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天下人無不嚮往清平府盛極一時的繁榮,留下了『清平府歸,不羨長安』、『人人都說清平好,遊人只合清平老』、『長安歸來,不見天下;清平歸來,不見長安』等一系列佳句。
清平府的發展實在太快了,若不是祖宗廟堂都在汴京,宋帝都動了遷都的心思。
相比起宋帝這種見證者,杜紅纓、夏春生、謝閏梅等親歷者對清平府的改變感受的更為真切。
不用想太長遠,就想想十五年前夏晚棠與李淳奕說親那會兒,他們兩家住的都是什麼屋子,住的都是土坯房,因為要騰出屋子來給夏晚棠與李淳奕成親用,謝閏梅老夫妻倆只能住那漏風的柴房,幸虧夏晚棠有本事,自己置辦了院子,不然住在那走風漏氣的屋子裡,謝閏梅覺得自己得少活十年。
那時候,夏晚棠在縣城置辦的三進院子,哪個人不說好?可現在呢,那三進院子根本入不了富人的眼,瞅著都覺得有點寒酸,夏晚棠和李淳奕早就搬進了新建的府邸,那三進院子已經被推倒重建了小別院,李淳奕的一些朋友到訪時,才會安排住進那小別院中。
再看看夏家莊和李家莊,這些小莊子,原本多不起眼,別說是聞名於天下了,就算是在臨江縣,那都是相當不起眼的地方,可現如今呢?
現如今的夏家莊與李家莊,田地早就被賣成了天價,不知道多少商人想來購買沿江那些土地,單單是賣宅基地,夏家莊與李家莊的人就賺了個盆滿缽滿,他們拿著賣宅基地的銀錢買了新的宅基地,蓋起了更大的宅子,沒想到才住不到三五年,清平府的擴張規模上來了,又有人要來買他們的宅基地,他們也不想整天攪在那鬧哄哄的坊市中不得安寧,索性再往後退一退,把手中的宅子賣個高價,然後買更多的田地、蓋更好的宅子。
夏家莊、李家莊的人都變成了拆遷拆出來的富戶,就連李招弟那不成器的娘家兄弟李福寶都靠著賣房賣地的錢發了一筆橫財,不過據說這錢壓根沒在他口袋裡捂熱就到了李招弟的手中。
李招弟用這筆錢給李福寶置辦了一處體面的院子,還給李福寶娶了一房精明乾的媳婦,連拖帶拽,總算讓李福寶成了家。
關於這個死活都扶不上牆的爛泥弟弟,李招弟看得很透徹,她這個弟弟自理能力太差,性子也軟弱,但勝在聽話,找一個精明幹練的媳婦兒,日子就能支棱起來。
李招弟自己曾經就是一個扶弟魔,對扶弟魔這種行為深惡痛絕,她擔心給李福寶娶來的媳婦兒會無止休地拿著李家的錢接濟娘家,索性給李福寶找了一個沒爹沒娘,在惡毒嬸子手中討生活的苦命女,將那苦命女從水深火熱中解放了出來,那苦命女對嬸子說不上恨,但也絕對沒什麼好印象,自然是同李福寶安生過日子的,懷上孩子後,更是一顆心思都撲在了孩子上,同那點水無情的娘家等同於是斷了所有的聯繫。
李求弟也又嫁了一個男人,那男人雖然腳有點瘸,但老實且有能耐,關鍵是對婆娘好,沒因為李求弟之前嫁過人就有什麼想法,同李求弟搭夥把日子過了起來。
沒有老李家的拖累,李招弟、李求弟、李盼弟姐妹幾個其實都是不錯的,她們姐妹幾個最大的錯,就是投生在了老李家,被娘家無休止地拖累。
