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夏晚棠知道商人們能有多折騰,畢竟琵琶行中的那一句『商人重利輕別離』已然道盡商人本性,可她還是低估了商人們的能耐。

  玲-瓏火塔實在是好,只要買了玲-瓏火塔的人,就沒一個不說玲-瓏火塔好的,清平府的商人從臨江縣拿了玲-瓏火塔,回家後只是往富人劇集的東市走了一趟,回來時就把這一趟帶的貨賣了個空空如也。

  不只是玲-瓏火塔賣的好,凍魚凍蝦與凍肉也賣的好,還有農場裡產出的『四季棉』,都是深得這些富戶們喜歡的東西。

  所謂的『四季棉』,其實就是夏晚棠找了一種棉花的亞種,然後將夕夕農場棉花種植區的時間調快,只要過了前面一個月的花苞期,之後一年四季都會吐棉絲的棉花,產量奇高。這種『四季棉』極有可能引來有心人的覬覦,但眼下各地受災嚴重,夏晚棠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隨著這些稀缺貨品走出去的,還有夏晚棠能搞到大批『煤石』的消息。

  第85章 心黑  都黑

  正月很快就過去, 數九連天也數到了七九與八-九。

  按照往年的慣例,七九的時候,臨江縣這邊的那條大江就已經冰雪消融了, 江灘上都不會結冰,完全可以行船, 八-九的時候燕子都會從南邊飛來。

  可這一年的七九與八-九還在飄著鵝毛大雪。

  有人前一年不信邪地種下了冬小麥,眼下眼看著已經到了冬小麥發芽的時候,結果地皮還被雪覆蓋著,刨開雪一看,別說種子發芽了, 前一年種下的種子都被雪埋著捂爛了。

  老祖宗說的是『冬天麥蓋三層被, 來年枕著饅頭睡』, 可上一個冬天不只是給小麥蓋了三層被啊, 那是三天兩頭就給小麥加被子,哪種小麥能頂得住?

  冬小麥沒種出來,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就開始憂心,並且寄希望於種植其它的糧食。小麥種不出來,高粱總能吧,實在不行玉米也成, 喝玉米糊糊也能管飽!

  可甭管種什麼, 都得老天爺開眼,不要再沒完沒了地下雪啊……

  老百姓們整天都眼巴巴地看著天上,就盼著那雪能夠少一些,最好是連著出許多天的大太陽,把地上的雪都給化上一化,好讓他們把種子種到地裡頭去。

  這麼一等,就在等待中過了二月, 三月也跟著過了大半。

  下雪的次數倒是稍微少了些,但一旬里肯定還是要下一兩場雪的,太陽隔三差五出來一次,天氣總是灰濛濛的。

  最讓老百姓心寒的是,下雪的次數雖然少了,但天氣卻沒有轉暖,冷意依舊直鑽骨髓。

  夏家莊與李家莊的好些人家索性都放棄種自家的地了,他們安安心心在夏晚棠的那農場、牧場、魚塘中幹活,婦孺們也沒閒著,為了賺點兒買炭石的錢,夏家莊的婦女小孩都把周圍的地皮給掀了一遍,所有能拔下來的草都被薅走編草蓆了,甚至還有人進山去薅。

  雪下的次數少了,路自然就沒那麼難走了,不需要像之前一樣每天都得掃雪,往來的游商也漸漸多了。

  只是有別於去年那些游商們來買無骨魚、買錦鯉以及買棉布與棉花時的情況,原先那些游商們穿的都挺簡單,只要凍不著,就會儘量少穿,可今年來的游商卻是個個都把自己裹成了球,恨不得將被褥都給裹在身上。

  夏晚棠聽游商們說,那些被富貴人家養在池塘中的錦鯉基本上都凍死了,許多富貴人家已經派人打聽了,說是等天氣轉暖之後,第一時間就得買到新的錦鯉,好放到池子中去養著,那些游商們還讓夏晚棠提早準備好錦鯉,可別等到富人們要買的時候卻一條都拿不出來,到時候這送上門的買賣就做不成了。

  帶這些口信兒過來的游商不少,夏晚棠聽的時候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完全沒把這些游商的話當回事放在心上。

  這小冰河期至少也得三年才能過去,她還能在魚塘中閒養三年的錦鯉?錦鯉到了該出塘的時候,就得出塘,否則就會養的體態臃腫,美感與口感都會喪失。

  夏晚棠想著,等什麼時候吉凶鏡顯示這一場小冰河期要過去了,到時候她再養殖錦鯉也來得及。

  當務之急主要還是養殖肉食魚類。

  無骨魚名聲在外,游商們得知夏晚棠的魚塘里還產出無骨魚後,紛紛前來採買。只不過如今這冰天雪地中的採買方式也與之前不同,之前是準備好帶蓋子的水桶,將捕撈上來的無骨魚放到水桶中養著,無骨魚好動,水桶上面的蓋子時常打開幾次,給無骨魚透透氣,多數魚都不會在路上被悶死。

  而如今,游商們帶走的都是凍魚——將活蹦亂跳的魚兒從魚塘中撈出來後,放到水桶中蘸一次水,往門口站一遍,再蘸一次水,再往門口站一遍……接連來個三四次,魚兒就會被凍成硬邦邦的冰魚,好似穿了一條冰衣一般。將穿了冰衣的魚兒丟到完全放置在露天中的水桶中,用不了多久,冰魚的里里外外就都會凍得梆硬一片。

  因為夕夕漁場連著產出了不少魚的緣故,夕夕漁場跟著升了好幾級,不僅可以再次縮短魚類養殖時間,而且還解鎖了不少新的魚種。

  夏晚棠這次選擇的是一種名叫『清江鱘』的魚,同樣是無刺魚,只不過同無骨魚相比,清江鱘的肉質自帶一定的鹹味,屬於半海產,而且清江鱘的肉質要比無骨魚的肉質略微肥厚一些,更適合燉魚湯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