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謝氏補了一句:「到底不如江南舒服,若哪天我能不必耗在這裡,也去江南尋個好地方,省了里外應酬,過怡然自得的日子。」她到底是有品級的命婦,在京城必有諸多交際走動,多少有些身不由己。
「母親大約是未體會過,江南連綿梅雨也難熬,天像是破了個口子,怎麼也修不好一般。」
說話間兩人已出了內廊,常台笙看一眼碧晴的天,又低聲接著道:「這時日,南邊也該梅雨不斷了。」
「等你回去,梅雨大概也快停了。」謝氏極自然地帶出了這句,「若不是這府里得有人留著,我都打算同你一道走了。」
常台笙微愣,謝氏解釋道:「那孩子今早與我說你有事要回杭州了,打算何時走?」
陳儼竟全都說了,也不知會她一聲,這傢伙果還真是專斷啊。
常 台笙回說近幾日就走,謝氏應了一聲便轉過身,往臥房的方向去。謝氏認為常台笙在這當口離京是好事,畢竟她現在是已死的身份,在杭州那假屍迷局解開之前,她 待在京城,也許會招麻煩。何況再過幾日,朝中必有大事發生,京城不是個安全的地方,還是離這風暴中心遠一點為好。
謝氏進了臥房,常台笙出於禮貌便站在外面候著,謝氏轉頭見沒了人,忙又出去將她帶進來。常台笙正要開口,便見謝氏自屏風後抱了一隻小箱子出來。
謝氏將箱子放在窗邊翹頭案上,打開小鎖將裡頭東西一件件取出來,嘀咕道:「上回在蘇州,也沒給常遇那孩子像樣的見面禮,這次就托你順帶過去,一定要給她。」
都是些稀奇玩意,有上面賞的有市面上很少得見的,從首飾到小器物,什麼都有。
「太多了……」常台笙見她那架勢,似要將這箱子裡的寶貝全掏出來給她似的。
「不多不多,也有你的份。」謝氏一邊翻找一邊說著,「當時也未給你像模像樣的見面禮,你就從這裡頭挑罷,餘下的就帶給常遇。你這次會先回蘇州罷?」
常遇如今住在蘇府,常台笙若要去替她送這份心意,必定是要去蘇州的。若那樣,必會見著蘇曄,依蘇曄的性子,恐是不會讓常台笙單槍匹馬回杭州,能幫一把也是好的。
這是謝氏的私心,她到底有些擔心常台笙一人可能應付不來。
常台笙大約也猜到了她的意圖,便答說是要先回蘇州,再去杭州的。隨後又幾番推拒,從那一堆寶貝中挑了幾個收下了。
——*——*——*——*——
常台笙離京那天,烈日高照蟬鳴不斷,分明已是入了夏。如謝氏所言,京城這時節極少下雨,燥得令人不舒服。常台笙有點咳嗽,謝氏不放心讓她一個人,遂遣了侍女一路陪著,免得她身子不適還沒人照料。
接連行了近十日,全是太陽當頭的晴朗天氣,常台笙從未覺得初夏這麼熱過。好在隨行侍女貼心又會照料人,也免去不少苦頭。
行至南京時,終於迎來了久違的雨水。此後再一路往前,便都是陰雨天氣相隨。這潮濕味道是江南雨季獨有的,常台笙撩開車窗簾子,侍女瞅著外邊小聲道:「這便是江南梅雨季啊。」
天色晦暗,細雨如絲,快要入暮,濕嗒嗒的街巷裡慢慢亮起燈,只有寥寥行人撐傘而行。
常台笙輕應了一聲,侍女看著外面街景又問:「少夫人,這是已經到蘇州了罷,的確是與京城大不同呢。」
「恩。」常台笙仍是無甚波瀾地淺應一聲,唇邊笑意淡得不能再淡。雖離開的時間不長,常台笙卻覺得這其中隔了許多日子似的,有種不真實感。