關於李招弟給李福寶娶了一個命硬到剋死爹媽的閨女這事兒,杜紅纓實在看不慣,老太太年紀雖然不小了,但腿腳利索得很,再加上夏晚棠與李淳奕住的府邸同夏家兄弟幾個建的大院子不遠,老太太直接上門同夏晚棠吐槽。
「你說咋會有你大嫂那樣的人?她那兄弟早些年煩人的很,可近些年相處下來,人其實還是不錯的,就是被他那老娘給養壞了。被你大嫂當成牲口一樣使喚了幾年,就算性格里有什麼稜角也被磨平了,如今看著性格溫厚,老實巴交,挺聽話一孩子,你大嫂怎麼就給尋了那麼一門親事?」
「如果不是那孤女實在拿不出銀兩來找人說親,我都懷疑是你大嫂收了那孤女給的銀子。要是她娘泉下有知,怕是能被氣得託夢給她,罵她是不孝女!那孤女的命太硬,你大嫂就不怕那孤女把她弟弟也給禍害了?」
適逢陳嬤端茶進來,聽到『命硬』這兩個字,陳嬤笑了笑,寬解道:「老姐姐,命這東西,實在是太虛無了。我被夫人買下來之前,人人都說我命硬,說我克人,夫人沒信,給了我一條活路。起先我還擔心自己的壞運道影響了少爺,都不敢多靠近小少爺,可後來看了一段時間,小少爺無事,我這才放心敢帶小少爺了。」
「我不知道命能不能信,但我覺得老天爺肯定不會完全斷掉一個人的活路,不然老天爺也就不會讓這人生下來。如果自己前半生命苦,那就多做善事,為自己的後半生積福。」
「你說的那閨女,我也聽說過,爹娘沒了,那是被煙燻著了,她命大才活了下來。要我說,這才是命好,不然為啥大家都出事了,就她活了下來?」
「她爹娘沒了,在叔叔嬸子手裡討生活,她嬸子素來刻薄,對親閨女都是非打即罵,更別提是侄女,定然不會對她有什麼好臉色的。那姑娘能把事情做漂亮,讓她嬸子挑不出錯處,足以證明是一個有心的,這樣的人想要把日子立起來,肯定不會太費力。」
杜紅纓一琢磨,這也確實有道理,當初大家都說李淳奕命不好,別說考上科舉光宗耀祖了,連考場都不能順利走出來,謝閏梅急得口舌生瘡,想給李淳奕說個親事,可就是沒人家看得上。
清平府的發展實在太快了,若不是祖宗廟堂都在汴京,宋帝都動了遷都的心思。
相比起宋帝這種見證者,杜紅纓、夏春生、謝閏梅等親歷者對清平府的改變感受的更為真切。
不用想太長遠,就想想十五年前夏晚棠與李淳奕說親那會兒,他們兩家住的都是什麼屋子,住的都是土坯房,因為要騰出屋子來給夏晚棠與李淳奕成親用,謝閏梅老夫妻倆只能住那漏風的柴房,幸虧夏晚棠有本事,自己置辦了院子,不然住在那走風漏氣的屋子裡,謝閏梅覺得自己得少活十年。
那時候,夏晚棠在縣城置辦的三進院子,哪個人不說好?可現在呢,那三進院子根本入不了富人的眼,瞅著都覺得有點寒酸,夏晚棠和李淳奕早就搬進了新建的府邸,那三進院子已經被推倒重建了小別院,李淳奕的一些朋友到訪時,才會安排住進那小別院中。
再看看夏家莊和李家莊,這些小莊子,原本多不起眼,別說是聞名於天下了,就算是在臨江縣,那都是相當不起眼的地方,可現如今呢?
