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從第二天起,王磬要每天兩次接受百官的矚目,要每天兩次高聲宣讀自己做了怎樣不知所謂的事,告訴眾人自己犯過哪些錯誤。
他的確是出名了,成了官員之間的笑柄。官員們笑過之後,從這件事的背後看到了皇上對皇后的維護,想到賀統領的雷厲風行,又看出了皇上手裡可能掌握著每個人的底細,只是不予追究而已。
平心而論,皇上這兩年一直都是和顏悅色的。只要你跟他說的是朝政,就算言辭激烈,在他面前與人爭吵不休,他都一笑了之,擇良策而行;而只要你跟他提什麼皇后、嬪妃這類字眼,他就一言不發,只是笑,笑得人心裡發毛。
最後人們總結出的結論是沒事別盯著皇后找茬,找茬就是找倒霉。
此後,霍天北耳根子清淨了不少,趁勢讓宮裡放出消息:靜妃藍氏,也就是藍佩儀,自請離宮修行為民祈福,他已准許,靜妃當日離宮。
一些官員聽了,鼻子都要氣歪了,心說當誰不知道呢,那靜妃從來就是個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空頭銜,現在倒好了,您連這空頭銜都容不得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些人立刻開始攛掇禮部選嬪妃,上摺子讓皇上選幾個隨身服侍的嬪妃。這次他們長教訓了,特地強調了嬪妃二字。
霍天北一本正經地告訴他們:靜妃剛剛離宮修行,朕怎能在這時候選新人進宮,豈非太傷人心?
人們這才發現,當今皇上胡扯起來也能面不改色,一個個惱火不已,偏又沒話反駁。再說下去,不定哪句就又跟皇后扯上關係,惹得皇上發火,自己就是下一個王磬。罷了,等明年吧。
霍天北卻又一盆冷水澆了下來:在位期間,要廢除六宮制。
官員們不論是從哪方面考慮,都無從贊同這主張,有的始終擔心一出意外就會發生皇后干政的事,有的始終盼著自家女兒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寵妃——以如今皇上寵愛皇后的程度,一旦心愿得償,不愁成為第一顯赫的門楣。再有一些人,是想著皇上都只有一位髮妻,那自己豈不是也要一輩子守著一個女人?皇上做得到,自己可做不到。
反對之人太多,霍天北也不理會,沉默多日後說押後再議。所謂押後再議,是官員每到春日提醒他添新人進宮的時候,他就舊話重提。一提這件事,人們就群情激動,全忘了初衷,只忙著勸說他收回成命。他就繼續沉默,拖上一段日子,再丟出來日再議的話。直到官員們在幾年之後,上當上的自己都膩煩了,才不再提選妃的事,和他達成了一種無言的默契,各退一步,不再相互為難。
在這件事情上,霍天北還真沒辦法說到做到——他必然能與妻子相濡以沫一世情長,卻不敢擔保後人也能專情。況且每位帝王的性情經歷、面對的朝廷格局都不相同,開這先例不見得對後人有益。若是後人需要一些擺設放在宮裡,大臣橫加干涉,把他廢除六宮的事搬出來做藉口,後人豈不是被他束縛住了?
百年之後,後人也與他無關了,他不能做到事無巨細地為後人考慮周到,卻能做到不給後人平添煩擾。
所以,也只是把這件事拿來搪塞官員。
說到底,這種事自己心裡有數就得了,沒必要真正落實到形式上。
**
這年夏日,霍天北攜妻兒去山中消夏。中途想起祁連城,特地獨自去書院看了看。
祁連城的日子清靜得近乎枯燥了,大把光陰都消磨在書院,收攬了幾名文采出眾武藝超群的人,幫他教導一群慕名而來的孩子。他在這群孩子中間,選出一些資質出眾的,親自教導。此外的時間全部用來參禪、喝酒。
風馬牛不相及的三件事,他樂在其中。
當然,偶爾他也會出點兒為人津津樂道的事。
錦溪書院曾得到皇上的照拂,才得以迅速有了名氣,好奇心重的人自然會探究是誰有這麼大的面子。霍天北與他又不是遮遮掩掩行事的性情,並不刻意隱瞞,事情很快傳揚的滿城皆知。而隨著祁連城不再是來無影去無蹤,偶爾會帶著一兩名偏愛的學生出現在街頭巷尾,那極出色的樣貌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與霍天北年紀相仿的一代人當中,霍天北最冷酷,祁連城最神秘,蕭讓最風流——雖然已去了西域老老實實過日子,人們對他以前的風流韻事還是津津樂道。
三個性情迥異的男子,都有著迷人眼眸的容顏,醉人心魂的笑容。對於很多女子來說,會不可避免的一見傾心。
霍天北面對這種事情最冷漠無情:不經允許,誰都不能往他跟前湊,執迷不悟,他就讓你一輩子都後悔傾心於他。
蕭讓以前面對這種事最是平易近人:只要你性情有可取之處,只要你有著出眾的才藝,他就是來者不拒。
祁連城比不了他們兩個,如今興許是參禪日久有了仁慈之心,既做不到無情,也做不到多情。通常是把哪個可憐的女孩子送回家去,順便告訴她的親人把人看好,別去書院找他了。有的糾纏的厲害,他就命門房一看到人來就關門。
徐默每次都是把這些當笑話講給顧雲箏聽,顧雲箏聽了卻有些失落——他就不能看上一個?難不成真要孤獨終老?可人各有志,這種事是誰也不能勉強的。總不能因為自己有家人陪伴過得如意,就能認定祁連城的日子不如意。
他的確是出名了,成了官員之間的笑柄。官員們笑過之後,從這件事的背後看到了皇上對皇后的維護,想到賀統領的雷厲風行,又看出了皇上手裡可能掌握著每個人的底細,只是不予追究而已。
平心而論,皇上這兩年一直都是和顏悅色的。只要你跟他說的是朝政,就算言辭激烈,在他面前與人爭吵不休,他都一笑了之,擇良策而行;而只要你跟他提什麼皇后、嬪妃這類字眼,他就一言不發,只是笑,笑得人心裡發毛。
最後人們總結出的結論是沒事別盯著皇后找茬,找茬就是找倒霉。
此後,霍天北耳根子清淨了不少,趁勢讓宮裡放出消息:靜妃藍氏,也就是藍佩儀,自請離宮修行為民祈福,他已准許,靜妃當日離宮。
一些官員聽了,鼻子都要氣歪了,心說當誰不知道呢,那靜妃從來就是個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空頭銜,現在倒好了,您連這空頭銜都容不得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些人立刻開始攛掇禮部選嬪妃,上摺子讓皇上選幾個隨身服侍的嬪妃。這次他們長教訓了,特地強調了嬪妃二字。
霍天北一本正經地告訴他們:靜妃剛剛離宮修行,朕怎能在這時候選新人進宮,豈非太傷人心?
