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頁
盛琰卻重又跪在靈前,只是不再固執,任由忠漓和許氏為他包紮著額頭的傷口。
出殯之日,一路浩蕩前往津城,許氏擔憂地問若舒:「母親,你臉色不好,到了津城,我為您熬些養神的藥粥吧?」
若舒搖頭,「可能是乏了,過後休養幾日就好了。」
許氏雖不再言語,卻尋機對忠漓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母親脈像本來就弱,只是一直嬌養著,倒也不顯。可我方才診脈,極為不好。」
忠漓說道:「恐是累著了。待父親下葬,我們多留些日子,你好好為她調理一番。」
人群散去後,若舒獨自來到了秦道川的墳前,因為是合葬墓,所以並未封死。秦道川的一側,是賀詩卿的墓,若舒望著留給自己的那處空墳,心裡無端的有些惱怒,「我該信你麼?」可惜只有寒風吹過,無人回應。
只站了一會,忠漓就尋了來,「母親,若是不舍父親,我們便留在津城守過七七。現在風大,明日再來看父親吧。」
「我為何要在這裡守著他。」若舒說完,徑直離去。
留下忠漓一臉茫然,趕緊追了上去扶著。
回京之後,雖是新年將至,國公府卻依舊慘澹一片,若舒飲了許氏的安神湯,仍是時時驚醒,睡不安穩。許氏只得去請了家族中擅長此道者,診脈之後,因為若舒體虛,都不敢再加重劑量,只說困時便睡,無所謂時辰,等養足了氣血,再重新開方。
若舒明白自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每每翻身,摸到身邊空空如也,就會想到秦道川再也不會歸來,如何還能安睡。
有些人,有些事,往往要到徹底失去之後,才能覺出它的重要來。
若舒想不明白,秦道川在時,也並非日日與她相伴,為何現在,自己竟無法忍受呢?
忠漓卻因她漸漸顯現的白髮憂心忡忡,父親過世不足百日,母親竟像是老了十歲不止。再沒有往日靈動鮮活的模樣,而是形容縞素再無半點活力。
若舒是在睡夢中死去的,倒是神態安祥,沒有經歷絲毫的痛苦。
此時距秦道川過世正好七七四十九日。
之後順理成章地與秦道川合葬於津城。
開春之後,北地傳來捷報,大敗新羅,自此稱臣於東方大陸。少布被忠源斬殺於馬下,格斯爾遞了降書,不但興安嶺以南皆為東方大陸所有,還在北地自退三百里,以示誠意。
忠源斬殺少布時受了傷,回京之後一直留有隱疾,五年後過世,因與趙雪飛無有子嗣,死前禪位於國公府秦盛琰。
盛琰登基,奉格桑曲珍為太皇太妃,奉趙雪飛為皇太后,自己的親生母親陳慧容為太后。
婉珍嫁在青州。
婉華回了東郡。
忠湛至死未回京城。
(本書完)
有些意難平,所以寫了兩個番外。
番外(一)
若舒一覺醒來,發現竟然身在青廬,低頭打量自己,卻是未出嫁時的模樣。
下意識奔向外祖母的房間,看到了彌留中的盧夫人,呼之不應。
若舒心中不解,既然讓她回到過去,為何不讓她留住外祖母?
安葬完盧夫人,若舒猛然醒悟,接下來,就是國公府老夫人派人前來遊說蘭姨,讓自己熱孝出嫁了。
雖然苦苦回想,還是記不清秦道川現在與賀詩卿是否有了糾葛。
在拒絕親事和提前一探究竟之間猶豫良久,最後選擇了後者。
提前去看個清楚,若是晚了,自己就乾脆地拒了這門親事,讓秦道川前世的願望落空,誰讓他自身不檢點,活該。
若是一切還有轉圜,就警告他一番,老老實實等著自己。
哪知,蘭姨和二爺、三爺聽到她莫名其妙就要去京城,都不肯放行。說是巡店也不急於一時,先為盧夫人守過孝,理順了店鋪的帳目,再去巡店也不遲。
若舒無法,自己現在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丫頭,並不是日後一言九鼎的東家,真實的目的不能明言,她們不同意,也在情理之中。
蘭萱悄悄問道:「少東家,你為何要急著去京城?」
若舒突然有了主意,自己對青州去京城的路徑已十分熟悉,只要尋到合適的馬匹,扮成男裝,也不是不可。青州到京城,素來官道十分順暢,一路上也並沒有山賊匪寇攔路。
不過半月就能趕到京城,無論與秦道川結局如何,到時候只要尋到京城的店鋪,自然會有人送自己回來。
「蘭萱,想騎馬麼?」蘭萱一臉欣喜,卻又馬上蔫了下來,「少東家,我可不敢生事,守孝呢。」
若舒心裡篤定,若是外祖母在世,知曉了這段瓜葛,恐怕比自己還要心急,定然不會怪罪自己。「只是問問,日後總要巡店,還是學會的好。」
蘭萱一想也是,如今青州都落到了少東家的肩上,在未嫁入國公府之前,事事恐怕都得她親力親為。
於是,當天便引著若舒到了馬廄,馬夫都與她混得極熟,見兩人只是看看,倒是極為熱情。若舒也乘機尋了匹合適的馬兒騎了上去。
蘭萱驚訝萬分,「少東家,你竟然可以無師自通?我就不行,連上都不敢上。」
若舒說道:「說明這馬與我有緣。」