現如今的夏家莊與李家莊,田地早就被賣成了天價,不知道多少商人想來購買沿江那些土地,單單是賣宅基地,夏家莊與李家莊的人就賺了個盆滿缽滿,他們拿著賣宅基地的銀錢買了新的宅基地,蓋起了更大的宅子,沒想到才住不到三五年,清平府的擴張規模上來了,又有人要來買他們的宅基地,他們也不想整天攪在那鬧哄哄的坊市中不得安寧,索性再往後退一退,把手中的宅子賣個高價,然後買更多的田地、蓋更好的宅子。
夏家莊、李家莊的人都變成了拆遷拆出來的富戶,就連李招弟那不成器的娘家兄弟李福寶都靠著賣房賣地的錢發了一筆橫財,不過據說這錢壓根沒在他口袋裡捂熱就到了李招弟的手中。
李招弟用這筆錢給李福寶置辦了一處體面的院子,還給李福寶娶了一房精明乾的媳婦,連拖帶拽,總算讓李福寶成了家。
關於這個死活都扶不上牆的爛泥弟弟,李招弟看得很透徹,她這個弟弟自理能力太差,性子也軟弱,但勝在聽話,找一個精明幹練的媳婦兒,日子就能支棱起來。
李招弟自己曾經就是一個扶弟魔,對扶弟魔這種行為深惡痛絕,她擔心給李福寶娶來的媳婦兒會無止休地拿著李家的錢接濟娘家,索性給李福寶找了一個沒爹沒娘,在惡毒嬸子手中討生活的苦命女,將那苦命女從水深火熱中解放了出來,那苦命女對嬸子說不上恨,但也絕對沒什麼好印象,自然是同李福寶安生過日子的,懷上孩子後,更是一顆心思都撲在了孩子上,同那點水無情的娘家等同於是斷了所有的聯繫。
李求弟也又嫁了一個男人,那男人雖然腳有點瘸,但老實且有能耐,關鍵是對婆娘好,沒因為李求弟之前嫁過人就有什麼想法,同李求弟搭夥把日子過了起來。
沒有老李家的拖累,李招弟、李求弟、李盼弟姐妹幾個其實都是不錯的,她們姐妹幾個最大的錯,就是投生在了老李家,被娘家無休止地拖累。
關於李招弟給李福寶娶了一個命硬到剋死爹媽的閨女這事兒,杜紅纓實在看不慣,老太太年紀雖然不小了,但腿腳利索得很,再加上夏晚棠與李淳奕住的府邸同夏家兄弟幾個建的大院子不遠,老太太直接上門同夏晚棠吐槽。
「你說咋會有你大嫂那樣的人?她那兄弟早些年煩人的很,可近些年相處下來,人其實還是不錯的,就是被他那老娘給養壞了。被你大嫂當成牲口一樣使喚了幾年,就算性格里有什麼稜角也被磨平了,如今看著性格溫厚,老實巴交,挺聽話一孩子,你大嫂怎麼就給尋了那麼一門親事?」
「如果不是那孤女實在拿不出銀兩來找人說親,我都懷疑是你大嫂收了那孤女給的銀子。要是她娘泉下有知,怕是能被氣得託夢給她,罵她是不孝女!那孤女的命太硬,你大嫂就不怕那孤女把她弟弟也給禍害了?」
適逢陳嬤端茶進來,聽到『命硬』這兩個字,陳嬤笑了笑,寬解道:「老姐姐,命這東西,實在是太虛無了。我被夫人買下來之前,人人都說我命硬,說我克人,夫人沒信,給了我一條活路。起先我還擔心自己的壞運道影響了少爺,都不敢多靠近小少爺,可後來看了一段時間,小少爺無事,我這才放心敢帶小少爺了。」
「我不知道命能不能信,但我覺得老天爺肯定不會完全斷掉一個人的活路,不然老天爺也就不會讓這人生下來。如果自己前半生命苦,那就多做善事,為自己的後半生積福。」
「你說的那閨女,我也聽說過,爹娘沒了,那是被煙燻著了,她命大才活了下來。要我說,這才是命好,不然為啥大家都出事了,就她活了下來?」
「她爹娘沒了,在叔叔嬸子手裡討生活,她嬸子素來刻薄,對親閨女都是非打即罵,更別提是侄女,定然不會對她有什麼好臉色的。那姑娘能把事情做漂亮,讓她嬸子挑不出錯處,足以證明是一個有心的,這樣的人想要把日子立起來,肯定不會太費力。」
杜紅纓一琢磨,這也確實有道理,當初大家都說李淳奕命不好,別說考上科舉光宗耀祖了,連考場都不能順利走出來,謝閏梅急得口舌生瘡,想給李淳奕說個親事,可就是沒人家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