華一大早就來到了會議室做準備。今天的專家評審會將有幾十位評審團專家和業界同行參加,吳擎宇將負責主持會議,而寧蔓華將代表總體設計室作匯報。
上午9點前, 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專家們魚貫而入,很快就坐滿了整個會議室。他們之中,既有其他設計部門的老專家,也有相關院校的知名教授,還有設備零件生產企業的負責人, 在飛彈研製方面都頗有經驗和發言權。
會議正式開始。吳擎宇坐在最前排,他打開話筒說:「首先, 歡迎各位專家參與今天的評審會!大家的桌面上已經放了參與這次評審的3份設計方案, 接下來,有請研究一院總體設計室副主任寧蔓華同志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
寧蔓華今天依然穿著那套天藍色的工裝,自從進了研究院後, 她就很少買衣服了, 就喜歡穿工裝。在她心里,這是象徵航天科工身份的「科工藍」, 穿上就有一種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不過, 上次探親假回家時,她就被外婆說了,女孩子家家怎麼不愛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