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如今本朝軍隊已經開到了廣寧,皇上御駕親征待在山海關,軍心大盛,探春在朝鮮也與朝鮮國宗室聯絡,領了本國精銳直接從太白山東側攻擊金人,傅雲飛則自帶率領神機營一舉攻下撫順、清河堡,直接出其不意掠奪了開原,盛京已經成了瓮中之鱉。
黛玉因說起戰事:「原先探春姐姐總說自己若是一個男子,定當走出去干一番事業,如今負著朝廷使命與朝鮮國中宗室周旋,不知道算不算一番事業。」
槿姐兒是知道探春的,因著說:「賈家三姑娘若是個男兒,定是班超、張騫一類的使臣,難得她一個女兒家,居然說動朝鮮國上下出兵,又將那些七繞八纏的事情說得清楚。外人還說她的陪嫁隊伍跟著各種能人異士,可光是能調動這些能人異士讓他們為已所用就得要多大功夫!」
的確,探春空有一身才幹,卻總憋在賈家後宅,日常不過是處理園中瑣事,關注王夫人的一些蠅營狗苟,此時讓她在更大的天地里施展抱負,想必對她也是一種安慰。
槿姐兒又嘆息:「馮紫英將軍的妻子生了雙生子,但他在東北染病,可憐他妻子,從前我也見過,馮夫人生得可人多情,又是個刁鑽古怪鬼靈精,從前還帶著我們在花園裡掏蟋蟀。被京中夫人們傳為笑談,都說她嫁不出去,偏偏與馮紫英瞧對了眼,兩人歡喜冤家一般,總算成了婚,誰知道如今又……」
黛玉笑道:「我來便是要說此事,那病可治,晴雯想法子給治好了。」她心裡暗想,從前寶玉與馮紫英等人行令飲酒時,做出了《女兒令》,暗含每個人妻子的結局,馮紫英的詞是女兒悲,兒夫染病在垂危,如今晴雯救了馮紫英,也算是挽回了馮夫人的命運,等馮紫英得勝回朝,家裡有精靈古怪的夫人帶著雙胞胎等著他,也算是改了命。
黛玉又與槿姐兒聊了一會,見她神色睏倦,便告辭出來約了晴雯去京郊外的一處田莊看鳳姐。
賈璉和鳳姐淪為平民後,就掩埋了賈家男丁,住在鳳姐在京郊的一處田莊。賈璉只是革職,卻沒有革去功名,因而家裡總算還能做個安安穩穩的田家翁。等戰事一起,賈璉心中激盪,自己請求從軍,在軍隊裡做了個小小的文書官,由鳳姐操持著家裡上下之事。
黛玉擔心有地痞看他們無依無靠欺負他們,因而有時派林家管事過去送些節禮,自己還是第一次來這裡。
來迎接的是平兒,她笑著扶黛玉和晴雯下馬車:「二奶奶去田裡看人修水渠去了。我打發人去叫她回來。」
三人進了田莊,賈家裡一些被贖買出來的女眷都一併住在這裡,從前各個嫌鳳姐弄權,罵鳳姐斂財,可最後關頭,還是鳳姐沒有放棄他們,要知道鳳姐完全可以如李紈一樣獨善其身,
她們正在庭院裡坐著縫針線,見黛玉、晴雯來了也都起來相迎,有邢夫人,有翠雲嫣紅,有趙姨娘,還有尤氏。
黛玉看其中沒有佩鳳、偕鸞、文花這些賈珍的妾室,猜測大約或是回了娘家,或是自請離去,再看周姨娘不在,賈蓉的續弦胡氏也不在。
尤氏似乎猜到了黛玉的疑問,苦笑:「胡氏回了娘家大歸,我們也沒得留她的道理。前頭剛將太太的靈柩搬到廟裡,實在沒成算去看她那檔子事。」
三月前王夫人剛剛去世,她發瘋了許久,家裡破敗也無人特意照看她,飽一頓飢一頓的,沒多久就去了。
晴雯擔心姑娘聽了心裡不自在,便轉了話題:「環兒和寶玉呢?」