馬夫接道:「少東家說得極是,這馬與人一般,都要講個緣份。」
出殯之日,一路浩蕩前往津城,許氏擔憂地問若舒:「母親,你臉色不好,到了津城,我為您熬些養神的藥粥吧?」
若舒搖頭,「可能是乏了,過後休養幾日就好了。」
許氏雖不再言語,卻尋機對忠漓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母親脈像本來就弱,只是一直嬌養著,倒也不顯。可我方才診脈,極為不好。」
忠漓說道:「恐是累著了。待父親下葬,我們多留些日子,你好好為她調理一番。」
人群散去後,若舒獨自來到了秦道川的墳前,因為是合葬墓,所以並未封死。秦道川的一側,是賀詩卿的墓,若舒望著留給自己的那處空墳,心裡無端的有些惱怒,「我該信你麼?」可惜只有寒風吹過,無人回應。
只站了一會,忠漓就尋了來,「母親,若是不舍父親,我們便留在津城守過七七。現在風大,明日再來看父親吧。」
「我為何要在這裡守著他。」若舒說完,徑直離去。
留下忠漓一臉茫然,趕緊追了上去扶著。
回京之後,雖是新年將至,國公府卻依舊慘澹一片,若舒飲了許氏的安神湯,仍是時時驚醒,睡不安穩。許氏只得去請了家族中擅長此道者,診脈之後,因為若舒體虛,都不敢再加重劑量,只說困時便睡,無所謂時辰,等養足了氣血,再重新開方。
若舒明白自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每每翻身,摸到身邊空空如也,就會想到秦道川再也不會歸來,如何還能安睡。
有些人,有些事,往往要到徹底失去之後,才能覺出它的重要來。
若舒想不明白,秦道川在時,也並非日日與她相伴,為何現在,自己竟無法忍受呢?
忠漓卻因她漸漸顯現的白髮憂心忡忡,父親過世不足百日,母親竟像是老了十歲不止。再沒有往日靈動鮮活的模樣,而是形容縞素再無半點活力。
若舒是在睡夢中死去的,倒是神態安祥,沒有經歷絲毫的痛苦。
此時距秦道川過世正好七七四十九日。
之後順理成章地與秦道川合葬於津城。
開春之後,北地傳來捷報,大敗新羅,自此稱臣於東方大陸。少布被忠源斬殺於馬下,格斯爾遞了降書,不但興安嶺以南皆為東方大陸所有,還在北地自退三百里,以示誠意。
忠源斬殺少布時受了傷,回京之後一直留有隱疾,五年後過世,因與趙雪飛無有子嗣,死前禪位於國公府秦盛琰。
盛琰登基,奉格桑曲珍為太皇太妃,奉趙雪飛為皇太后,自己的親生母親陳慧容為太后。
婉珍嫁在青州。
婉華回了東郡。
忠湛至死未回京城。
(本書完)
有些意難平,所以寫了兩個番外。
番外(一)
若舒一覺醒來,發現竟然身在青廬,低頭打量自己,卻是未出嫁時的模樣。
下意識奔向外祖母的房間,看到了彌留中的盧夫人,呼之不應。
若舒心中不解,既然讓她回到過去,為何不讓她留住外祖母?
安葬完盧夫人,若舒猛然醒悟,接下來,就是國公府老夫人派人前來遊說蘭姨,讓自己熱孝出嫁了。
雖然苦苦回想,還是記不清秦道川現在與賀詩卿是否有了糾葛。
在拒絕親事和提前一探究竟之間猶豫良久,最後選擇了後者。
提前去看個清楚,若是晚了,自己就乾脆地拒了這門親事,讓秦道川前世的願望落空,誰讓他自身不檢點,活該。
若是一切還有轉圜,就警告他一番,老老實實等著自己。
哪知,蘭姨和二爺、三爺聽到她莫名其妙就要去京城,都不肯放行。說是巡店也不急於一時,先為盧夫人守過孝,理順了店鋪的帳目,再去巡店也不遲。
若舒無法,自己現在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丫頭,並不是日後一言九鼎的東家,真實的目的不能明言,她們不同意,也在情理之中。
蘭萱悄悄問道:「少東家,你為何要急著去京城?」
若舒突然有了主意,自己對青州去京城的路徑已十分熟悉,只要尋到合適的馬匹,扮成男裝,也不是不可。青州到京城,素來官道十分順暢,一路上也並沒有山賊匪寇攔路。
不過半月就能趕到京城,無論與秦道川結局如何,到時候只要尋到京城的店鋪,自然會有人送自己回來。
「蘭萱,想騎馬麼?」蘭萱一臉欣喜,卻又馬上蔫了下來,「少東家,我可不敢生事,守孝呢。」
若舒心裡篤定,若是外祖母在世,知曉了這段瓜葛,恐怕比自己還要心急,定然不會怪罪自己。「只是問問,日後總要巡店,還是學會的好。」
蘭萱一想也是,如今青州都落到了少東家的肩上,在未嫁入國公府之前,事事恐怕都得她親力親為。
於是,當天便引著若舒到了馬廄,馬夫都與她混得極熟,見兩人只是看看,倒是極為熱情。若舒也乘機尋了匹合適的馬兒騎了上去。
蘭萱驚訝萬分,「少東家,你竟然可以無師自通?我就不行,連上都不敢上。」
若舒說道:「說明這馬與我有緣。」
馬夫接道:「少東家說得極是,這馬與人一般,都要講個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