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登時吸引了一大批湊熱鬧的人。

  就有人問道:“你們是什麼人啊?”

  迎春笑道:“下海經商的。”

  眾人登時譁然:“這麼多錢啊!”

  “還都是給侍衛的。”

  眾議紛紛。

  閩地多山,俗話說八山一水一平地,並不適合埋頭耕地。種果木的話,也因為坎坷的地形,並不能賺多少。

  自足是夠的,也只能自足而已。

  眼下,他們的眼前多了一條新的路。

  她們回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年的夏天。

  接下來的幾個月海上風暴都會很大,不適合航行。

  迎春心知,有她在,再大的風暴也不會到她們的船上。

  但怕其他商旅效仿,因此人財兩失,迎春和寶釵還是果斷決定,等秋天再去。

  有的侍衛迷上了這個暴富手段,連護送海商的巨額護送費都無法滿足他們。

  迎春就給他們指一條明路:

  去東北的島上迎擊倭寇吧,他們的刀很值錢,他們的茶漫山遍野,他們的珍寶唾手可得。

  倭寇騷擾大周土地多年,大周也能派人回敬,不是麼?

  給近幾個月都不會有事做的護衛們指明了道路後,迎春和寶釵踏上了尋找封家人的步伐。

  好找的很。

  都有記名字的,碼頭記錄海商事宜的帳冊一翻,就知道,某不知名商隊坑蒙拐騙來幾家人的金銀珠寶,毫無規劃,直接運上無法遠洋的小船,就出海了。

  接著就被打劫到只剩褲衩。

  不過寶釵猜測,他們是想直接轉移走,到北海處直接把幾箱東西換成錢,自己過逍遙日子去。

  那些有小聰明的傢伙,現在應該已經沉入海底了。

  不過,就算只有姓氏,單是“封”這個姓,也比“王”“李”“趙”好找得多。

  寶釵動作快得很,很快,“薛家商船尋回封家被劫貨物”的消息就傳了開來。

  也有幾個封家人來找。

  寶釵把幾個顯然是來詐錢的地痞無賴喝令亂棍打出去,再請剩下的,顯然是有錢出得起的,一個個請進偏廳說話。

  挨個問箱子形狀,裡頭裝的物事。

  對不上的,就也請了出去。

  最後只剩一家,說是姑蘇遠來的,封家寡婦。

  封氏自訴道,家逢不幸,一生坎坷,餘生心愿不過是尋到女兒。她搜羅儘自己還算值錢的嫁妝本,都交予海商,希望能賺些本錢,讓她能去尋女兒。

  寶釵見著她的面容,思量半晌,叫來迎春。

  “你看她,像不像香菱?”

  人還是不應該以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如何的。

  惜春僅僅在賈府閒了半年,又開始思量絞頭髮的事,就被迎春一封家信,連著賈璉鳳姐兒一起來揚州。

  ——惜春是能來的,賈珍喝酒喝得昏頭昏腦,甚至分不清兒子是不是被自己打死的。親母已逝去,親爹修道,再沒人管她。賈母終究和她隔了一層,把她放在姐妹堆里,已經算有心。

  她還奇怪呢,為什麼非要帶香菱來不可。

  一時間甚至以為,是薛蟠又鬧將起來,她們都轄制不足,無奈請她來做最後一道閥門。

  可來了之後,她先是見了黛玉寶釵,再被邢夫人揉在懷裡(惜春:什麼情況???)心疼了半晌,才被放去見迎春。

  惜春問帶香菱來何故,迎春只道:“不急,你先歇半日,香菱借我一下。”

  過了一天,惜春被人拜見。她還沒反應過來呢,就被已經振奮精神,只是臉色不掩蒼老的封氏一口一個“恩公姑娘”。

  惜春:???

  過了半天,終於明白髮生了什麼的惜春:“……那挺好的。”

  香菱既然原是正經的良家小姐,自然沒有繼續為奴為婢的道理。

  惜春看著英蓮臉上煥發的生機,一下子也沒了絞頭髮的想法。

  只想畫下來。

  這個感覺真的挺奇妙的。

  迎春在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她的遠洋艦隊常駐人員又多了一個。

  她更沒有意識到,未來的幾百年,乃至於幾千年,惜春的畫,在文化史、經濟史和藝術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正是:

  一時惜春意,千年留風情。

  .

  漫漫炎夏,出海不易,寶釵思來想去,就去研究那堆破銅爛鐵。

  召集了各個行業的頂級工匠後,終於,有個工匠猶疑地說出他的猜想:

  加水,然後燒起來試試?

  寶釵覺得可以,讓人去試。

  “感覺好像還差了一點……”那個工匠看著運轉起來的鐵疙瘩發呆,下意識想伸手,渾然忽視已經能把人皮膚燙傷的溫度。

  “再改改吧。”寶釵把要求直接拋給了工匠們。

  過了一天,工匠們將這台蒸汽機修好了。

  還提議:要不獻給皇上吧?

  寶釵:……

  她才不呢!

  蒸汽機能帶來巨大動能,她要求眾工匠們也想辦法做出來。

  因為是在夏天中,工匠們也是頂著中暑的風險做的這一切,迎春撥了幾座冰山過去。

  工匠們感激涕零,迅速獻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