蘇州街景仍是老樣子,百姓還是忙著生計無暇顧其他,似乎政局變化都與他們沒有什麼干係。
馬車在蘇府門前停下,侍女連忙接過常台笙拜帖,下車往門房去了。恰巧這時,常台笙聞得附近傳來馬嘶聲,遂撩起車窗簾子往外瞅了一眼,只見下來一個小廝撐傘站在一旁候著,隨即便見蘇曄拎了常遇的書匣子出來,最後才見常遇磨蹭磨蹭地下了馬車。
遙遙看小丫頭臉色似乎不大對,常台笙輕蹙蹙眉,拿過車廂內的傘便下了車。平日裡素來眼尖的常遇此時卻並未留意到常台笙,倒是撐傘小廝先注意到了她。
小廝剛要開口同蘇曄說,埋著頭的常遇這時卻蹦出一句:「我不是故意要與先生作對的……」聲音有些低,怕惹了人生氣似的。
蘇曄不說話繼續往前走,驀抬頭便瞧見了常台笙。因之前有過書信知會,蘇曄知道她要過來,卻也不驚訝,領著小丫頭一路走到了門口。常遇一直低著頭,壓根不知道姑姑來了,陡然抬頭看見常台笙,眼睛裡一下子亮了起來。
但她也不像往常一般直接撲進常台笙懷裡熱切地表達這陣子的想念,而是老老實實站在原地,腦袋耷拉下去,跟犯了錯似的。常台笙沒打算在這裡問情委,蘇曄也道:「下雨天在外面小心淋著,先進去罷。」
幾人一道進了府,天色已徹底黯下來。蘇府廊下的燈籠被這水汽瀰漫的夜霧籠罩著,看著有幾分慘澹。蘇曄偏頭囑咐小廝將常遇先帶去老夫人那裡,隨後領常台笙往書房走。
常台笙離京時朝中還未有什麼動靜,結果走了沒過幾日,宮內便傳出了萬歲病危的消息。太子奉旨監國,因年紀尚小,故而由心腹大臣輔佐。一時間流言四起,更有說萬歲已然駕崩,此時秘而不報不過是因擔心西南聞風而亂,給小太子順利登基爭取足夠的時間。
「母親大約是未體會過,江南連綿梅雨也難熬,天像是破了個口子,怎麼也修不好一般。」
說話間兩人已出了內廊,常台笙看一眼碧晴的天,又低聲接著道:「這時日,南邊也該梅雨不斷了。」
「等你回去,梅雨大概也快停了。」謝氏極自然地帶出了這句,「若不是這府里得有人留著,我都打算同你一道走了。」
常台笙微愣,謝氏解釋道:「那孩子今早與我說你有事要回杭州了,打算何時走?」
陳儼竟全都說了,也不知會她一聲,這傢伙果還真是專斷啊。
常 台笙回說近幾日就走,謝氏應了一聲便轉過身,往臥房的方向去。謝氏認為常台笙在這當口離京是好事,畢竟她現在是已死的身份,在杭州那假屍迷局解開之前,她 待在京城,也許會招麻煩。何況再過幾日,朝中必有大事發生,京城不是個安全的地方,還是離這風暴中心遠一點為好。
謝氏進了臥房,常台笙出於禮貌便站在外面候著,謝氏轉頭見沒了人,忙又出去將她帶進來。常台笙正要開口,便見謝氏自屏風後抱了一隻小箱子出來。
謝氏將箱子放在窗邊翹頭案上,打開小鎖將裡頭東西一件件取出來,嘀咕道:「上回在蘇州,也沒給常遇那孩子像樣的見面禮,這次就托你順帶過去,一定要給她。」
都是些稀奇玩意,有上面賞的有市面上很少得見的,從首飾到小器物,什麼都有。
「太多了……」常台笙見她那架勢,似要將這箱子裡的寶貝全掏出來給她似的。
「不多不多,也有你的份。」謝氏一邊翻找一邊說著,「當時也未給你像模像樣的見面禮,你就從這裡頭挑罷,餘下的就帶給常遇。你這次會先回蘇州罷?」
