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敬則則只好閉嘴。
沈沉垂眸看了看敬則則的手,「看來當初朕真的傷你太深,你什麼都不帶,是想從此跟朕劃清界限麼?」
敬則則搖搖頭,「不是,我與皇上的牽絆怎麼可能斬得斷。醫塾還需要皇上的支持呢。我是沒臉帶走任何東西,那都不屬於我。」
說到底,其實還是要儘可能地劃清界限。
「你要去哪裡呢?是去醫塾住麼?」沈沉問。
敬則則又搖了搖頭,留在京城的話還說什麼斷絕關係呢?要斷自然要斷得斬釘截鐵,清清楚楚才好。「今日我就離京了。」
「還回來麼?」沈沉問。
「不知道。」敬則則是真不知道,畢竟她還有許許多多要做的事情在京城,但她想近幾年是不會再回來的,至少要等皇帝的後宮進了新人,她才能不驚動任何人地回京處理一些事情。
沈沉又沉默了片刻,這才看著敬則則的眼睛道:「那朕就不送你了。」
敬則則點了點頭。她心裡想像的場景是皇帝怎麼也要送她到迎春門,她則會嚴詞拒絕,表示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沒必要增加離情。結果到景和帝這兒,直接就把這一套虛理給省了。
這是有下家了?端午節上的確看到幾位世家淑女很是年輕貌美。
但這些都跟她沒有關係了。
敬則則跨出乾元殿的大門,回頭朝皇帝擺了擺手,轉身下了丹墀,馬車已經在下面等著她了,華容也在下面等著她了。
儘管華容一直幫皇帝說話,但當她知道敬則則鐵了心要離宮時,雖然又是哭又是勸,可最終還是收拾了包袱也是鐵了心要跟敬則則走。
敬則則是既感動,又覺得多了個負擔,她出宮之後可是要受苦的,也不知道華容還受不受得住。因為敬則則的關係,這些年華容在宮裡過得可是比後宮的妃主都還舒坦呢,由奢入儉難啊。
當初在楊樹村,敬則則可是過了許久許久才適應的。
除了華容和皇帝之外,並沒其他人清楚敬則則今日一走就是永別了,所以也沒人來送她。
上了馬車,再快要駛離視線里的乾元殿時,敬則則忍不住掀起車簾回看了一眼。很好,皇帝早就不見蹤影了。
她本還指望皇帝能在乾元殿上站一會兒呢,至少要看到她徹底消失才離開的,看來又是她自作多情了。同皇帝這一路走來,敬則則感覺每每都是自己在自作多情,次次似乎都不例外。
她放下車簾,心裡嘆息了一聲,卻也知道,這對他們彼此才是最好的結局,不要再心存任何掛念,就這麼忘了就,好了。
醫塾那邊,敬則則是早就交代好了的,也同古嬤嬤通過氣了,才外她還給大公主留了一封信,讓王子義轉交,托她照顧醫塾。
敬則則看得出來,自從她把嘉人坊的事情拜託給嘉和之後,她似乎精氣神全都起來了,也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似的。敬則則感到很欣慰,也同皇帝提過,若是能留下嘉和就儘量留下嘉和不和親,他也點了頭。
敬則則出了城東的金明門,回頭望了望巍峨的城樓,這是生她養她的地方,卻不知她再回來時是什麼時候了。
一路往東,敬則則打算換乘海船到梧州,她爹定國公目前就在梧州,然後她再換河船到南定府回楊樹村看看,那裡還有許多她交過的孩子。但這之後她卻還不能急著新辦其他的醫塾,她打算跟著海船去海外看看,一來是為敬氏秘方尋找原料,二來也是增加一些見識。
對敬則則來說,當務之急還是得先賺銀子,然後才能支持她興辦新的醫塾。
只是夕陽西下時馬車行到京郊永保縣時,卻被一人一馬給攔住了。
敬則則從車窗望去,馬背上那人卻是身著青布書生袍的景和帝。
敬則則敏銳地發現,皇帝頭上的髮髻是用木簪盤起來的,那木簪她也認識,正是她在楊樹村所用之物,什麼時候被皇帝順走的她都不清楚。
馬背左右都掛著包袱,這讓敬則則蹙了蹙眉。
正發愣的時候,皇帝已經下了馬朝她走了過來,與敬則則隔窗相對。
沈沉沖敬則則笑了笑。
敬則則卻一點兒也笑不出來,「皇上,這是來送我的麼?」
「不是。」沈沉笑著道,神情很輕鬆,「我已經把皇位傳給八皇子了。」這些日子他一直忙碌,連陪敬則則的功夫都幾乎沒有,就是在為傳位做準備。
沈沉很輕鬆,敬則則心裡卻想罵娘了。帝王不愛江山愛美人這種事,戲本子裡都很少寫,敬則則是做夢也想不到這麼荒唐的事情會發生在景和帝身上,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不同的是,看戲時,她為那帝王的深情而心醉,為那故事的美滿而陶醉,可到了現實里,她只想抽皇帝一巴掌,他可問過她的意見沒有?知道她接受還是不接受麼?
