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她 狼吞虎咽終於填飽了肚子,這才湊過去跟常台笙說:「常姐姐我查過了,用來頂替你的那具屍身是一位姓張的姑娘,她原先是楊友心府里的一個妾,在你落水那晚上 恰好投了井,淹死了。她家原本也是大戶人家,後來家道中落與家人分離,這才被楊友心給收了。她還有個妹妹,曾在萬花樓待過一陣子,後來又去了芥堂做學徒。 我覺著——」梁小君打了個飽嗝:「常姐姐應當知道是誰了罷。」
常台笙自然知道!
她落水那晚孟平與她提過張怡青還有個姐姐,還說楊友心曾利用這個姐姐來要挾控制張怡青。從張怡青的角度來說,許多事的確有難說的苦衷。而張怡青自那晚從芥堂消失後便再未出現過,她會去了哪兒呢?
常台笙於是問梁小君:「你有她的消息嗎?」
梁小君看她碗裡還有面未吃完,瞥了瞥道:「常姐姐趁熱先把早飯吃了,我同你慢慢說,不急的。」
常台笙欲言又止,低下頭接著吃麵。
陽光絲毫不吝嗇地鋪撒下來,即便穿著單衣,也能感受到這日光中的燥熱。梁小君抬手擦擦額上薄汗,同常台笙道:「那位張怡青姑娘似乎已離了杭州,其餘的消息我便不知道了。至少,沒有壞消息。」
那麼,是還活著罷。
梁 小君敏銳瞥見常台笙臉上一閃而過的沉鬱,竟還不忘安慰她道:「張姑娘的姐姐恐是不願成為她負累,想讓她無牽無掛離開這是非地,才投井自我了斷。若張姑娘足 夠聰明,想這時候應是尋了處安生地方過日子了。」她頓了頓,又說:「張姑娘在芥堂時,往你飲食中偷偷加些不好的東西,害得你以為自己將要病發……所以她也 不是沒有過錯,她姐姐的悲劇也是……楊友心那個吃人喝血的傢伙造成的,常姐姐不必為這件事難過的。」
常台笙擱下筷子,取出袖中帕子壓了壓唇,聲音低低:「我知道。」
沉默半晌,常台笙忽問:「你為何會在這時回杭州?」
「有個人說不放心你,順便讓我轉告一聲,他還活得好好的呢。」
常台笙不露聲色地鬆口氣,梁小君又道:「這點我可以證明他的話沒錯,我離開的時候他還好吃好睡的,看起來十分受用西南的飲食氣候,舒服得都快忘了正經事了呢!」
梁小君這話難免有些誇張,也不知是誰的授意。但陳儼的確隨遇而安,一邊做正事一邊享受當地風土物產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眼下那邊卻是在打仗,豈是開玩笑的?
梁小君又道:「我這次回來就暫時不走了,我徒弟會跟著他幫忙做事的,我有法子可以聯絡到他,常姐姐不必再擔心沒音訊了。」她說著霍地站起來::「姐姐我先回去睡個覺,你有事就找我。」
常台笙應了一聲,目送她離開後,將帳結在桌上,也未同夥計打招呼就起身走了。
——*——*——*——*——
她趁早去了芥堂,特意從小門進去,囑咐隨行侍女去知會宋管事,自己則先去了書房。
自她離開後,書房便再沒人進來過,常台笙巡視一圈,未發覺異樣,便坐下來等宋管事。
工人們都不知道東家還活著,故而芥堂這陣子的氣氛便十分低迷,甚至有一些刻工因為這原因辭工走了,整個芥堂便更是冷清。常台笙靜坐了許久,方聽到書房門外響起腳步聲。
宋管事抬手敲敲門,聲音謹慎得很:「東家……」
「進來罷。」常台笙自書桌後抬起頭,朝門口看過去。
宋管事推門進了書房,同常台笙行了個大禮,道:「東家您總算是回來了。」
「坐。」常台笙翻了翻桌上未看完的書稿,道:「這陣子瞞得很辛苦罷?」
「還好還好。」宋管事坐下來,抬頭看常台笙一眼:「您若再不回來,這地方指不定就要給人吞了。」故而他特意去了信,想讓常台笙儘早回來,免得橫生變故。
常家已是女戶,當家者僅常台笙一人。名義上只要常台笙一死,這家便只剩孤女寡老,名下家財被外人吞吃的可能性極高。自常台笙死訊傳出去,已有不少人想來買通宋管事,讓他幫忙將這芥堂給吞吃掉。
宋管事絮絮叨叨一陣,末了說:「盯著芥堂的人,實在太多了。我沒什麼辦法,這陣子都只能將您夫家的身份抬出來壓著,也不知……」做得對不對?
宋管事固然忠心,但魄力卻欠缺了些,自己沒法扛便用陳家的身份來壓著,也不失為好辦法。
常台笙靜靜坐著,忽抬眸道:「這陣子有哪些人到芥堂走動過?」
宋管事連忙從袖袋中摸出一張紙來遞過去:「都記下了。」
以為她死了想吞吃芥堂?常台笙掃過紙上名單,基本上都在她的預料之內。但看到最後一個時,她輕挑了一下眉,這名單中甚至有五台館李崧,有蘇州的沈晉橋,獨獨沒有楊友心。她微微眯了眼,抬首看向宋管事:「楊友心一次都沒來過麼?」
宋管事搖搖頭,似也覺得納悶:「按說他最是覬覦芥堂,且又是喜歡趁火打劫之人,這個節骨眼上卻偏偏未出現,實在是有鬼。莫非他知道東家遇難的消息是假,所以暫先不來趟這渾水?」
頂替常台笙的假屍體就出在楊友心府上,他又怎可能不知道這事?