常遇如今住在蘇府,常台笙若要去替她送這份心意,必定是要去蘇州的。若那樣,必會見著蘇曄,依蘇曄的性子,恐是不會讓常台笙單槍匹馬回杭州,能幫一把也是好的。
這是謝氏的私心,她到底有些擔心常台笙一人可能應付不來。
常台笙大約也猜到了她的意圖,便答說是要先回蘇州,再去杭州的。隨後又幾番推拒,從那一堆寶貝中挑了幾個收下了。
——*——*——*——*——
常台笙離京那天,烈日高照蟬鳴不斷,分明已是入了夏。如謝氏所言,京城這時節極少下雨,燥得令人不舒服。常台笙有點咳嗽,謝氏不放心讓她一個人,遂遣了侍女一路陪著,免得她身子不適還沒人照料。
接連行了近十日,全是太陽當頭的晴朗天氣,常台笙從未覺得初夏這麼熱過。好在隨行侍女貼心又會照料人,也免去不少苦頭。
行至南京時,終於迎來了久違的雨水。此後再一路往前,便都是陰雨天氣相隨。這潮濕味道是江南雨季獨有的,常台笙撩開車窗簾子,侍女瞅著外邊小聲道:「這便是江南梅雨季啊。」
天色晦暗,細雨如絲,快要入暮,濕嗒嗒的街巷裡慢慢亮起燈,只有寥寥行人撐傘而行。
常台笙輕應了一聲,侍女看著外面街景又問:「少夫人,這是已經到蘇州了罷,的確是與京城大不同呢。」
「恩。」常台笙仍是無甚波瀾地淺應一聲,唇邊笑意淡得不能再淡。雖離開的時間不長,常台笙卻覺得這其中隔了許多日子似的,有種不真實感。
蘇州街景仍是老樣子,百姓還是忙著生計無暇顧其他,似乎政局變化都與他們沒有什麼干係。
馬車在蘇府門前停下,侍女連忙接過常台笙拜帖,下車往門房去了。恰巧這時,常台笙聞得附近傳來馬嘶聲,遂撩起車窗簾子往外瞅了一眼,只見下來一個小廝撐傘站在一旁候著,隨即便見蘇曄拎了常遇的書匣子出來,最後才見常遇磨蹭磨蹭地下了馬車。
遙遙看小丫頭臉色似乎不大對,常台笙輕蹙蹙眉,拿過車廂內的傘便下了車。平日裡素來眼尖的常遇此時卻並未留意到常台笙,倒是撐傘小廝先注意到了她。
小廝剛要開口同蘇曄說,埋著頭的常遇這時卻蹦出一句:「我不是故意要與先生作對的……」聲音有些低,怕惹了人生氣似的。
蘇曄不說話繼續往前走,驀抬頭便瞧見了常台笙。因之前有過書信知會,蘇曄知道她要過來,卻也不驚訝,領著小丫頭一路走到了門口。常遇一直低著頭,壓根不知道姑姑來了,陡然抬頭看見常台笙,眼睛裡一下子亮了起來。
但她也不像往常一般直接撲進常台笙懷裡熱切地表達這陣子的想念,而是老老實實站在原地,腦袋耷拉下去,跟犯了錯似的。常台笙沒打算在這裡問情委,蘇曄也道:「下雨天在外面小心淋著,先進去罷。」
幾人一道進了府,天色已徹底黯下來。蘇府廊下的燈籠被這水汽瀰漫的夜霧籠罩著,看著有幾分慘澹。蘇曄偏頭囑咐小廝將常遇先帶去老夫人那裡,隨後領常台笙往書房走。
常台笙離京時朝中還未有什麼動靜,結果走了沒過幾日,宮內便傳出了萬歲病危的消息。太子奉旨監國,因年紀尚小,故而由心腹大臣輔佐。一時間流言四起,更有說萬歲已然駕崩,此時秘而不報不過是因擔心西南聞風而亂,給小太子順利登基爭取足夠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