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那肯定的,我也就是幫著背下山, 山下什麼東西好, 爹更清楚, 我也是第一次下山」, 說罷他拍拍燭光,「等你長到爹肩膀高了你也能跟我們一起下山了」。
「嗯」。
待人都走了, 燭光把四處蹦噠的小妹給他阿爺送去,由著這一老一小折騰去,他跟人約著要去用弓彈打鳥呢,現在天氣冷了, 褪毛的鳥肉用鹽醃一下可以放好幾天, 等爹跟大哥回來了就讓娘把這幾天攢下來的鳥油炸了再燉, 起鍋後小鳥骨頭都酥了,嚼吧嚼吧就能咽進去,而且小鳥肉少, 特入味,不像雞肉,燉久了肉柴,時間不夠又顯得寡淡。
這次下山是滿月走過最長的路,除了吃飯歇會兒腳,其他時間都用來趕路,好不容易天暗了下來,找好過夜的地方了他一屁股墩坐地上,鐵牛把擔子從肩膀上卸下來放他兒子旁邊,「怎麼?累了?」
滿月點點頭,他掂了掂竹筐,竹筐只是晃晃,「爹,你累的不輕吧,我只拎半袋子草藥都覺得手酸」。
鐵牛還要去周圍查看情況,聽了他兒子的話只是匆忙回了句「不怎麼累,我都習慣了」。
滿月一時難受,沖他爹走的方向說:「再過兩年,我跟你差不多高了我就幫你挑擔子,你就可以歇半天」。
鐵牛張了張嘴只說了個「好」,加快腳步匆忙走遠了,而留在原地挖坑撿柴燒火的人都打趣滿月會心疼人,誇了兩句又開始貶自家的兒子,滿月有些臉紅的站起來到附近去撿幾根木柴,這些叔伯每次誇人都會貶自家的孩子,被誇的人都有些手腳無措,感覺怎麼說都是錯,還是走遠點吧。
有了往年的經驗,這兩年都是多挑些肉去鎮上一起給賣了,不需要娶媳婦的人家都是在鎮上買糧,也不用回山後再為買糧奔波一趟,上山下山一來一回都要四天,著實折磨人。
今年大粒和小泉都下山了,就為了下山討媳婦,他倆背的肉都沒賣,如果能討到媳婦,他們背的肉就送給丈母娘,沒討到就跟村民換點吃的用的啥的,反正不再往回背。
滿月什麼都不懂,進鎮了就跟在他爹身後,去了飯館把肉賣了,再去藥鋪把炮製好的藥材賣個乾淨,一行人包袱款款的進去,出來後只餘下空背簍空麻袋,在去買糧的路上,滿月被他爹帶著走在最後面,指著路邊的鋪子攤子給他說,「這是油坊,我們買的菜油都是在這裡買的」,「這些攤子上的是泥人、糖人、髮釵頭花、針線……從前面拐個彎就是賣菜賣肉的,順著這路直走就會看到糧鋪和賣糕點的鋪子,之前我們去賣肉的那一片都是開飯館和茶館的」。
兩人走在最後面,看中什麼了價錢不貴就買點,買的多是女人和小娃喜歡的東西,走到糧鋪了,看裡面人不少,鐵牛帶著滿月先去了糕點鋪子,自從成婚後鐵牛每年下山都要來糕點鋪子逛一圈。
兩人買的差不多了大姜進來了,「小叔、滿月,你倆已經買好了啊?」
「嗯,你看你買什麼,我們一起結帳」,鐵牛想著買多了可能會砍個零頭,就想著兩家一起買,幾文錢也是錢,肉從山上背下來流了不少汗,賣的時候也是任別人挑揀,碰到人家心情不好的時候還要看人臉色,唉,雞兔好捉,換錢不容易。
出鎮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斜了,大家背著糧食悶頭趕路,按路上商量好的,鐵牛兄弟四個加大姜他們還有另外的一家五個人去沙溪莊,趕著天黑之前進了莊子裡,住進一個房頂半塌的房子裡,隨便收拾了一下,打上鋪蓋倒頭就睡,房子再破也比睡在山間安全。