又或許這事根本就是楊友心一手策劃,而目的便是為了坐實段書意的過失,使段書意被困杭州。
常台笙自然知道!
她落水那晚孟平與她提過張怡青還有個姐姐,還說楊友心曾利用這個姐姐來要挾控制張怡青。從張怡青的角度來說,許多事的確有難說的苦衷。而張怡青自那晚從芥堂消失後便再未出現過,她會去了哪兒呢?
常台笙於是問梁小君:「你有她的消息嗎?」
梁小君看她碗裡還有面未吃完,瞥了瞥道:「常姐姐趁熱先把早飯吃了,我同你慢慢說,不急的。」
常台笙欲言又止,低下頭接著吃麵。
陽光絲毫不吝嗇地鋪撒下來,即便穿著單衣,也能感受到這日光中的燥熱。梁小君抬手擦擦額上薄汗,同常台笙道:「那位張怡青姑娘似乎已離了杭州,其餘的消息我便不知道了。至少,沒有壞消息。」
那麼,是還活著罷。
梁 小君敏銳瞥見常台笙臉上一閃而過的沉鬱,竟還不忘安慰她道:「張姑娘的姐姐恐是不願成為她負累,想讓她無牽無掛離開這是非地,才投井自我了斷。若張姑娘足 夠聰明,想這時候應是尋了處安生地方過日子了。」她頓了頓,又說:「張姑娘在芥堂時,往你飲食中偷偷加些不好的東西,害得你以為自己將要病發……所以她也 不是沒有過錯,她姐姐的悲劇也是……楊友心那個吃人喝血的傢伙造成的,常姐姐不必為這件事難過的。」
常台笙擱下筷子,取出袖中帕子壓了壓唇,聲音低低:「我知道。」
沉默半晌,常台笙忽問:「你為何會在這時回杭州?」
「有個人說不放心你,順便讓我轉告一聲,他還活得好好的呢。」
常台笙不露聲色地鬆口氣,梁小君又道:「這點我可以證明他的話沒錯,我離開的時候他還好吃好睡的,看起來十分受用西南的飲食氣候,舒服得都快忘了正經事了呢!」
梁小君這話難免有些誇張,也不知是誰的授意。但陳儼的確隨遇而安,一邊做正事一邊享受當地風土物產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眼下那邊卻是在打仗,豈是開玩笑的?
梁小君又道:「我這次回來就暫時不走了,我徒弟會跟著他幫忙做事的,我有法子可以聯絡到他,常姐姐不必再擔心沒音訊了。」她說著霍地站起來::「姐姐我先回去睡個覺,你有事就找我。」
常台笙應了一聲,目送她離開後,將帳結在桌上,也未同夥計打招呼就起身走了。
——*——*——*——*——
她趁早去了芥堂,特意從小門進去,囑咐隨行侍女去知會宋管事,自己則先去了書房。
自她離開後,書房便再沒人進來過,常台笙巡視一圈,未發覺異樣,便坐下來等宋管事。
工人們都不知道東家還活著,故而芥堂這陣子的氣氛便十分低迷,甚至有一些刻工因為這原因辭工走了,整個芥堂便更是冷清。常台笙靜坐了許久,方聽到書房門外響起腳步聲。
宋管事抬手敲敲門,聲音謹慎得很:「東家……」
「進來罷。」常台笙自書桌後抬起頭,朝門口看過去。
宋管事推門進了書房,同常台笙行了個大禮,道:「東家您總算是回來了。」
「坐。」常台笙翻了翻桌上未看完的書稿,道:「這陣子瞞得很辛苦罷?」
「還好還好。」宋管事坐下來,抬頭看常台笙一眼:「您若再不回來,這地方指不定就要給人吞了。」故而他特意去了信,想讓常台笙儘早回來,免得橫生變故。
常家已是女戶,當家者僅常台笙一人。名義上只要常台笙一死,這家便只剩孤女寡老,名下家財被外人吞吃的可能性極高。自常台笙死訊傳出去,已有不少人想來買通宋管事,讓他幫忙將這芥堂給吞吃掉。
宋管事絮絮叨叨一陣,末了說:「盯著芥堂的人,實在太多了。我沒什麼辦法,這陣子都只能將您夫家的身份抬出來壓著,也不知……」做得對不對?
宋管事固然忠心,但魄力卻欠缺了些,自己沒法扛便用陳家的身份來壓著,也不失為好辦法。
常台笙靜靜坐著,忽抬眸道:「這陣子有哪些人到芥堂走動過?」
宋管事連忙從袖袋中摸出一張紙來遞過去:「都記下了。」
以為她死了想吞吃芥堂?常台笙掃過紙上名單,基本上都在她的預料之內。但看到最後一個時,她輕挑了一下眉,這名單中甚至有五台館李崧,有蘇州的沈晉橋,獨獨沒有楊友心。她微微眯了眼,抬首看向宋管事:「楊友心一次都沒來過麼?」
宋管事搖搖頭,似也覺得納悶:「按說他最是覬覦芥堂,且又是喜歡趁火打劫之人,這個節骨眼上卻偏偏未出現,實在是有鬼。莫非他知道東家遇難的消息是假,所以暫先不來趟這渾水?」
頂替常台笙的假屍體就出在楊友心府上,他又怎可能不知道這事?
又或許這事根本就是楊友心一手策劃,而目的便是為了坐實段書意的過失,使段書意被困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