人們這才發現,當今皇上胡扯起來也能面不改色,一個個惱火不已,偏又沒話反駁。再說下去,不定哪句就又跟皇后扯上關係,惹得皇上發火,自己就是下一個王磬。罷了,等明年吧。
霍天北卻又一盆冷水澆了下來:在位期間,要廢除六宮制。
官員們不論是從哪方面考慮,都無從贊同這主張,有的始終擔心一出意外就會發生皇后干政的事,有的始終盼著自家女兒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寵妃——以如今皇上寵愛皇后的程度,一旦心愿得償,不愁成為第一顯赫的門楣。再有一些人,是想著皇上都只有一位髮妻,那自己豈不是也要一輩子守著一個女人?皇上做得到,自己可做不到。
反對之人太多,霍天北也不理會,沉默多日後說押後再議。所謂押後再議,是官員每到春日提醒他添新人進宮的時候,他就舊話重提。一提這件事,人們就群情激動,全忘了初衷,只忙著勸說他收回成命。他就繼續沉默,拖上一段日子,再丟出來日再議的話。直到官員們在幾年之後,上當上的自己都膩煩了,才不再提選妃的事,和他達成了一種無言的默契,各退一步,不再相互為難。
在這件事情上,霍天北還真沒辦法說到做到——他必然能與妻子相濡以沫一世情長,卻不敢擔保後人也能專情。況且每位帝王的性情經歷、面對的朝廷格局都不相同,開這先例不見得對後人有益。若是後人需要一些擺設放在宮裡,大臣橫加干涉,把他廢除六宮的事搬出來做藉口,後人豈不是被他束縛住了?
百年之後,後人也與他無關了,他不能做到事無巨細地為後人考慮周到,卻能做到不給後人平添煩擾。
所以,也只是把這件事拿來搪塞官員。
說到底,這種事自己心裡有數就得了,沒必要真正落實到形式上。
**
這年夏日,霍天北攜妻兒去山中消夏。中途想起祁連城,特地獨自去書院看了看。
祁連城的日子清靜得近乎枯燥了,大把光陰都消磨在書院,收攬了幾名文采出眾武藝超群的人,幫他教導一群慕名而來的孩子。他在這群孩子中間,選出一些資質出眾的,親自教導。此外的時間全部用來參禪、喝酒。
風馬牛不相及的三件事,他樂在其中。
當然,偶爾他也會出點兒為人津津樂道的事。
錦溪書院曾得到皇上的照拂,才得以迅速有了名氣,好奇心重的人自然會探究是誰有這麼大的面子。霍天北與他又不是遮遮掩掩行事的性情,並不刻意隱瞞,事情很快傳揚的滿城皆知。而隨著祁連城不再是來無影去無蹤,偶爾會帶著一兩名偏愛的學生出現在街頭巷尾,那極出色的樣貌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與霍天北年紀相仿的一代人當中,霍天北最冷酷,祁連城最神秘,蕭讓最風流——雖然已去了西域老老實實過日子,人們對他以前的風流韻事還是津津樂道。
三個性情迥異的男子,都有著迷人眼眸的容顏,醉人心魂的笑容。對於很多女子來說,會不可避免的一見傾心。
霍天北面對這種事情最冷漠無情:不經允許,誰都不能往他跟前湊,執迷不悟,他就讓你一輩子都後悔傾心於他。
蕭讓以前面對這種事最是平易近人:只要你性情有可取之處,只要你有著出眾的才藝,他就是來者不拒。
祁連城比不了他們兩個,如今興許是參禪日久有了仁慈之心,既做不到無情,也做不到多情。通常是把哪個可憐的女孩子送回家去,順便告訴她的親人把人看好,別去書院找他了。有的糾纏的厲害,他就命門房一看到人來就關門。
徐默每次都是把這些當笑話講給顧雲箏聽,顧雲箏聽了卻有些失落——他就不能看上一個?難不成真要孤獨終老?可人各有志,這種事是誰也不能勉強的。總不能因為自己有家人陪伴過得如意,就能認定祁連城的日子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