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意行斜覷了他一眼:「是因雨天如此,或是我這身子必當如此?」

  郎中連忙跪到地上:「近來寒雨多發,為保萬無一失,還請郎主多加小心些。」

  他將手裡的書翻過一頁,輕聲應了。

  又一場陰雨初停後,終於漏了些晴色,聞山帶著李莘進了院子,遠遠給他通報。

  而那時,李意行正抱著手爐,坐在青石椅上,他手裡的竹卷已看過大半。知道李莘過來了,他還是側身對著她,不曾抬頭。

  剛被雨水沖刷過的石坡上還聚著水汪,隔著一排花團錦簇的花卉,李莘跪在了地上:「家主。」

  李意行抬起頭,長指抵在了竹卷上:「起來。」

  李莘不敢起:「民女已按照您的吩咐做了,懇請家主放過遠在臨陽的阿耶與阿娘。」

  她是最不起眼的那種庶女,若非因為認識公主,恐怕李意行都記不起族中有這號人。

  聽她言語,李意行緩著語氣微笑:「你這是何意?既稱我為家主,我自盡心盡力保護族人,何來『放過』之說?莫不是我待你們苛責了?」

  他的額上還有傷,面色便不大好,說起話輕輕柔柔,好似還有些善解人意。

  李莘倒吸了一口氣,當日他威脅她的時候,也是這般的神態,不仔細聽還當他在誇讚、獎賞他人。她不曾與李意行這樣的人打過交道,即便認識個三公主,可王蒨向來隨性。

  她跪在地上不敢接話,李意行重複道:「起來。」

  他清楚這是阿蒨的「身邊人」,沒有想過當真要為難她,更沒想過要給她什麼難堪,畢竟李莘若受了什麼大委屈,讓王蒨知曉,只會更記恨於他。

  李莘這才站了起來,她低頭看著裙上的泥污。

  沒由來的,李莘感到一陣厭惡,她鼓起了勇氣,對李意行道:「民女有個不情之請,還請家主將我逐出族譜。」

  做大族庶女衣食無憂,卻身不由己,李莘不想嫁人,也不想成日悶在繡房,乾脆就把她驅逐出去好了,難道她不做李家人就活不下去了麼?

  李意行只問她:「你與人商量過麼?至少與三公主商量一番。」

  李莘苦笑:「公主如今必不願見我。」

  「你放心去就是,她只會記恨我,不會怪到你頭上。」看出她在擔心什麼,李意行不緊不慢道。

  於是,李莘又躊躇了起來:「那,容民女三思幾日。」

  她告了退,李意行只是換了個手爐,就繼續看書。

  八月洛陽,雨打芭蕉。

  剛停了雨,王蒨前腳剛送走王楚碧,李莘就來了,她站在府外猶豫了許久,還是自外頭歸府的桐葉看到她,把她領了進府。

  王蒨走到前院來見她,兩人沉默了一會兒,往房內去。

  李莘還未想好如何開口,王蒨就先一步問道:「他拿你的家人威脅你,是嗎?」

  不問倒好,這一問,叫李莘生出許多委屈和不甘,眼淚就要往下落。她用指背擦了擦,道:「是民女對不住三公主。」

  王蒨轉身看她:「我沒怪過你,只是那天,我太害怕了,你明白嗎?」

  見過了家主人前聖人,人後蛇蠍的作風,李莘有什麼不明白?她點頭,哽咽:「我這幾日也無顏見你。」

  「……他就是這樣的人。」

  王蒨有時無法想像自己是如何與李意行夫妻五年的,他究竟是生來如此還是重生後才性情大變?很多事她從不敢細想,越想越害怕。

  曉得自己是來賠罪的,李莘連忙止了淚:「我想讓家主幫我逐出族譜,往後我不想再受宗族牽制了。如公主說的,學些醫術,別的手藝也成,我就不信我在外頭還能餓死。」

  王蒨沒想到自己的隨口之談能讓李莘起這樣的念頭,她再三考量,慎重道:「我只是你的朋友,不能左右你的人生大事。茲事體大,表姐還是傳書一封先問過家中人再說。」

  李莘點頭,想哭又忍住了,她看著王蒨,禁不住問道:「這樣表里不一的人在身邊,公主當初如何忍得了?」

  第69章 雨停  我還要他,不得好死。

  李莘有此一言,可見是已被李意行嚇得不輕了,直直退避三舍,可這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王蒨想起自己經歷的種種,真不知該作何表情。

  她眼前有許多事要處理,李莘也知趣,與她說了兩句寬慰抱歉的話兒,尋了個由頭走了。

  李意行在居所中養病,一待就是半月。

  雨季還沒過去,李意行遵循郎中的吩咐,抱著手爐度日,成日裡湯藥不斷。

  房內的竹卷與書籍都叫他翻完了,他學東西固然很快,可像是真語或是其他的外邦之語,不聽發聲是行不通的,於是請人又叫來了那一日的士兵。

  他沒有請李潮生,李潮生反而不請自來。

  李意行在府上養病,隨意披了身雪色寬服,額上留了極淡的疤,天氣悶熱,郎中早已不給他裹住了。先前他在府中躲了數日避人不見,李潮生真當他病重,今日見面,瞧見他的傷疤,才問:「被打了?」

  他很快又接了句:「誰敢打你?」

  話尾沒了聲,李潮生不知怎的,在心底想起三公主的話,這二人的關係古怪,想必這道傷亦是三公主所為。

  他從來都不相信表弟對三公主當真無情,正因如此,才更叫李潮生看不清兩人撲朔迷離的關係。去年他去拜訪時,三公主毫無戒備地睡倒在表弟懷裡,鴉青的發鋪散開來,一個睡相恬靜,一個神色縱容,就是不說話,也似有萬種風情流轉,怎麼會說和離就和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