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嶼好想哭。

  他好像打開了導演的話匣子,雖然導演的指導確實讓他有所收穫,但!!!

  他所預想的絕對不是這種結果!!

  「明白了嗎?」導演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如果不懂的話,我可以再講一遍。」

  顧嶼連忙搖頭:「我懂了我懂了。」

  導演點點頭:「那接下來是下一個問題。」

  顧嶼:「……」

  此時此刻,他終於明白經紀人所說的「最好不要」是什麼意思,但他已經沒有後悔藥可以吃了。

  所以說,他真的很討厭寫論文!

  特別特別討厭!

  顧嶼的計謀也正式宣告失敗。

  等顧嶼拖著疲憊的雙腿躺到沙發上,他感覺自己已經快沒氣了。

  「我沒說錯吧?」經紀人笑道。

  顧嶼無力地擺擺手:「我……要進組。」

  他寧可拍十部電影,也絕對不要寫一份論文。

  第239章 番外七

  「你真有這種打算?」嚴修問顧嶼。

  顧嶼點了點頭:「當然是真的。」

  這一年,顧嶼已經40歲,嚴修比他還大些,兩人在電影上的產出沒有前些年那麼拼,但作為公認的影壇雙星,兩人的榮譽卻熠熠生輝。

  用業內人士的話說,顧嶼和嚴修幾乎引領了近十年的電影市場。

  ——兩人是楓葉將歷史上入圍提名次數最多、獲獎最多的演員,也是個人累積票房最高的兩位演員。

  這與兩人的勤奮是分不開的,但同時,每部電影的票房數據也令業內矚目。

  在近二十年,只要談到電影,嚴修和顧嶼是無法被忽視的兩個名字,他們把演員這個身份做到了極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兩人在獎項和票房上的競爭,包括兩人的數次合作,都是業內津津樂道的話題。

  王不見王這個詞放在哪個行業都適用,但顧嶼和嚴修顯然是例外。

  兩人的關係相當不錯,又在同一個經紀人手下,這麼多年從來都是公平競爭。

  或者說,正是因為彼此的存在,他們各自才能毫無畏懼地大踏步向前。

  兩人不僅有競爭也有合作,從第一部 《驚鵲》開始,到嚴修當導演的《金錢之國》,再到後來的幾部經典電影,顧嶼和嚴修的演繹越來越默契,在每一部電影中都能有經典片段出現。

  有媒體用「摯友」這個詞形容嚴修和顧嶼之間的關係。

  但毫無疑問,在群星閃耀的影壇,他們是最亮的兩顆。

  ……

  顧嶼在告知嚴修自己的新計劃。

  他有這個想法已經很久了,只是這些年一直在拍戲,沒有付諸實行。

  他早就想過,想拍一些女性題材的東西。

  但他水平有限,也不想花過多時間磨練導演上的技能——他沒有趙杭或者凌之淮導演那樣的技術,甚至顧嶼自認是個不太有氣勢的人,未必能壓制住劇組的牛鬼蛇神。

  導演這個身份,畢竟還是需要脾氣的,不是誰都能做。

  所以顧嶼的打算是——由他來出錢或者拉投資,牽頭搞一個計劃,再由認識的導演或者扶持新導演進行拍攝,每年定期推出一些專門的女性作品,再設立獎項,給予這些作品激勵。

  「那不就和A市電影節差不多嗎?」嚴修皺著眉。

  顧嶼搖了搖頭:「也不完全一樣,A市電影節是大眾向的影展,女性題材在電影市場都屬於小眾,題材本身關注度有限,也賺不了什麼錢,我主要是考慮計劃的延續性。」

  靠他一個人來推動拍攝一兩部電影顯然是不夠的,但如果進行了一個長久的計劃,對這類題材有興趣的導演和演員加盟,加上每年定期舉辦的獎項,時間久了,這個計劃必然會成為常例。

  就像嚴修當年推動的A市電影節,如今不僅是電影界的重要盛事,對A市來說,電影節的主辦也是經濟的增長點之一,每年那個時段,就有無數電影明星和影迷湧入A市,購物、旅遊、成交作品,A市電影節力推的電影常常在楓葉獎上都能有所斬獲。

  但在A市電影節的萌芽時期,它只是一個明星們興致不高,需要顧嶼幫忙撐場面的小型電影節而已。

  「錢問題不大,你那邊不夠的話,我可以借你點。」嚴修摸摸下巴,「問題是參與度,劇本好不好,有沒有演員樂意參加,這些都是需要關注的點。」

  「是啊。」顧嶼點了點頭,「不過現在不做的話,以後也不一定來得及了。」

  他今年畢竟已經40歲了,活到70歲的時候,他或許還能見證這個計劃的茁壯成長,再往後推的話,他也未必能看到了。

  顧嶼之前倒沒有關注這一點,只是前段時間,他遇到了許茜。

  兩人在《驚鵲》里第一次合作,許茜和嚴修年紀差不多大,兩人當時在電影裡演搭檔,許茜的演技一直很不錯,之前早就拿過第二次楓葉影后了。

  在楓葉獎歷史上,許茜這樣的成績也並不是很常見。

  可就這麼一位女演員,她和顧嶼聊天的時候竟然說自己沒戲拍。

  要麼就是鑲邊的女配角,要麼就是演男主角的媽。

  「有人說我挑剔,說現在有角色演就不錯了,我還能演上,別人都演不上。」許茜嘆氣,「我那是挑剔嗎?我想演能讓我自己發揮特長的角色,這樣的要求高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