趙姨娘打點打點手裡的活,抹抹眼淚:「環兒走了,留了一封信偷偷跑了,說要去北疆打金賊。」,她身邊彩雲遞了帕子過來:「姨娘快別哭了,橫豎那裡有二爺照應,總不能吃了大虧。」
尤氏見氣氛不對,忙說:「寶玉不在,出去訪友了。」
又說:「他從前結識的一位蔣玉菡有情有義,時不時送些錢糧過來,日子倒也過得。只不過他還是那般大手大腳,今兒拿些銀錢打賞別人,明兒見著一個投緣的叫花子就散盡千金,如此一來,只怕身上也沒有什麼余錢。」
趙姨娘聞言撇撇嘴:「哼!色胚!上次蔣玉菡去了北疆從軍,是蔣太太和她妹妹銀妋過來,誰知道寶玉呆性不改,居然與銀妋調笑,蔣太太當時沒說什麼,可再也不來了。」
見黛玉不解,趙姨娘忙解釋:「襲人嫁給了蔣玉菡,成了蔣太太」
黛玉還未說什麼,居然聽得一聲笑:「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
扭頭一看是鳳姐,黛玉和晴雯抿嘴笑著迎過去:「鳳姐姐如今可是大忙人。」
鳳姐兒爽利一笑:「忙些倒好!才不至天天兒在家掛心。」
黛玉知道她擔憂的是賈璉,便寬慰她:「如今大軍逼境,皇上御駕親征,璉二哥又是文官,怎的也不會有真刀實槍。」
鳳姐笑:「也怪呢,從前嫌他在外頭喝酒行樂,如今他上進了我卻又懸心。」
其他人都笑:「如今人能上進便是福氣。」
外頭有小廝忽得上報:「門外有個和尚,自稱甄寶玉,說要送玉給寶玉。」
「甄家?」王熙鳳也是知道的,忙叫人請進。
果然是一位和尚,手裡捧著一方寶玉:「貴府寶玉的玉佩不知道為何到了我這裡,我正好雲遊經過此處,自來送玉。」
甄家與賈家是世交,甄家的境況在場的人也都知道,因而神色都有些不忍,便是鳳姐,都怔忪不知如何應答。
黛玉因說起戰事:「原先探春姐姐總說自己若是一個男子,定當走出去干一番事業,如今負著朝廷使命與朝鮮國中宗室周旋,不知道算不算一番事業。」
槿姐兒是知道探春的,因著說:「賈家三姑娘若是個男兒,定是班超、張騫一類的使臣,難得她一個女兒家,居然說動朝鮮國上下出兵,又將那些七繞八纏的事情說得清楚。外人還說她的陪嫁隊伍跟著各種能人異士,可光是能調動這些能人異士讓他們為已所用就得要多大功夫!」
的確,探春空有一身才幹,卻總憋在賈家後宅,日常不過是處理園中瑣事,關注王夫人的一些蠅營狗苟,此時讓她在更大的天地里施展抱負,想必對她也是一種安慰。
槿姐兒又嘆息:「馮紫英將軍的妻子生了雙生子,但他在東北染病,可憐他妻子,從前我也見過,馮夫人生得可人多情,又是個刁鑽古怪鬼靈精,從前還帶著我們在花園裡掏蟋蟀。被京中夫人們傳為笑談,都說她嫁不出去,偏偏與馮紫英瞧對了眼,兩人歡喜冤家一般,總算成了婚,誰知道如今又……」
黛玉笑道:「我來便是要說此事,那病可治,晴雯想法子給治好了。」她心裡暗想,從前寶玉與馮紫英等人行令飲酒時,做出了《女兒令》,暗含每個人妻子的結局,馮紫英的詞是女兒悲,兒夫染病在垂危,如今晴雯救了馮紫英,也算是挽回了馮夫人的命運,等馮紫英得勝回朝,家裡有精靈古怪的夫人帶著雙胞胎等著他,也算是改了命。
黛玉又與槿姐兒聊了一會,見她神色睏倦,便告辭出來約了晴雯去京郊外的一處田莊看鳳姐。
