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老管家應聲:「太醫去請了。穩婆是林姨娘早備好在身邊的。」
「那就好。」蜜兒鬆了口氣,被老管家引上了馬車。
煜哥今兒宮中當差,這麼夜了,怕是落了鑰也不好再出來。明興將人託付與她和林姨娘, 便不好出什麼事兒了。想到此處,蜜兒手心裡捏出了一層冷汗…
馬車方在明府門前停好, 蜜兒便忙尋去了興哥兒的桓愚居。還在圍牆之外,便能見得裡頭燈火興盛,與林姨娘指示吩咐之聲不絕於耳,婢子們忙碌之中,杯盆撞擊之聲時而有之。
蜜兒尋來院子裡,方聽得屋子裡一聲聲虛弱無力的喊聲。見得林姨娘,與香琴都在外頭等著,她忙過去問了問,「怎樣了?」
林姨娘見得蜜兒,方慌亂的神色舒緩了些許,忙拉起蜜兒的手來:「頭回生產,到底是難的。傍晚的時候便發動了,這下還沒見孩子的影子。」
「弟妹吉人自有天相,姨娘莫急。天兒冷,我們去內堂坐著吧。」
香琴也跟著來勸了勸,「阿娘,嫂嫂說的沒錯。急也急不來的。莫將自己吹病了,明日還怎麼照顧弟妹和小娃兒呢。」
林姨娘這才聽了勸。
三人入了內堂,蜜兒又讓人上了薑茶來。方聽聞得院子裡的婢子說起,楊嬤嬤早也被請來了幫忙,此下正在裡頭伺候著產婦。楊嬤嬤倒是穩妥的人,蜜兒又安心了幾分。
內堂里燭火搖曳,又起了一爐子炭火取暖。林姨娘起來走了兩回,被香琴勸說著坐了回去。蜜兒忙了一日,著實已然有些罰了,就著產房裡的動靜,也能撐著桌角小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蜜兒被產房中的動靜驚醒過來。林姨娘與香琴都不在內堂了,似是已經出去了產房外等候。蜜兒起身來,聽得宋娘子的叫聲,她心口裡也發著顫。
行出來內堂的時候,她方見得天色已蒙蒙亮了。宋娘子的喊聲越發痛楚,新日掛上牆角的時候,一聲嬰孩兒啼哭終從產房裡傳了出來。林姨娘頭個湊去了門邊,等得嬤嬤抱著小娃兒出來,方問起宋娘子怎樣。
嬤嬤道是,母子平安。
蜜兒與香琴相視一眼,各自都鬆了一口氣來。
日頭漸烈,風卻寒著。蜜兒入去探了探弟妹,等得人睡下了,方與林姨娘一同出來。林姨娘去了內堂,哄著懷裡的小人兒停不下來。
「看看,這鼻子眼睛,都像極了興哥兒。」
說罷,又看向香琴:「對了,得快些與興哥兒去封家書。」
香琴卻看了看一旁的蜜兒,「都累了一夜了,母親。」
「我和嫂嫂都累了,等下午起來,我再去辦這事兒。」
林姨娘這才問起蜜兒,「您可受了累?讓楊嬤嬤伺候著,回去歇著吧。」
蜜兒搖頭,爭著想抱一抱小人兒。「我還得仔細看看小侄兒呢。」
林姨娘笑著小人兒送來蜜兒懷中,又教著蜜兒如何抱抱新生的孩子,見得她幾分新奇的模樣,自打趣起來,「原本可是等著郡主和侯爺先要孩子的,怎偏生讓興哥兒搶了先。」
蜜兒怔了怔,方笑與林姨娘道,「該是天意吧…」
天已經亮全了,老管家從院子外頭來,先是與林姨娘道了喜。
「侯爺今兒趕早回來了,聽得桓愚居中母子平安,很是欣慰。」
林姨娘看了看蜜兒,「侯爺有心了,郡主替我謝過侯爺吧。」
蜜兒方點了點頭,卻聽老管家與自己道,「侯爺在安槐院中等著大娘子呢,大娘子可要早些回去?」
