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頁
若舒卻已經想遠了,秦道川之所以會死,是因為忠湛。如果自己不嫁給秦道川,就不會有這些兒女。秦道川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管他會不會戰死沙場,都已與自己無關。
心心念念,依依不捨的是秦道川,老天爺沒有讓他帶著記憶重生,卻讓自己重新來過,說明老天爺另有深意,自己竟然領悟錯了。
心隨意動,「秦道川,我們還是退親吧。」
秦道川忍住糾正她稱呼的衝動,起身,「我派人送你先回店鋪,待我稟明祖母,就送你回青州,盧夫人過世,我本就該去祭奠的。」說完也沒給若舒再開口的機會,推開門,直接交代秦東,而後領著秦西就走了。
若舒卻坐在那裡發起呆來,秦東在門口看了她一眼,怎麼也不能將這個蕭索的背影與一個十二歲少女聯繫起來,之後默默關上門,依舊守在門口。
方才一門之隔,兩個人言語間你來我往,盡說些驚世駭俗之辭,他和秦西大氣都不敢出。現在他滿腦子只有一句話,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等若舒自己開門出來,將手裡的小包袱遞向秦東,「交予他,也不必勞他相送。」而後利落地離開,秦東看著手裡的小包袱,又望了望若舒的背影,終究沒有失職,跟了上去。
若舒沿街而行,一切熟悉而又陌生,猶如現在的秦道川。回到衣帽行,對盧四爺說道:「外祖母新喪,不能在外久留,有勞四爺準備一下,明日一早我回青州。」
當晚十分奇怪,居然沒夢到秦道川。若舒反倒更加鬱悶,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再醒來,已經日上三竿。
胡亂洗漱之後,頂著一身的潦草去尋盧四爺,「四爺,幫我尋套女裝吧,待會車上舒服些。」說完才發現四爺正恭敬地陪著秦道川飲茶,看她的眼光十分尷尬。
因為若舒非但未整理睡亂了的頭髮,就連腰帶都只系了一個結,整個人——十分的不妥當。
若舒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混亂,倒是對秦道川不合時宜的出現非常介意。「昨日不是辦妥了麼?」
秦道川努力讓自己忽略她凌亂的頭髮和長短不一的衣角,一臉正色地說道:「我已稟過祖母,也已去兵部告過假。今日就與你一同回青州祭拜盧夫人。」言語溫和,與他今日那身天青色的常服倒是極為相襯。
盧四爺手腳極快,很快就用托盤端了套衣服來,「少東家稍待,已遣人去五爺那裡取首飾了,如今天色尚早,不如先用過早飯。」
秦道川看了眼從窗棱射入的陽光,辰時早過了,依他們所言,一切妥當後,能巳時出發就不錯了。
等若舒重新裝扮整齊,用過早飯,果然已過巳時。
十里長亭處,若舒叫停了馬車,默默在長亭里站定,秦道川見狀,蹙著眉,卻還是下了馬步入長亭。
番外(五)
「是對我昨日的退親書不滿意麼?」若舒冷淡地問道。
秦道川居高臨下地回望著她,換上女裝的若舒順眼多了,發上未打蠟油,些許碎發自然垂落,與發間的珍珠墜子一同隨風拂動著,雖不是絕色,但十分耐看,尤其那雙眸眼,宛如深潭,極易將人拉入其中。
身著素淨的裙衫,越發顯得稚嫩,也將秦道川拉回到現實,他面對的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小丫頭,一看就是嬌養出來的,專橫跋扈些也屬正常。
見秦道川非但不答話,反而從上到下的打量著自己,「不用比較了,無論身高和容貌,我倆皆不般配。你也不用孝字當頭,事事委屈求全,何不趁此換種活法,說不定——一切會不一樣呢?」
「你無非是介意坊間的流言,我昨日已說過了,事事迴避即可。今日我已如實向兵部告假,想必待我歸來,已天下盡知。她再有妄念,也只得放棄。」秦道川斟詞酌句,小心地解釋著。
「我問你,若你祖母不逼你,你還會如此麼?」若舒又問了句。
秦道川內心抓狂不已,這剛說清了賀詩卿,她又扯上祖母。「婚姻大事,媒妁之言,不是兒戲。既然定下了,我便從未想過反悔。」
若舒問道:「你就沒想過,娶一個令自己心動的人麼?別扯賀詩卿。」前半句與後半句的語氣截然不同。
「你我素未謀面,一切為時尚早。」秦道川下意識地避開了她的眼神,他並不擅於此,也因此十分的尷尬。
「其實看人跟相馬一樣,喜歡不喜歡,第一眼就決定了。我定要嫁個令我心動之人,可你除了讓我失望再無其他。」既已做了決定,若舒便不打算反悔。
在秦道川心底,一股挫敗感由然而生,今日的若舒與昨日判若兩人。昨日她顛三倒四地說著醋意橫生的話,當時確實覺得不可理喻,可晚上躺在床上細想,卻因此有些竊喜。
她與自己有了婚約,聽了坊間的流言,自然是要討個說法。雖然話說得過份些,但字字句句都在宣誓自己的主權。
一哭二鬧是女子的本性,動轍就將退親掛在嘴上卻是顯得過份了些。現在居然說自己不能讓她心動,這種假話能糊弄過誰,當自己是瞎子麼?
