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這般通透聰慧的女子,一些話不等旁人說出,便已瞭然於心。

  “好,我答應。”炤寧抿唇微笑,鄭重地點了點頭。

  **

  天氣一日比一日炎熱,逐漸到了讓炤寧無法在室外久留的地步。

  不知不覺間,到了端午節前夕。

  炤寧近年來對過節一直興致缺缺,對端午節、中秋節、除夕、元宵節甚至是牴觸的,她對這幾個日子只保留著雙親俱在時的記憶。雙親不在了,那麼,任何節日甚至包括生辰,都是虛設。

  心裡有事、手頭忙碌的時候還好些,清閒下來之後,到了佳節,心裡唯有滿滿的思親之苦。

  紅蘺幾個見炤寧整個午後靜默不語,一個個又是心疼又是著急,只盼著王爺快些回來,或者誰來找茬生事都行,只要能轉移她的思緒就萬事大吉。

  正心焦的時候,救星到了——太子妃回京,直接來了什剎海,進門與林氏、莫晨、莫心兒閒話幾句,便命人來告知炤寧。

  炤寧立刻來了精神,換了身衣服,去了太子妃那裡。

  太子妃笑著將炤寧迎到裡間,“裡面更涼快些。”

  炤寧落座後問道:“回來之前也不寫信給我,予莫也是隻字未提,怎麼回事?”

  太子妃回道:“是母后說服父皇讓我回來的,她總是擔心我會在那兒出點兒什麼事。”她有點兒啼笑皆非的,“我其實巴不得在那兒多逗留一段時日呢,只是母后不清楚,滿心盼著我離開是非之地。”

  “母后做得對,回來更好。”炤寧細細打量著太子妃,“你可是瘦了些。”

  “在那兒離太子那麼近,連個安穩覺都睡不成,哪裡能夠不瘦。”太子妃笑笑地找轍,並不提及受傷一事,隨後道,“別拎不清輕重,聽我說說在那邊的見聞吧。”

  炤寧笑了笑,“好啊。”

  於是,太子妃將皇帝、太子近日的情形娓娓道來:“父皇每日或是與皇后說說閒話,或是與景林、梁居士等人對弈、閒談,看起來是優哉游哉,身子骨卻是不大舒坦,估摸著是被太子氣的。太子的情形說來最簡單不過,他和隨從都被關起來了,看父皇那樣子,是打定主意不肯見他了,怎麼也要等到聖駕迴鑾之後,才會正經著手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炤寧想,那樣也好。

  兩個人分別的時日不久,卻有很多話要相互告知,為此,炤寧留下來用膳,飯後又說笑一陣子,叮囑太子妃早些歇息,隨後起身道辭。

  太子妃送炤寧到了垂花門,返回時一路斂目思忖,吩咐雙玉:“你去看看榮國公和桑嬈,把所知的事情一五一十講給他們聽。”

  雙玉應聲而去。

  太子妃望向榮國公、桑嬈所在的大致位置,目光複雜。

  已到曲終人散時。

  很多人在這萬丈紅塵中的戲,即將落幕。

  太子、榮國公、桑嬈如此,夢已碎,路已盡。

  她,亦如此,錦繡堆里的夢魘、掙扎將要結束。

  皇帝回京之前,她要儘快安排好去路,自然,前提是要做兩手準備——若被遷怒,她就只能陪著太子生、死或囚禁,需要保全的是母親;若能倖免於難,便要找到穩妥之處避避風頭,省得幫助自己的人反被連累詬病。

  當晚,榮國公的生命走到了終點,他死在了桑嬈手裡。

  桑嬈用一根銀簪殺掉了他。

  雙玉低聲稟明太子妃:“守在外面的人,聽到桑嬈獰笑著說‘你怎麼還不死,你為何還不死’的時候,即刻沖了進去,但是為時已晚,簪子刺進榮國公頸部,地上很多血,人已經不行了……沒等抬到地上,便斷了氣。”

  太子妃沉默良久,輕聲問道:“死之前,他可曾留下什麼話?”

  “……沒有。”

  太子妃凝視著雙玉,“不需顧及任何事,照實說。”

  雙玉垂下頭去,“他死之前,反覆喚著殿下兩位兄長和佟三夫人的姓名。”

  那才是他始終記掛的人。

  他到彌留之際,都不曾想起她,甚至於,不願浪費力氣憎恨她。若是真的痛恨,也會提及。

  太子妃微揚了臉,想笑,笑不出,想哭,沒有淚。許久之後,她輕聲吩咐:“找個地方埋了吧。”

  “是。”雙玉問道,“桑嬈呢?還留著麼?”

  “留著。”太子妃語氣蕭索,“看她能熬到什麼時候。”

  **

  行宮。

  兩名侍衛押送太子到了西南方一座矮山山頂。

  山頂上有涼亭,皇帝坐在涼亭中的石桌旁。夜間風涼露重,他加了件薄披風。

  太子腳步遲緩地走進涼亭。

  皇帝抬手指一指對面的石凳。

  太子也不行禮,逕自落座,展目望向山下。這兒的地勢很好,行宮周圍的環境一覽無餘。

  他牽出一抹諷刺的笑,轉頭打量皇帝,“看起來,你沒看我寫的最後幾份請罪摺子。”若是看了,早已氣得半死。

  皇帝則是極為平靜地看著太子,“在朕心裡,太子已經是個死人。死人寫的摺子,沒有閒情過目。”

  “原來,我已經死了。”太子笑意更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