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在京城長大,深知皇上登基之後, 國泰民安,大魏日益昌盛。

  父親卻還想著造反, 可見,他做一切都是為了他自己。

  當初,兄長為何會被蘇贊一劍殺了, 她也心知肚明。

  只不過, 白溫顏難免失落,「我明白的,你不必說了。」

  見她神情暗淡。

  楊青這樣的沉悶男子,亦不知該如何去哄。

  其實, 白溫顏最主要是抑鬱。

  她敬重她的父親,無法接受父親是大奸臣的事實。

  更主要的是,父親犯下滔天大錯,她作為女兒,既不能指責他,但又不想原諒他。

  而且,父親還利用她的婚事造反!

  父親將她當做女兒了麼?

  臥房內安靜如斯。

  白溫顏落了淚,楊青終於沒能忍住,將她抱在了懷裡。

  像是找到了最終的歸宿,放下了防備,嚎啕大哭了起來。

  *

  一月之內,丞相一黨盡數覆滅。

  靖王主動請辭,帶著皇太后與白如玉離京。

  帝王應允了。

  這其實是最好的結局。

  各方皆沒有傷亡,也不費一兵一卒。

  當馬車緩緩駛離皇城,太后望著愈發遠去的城門,突然捂臉痛哭。

  她一輩子鬥來鬥去,到頭來還是帶著一兒一女離開了這裡?

  所以,她到底鬥了什麼?!

  又到底圖什麼……

  猛然回首,竟察覺她這大半輩子都在為了無關緊要的東西執念,甚至好多次險些喪失性命。

  白如玉任由她哭了小半天,才寬慰道:「離開也沒什麼不好。」

  終於不用和任何人鬥了。

  多好的日子啊。

  靖王和太后離宮,丞相用帝王生母的消息,換來了一條性命。但還是被貶為了庶民。

  這一日,司馬慎炎帶著蘇昭昭出宮。

  即便司馬慎炎不提及,蘇昭昭也知道是為了什麼。

  當馬車停在一處庵堂大門外時,蘇昭昭透過車簾,看見了等在外面的婦人。

  這婦人做尼姑打扮,容貌秀麗,即便出家數年,但仍可看出年輕時候絕美的五官。

  其實,司馬慎炎的生母,不是什麼鄉野之人。

  她也是先帝的女人。

  是當年先帝微服私訪,留下的桃花債。

  司馬慎炎就是皇家血統。

  蘇昭昭嘟囔,「你可不能瞞著我微服私訪,按著常理,帝王微服出巡,沒有一個不四處留情的。」

  司馬慎炎沒搭理她,狠狠捏了她的手,將她帶下馬車。

  婦人看清來人,瞬間淚落如雨。

  司馬慎炎這人似乎相當薄情。

  對婦人的態度不疏離,但也不親密,「朕來接你入宮,這位是朕的皇后,有些調皮,日後還望您體諒。」

  蘇昭昭,「……」怎麼能在婆婆面前說她調皮呢?

  她那是可愛好伐!

  婦人連連點頭,嗓音乾澀沙啞,「好!都是好孩子!」

  婦人拒絕了所有封號,宮裡的人都尊稱她一聲「夫人」。

  自從夫人入宮,蘇昭昭就有了靠山,但凡司馬慎炎招惹了她,她就去夫人面前告狀。

  *

  三月後,司馬慎炎準備啟程北伐。

  當晚,帝王自然不會虧待了自己,逮著皇后狠狠.磋.磨。

  有時候司馬慎炎自己都覺得蘇昭昭是個妖精。

  他已經是自制力過人,但一挨近蘇昭昭,屬於男人.好.色.的.本.性.就會表露出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即將遠行,帝王難免有些.貪./歡。

  鬧騰到了後半夜,蘇昭昭迷迷糊糊睡著了。

  司馬慎炎並無睡意,他凝視著身側的女子半晌,突然起了一個心思,拿著枕頭墊在了她的腰下。

  也不知道,下次歸來,是否會有驚喜。

  她總是耐不住寂寞,是該給她找點事做。

  司馬慎炎堅定的想著。

  *

  大魏與北慶的矛盾由來已久。

  在先帝在位時,大魏處於劣勢,司馬慎炎一度淪為質子,差點就沒活著歸來。

  這一次,帝王御駕親征,一來是為了大魏,二來也是了結個人恩怨。

  消失已久的鎮國公府,橫空出現了。

  他一直是帝王藏在暗中的王牌。

  鎮國公本想問問女兒的近況,可一看見帝王脖頸上的紅痕,鎮國公憋住了,強忍著沒有詢問出口。

  眼下宮裡只有一位娘娘。

  帝王脖頸上的紅梅,還能是誰弄出來的呢?

  鎮國公不得不震驚。

  他那嬌嬌女兒下手挺重啊。

  這都半月過去了,帝王的脖子還沒好……

  營帳內,翁婿二人難得見上一面,鎮國公指著沙盤問道,「皇上這次親征,想要打下哪些地方?」

  司馬慎炎淡淡一笑,指了指整個地圖。

  鎮國公倒吸了一口涼氣,「為甚?」

  司馬慎炎沒有隱瞞,「朕要統一華夏,讓天下百姓再也不必遭遇戰亂。」

  不為其他,他在佛前發過誓,只要此生能與昭昭相守,他定親手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鎮國公沒有置喙。

  帝王的野心如此之大,他作為臣子,也深表贊同。

  蘇啟這一次也在隨行的隊伍中。

  大戰開始之前,北慶將蘇贊押了出來,就綁在了城牆上示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