蜜兒這才將懷裡小人兒還給林姨娘。起了身來的時候方見得楊嬤嬤已經候著門外頭了。「嬤嬤忙了整夜,辛苦了。等回去安槐院,便歇下吧。」
楊嬤嬤來扶著人,「不辛苦,這邊母子平安便是大喜了。」
蜜兒行出來桓愚居,方發覺風有些冷,不覺昨日夜裡好似著了些涼,咳嗽起兩聲來。楊嬤嬤勸了勸,「一會兒還是請個大夫來看看。」
入來安槐院,明煜並不在外堂。問得婢子,方聽說,「侯爺一回來便在寢屋裡等著大娘子的。」
楊嬤嬤將人扶回了寢屋,卻見得侯爺坐在圓桌旁,臉色幾分不悅。楊嬤嬤忙將人送了過去,又與人福了一福禮,「奴婢便不打攪侯爺和大娘子說話了。」
蜜兒也察覺出來他今日臉上異樣,「可是皇城裡出了什麼事兒?回來怎也不去看看新生的小娃兒?」
「無事。只是有些乏了。」
聽他如此說,她行過去床榻邊上,放下帷帳來。又去了門邊,吩咐婢子端水來梳洗。
桌上的茶水還溫著,她與人添了一盞。茶壺剛重新放下,手腕兒便被他捉了過去。只見他另一隻手送來一個刺繡的錦囊,放入了她手心裡。
他聲音沉著,問她:「與我說說,這是什麼?」
蜜兒不稍多想,一眼便認得出來錦囊的模樣…前日夜裡,她吐出避子丸裝入錦囊里,便就…便就擱在枕邊,忘記藏去了妝檯里…那裡頭已經積攢了十來顆同樣的藥丸了。
「這是什麼,侯爺不該再清楚不過了麼?」
「如今明府長子也已落了地,侯爺也不必再防著我會危及興哥兒的前程了…」
蜜兒再是遲鈍,也知道這幾年來,明煜在弟弟身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功課、婚事、前程、官職,無一不由他親自過問與鋪路。蜜兒自也猜得他幾分心思,他本只是明家養子,該是想將這侯爵還與公公真正的後人的…
「那就好。」蜜兒鬆了口氣,被老管家引上了馬車。
煜哥今兒宮中當差,這麼夜了,怕是落了鑰也不好再出來。明興將人託付與她和林姨娘, 便不好出什麼事兒了。想到此處,蜜兒手心裡捏出了一層冷汗…
馬車方在明府門前停好, 蜜兒便忙尋去了興哥兒的桓愚居。還在圍牆之外,便能見得裡頭燈火興盛,與林姨娘指示吩咐之聲不絕於耳,婢子們忙碌之中,杯盆撞擊之聲時而有之。
蜜兒尋來院子裡,方聽得屋子裡一聲聲虛弱無力的喊聲。見得林姨娘,與香琴都在外頭等著,她忙過去問了問,「怎樣了?」
林姨娘見得蜜兒,方慌亂的神色舒緩了些許,忙拉起蜜兒的手來:「頭回生產,到底是難的。傍晚的時候便發動了,這下還沒見孩子的影子。」
「弟妹吉人自有天相,姨娘莫急。天兒冷,我們去內堂坐著吧。」
香琴也跟著來勸了勸,「阿娘,嫂嫂說的沒錯。急也急不來的。莫將自己吹病了,明日還怎麼照顧弟妹和小娃兒呢。」
林姨娘這才聽了勸。
三人入了內堂,蜜兒又讓人上了薑茶來。方聽聞得院子裡的婢子說起,楊嬤嬤早也被請來了幫忙,此下正在裡頭伺候著產婦。楊嬤嬤倒是穩妥的人,蜜兒又安心了幾分。
內堂里燭火搖曳,又起了一爐子炭火取暖。林姨娘起來走了兩回,被香琴勸說著坐了回去。蜜兒忙了一日,著實已然有些罰了,就著產房裡的動靜,也能撐著桌角小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蜜兒被產房中的動靜驚醒過來。林姨娘與香琴都不在內堂了,似是已經出去了產房外等候。蜜兒起身來,聽得宋娘子的叫聲,她心口裡也發著顫。
