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廣忠公公皺眉,「太子,奴才覺得沒必要。」國庫都快被皇上揮霍光了,極需要充盈國庫。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多數百姓的日子過得很是艱難,食不果腹。孤也受過這種苦,如今孤有能力,就想為他們做些事。」
廣忠公公沉默,他要是早知道他們兄妹的存在,就不會讓他們受那麼多苦了。說來也是他這個做父親的失職。
「廣忠公公,孤會想到其他辦法充盈國庫的。」頓了頓,顧謹言又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過得好了,江山才能長長久久。」
廣忠公公拍拍腦門,兒子做什麼都可以。大不了,他想辦法給兒子撈錢。
……
顧謹言來到乾明宮時,乾明宮正歌舞奏樂。
「兒臣給父皇請安!」
「免禮!」皇上推開抱著的舞姬。
「父皇,兒臣有事啟奏。」減賦的事情必須要徵得皇上的同意。
要是朝臣,皇上是不會理會。但這個是自己的皇兒,皇上也就讓舞姬樂師他們都退下去。
「太子,有何事要啟奏?」
「回稟父皇,今日從順世子那收回2640萬兩白銀。」顧謹言向皇上匯報。
「2640萬兩白銀?」皇上也震驚了。
「是的。」顧謹言點頭。「父皇,如今國庫也有銀兩了,玻璃、水泥等也會繼續來錢。兒臣建議減賦。」
「不妥,這些銀兩要留在國庫備用,以防有天災**。」皇上不贊成。
要是減賦,那每年的國庫收入就不夠用了。以前不考慮這些,那是因為他沒有皇子,想著留著也是給齊王一脈,還不如自己花了開心。
「父皇,兒臣挨過餓,了解百姓的苦。如今兒臣有能力,就想為他們做些什麼。」頓了頓,顧謹言又道:「先減賦兩年,要是國庫收入不夠用,再加回來。這就當兒臣冊立為太子給百姓的恩典。」
皇上聽到顧謹言這麼說,想著他找回皇兒是該普天同慶。再說國庫也有了三千多萬兩白銀,兩年還是沒有問題的,也就點頭了。
顧謹言動作很快,次日就找大臣們商議減賦的事情。由於沒有損害他們自身的利益,再加上有了玻璃、水泥、香皂和製冰這些會下蛋的金母雞,他們都沒有反對。
沒兩日,減賦的聖旨就發了下去。大概意思就是皇上找回皇子,朝廷有了正統的儲君,普天同慶,全國減免人丁稅兩年。
百姓無一不奔走相告,歡呼雀躍。紛紛稱讚皇上太子仁德,朝著皇宮的方向,跪拜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延被氣得差點吐血,皇上和顧謹言這是用他的錢來博取民心。要不是他上交了2640萬白銀,還把玻璃、水泥、香皂和製冰的生意都交給朝廷,他們絕對不可能下這樣的聖旨。明明他才是最大的貢獻者,但大家只歌頌皇上和顧謹言。
「爺!」順世子妃見李延臉色鐵青,擔憂極了。
岑蔚然擠開顧盼,上前用擔憂的眼神看著李延。
唐棠和米佳思見狀也跟著擠開顧盼上前。
「這是慷爺之慨,成全他們的仁德。」李延憤憤得說,也顧不得這些話傳出去會惹來禍事。他現在只想發泄。沒有了那些收入,他就是想孤注一擲博一把都不行。
說到這個,順世子妃、岑蔚然、唐棠、米佳思、仙瑤和巧兒都看向顧盼。太子沒回來之前,皇上從來就沒有提過要收那些東西回去的。可見,是太子出的主意。
「我什麼都不知道!」顧盼眨巴著水汪汪的眼睛。剛剛被她們擠到後面,已經很委屈了。
她也不明白,哥哥明明已經是太子,富有四海。為什麼還會貪世子爺的銀兩。「爺,要不我明日回去問問父親。」
李延深吸一口氣,招手讓顧盼上前,揉揉她的發頂。「不用了。」三朝回門那日,他就知道廣忠那個奸宦現在不會幫他。看來還得顧盼有了孩子才有籌碼。
……
到了八月顧謹言是從廣忠公公口中知道顧盼懷孕的消息,看著廣忠公公那張笑臉,顧謹言有了想法,賞賜下去不少藥材。
才給李祺灝辦完周歲宴,顧盼就發動了,順利生下一個男孩。
「廣忠公公,怎麼了嗎?」顧盼的兒子滿月宴結束,顧謹言從順王府出來,問面色不虞的廣忠公公。
廣忠公公看向跟在顧謹言身邊的太監侍衛。
顧謹言揮手讓他們退遠點。
「順世子又在暗示我拉你下馬。」要不是為了女兒,順世子三翻四次想害他兒子,早就讓他死透透了。
「廣忠公公,要不把盼盼的兒子過繼回顧家?」顧謹言說出他早就有的想法。。
「可以嗎?」廣忠公公眼睛發亮。雖然之前沒有想過這個,但被顧謹言這麼一提,他就心動了。兒子現在成了太子,以後就會是皇帝。這麼一來不管是兒子還是孫子都只會姓李。
「不過呢,盼盼應該會傷心吧!」顧謹言對顧盼也只有面子情,所以他不考慮顧盼的感受。
廣忠公公想了想,說道:「不用考慮她。」 這女兒根本就不在乎他這個父親。出嫁後,每次回府說的都是順世子有多好,話里話外都是埋怨兒子拿了順世子的銀兩,卻不重用順世子。他就沒有聽到她一句關心熨貼的話。