既然道理說不通,就先哄著她上車,免得長亭外的人都在那看笑話。
「你寫的不做數,待我去祭拜過盧夫人,仔細斟酌之後,再行擬定。」秦道川的話一出口,若舒就接上了,「說到做到。」
心心念念,依依不捨的是秦道川,老天爺沒有讓他帶著記憶重生,卻讓自己重新來過,說明老天爺另有深意,自己竟然領悟錯了。
心隨意動,「秦道川,我們還是退親吧。」
秦道川忍住糾正她稱呼的衝動,起身,「我派人送你先回店鋪,待我稟明祖母,就送你回青州,盧夫人過世,我本就該去祭奠的。」說完也沒給若舒再開口的機會,推開門,直接交代秦東,而後領著秦西就走了。
若舒卻坐在那裡發起呆來,秦東在門口看了她一眼,怎麼也不能將這個蕭索的背影與一個十二歲少女聯繫起來,之後默默關上門,依舊守在門口。
方才一門之隔,兩個人言語間你來我往,盡說些驚世駭俗之辭,他和秦西大氣都不敢出。現在他滿腦子只有一句話,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等若舒自己開門出來,將手裡的小包袱遞向秦東,「交予他,也不必勞他相送。」而後利落地離開,秦東看著手裡的小包袱,又望了望若舒的背影,終究沒有失職,跟了上去。
若舒沿街而行,一切熟悉而又陌生,猶如現在的秦道川。回到衣帽行,對盧四爺說道:「外祖母新喪,不能在外久留,有勞四爺準備一下,明日一早我回青州。」
當晚十分奇怪,居然沒夢到秦道川。若舒反倒更加鬱悶,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再醒來,已經日上三竿。
胡亂洗漱之後,頂著一身的潦草去尋盧四爺,「四爺,幫我尋套女裝吧,待會車上舒服些。」說完才發現四爺正恭敬地陪著秦道川飲茶,看她的眼光十分尷尬。
因為若舒非但未整理睡亂了的頭髮,就連腰帶都只系了一個結,整個人——十分的不妥當。
若舒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混亂,倒是對秦道川不合時宜的出現非常介意。「昨日不是辦妥了麼?」
秦道川努力讓自己忽略她凌亂的頭髮和長短不一的衣角,一臉正色地說道:「我已稟過祖母,也已去兵部告過假。今日就與你一同回青州祭拜盧夫人。」言語溫和,與他今日那身天青色的常服倒是極為相襯。
盧四爺手腳極快,很快就用托盤端了套衣服來,「少東家稍待,已遣人去五爺那裡取首飾了,如今天色尚早,不如先用過早飯。」
秦道川看了眼從窗棱射入的陽光,辰時早過了,依他們所言,一切妥當後,能巳時出發就不錯了。
等若舒重新裝扮整齊,用過早飯,果然已過巳時。
十里長亭處,若舒叫停了馬車,默默在長亭里站定,秦道川見狀,蹙著眉,卻還是下了馬步入長亭。
番外(五)
「是對我昨日的退親書不滿意麼?」若舒冷淡地問道。
秦道川居高臨下地回望著她,換上女裝的若舒順眼多了,發上未打蠟油,些許碎發自然垂落,與發間的珍珠墜子一同隨風拂動著,雖不是絕色,但十分耐看,尤其那雙眸眼,宛如深潭,極易將人拉入其中。
身著素淨的裙衫,越發顯得稚嫩,也將秦道川拉回到現實,他面對的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小丫頭,一看就是嬌養出來的,專橫跋扈些也屬正常。
見秦道川非但不答話,反而從上到下的打量著自己,「不用比較了,無論身高和容貌,我倆皆不般配。你也不用孝字當頭,事事委屈求全,何不趁此換種活法,說不定——一切會不一樣呢?」
「你無非是介意坊間的流言,我昨日已說過了,事事迴避即可。今日我已如實向兵部告假,想必待我歸來,已天下盡知。她再有妄念,也只得放棄。」秦道川斟詞酌句,小心地解釋著。
「我問你,若你祖母不逼你,你還會如此麼?」若舒又問了句。
秦道川內心抓狂不已,這剛說清了賀詩卿,她又扯上祖母。「婚姻大事,媒妁之言,不是兒戲。既然定下了,我便從未想過反悔。」
若舒問道:「你就沒想過,娶一個令自己心動的人麼?別扯賀詩卿。」前半句與後半句的語氣截然不同。
「你我素未謀面,一切為時尚早。」秦道川下意識地避開了她的眼神,他並不擅於此,也因此十分的尷尬。
「其實看人跟相馬一樣,喜歡不喜歡,第一眼就決定了。我定要嫁個令我心動之人,可你除了讓我失望再無其他。」既已做了決定,若舒便不打算反悔。
在秦道川心底,一股挫敗感由然而生,今日的若舒與昨日判若兩人。昨日她顛三倒四地說著醋意橫生的話,當時確實覺得不可理喻,可晚上躺在床上細想,卻因此有些竊喜。
她與自己有了婚約,聽了坊間的流言,自然是要討個說法。雖然話說得過份些,但字字句句都在宣誓自己的主權。
一哭二鬧是女子的本性,動轍就將退親掛在嘴上卻是顯得過份了些。現在居然說自己不能讓她心動,這種假話能糊弄過誰,當自己是瞎子麼?
既然道理說不通,就先哄著她上車,免得長亭外的人都在那看笑話。
「你寫的不做數,待我去祭拜過盧夫人,仔細斟酌之後,再行擬定。」秦道川的話一出口,若舒就接上了,「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