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記不起了……
在季召閉目的那刻,謝書依舊緊握劍柄。她盯著季召的臉,手不斷顫抖,帶淚的面上卻露出笑容。
他該死!前世的陰影和心中的仇恨,似都在此刻隨劍而出,陡然生出解脫之感,謝書釋然一笑,而後她似脫力般向後倒下。
倒下後落在個溫暖結實的懷抱,謝書什麼也沒說。她將臉埋在季淮胸口,雙肩顫動起來。
她哭得聲音很大,似是要把所有壓抑的情緒發泄出來。
季淮感受到胸口的濕潤,沉默地將她抱緊。
許久之後,謝書才聽季淮道:「沒事了,阿書,我們回家。」
*
季淮將謝書帶到江州東城的一座府宅中,還沒等大夫來,謝書便已沉沉睡去。
等大夫為謝書處理完傷口,季淮才坐到榻邊,眸色晦暗地,靜盯謝書睡顏。
良久,他才伸手撫上她的下顎上的淤青,再憶及破門而入那刻所見到的場景。他見到他心愛的姑娘衣衫半露的被人壓在身下,她被用手帕堵住唇,帕上染著鮮血,小臉上滿是絕望與淚意……
季淮不禁閉目,掩住眸中痛意。
半晌後他壓制了自己的情緒,睜眼,低頭在謝書額上溫柔地落下一吻,而後他轉身出去。
門外謝聲滿臉憂色,見季淮出來,他忙上前問道:「如何?」
季淮:「無大礙,已經睡下了。」
謝聲點頭鬆開氣,接著情緒上來,不禁狠狠罵了季召一聲,後略微擔憂地道:「怎麼說那畜生也是皇帝的親兒子,阿書殺了他,會不會……」
季淮打斷他:「不會。」他補充:「除了我們,不會再有人知道季召死於阿書之手。至於怎麼死的……」
他眸色漸深:「孤自有辦法。」
「那就好。」謝聲放下心來。
*
然季淮的想法到底沒用上。在謝書醒來未多久,京都傳來皇帝病危的消息。此消息一出,眾人都明白,老皇帝氣數已盡,基本上已是回天乏力。
此時京都,皇帝病危,太子已逝,召王不知影蹤,剩下的皆成不得氣候,一時竟沒人能和皇后及十四皇子抗衡。故權力名義上落在十四皇子手上,實則落在皇后手中。
大臣們即便如何不願,卻也明白,皇后而今占盡優勢,且背後立著位高權重的國公府,皇儲不再,皇帝病得匆忙,未留下隻言片語,若皇后要想讓十四皇子為儲君,也無人能有異議。
眼看大局已定,眾臣幾近已經認命,哪知某日,本已亡故之人,竟攜著無數軍兵,浩浩蕩蕩地回到京都。
那日天色放晴,接到消息的皇后顧不得上掩飾情緒,臉色驟變。
明明一副受盡打擊的不甘模樣,卻仍要擠出笑容,來到城下迎接太子歸京。
季淮見到她時,未如眾人以為那般的同皇后翻臉,反倒笑容溫和,道:「母后,兒臣回來了。」
皇后聞言如鯁在喉,卻仍要笑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然當到了未央宮,皇后的神色變了,盯著季淮一言不發。
季淮依舊笑著,道:「母后似很意外我能回來,怎麼?以為兒臣死在江州了?」
皇后依舊未言,許久才出聲:「季召呢?他敗了?」
「不是他敗了。」季淮好笑地輕搖了頭:「是娘娘敗了。」
「娘娘……」季淮不再喚她母后,溫聲重複:「你敗了——」
一言出,皇后不禁後退一步,她閉上雙眼,緩緩吐氣,似認命道:「你欲如何處置本宮?」
季淮輕彎唇:「如何能說處置,兒臣只是想請母后出京都,至道廟為大梁和父皇祈福。」
他笑看皇后,加了一句:「若無旨意,此生不得歸京。」
皇后聞言沉默。
季淮看她神情,忽道:「季管陶……」
「你莫要傷他!」皇后情緒立刻激烈起來,而後在季淮的漆黑的笑目中,她攥緊手指,終是妥協:「本宮應你。只是此事與管陶無關,他平日將你當一母同胞的兄長看待,未曾傷你分毫,你莫要為難他。」
季淮的笑容淡了些,他的眸色複雜起來,片刻後才點頭:「好。」
見他答應,皇后放下心來。「若無其它事,請回吧。」她轉過身子,面向西窗。
季淮未動,他看著皇后的身影,忽問:「娘娘後悔嗎?」
皇后沒回頭:「悔什麼?」
「誘導她自盡,用盡心思將我從她手中奪來,將我推上太子位,而後又用盡心思欲置我於死地,想將我從這個位子上拉下來……」季淮看著皇后僵住的背影,輕嘆一聲:「可惜,請神容易送神難。」
季淮頓後:「娘娘保重。」言畢轉身。
皇后凝視西窗,僵立著久久未動。良久,她放鬆下來,神情複雜。
蓉嬪,你雖不聰明,到底是生了個厲害兒子。本宮……她嘆口氣:輸了——
*
離開未央宮後,季淮轉身去到皇帝的承啟殿。
承啟殿內,滿滿都是藥味。季淮走到內室,沒在榻上見到皇帝。他神色平靜,沒有異色,只抬步又去了書房。而後果真在書房中見到本該病重的老皇帝。
皇帝確實面帶病容,容色也蒼老許多,但遠沒到病危的程度,反而還有精力練字。
聽到腳步聲,皇帝未抬眸,淡定道:「處理好了?」