一大早上起床出門,鐵牛他們覺得這個村今年收成估摸著不行,跟別的村一比,這個沙溪莊的田地土質不好,溪里水也不多,裸露在外的河岸都乾的炸裂了。
收成不好,他們山里娶媳婦就容易多了,半天下來,大粒和小泉都有人問了,得知他們成家就分家另過,女人還能採藥賣錢,得空了還能下山賣肉買糧,一直苦著臉想要嫁閨女活命的人臉上松泛了些,不管有沒有誇大,姑娘嫁進山里總好過在家裡挨餓。
滿月跟著人走在鄉間的小道上,對一臉熱血的堂哥們不太理解,這裡的叔嬸明顯看著都不高興,他們還笑的嘴都要咧到耳朵根,這麼大人了還不會看人臉色,糟心,簡直沒臉看。
他混在人群里,一路都在從敞開的院門打量院落,雞鴨都毛色雜亂的在院子裡刨土拉屎,放在外面的水缸有的破了一角,有的破了個洞,晾衣服的繩子也是打了好幾個結,估摸著是斷了又補上的,一整個村子只有兩家養了狗,都拴在家裡,一黃一灰,都乾瘦乾瘦的,肚子都是乾癟的,跟山裡的狗一點都不像,沒精神沒兇相,眼睛裡沒光。
這讓滿月有些不舒服,小毛驢它們都是自由的,毛色油亮,奔跑時那種力量感會讓人心驚,它們的眼睛也是鮮活的,會賣可憐也會撒嬌,為了想多吃口甜糕,會用爪子扒人的腿。
之後滿月沒有興趣繼續去尋望這個聽了十二年的別人嘴裡的山下村莊,這裡的人就像他們養的狗,不鮮活,苦著臉彎著腰,想罵句賊老天都要猶豫再三,生怕惹了老天不高興又是兩三個月不下一滴雨。山下的娃娃也是怯怯的,躲在門後窗口看人,一旦與人對上眼睛趕緊又躲了下去,滿月心裡有些得意,看,這山下的孩子還沒有我膽大勇敢。
中午吃了飯,滿月給他大粒哥說了一聲,拿了半截兔子肉,等人都出去了他猶豫了好一會兒,彎著身子把地上的啃的骨頭都給撿起來。
「嗯」。
待人都走了, 燭光把四處蹦噠的小妹給他阿爺送去,由著這一老一小折騰去,他跟人約著要去用弓彈打鳥呢,現在天氣冷了, 褪毛的鳥肉用鹽醃一下可以放好幾天, 等爹跟大哥回來了就讓娘把這幾天攢下來的鳥油炸了再燉, 起鍋後小鳥骨頭都酥了,嚼吧嚼吧就能咽進去,而且小鳥肉少, 特入味,不像雞肉,燉久了肉柴,時間不夠又顯得寡淡。
這次下山是滿月走過最長的路,除了吃飯歇會兒腳,其他時間都用來趕路,好不容易天暗了下來,找好過夜的地方了他一屁股墩坐地上,鐵牛把擔子從肩膀上卸下來放他兒子旁邊,「怎麼?累了?」
滿月點點頭,他掂了掂竹筐,竹筐只是晃晃,「爹,你累的不輕吧,我只拎半袋子草藥都覺得手酸」。
鐵牛還要去周圍查看情況,聽了他兒子的話只是匆忙回了句「不怎麼累,我都習慣了」。
滿月一時難受,沖他爹走的方向說:「再過兩年,我跟你差不多高了我就幫你挑擔子,你就可以歇半天」。
鐵牛張了張嘴只說了個「好」,加快腳步匆忙走遠了,而留在原地挖坑撿柴燒火的人都打趣滿月會心疼人,誇了兩句又開始貶自家的兒子,滿月有些臉紅的站起來到附近去撿幾根木柴,這些叔伯每次誇人都會貶自家的孩子,被誇的人都有些手腳無措,感覺怎麼說都是錯,還是走遠點吧。
有了往年的經驗,這兩年都是多挑些肉去鎮上一起給賣了,不需要娶媳婦的人家都是在鎮上買糧,也不用回山後再為買糧奔波一趟,上山下山一來一回都要四天,著實折磨人。
今年大粒和小泉都下山了,就為了下山討媳婦,他倆背的肉都沒賣,如果能討到媳婦,他們背的肉就送給丈母娘,沒討到就跟村民換點吃的用的啥的,反正不再往回背。