行出來內堂的時候,她方見得天色已蒙蒙亮了。宋娘子的喊聲越發痛楚,新日掛上牆角的時候,一聲嬰孩兒啼哭終從產房裡傳了出來。林姨娘頭個湊去了門邊,等得嬤嬤抱著小娃兒出來,方問起宋娘子怎樣。
嬤嬤道是,母子平安。
蜜兒與香琴相視一眼,各自都鬆了一口氣來。
日頭漸烈,風卻寒著。蜜兒入去探了探弟妹,等得人睡下了,方與林姨娘一同出來。林姨娘去了內堂,哄著懷裡的小人兒停不下來。
「看看,這鼻子眼睛,都像極了興哥兒。」
說罷,又看向香琴:「對了,得快些與興哥兒去封家書。」
香琴卻看了看一旁的蜜兒,「都累了一夜了,母親。」
「我和嫂嫂都累了,等下午起來,我再去辦這事兒。」
林姨娘這才問起蜜兒,「您可受了累?讓楊嬤嬤伺候著,回去歇著吧。」
蜜兒搖頭,爭著想抱一抱小人兒。「我還得仔細看看小侄兒呢。」
林姨娘笑著小人兒送來蜜兒懷中,又教著蜜兒如何抱抱新生的孩子,見得她幾分新奇的模樣,自打趣起來,「原本可是等著郡主和侯爺先要孩子的,怎偏生讓興哥兒搶了先。」
蜜兒怔了怔,方笑與林姨娘道,「該是天意吧…」
天已經亮全了,老管家從院子外頭來,先是與林姨娘道了喜。
「侯爺今兒趕早回來了,聽得桓愚居中母子平安,很是欣慰。」
林姨娘看了看蜜兒,「侯爺有心了,郡主替我謝過侯爺吧。」
蜜兒方點了點頭,卻聽老管家與自己道,「侯爺在安槐院中等著大娘子呢,大娘子可要早些回去?」
蜜兒這才將懷裡小人兒還給林姨娘。起了身來的時候方見得楊嬤嬤已經候著門外頭了。「嬤嬤忙了整夜,辛苦了。等回去安槐院,便歇下吧。」
楊嬤嬤來扶著人,「不辛苦,這邊母子平安便是大喜了。」
蜜兒行出來桓愚居,方發覺風有些冷,不覺昨日夜裡好似著了些涼,咳嗽起兩聲來。楊嬤嬤勸了勸,「一會兒還是請個大夫來看看。」
入來安槐院,明煜並不在外堂。問得婢子,方聽說,「侯爺一回來便在寢屋裡等著大娘子的。」
楊嬤嬤將人扶回了寢屋,卻見得侯爺坐在圓桌旁,臉色幾分不悅。楊嬤嬤忙將人送了過去,又與人福了一福禮,「奴婢便不打攪侯爺和大娘子說話了。」
蜜兒也察覺出來他今日臉上異樣,「可是皇城裡出了什麼事兒?回來怎也不去看看新生的小娃兒?」
「無事。只是有些乏了。」
聽他如此說,她行過去床榻邊上,放下帷帳來。又去了門邊,吩咐婢子端水來梳洗。
桌上的茶水還溫著,她與人添了一盞。茶壺剛重新放下,手腕兒便被他捉了過去。只見他另一隻手送來一個刺繡的錦囊,放入了她手心裡。
他聲音沉著,問她:「與我說說,這是什麼?」
蜜兒不稍多想,一眼便認得出來錦囊的模樣…前日夜裡,她吐出避子丸裝入錦囊里,便就…便就擱在枕邊,忘記藏去了妝檯里…那裡頭已經積攢了十來顆同樣的藥丸了。
「這是什麼,侯爺不該再清楚不過了麼?」
「如今明府長子也已落了地,侯爺也不必再防著我會危及興哥兒的前程了…」
蜜兒再是遲鈍,也知道這幾年來,明煜在弟弟身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功課、婚事、前程、官職,無一不由他親自過問與鋪路。蜜兒自也猜得他幾分心思,他本只是明家養子,該是想將這侯爵還與公公真正的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