賈璉和鳳姐淪為平民後,就掩埋了賈家男丁,住在鳳姐在京郊的一處田莊。賈璉只是革職,卻沒有革去功名,因而家裡總算還能做個安安穩穩的田家翁。等戰事一起,賈璉心中激盪,自己請求從軍,在軍隊裡做了個小小的文書官,由鳳姐操持著家裡上下之事。
黛玉擔心有地痞看他們無依無靠欺負他們,因而有時派林家管事過去送些節禮,自己還是第一次來這裡。
來迎接的是平兒,她笑著扶黛玉和晴雯下馬車:「二奶奶去田裡看人修水渠去了。我打發人去叫她回來。」
三人進了田莊,賈家裡一些被贖買出來的女眷都一併住在這裡,從前各個嫌鳳姐弄權,罵鳳姐斂財,可最後關頭,還是鳳姐沒有放棄他們,要知道鳳姐完全可以如李紈一樣獨善其身,
她們正在庭院裡坐著縫針線,見黛玉、晴雯來了也都起來相迎,有邢夫人,有翠雲嫣紅,有趙姨娘,還有尤氏。
黛玉看其中沒有佩鳳、偕鸞、文花這些賈珍的妾室,猜測大約或是回了娘家,或是自請離去,再看周姨娘不在,賈蓉的續弦胡氏也不在。
尤氏似乎猜到了黛玉的疑問,苦笑:「胡氏回了娘家大歸,我們也沒得留她的道理。前頭剛將太太的靈柩搬到廟裡,實在沒成算去看她那檔子事。」
三月前王夫人剛剛去世,她發瘋了許久,家裡破敗也無人特意照看她,飽一頓飢一頓的,沒多久就去了。
晴雯擔心姑娘聽了心裡不自在,便轉了話題:「環兒和寶玉呢?」
趙姨娘打點打點手裡的活,抹抹眼淚:「環兒走了,留了一封信偷偷跑了,說要去北疆打金賊。」,她身邊彩雲遞了帕子過來:「姨娘快別哭了,橫豎那裡有二爺照應,總不能吃了大虧。」
尤氏見氣氛不對,忙說:「寶玉不在,出去訪友了。」
又說:「他從前結識的一位蔣玉菡有情有義,時不時送些錢糧過來,日子倒也過得。只不過他還是那般大手大腳,今兒拿些銀錢打賞別人,明兒見著一個投緣的叫花子就散盡千金,如此一來,只怕身上也沒有什麼余錢。」
趙姨娘聞言撇撇嘴:「哼!色胚!上次蔣玉菡去了北疆從軍,是蔣太太和她妹妹銀妋過來,誰知道寶玉呆性不改,居然與銀妋調笑,蔣太太當時沒說什麼,可再也不來了。」
見黛玉不解,趙姨娘忙解釋:「襲人嫁給了蔣玉菡,成了蔣太太」
黛玉還未說什麼,居然聽得一聲笑:「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
扭頭一看是鳳姐,黛玉和晴雯抿嘴笑著迎過去:「鳳姐姐如今可是大忙人。」
鳳姐兒爽利一笑:「忙些倒好!才不至天天兒在家掛心。」
黛玉知道她擔憂的是賈璉,便寬慰她:「如今大軍逼境,皇上御駕親征,璉二哥又是文官,怎的也不會有真刀實槍。」
鳳姐笑:「也怪呢,從前嫌他在外頭喝酒行樂,如今他上進了我卻又懸心。」
其他人都笑:「如今人能上進便是福氣。」
外頭有小廝忽得上報:「門外有個和尚,自稱甄寶玉,說要送玉給寶玉。」
「甄家?」王熙鳳也是知道的,忙叫人請進。
果然是一位和尚,手裡捧著一方寶玉:「貴府寶玉的玉佩不知道為何到了我這裡,我正好雲遊經過此處,自來送玉。」
甄家與賈家是世交,甄家的境況在場的人也都知道,因而神色都有些不忍,便是鳳姐,都怔忪不知如何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