女兒都不在乎他,他也沒必要把她看得太重。為了她,他沒去收拾順世子已經是他最大的慈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多數百姓的日子過得很是艱難,食不果腹。孤也受過這種苦,如今孤有能力,就想為他們做些事。」
廣忠公公沉默,他要是早知道他們兄妹的存在,就不會讓他們受那麼多苦了。說來也是他這個做父親的失職。
「廣忠公公,孤會想到其他辦法充盈國庫的。」頓了頓,顧謹言又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過得好了,江山才能長長久久。」
廣忠公公拍拍腦門,兒子做什麼都可以。大不了,他想辦法給兒子撈錢。
……
顧謹言來到乾明宮時,乾明宮正歌舞奏樂。
「兒臣給父皇請安!」
「免禮!」皇上推開抱著的舞姬。
「父皇,兒臣有事啟奏。」減賦的事情必須要徵得皇上的同意。
要是朝臣,皇上是不會理會。但這個是自己的皇兒,皇上也就讓舞姬樂師他們都退下去。
「太子,有何事要啟奏?」
「回稟父皇,今日從順世子那收回2640萬兩白銀。」顧謹言向皇上匯報。
「2640萬兩白銀?」皇上也震驚了。
「是的。」顧謹言點頭。「父皇,如今國庫也有銀兩了,玻璃、水泥等也會繼續來錢。兒臣建議減賦。」
「不妥,這些銀兩要留在國庫備用,以防有天災**。」皇上不贊成。
要是減賦,那每年的國庫收入就不夠用了。以前不考慮這些,那是因為他沒有皇子,想著留著也是給齊王一脈,還不如自己花了開心。
「父皇,兒臣挨過餓,了解百姓的苦。如今兒臣有能力,就想為他們做些什麼。」頓了頓,顧謹言又道:「先減賦兩年,要是國庫收入不夠用,再加回來。這就當兒臣冊立為太子給百姓的恩典。」
皇上聽到顧謹言這麼說,想著他找回皇兒是該普天同慶。再說國庫也有了三千多萬兩白銀,兩年還是沒有問題的,也就點頭了。
顧謹言動作很快,次日就找大臣們商議減賦的事情。由於沒有損害他們自身的利益,再加上有了玻璃、水泥、香皂和製冰這些會下蛋的金母雞,他們都沒有反對。
沒兩日,減賦的聖旨就發了下去。大概意思就是皇上找回皇子,朝廷有了正統的儲君,普天同慶,全國減免人丁稅兩年。
百姓無一不奔走相告,歡呼雀躍。紛紛稱讚皇上太子仁德,朝著皇宮的方向,跪拜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延被氣得差點吐血,皇上和顧謹言這是用他的錢來博取民心。要不是他上交了2640萬白銀,還把玻璃、水泥、香皂和製冰的生意都交給朝廷,他們絕對不可能下這樣的聖旨。明明他才是最大的貢獻者,但大家只歌頌皇上和顧謹言。
「爺!」順世子妃見李延臉色鐵青,擔憂極了。
岑蔚然擠開顧盼,上前用擔憂的眼神看著李延。
唐棠和米佳思見狀也跟著擠開顧盼上前。
「這是慷爺之慨,成全他們的仁德。」李延憤憤得說,也顧不得這些話傳出去會惹來禍事。他現在只想發泄。沒有了那些收入,他就是想孤注一擲博一把都不行。
說到這個,順世子妃、岑蔚然、唐棠、米佳思、仙瑤和巧兒都看向顧盼。太子沒回來之前,皇上從來就沒有提過要收那些東西回去的。可見,是太子出的主意。
「我什麼都不知道!」顧盼眨巴著水汪汪的眼睛。剛剛被她們擠到後面,已經很委屈了。
她也不明白,哥哥明明已經是太子,富有四海。為什麼還會貪世子爺的銀兩。「爺,要不我明日回去問問父親。」
李延深吸一口氣,招手讓顧盼上前,揉揉她的發頂。「不用了。」三朝回門那日,他就知道廣忠那個奸宦現在不會幫他。看來還得顧盼有了孩子才有籌碼。
……
到了八月顧謹言是從廣忠公公口中知道顧盼懷孕的消息,看著廣忠公公那張笑臉,顧謹言有了想法,賞賜下去不少藥材。
才給李祺灝辦完周歲宴,顧盼就發動了,順利生下一個男孩。
「廣忠公公,怎麼了嗎?」顧盼的兒子滿月宴結束,顧謹言從順王府出來,問面色不虞的廣忠公公。
廣忠公公看向跟在顧謹言身邊的太監侍衛。
顧謹言揮手讓他們退遠點。
「順世子又在暗示我拉你下馬。」要不是為了女兒,順世子三翻四次想害他兒子,早就讓他死透透了。
「廣忠公公,要不把盼盼的兒子過繼回顧家?」顧謹言說出他早就有的想法。。
「可以嗎?」廣忠公公眼睛發亮。雖然之前沒有想過這個,但被顧謹言這麼一提,他就心動了。兒子現在成了太子,以後就會是皇帝。這麼一來不管是兒子還是孫子都只會姓李。
「不過呢,盼盼應該會傷心吧!」顧謹言對顧盼也只有面子情,所以他不考慮顧盼的感受。
廣忠公公想了想,說道:「不用考慮她。」 這女兒根本就不在乎他這個父親。出嫁後,每次回府說的都是順世子有多好,話里話外都是埋怨兒子拿了順世子的銀兩,卻不重用順世子。他就沒有聽到她一句關心熨貼的話。
女兒都不在乎他,他也沒必要把她看得太重。為了她,他沒去收拾順世子已經是他最大的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