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敬則則最看不上這種為一點兒小事要死要活的人,當初在海上那麼艱難,她都沒想過死呢,生而為人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有人沒感激過生命,總是恨生她養她的人為何要把她送到這世上來受苦。

  「古嬤嬤,別攔著了,她要上吊就上吊好了,你找個人去報官,這種小事我還是處理得好的。」敬則則愣愣地看著在繫繩子的嘉和,又道,「李菊你去把所有女孩兒都叫來,讓她們好生看看這位姑娘,錦衣玉食而不足,遇到一點點小事別人不肯幫她,她就在別人門口尋死覓活,讓她們都來看看,並引以為戒,人的一輩子那麼長,遇著點兒小事就要尋死,那還真是趁早死了算了,省得浪費糧食。」

  這話別人不敢說,敬則則卻是說了出來,也不怕周圍鄰居指指點點,反正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她可顧不了其他人想說什麼。

  嘉和如今是騎虎難下,但大公主的面子也抹不下來,所以真站在凳子上時,淚汪汪地看著無動於衷的敬則則,她還真就踢開了凳子。

  敬則則沒想到嘉和還真是「寧死不屈」,她雖然吃了一驚,卻沒動。皇帝和宋家都不管嘉和的死活,她一個毫無瓜葛的前小妾做什麼出頭椽子?

  到底宋家的人還是搶上前來救下了嘉和,這會兒逼死大公主對他們家可沒有好處。所以一行人只能抬著嘉和灰溜溜地走了,心裡大約也明白了,敬則則是絕對不會出手相助的。

  一個人連承諾都守不住,其他的品行就更叫人不放心了,敬則則不僅沒幫嘉和,其實心裡對皇帝的這番處置也是覺得比較順心的。聖人不是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麼?

  宮中,沈沉聽說敬則則對嘉和的處置後,輕笑了一聲,「總算是長大了些了,沒那麼叫人操心了。」

  然而即便是痛快了,但嘉人坊依舊回不到敬則則手裡來了,宋家也知道是為何事惹惱了皇帝,敬則則的荼白銀珠衣以及她的手稿都已經被宮中來人收了回去,而嘉人坊也關門大吉了。

  然而敬則則要重開自己的成衣鋪子卻沒有那本金了,她的秘閣那邊也得先投錢,醫塾也要燒錢,處處都要錢,她則是窮得叮噹響。

  有那麼某一個瞬間,敬則則是考慮過要不要跟皇帝商量「賣身換錢」的。當然也就是窮得發慌時的玩笑而已。

  但敬則則也知道皇帝就是在等著這一日,否則他為何明知嘉和所作所為,寧願失去一個女兒,也不在一開始就阻止宋氏所為呢?

  敬則則也不知道是該為皇帝這「勢在必得」之心而感到驕傲呢,還是悲哀。驕傲的是放著敬芸那樣的年輕美貌的女孩兒不要,居然還惦記著自己,悲哀的卻是,敬則則知道她遲早得妥協,因為她有太多弱點握在皇帝手裡了。

  今日她之所以能自由自在,這是得自於皇帝的憐憫,敬則則一直都很清楚的。她無比憎恨這一點,卻又無力反抗。

  好似只有死亡才能徹底脫離,敬則則是深恨這種無力,才會深恨和惋惜嘉和那樣不珍惜性命,她明明還有許多選擇的。

  敬則則也有選擇,所以她沒再想過死,也為自己在楊樹村那次的舉動而慚愧汗顏,即便是柔弱之軀也能做很多事情的,才不枉為人一場。因為這一路在海外看過更多的苦難後,敬則則才徹底領悟,她曾經經歷的那麼一點點痛苦,其實比起其他人來說真不算什麼。

  嘉和的委屈就更不值一提了。

  敬則則很清楚景和帝不是狠心的人,當然其他人可不這麼認為,她是沒見識過景和帝殺紅了眼的時候,所以敬則則覺得景和帝只是要給嘉和一個教訓,若宋家真是逼死了嘉和,那宋家才是玩完了。只可惜嘉和一時看不清楚,或者說她身為大公主的時候有諸多怨言,可一旦成了庶人,卻又才明白做公主還是有公主的好處的。

  不得不說這一點上,敬則則還是看準了皇帝的心思的。

  不過有一點兒她也沒猜准,嘉和鬧出這樣的事情來,敬則則還以為皇帝會出現在醫塾解釋一下什麼的,但他竟然沒用這樣的藉口出現在自己面前。

  敬則則也曉得自己上次說話太傷人,怕是真傷透了皇帝的心,也許是她誤會了,皇帝是真想老死不相往來了。她嘆了口氣,說不遺憾是假的,但如此也好。她尋思著皇帝這條路是不可能走的,明日裡還是得去纏她老爹。

  至於醫塾里的女孩兒們,私下偷偷地議論她的身份,敬則則也沒想好怎麼解釋,這裡面的事情太複雜,可不是三言兩句能說明白的,若要說明白卻又涉及太多私事兒,她又不願對人言,便只能一刀切地讓古嬤嬤禁止她們議論。

  但人的心和人的嘴哪有那麼好堵,私下裡怎麼樣敬則則也不得而知,可是從結果來看卻是不錯的,這個月的月考每個人都及格了。

  古嬤嬤感嘆道:「她們這是覺得有盼頭了,覺得自己攀上貴人了,以前吶有些人覺得沒什麼前途,就是來混日子的,混一個月吃的住的也是划算的。」

  敬則則嘆息,有時候真的是,哀其不幸,卻又恨其不爭。如今這麼多女孩兒里,真能潛心用學且稍有天賦的,竟然只有齊蘭和李菊兩人。

  有時候敬則則也不知道自己的路是走對了還是沒走對,微微有些灰心、喪氣。她也不想想,那些女孩兒來醫塾時差不多都十歲左右了,心思已經多了起來,總是憂心著家裡,還時不時被家裡找回去做事兒,且也不知道學了醫道又有什麼用,真能賺錢養家麼,誰相信她們這些女孩兒啊,所以又哪裡能沉下心來學醫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