在季召閉目的那刻,謝書依舊緊握劍柄。她盯著季召的臉,手不斷顫抖,帶淚的面上卻露出笑容。
他該死!前世的陰影和心中的仇恨,似都在此刻隨劍而出,陡然生出解脫之感,謝書釋然一笑,而後她似脫力般向後倒下。
倒下後落在個溫暖結實的懷抱,謝書什麼也沒說。她將臉埋在季淮胸口,雙肩顫動起來。
她哭得聲音很大,似是要把所有壓抑的情緒發泄出來。
季淮感受到胸口的濕潤,沉默地將她抱緊。
許久之後,謝書才聽季淮道:「沒事了,阿書,我們回家。」
*
季淮將謝書帶到江州東城的一座府宅中,還沒等大夫來,謝書便已沉沉睡去。
等大夫為謝書處理完傷口,季淮才坐到榻邊,眸色晦暗地,靜盯謝書睡顏。
良久,他才伸手撫上她的下顎上的淤青,再憶及破門而入那刻所見到的場景。他見到他心愛的姑娘衣衫半露的被人壓在身下,她被用手帕堵住唇,帕上染著鮮血,小臉上滿是絕望與淚意……
季淮不禁閉目,掩住眸中痛意。
半晌後他壓制了自己的情緒,睜眼,低頭在謝書額上溫柔地落下一吻,而後他轉身出去。
門外謝聲滿臉憂色,見季淮出來,他忙上前問道:「如何?」
季淮:「無大礙,已經睡下了。」
謝聲點頭鬆開氣,接著情緒上來,不禁狠狠罵了季召一聲,後略微擔憂地道:「怎麼說那畜生也是皇帝的親兒子,阿書殺了他,會不會……」
季淮打斷他:「不會。」他補充:「除了我們,不會再有人知道季召死於阿書之手。至於怎麼死的……」
他眸色漸深:「孤自有辦法。」
「那就好。」謝聲放下心來。
*
然季淮的想法到底沒用上。在謝書醒來未多久,京都傳來皇帝病危的消息。此消息一出,眾人都明白,老皇帝氣數已盡,基本上已是回天乏力。
此時京都,皇帝病危,太子已逝,召王不知影蹤,剩下的皆成不得氣候,一時竟沒人能和皇后及十四皇子抗衡。故權力名義上落在十四皇子手上,實則落在皇后手中。
大臣們即便如何不願,卻也明白,皇后而今占盡優勢,且背後立著位高權重的國公府,皇儲不再,皇帝病得匆忙,未留下隻言片語,若皇后要想讓十四皇子為儲君,也無人能有異議。
眼看大局已定,眾臣幾近已經認命,哪知某日,本已亡故之人,竟攜著無數軍兵,浩浩蕩蕩地回到京都。
那日天色放晴,接到消息的皇后顧不得上掩飾情緒,臉色驟變。
明明一副受盡打擊的不甘模樣,卻仍要擠出笑容,來到城下迎接太子歸京。
季淮見到她時,未如眾人以為那般的同皇后翻臉,反倒笑容溫和,道:「母后,兒臣回來了。」
皇后聞言如鯁在喉,卻仍要笑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然當到了未央宮,皇后的神色變了,盯著季淮一言不發。
季淮依舊笑著,道:「母后似很意外我能回來,怎麼?以為兒臣死在江州了?」
皇后依舊未言,許久才出聲:「季召呢?他敗了?」
「不是他敗了。」季淮好笑地輕搖了頭:「是娘娘敗了。」
「娘娘……」季淮不再喚她母后,溫聲重複:「你敗了——」
一言出,皇后不禁後退一步,她閉上雙眼,緩緩吐氣,似認命道:「你欲如何處置本宮?」
季淮輕彎唇:「如何能說處置,兒臣只是想請母后出京都,至道廟為大梁和父皇祈福。」
他笑看皇后,加了一句:「若無旨意,此生不得歸京。」
皇后聞言沉默。
季淮看她神情,忽道:「季管陶……」
「你莫要傷他!」皇后情緒立刻激烈起來,而後在季淮的漆黑的笑目中,她攥緊手指,終是妥協:「本宮應你。只是此事與管陶無關,他平日將你當一母同胞的兄長看待,未曾傷你分毫,你莫要為難他。」
季淮的笑容淡了些,他的眸色複雜起來,片刻後才點頭:「好。」
見他答應,皇后放下心來。「若無其它事,請回吧。」她轉過身子,面向西窗。
季淮未動,他看著皇后的身影,忽問:「娘娘後悔嗎?」
皇后沒回頭:「悔什麼?」
「誘導她自盡,用盡心思將我從她手中奪來,將我推上太子位,而後又用盡心思欲置我於死地,想將我從這個位子上拉下來……」季淮看著皇后僵住的背影,輕嘆一聲:「可惜,請神容易送神難。」
季淮頓後:「娘娘保重。」言畢轉身。
皇后凝視西窗,僵立著久久未動。良久,她放鬆下來,神情複雜。
蓉嬪,你雖不聰明,到底是生了個厲害兒子。本宮……她嘆口氣:輸了——
*
離開未央宮後,季淮轉身去到皇帝的承啟殿。
承啟殿內,滿滿都是藥味。季淮走到內室,沒在榻上見到皇帝。他神色平靜,沒有異色,只抬步又去了書房。而後果真在書房中見到本該病重的老皇帝。
皇帝確實面帶病容,容色也蒼老許多,但遠沒到病危的程度,反而還有精力練字。
聽到腳步聲,皇帝未抬眸,淡定道:「處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