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呼韓邪跪倒在地,“漢家天恩,臣沒齒難忘,願為天子守邊。”

  甘露三年二月,呼韓邪單于自請願留居幕南光祿塞下,遇有緊急,可協助漢朝保護受降城。

  劉詢遣合發騎一萬六千人送單于屯於朔方,居光祿城;並轉邊谷前後共三萬四千斛,以供食用。

  郅支單于聞風而逃,從此遠遁漠北,再無邊患。

  呼韓邪走到了朔方境內,遠遠望見長城像一條長龍,盤伏在大地上,這長城內外再不是漢匈國界了,想到這裡他跳下馬來,先朝北而拜,扯袖而哭,左右上去拉了半天,他才起身,又向南行了大禮,口中念說:“我日後都吃漢家的粟麥了。”

  ☆、大結局:杜陵今日重歸去

  呼韓邪一行人走後,民間傳說當今陛下已經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了。

  市井之間一問一答,說得繪聲繪色,有鼻子有眼的,一個老者說:“我家世代守廟的,這天子剛繼位去謁廟我曾遠望過一眼,清清秀秀一個少年,這次在建章宮我侄子在儀仗里執禮,說咱們陛下看著還青年呢。這不是真神是什麼?你們看我這一個老樣,可還能充少壯?”

  旁有人幫腔說:“可不是嗎?那日見過的人說,單于跟陛下不能比,咱陛下站在那裡身上就發光。”

  “發光算什麼?聽說他出行就是風和日麗,他抱恙就天降大雨,人說他站在日頭底下連個黑影都不見。”

  大家聽到這裡已經是神神道道了,忽然一陣大風吹過,陰雲蔽日,眾人抬頭望天就見半空中一條黃龍,滿長安的人都咋舌不已口裡叫天抬頭呆腦的看,“快看啊,快看啊,有龍了,黃龍啊!”

  百姓齊跪下來朝皇宮方向磕頭。

  流言向來傳得快,不多時宮中也傳起來了,說陛下已是長生不老的人,陛下是真龍現世。

  劉詢聽到這話,先只是一笑覺得無聊極了,但細想到長生不老二字,他心中竟也生出恐懼來,他也不知什麼緣故,突然覺得心裡很空,覺得日子太長久太可怕。

  為了順應天意,以求吉祥,劉詢下詔改元黃龍。

  黃龍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禮賜如初。二月,單于歸國。

  詔曰:“蓋聞上古之治,君臣同心,舉措曲直,各得其所。是以上下和洽,海內康平,其德弗可及已。朕既不明,數申詔公卿、大夫務行寬大,順民所疾苦,將欲配三王之隆,明先帝之德也。今吏或以不禁奸邪為寬大,縱釋有罪為不苛,或以酷惡為賢,皆失其中。奉詔宣化如此,豈不謬哉!方今天下少事,徭役省減,兵革不動,而民多貧,盜賊不止,其咎安在?上計簿,具文而已,務為欺謾,以避其課。三公不以為意,朕將何任?諸請詔省卒徒自給者皆止。御史察計簿,疑非實者,按之,使真偽毋相亂。”

  三月,有星孛於王良、閣道,入紫宮。

  夏四月,詔曰:“舉廉吏,誠欲得其真也。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請,秩祿上通,足以效其賢材,自今以來毋得舉。”

  民間的老媼出門買了十斤谷,口裡念念有詞說:“蒼天有眼讓我也過上太平富足的日子了,我自小從不曾放開肚皮吃飯,臨老世道好了,豐衣足食了。”

  那家媳婦迎出門來接過東西,老媼問:“大兒人呢?”

  媳婦子說:“挑柴去了。”

  老媼笑說:“有兒在身邊就是好。幸虧這太平世道,不用打仗。“

  轉眼到了八月下旬,過完了中秋節,劉詢越發覺得人生無味。西風吹將起來,吹在人身上已有幾分寒意,風吹在庭中,樹木蕭蕭黃葉滿地。

  登高遠眺,衰草連天北雁南飛,劉詢深吸了一口氣,他生平第一次覺得秋涼侵人,天高寂寥。入夜秋風颯颯,玉露泠泠,一天曉月殘星,滿耳蛩聲雁鳴,劉詢覺得偌大的宮殿似乎只剩自己一個人了,從這夜起,心中就說不希望什麼了,只感到夜長夢多,難顧將來。

  他一向是個不近醫藥的人,自記事起少有生病,大家都說“病已,病已”這個名字起得好,護著他呢!只是人生在世剎那無常,他現今心氣弱,病氣就起了,他一向只當是受風沒有放在心上,夜間宮城上鼓轉三更,沉悶得作篤篤之聲,風聲草聲落雪之聲,更兼窗外映著一兩星燈火,那種慘澹不明的光照在榻前讓人難眠,不覺天色即將黎明。

  劉詢自己覺得有點發熱,讓人端茶來,萬周端茶進去,看他臉色就嚇了一跳:“陛下臉色不好,要不要請醫官來看看。”

  劉詢喝了茶:“朝後來看吧!”依舊上朝去了。

  朝上他坐得高遠,群臣倒沒瞧出什麼來,萬周靠得近只見劉詢兩頬越見得蒼白。

  下了朝醫官號著脈,臉上的神色很沉重,劉詢問說:“怎麼這病很重嗎?”

  醫官回說:“陛下是內症,不同於外感,卻是難調呢!”

  劉詢坦然道:“朕的身子朕自己知道,你只對症下藥。“

  “是。“醫官一臉擔憂地退下去了。

  劉詢此時覺得身上都燒起來了,人也支不住,換了衣冠就去睡。一沾枕就昏昏的睡去,睡得正濃的時候,夢到平君穿了一件舊日的衣服,還是姑娘時的打扮,站在他面前笑說:“病已,病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