滿月什麼都不懂,進鎮了就跟在他爹身後,去了飯館把肉賣了,再去藥鋪把炮製好的藥材賣個乾淨,一行人包袱款款的進去,出來後只餘下空背簍空麻袋,在去買糧的路上,滿月被他爹帶著走在最後面,指著路邊的鋪子攤子給他說,「這是油坊,我們買的菜油都是在這裡買的」,「這些攤子上的是泥人、糖人、髮釵頭花、針線……從前面拐個彎就是賣菜賣肉的,順著這路直走就會看到糧鋪和賣糕點的鋪子,之前我們去賣肉的那一片都是開飯館和茶館的」。
兩人走在最後面,看中什麼了價錢不貴就買點,買的多是女人和小娃喜歡的東西,走到糧鋪了,看裡面人不少,鐵牛帶著滿月先去了糕點鋪子,自從成婚後鐵牛每年下山都要來糕點鋪子逛一圈。
兩人買的差不多了大姜進來了,「小叔、滿月,你倆已經買好了啊?」
「嗯,你看你買什麼,我們一起結帳」,鐵牛想著買多了可能會砍個零頭,就想著兩家一起買,幾文錢也是錢,肉從山上背下來流了不少汗,賣的時候也是任別人挑揀,碰到人家心情不好的時候還要看人臉色,唉,雞兔好捉,換錢不容易。
出鎮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斜了,大家背著糧食悶頭趕路,按路上商量好的,鐵牛兄弟四個加大姜他們還有另外的一家五個人去沙溪莊,趕著天黑之前進了莊子裡,住進一個房頂半塌的房子裡,隨便收拾了一下,打上鋪蓋倒頭就睡,房子再破也比睡在山間安全。
一大早上起床出門,鐵牛他們覺得這個村今年收成估摸著不行,跟別的村一比,這個沙溪莊的田地土質不好,溪里水也不多,裸露在外的河岸都乾的炸裂了。
收成不好,他們山里娶媳婦就容易多了,半天下來,大粒和小泉都有人問了,得知他們成家就分家另過,女人還能採藥賣錢,得空了還能下山賣肉買糧,一直苦著臉想要嫁閨女活命的人臉上松泛了些,不管有沒有誇大,姑娘嫁進山里總好過在家裡挨餓。
滿月跟著人走在鄉間的小道上,對一臉熱血的堂哥們不太理解,這裡的叔嬸明顯看著都不高興,他們還笑的嘴都要咧到耳朵根,這麼大人了還不會看人臉色,糟心,簡直沒臉看。
他混在人群里,一路都在從敞開的院門打量院落,雞鴨都毛色雜亂的在院子裡刨土拉屎,放在外面的水缸有的破了一角,有的破了個洞,晾衣服的繩子也是打了好幾個結,估摸著是斷了又補上的,一整個村子只有兩家養了狗,都拴在家裡,一黃一灰,都乾瘦乾瘦的,肚子都是乾癟的,跟山裡的狗一點都不像,沒精神沒兇相,眼睛裡沒光。
這讓滿月有些不舒服,小毛驢它們都是自由的,毛色油亮,奔跑時那種力量感會讓人心驚,它們的眼睛也是鮮活的,會賣可憐也會撒嬌,為了想多吃口甜糕,會用爪子扒人的腿。
之後滿月沒有興趣繼續去尋望這個聽了十二年的別人嘴裡的山下村莊,這裡的人就像他們養的狗,不鮮活,苦著臉彎著腰,想罵句賊老天都要猶豫再三,生怕惹了老天不高興又是兩三個月不下一滴雨。山下的娃娃也是怯怯的,躲在門後窗口看人,一旦與人對上眼睛趕緊又躲了下去,滿月心裡有些得意,看,這山下的孩子還沒有我膽大勇敢。
中午吃了飯,滿月給他大粒哥說了一聲,拿了半截兔子肉,等人都出去了他猶豫了好一會兒,彎著身子把地上的啃的骨頭都給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