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氏猶如抓住救命的稻草:「就是,定然是我兒的功名被那沈臨頂替了,要不然的話,我兒怎麼可能沒有考上。」

  王氏一陣撒潑賴皮,可是紅紙黑字在牆上,並不會因為她的哭鬧而改變,周圍人就像是看笑話般的看著王家一家。

  其中也有人是認識王家和沈家知道其中淵源的,其中有人道:「王家嬸子,官府就根本不可能將科考成績弄錯的。」

  有人附和:「就是就是,我朝的科舉考試那是要多公平公正就有多公平公正,那些王公大臣的兒子,要是沒有真才實學,說考不上,那也是靠不上的,若是人人都能調換,那考上的功名豈不是都被那些王公大臣的兒子孫子調換走了。」

  還有人道:「王家嬸子,這調換是不可能了,不過這最大的可能,就是你家把福氣推給沈家了,你想想,當初蘇晚去了你家之後,你家過的多順當啊,後來你家不願意給蘇晚出醫藥費把蘇晚趕走之後,你家過的不就沒有以前好了麼。」

  說話的正是青石村的人。

  青石村也有幾個過來聽榜,聽聽王洛生的考試成績的。

  人群中還有青石村的人說道:「可不就是,自打蘇晚去了沈家,沈家不就一日過的比一日好了起來嗎,現在不僅在縣城裡面買了房子,而且還考中了解元,可見蘇晚是個有福氣的。」

  兩個青石村的人都說的有板有眼,旁邊不知道沈臨王洛生和蘇晚事情的人都開始詢問,這才知道原委。

  青石村的人自然是不會說蘇晚是我那個洛生童養媳的事情,這不是故意得罪現在這位新科解元嗎,況且,王氏在和蘇晚把關係撇清的時候可是說的清清楚楚,蘇晚才不是王洛生的童養媳,所以,從此以後蘇晚的名字是不會再和王洛生的放在一處了。

  王家一家人聽的面紅耳赤,可是也聽出幾分不對來,可不就是,自從蘇晚來了王家,家裡的日子就好了起來,蘇晚去了沈家,沈家的日子也變得好了起來。

  王家一家人相互攙扶著走出人群。

  王洛梅突然說:「我們去找蘇晚吧,她那麼喜歡哥哥,肯定還願意幫哥哥。」

  王父道:「就是,讓她和沈臨和離,嫁給我們洛生算了,我們家,也不嫌棄她嫁過人。」

  王氏則小雞啄米一般的點著頭:「就是就是,我們去找蘇晚,把蘇晚找回來,我們也能在縣城裡面買大宅子,洛生也能高中了,蘇晚是個有福之人,我們可得把她尋回來。」

  一家人攙扶著去了沈家。

  王家一家人如此不要臉蘇晚也是知道的,先是王洛生,然後是王父王母王洛梅,這家人還真是厚顏無恥。

  沈臨自是也得知了這件事情,對待這樣的潑皮無賴就得點厲害手段,沈臨打發夥計把王父打了一頓算為警告,若是王家人以後再敢把蘇晚和王家聯繫起來並且出去亂說,就保證他們一家都在青雲縣乃至青州府待不下去。

  王家人向來是欺軟怕硬,知道沈臨馬上大權在握,也不敢得罪了,怏怏地走了。

  王家人在沈家門上腦完,又去了楊家,之前王夫子曾經說過給王洛生買了一處宅子,王家人便吵嚷著要搬到住宅裡面,楊家也讓夥計把他們打了出去,楊雲嫣一改往日知書達理,在門口恨恨地罵公婆小姑厚顏無恥,甚至於用上了不要臉這樣的詞。

  王父王母還有王洛梅氣不過,去街市上面大肆宣揚了楊雲嫣罵他們的那些話。

  一時之間,青雲縣的人都對楊雲嫣指指點點,認為楊雲嫣只肯同享福不肯共患難,不是個好媳婦。

  楊雲嫣本來是想和王洛生和離,可是現在名聲如此,和離就壓實了自己不肯共患難的名聲,並且,頂著這樣的名聲,以後還有哪個好人家會娶自己。

  楊雲嫣只能是忍著噁心繼續和王洛生過下去。

  楊夫子原本說要給王洛生和楊雲嫣的宅子也不做數了,王家多次去楊家門上吵鬧,兩家人鬧得不可開交。

  就在楊雲嫣覺得自己就算背著不能共患難的名聲也要和王洛生和離的時候,楊雲嫣發現自己懷孕了,這樣的情況,顯然是只能繼續雞飛狗跳的過下去了。

  往後的歲月里,沈臨之前買下的房子地皮,都翻了十幾倍不只,沈臨掙到了第一筆大錢,往後生意便越做越大。

  雖然生意越做越大,但是沈臨自己卻也沒有過多插手,楊家幾個兄弟盡心盡力,沈臨和蘇晚並不用操多少心。

  考上解元之後沈臨並沒有出仕,而是繼續讀書,三年之後,又在會試殿試過後考中了探花,狀元和榜樣都是三十餘歲,唯有沈臨二十多歲。

  考上探花之後,沈臨便是不做官也不成了,倒是沈臨也沒有什麼不願意。

  在考上之前,沈臨就廣結善緣,考上之後,也和好些實權大臣交好,且沈臨既能實幹且靈活,仕途一帆風順。

  唯獨沈臨和前科探花周子易不對付,沈臨僅僅用一年就做到了前科探花周子易期待了三年都沒有坐上的位置,周子易到處拉攏勢力與沈臨為敵。

  周子易也是沈臨最大的政敵了,偏偏這位政敵,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帝後唯一的女兒永安公主的駙馬爺,因著這層關係,朝中好多大臣便幫著這位駙馬爺打壓沈臨。

  一日宮宴,皇帝邀請了諸多近臣還有其家眷入宮,永安公主和駙馬設計陷害沈臨和蘇晚,卻有宮人發現,蘇晚和永安公主長相十分相似,只是蘇晚更美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