敬則則收回目光,轉頭叮囑華容就待在馬車上,她自己則身手矯捷地跳下了馬車,都不用扶的。一旦離宮,離開京城,她就又成了楊樹村那個落難的人了。
沈沉也才注意到敬則則重新穿上了男裝,臉上又重新貼上了銅錢大小的傷疤。
敬則則深吸了一口,對皇帝做了個請的姿勢,然後往道旁的土丘爬去,只為了讓彼此的話不傳他耳。
待沈沉跟上後,敬則則才按捺住自己的歇斯底里儘量靜地道:「皇上到底想幹什麼?」
沈沉垂眸看了看敬則則的手,「看來當初朕真的傷你太深,你什麼都不帶,是想從此跟朕劃清界限麼?」
敬則則搖搖頭,「不是,我與皇上的牽絆怎麼可能斬得斷。醫塾還需要皇上的支持呢。我是沒臉帶走任何東西,那都不屬於我。」
說到底,其實還是要儘可能地劃清界限。
「你要去哪裡呢?是去醫塾住麼?」沈沉問。
敬則則又搖了搖頭,留在京城的話還說什麼斷絕關係呢?要斷自然要斷得斬釘截鐵,清清楚楚才好。「今日我就離京了。」
「還回來麼?」沈沉問。
「不知道。」敬則則是真不知道,畢竟她還有許許多多要做的事情在京城,但她想近幾年是不會再回來的,至少要等皇帝的後宮進了新人,她才能不驚動任何人地回京處理一些事情。
沈沉又沉默了片刻,這才看著敬則則的眼睛道:「那朕就不送你了。」
敬則則點了點頭。她心裡想像的場景是皇帝怎麼也要送她到迎春門,她則會嚴詞拒絕,表示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沒必要增加離情。結果到景和帝這兒,直接就把這一套虛理給省了。
這是有下家了?端午節上的確看到幾位世家淑女很是年輕貌美。
但這些都跟她沒有關係了。
敬則則跨出乾元殿的大門,回頭朝皇帝擺了擺手,轉身下了丹墀,馬車已經在下面等著她了,華容也在下面等著她了。
儘管華容一直幫皇帝說話,但當她知道敬則則鐵了心要離宮時,雖然又是哭又是勸,可最終還是收拾了包袱也是鐵了心要跟敬則則走。
敬則則是既感動,又覺得多了個負擔,她出宮之後可是要受苦的,也不知道華容還受不受得住。因為敬則則的關係,這些年華容在宮裡過得可是比後宮的妃主都還舒坦呢,由奢入儉難啊。
當初在楊樹村,敬則則可是過了許久許久才適應的。
除了華容和皇帝之外,並沒其他人清楚敬則則今日一走就是永別了,所以也沒人來送她。
上了馬車,再快要駛離視線里的乾元殿時,敬則則忍不住掀起車簾回看了一眼。很好,皇帝早就不見蹤影了。
她本還指望皇帝能在乾元殿上站一會兒呢,至少要看到她徹底消失才離開的,看來又是她自作多情了。同皇帝這一路走來,敬則則感覺每每都是自己在自作多情,次次似乎都不例外。
她放下車簾,心裡嘆息了一聲,卻也知道,這對他們彼此才是最好的結局,不要再心存任何掛念,就這麼忘了就,好了。
醫塾那邊,敬則則是早就交代好了的,也同古嬤嬤通過氣了,才外她還給大公主留了一封信,讓王子義轉交,托她照顧醫塾。
敬則則看得出來,自從她把嘉人坊的事情拜託給嘉和之後,她似乎精氣神全都起來了,也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似的。敬則則感到很欣慰,也同皇帝提過,若是能留下嘉和就儘量留下嘉和不和親,他也點了頭。
敬則則出了城東的金明門,回頭望了望巍峨的城樓,這是生她養她的地方,卻不知她再回來時是什麼時候了。
一路往東,敬則則打算換乘海船到梧州,她爹定國公目前就在梧州,然後她再換河船到南定府回楊樹村看看,那裡還有許多她交過的孩子。但這之後她卻還不能急著新辦其他的醫塾,她打算跟著海船去海外看看,一來是為敬氏秘方尋找原料,二來也是增加一些見識。
對敬則則來說,當務之急還是得先賺銀子,然後才能支持她興辦新的醫塾。
只是夕陽西下時馬車行到京郊永保縣時,卻被一人一馬給攔住了。
敬則則從車窗望去,馬背上那人卻是身著青布書生袍的景和帝。
敬則則敏銳地發現,皇帝頭上的髮髻是用木簪盤起來的,那木簪她也認識,正是她在楊樹村所用之物,什麼時候被皇帝順走的她都不清楚。
馬背左右都掛著包袱,這讓敬則則蹙了蹙眉。
正發愣的時候,皇帝已經下了馬朝她走了過來,與敬則則隔窗相對。
沈沉沖敬則則笑了笑。
敬則則卻一點兒也笑不出來,「皇上,這是來送我的麼?」
「不是。」沈沉笑著道,神情很輕鬆,「我已經把皇位傳給八皇子了。」這些日子他一直忙碌,連陪敬則則的功夫都幾乎沒有,就是在為傳位做準備。
沈沉很輕鬆,敬則則心裡卻想罵娘了。帝王不愛江山愛美人這種事,戲本子裡都很少寫,敬則則是做夢也想不到這麼荒唐的事情會發生在景和帝身上,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不同的是,看戲時,她為那帝王的深情而心醉,為那故事的美滿而陶醉,可到了現實里,她只想抽皇帝一巴掌,他可問過她的意見沒有?知道她接受還是不接受麼?
敬則則收回目光,轉頭叮囑華容就待在馬車上,她自己則身手矯捷地跳下了馬車,都不用扶的。一旦離宮,離開京城,她就又成了楊樹村那個落難的人了。
沈沉也才注意到敬則則重新穿上了男裝,臉上又重新貼上了銅錢大小的傷疤。
敬則則深吸了一口,對皇帝做了個請的姿勢,然後往道旁的土丘爬去,只為了讓彼此的話不傳他耳。
待沈沉跟上後,敬則則才按捺住自己的歇斯底里儘量靜地道:「皇上到底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