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而清流村蘇老漢等人早就在門口等著了,見著馬車由遠及近,臉上也掛上了笑意。
商氏在屋裡忙活著茶水,蘇茂和念林早就跑到門口去了。蘇二嬸訕笑著在一旁幫忙,時不時的探頭出去看看。
年前的時候,蘇嬌的婚事終於定了下來,家裡在鎮上經營著一家小飯館,家裡有兩兄弟,日子倒還不錯。蘇嬌本來是不願意的,被蘇二嬸逼著罵了一通這才死了找個比念悠婆家更富有家庭的心思。
念悠他們進了屋,蘇二嬸擦擦手道:「你們聊著,我先回去了。」
蘇二嬸的變化,念悠自然知道,知錯能改,她當然樂見其成,便叫住她:「二嬸,別忙著走,我給堂妹帶了點東西,你幫我帶給她。」
說著從榮叔提過來的盒子中取出一個小包袱遞給蘇二嬸,「希望堂妹別嫌棄才好。」
蘇二嬸接過來,連忙擺手:「不嫌棄,不嫌棄。」說著和眾人打了招呼便走了。
「外面冷,趕緊上炕上坐著,一家人不拘禮。」商氏見念悠將毛衣裳脫下來了,趕緊招呼她去炕上坐。
現在生活好了,冬天炕基本都不斷火,閒著沒事的時候一家人便坐在炕上嘮家常,直接導致的後果是村里家裡窮的人家捨不得柴火便跑來蘇家蹭,不僅屋裡暖和,還有一些平日吃不著的小零嘴。
商氏也是好心,要是別人家恐怕早就惱了。
一家人,念悠也沒多想,脫了鞋便上了炕,舒服的靠在牆上,感嘆道:「真舒服呀。」
蘇念為笑著,隨手將手邊的點心遞了過去,又轉頭對裴驍道:「我打算過了十五去一趟江南。」
念悠本來正眯著眼正舒坦呢,一聽這話坐直了身子,看著二哥問道:「二哥去江南幹啥?」
蘇家現在雖然只是做著小生意,可也不愁吃喝,二哥完全沒有必要再出去闖蕩。
可是蘇念為卻打定了主意,笑道:「爹都同意了。」
念悠狐疑的看向她爹,有些不信。蘇老漢嘆口氣道:「你二哥也大了,現在又不想成親,出去走走長長見識也好。」
裴驍卻比較支持,「去江南也好,江南民風更為開放,也比北邊繁華,二哥去江南倒是不錯。」
蘇念為笑了,「我就知道你肯定支持我。最多三年我也就回來了。」
三年也足夠放開心結了。
念悠點點頭,想著只要二哥開心就好。
這一天,裴驍夫妻在蘇家吃了午飯,下午才回去,過年時候,親戚來往最多,裴家雖然沒什麼親戚,可生意上的夥伴卻也不少。
初三裴寶珠回娘家,一家人又熱鬧一番。
初四初五念悠陪著裴母去鎮上和縣城大戶人家做客拜年。
初七裴家招待與裴家有生意往來的人家,又是一天。
直到出了十五,這年才算過完,年味也漸漸淡了。
正月十六,蘇念為便背著包袱帶著一點盤纏遠下江南了。
念悠不放心,裴驍便飛鴿傳書告知自己在江南的朋友代為照看。
這一晃又到了二月,二月裴源入股的海船載著裴源的希望出發了,若是順利,應該不出半年就能回來了。那時,將是豐收滿倉的時候了。
眼瞅著三月春闈到了,裴軒和念林都要下場考秀才,一直忙忙碌碌的念悠這才想起這事,頓時急了。
☆、第79章
此次春闈,裴軒和念林以及裴家老四都要下場考秀才,考秀才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
這縣試就在清河縣考,要分四五場,通過了才能去參加府試,府試則是在州府考,和縣試一樣,也要考四五場,通過了則能參加院試,院試考兩場。全部通過則為秀才。
秀才在這年代是受人尊敬的,見了縣老爺都可以不用下跪,不僅如此,秀才家的田地都可以不用納稅,可見秀才地位之高。若是念林能這么小的年紀考上秀才,那蘇家在清流村的地位是誰家都不能比的了。
而今年裴軒和念林都參加考試,只要兩人通過了縣試,則要去青州參加府試和院試。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兩人都能通過縣試。
裴軒還好,過了年也十五了,自幼聰慧,讀書也好,念悠倒不擔心,反倒是念林,只有十二歲,念悠怎麼也放不下心來。
好在縣試就在清河縣,裴驍便親自帶著倆孩子去了。
過了幾天裴驍帶著倆孩子回來了,倆孩子臉色憔悴,一看就是考試的時候環境太差,太過勞累的緣故。
裴驍帶著倆孩子先回了裴家,打算用了午飯再將念林送回去。
飯後念悠拉著念林問道:「念林考的如何?」
念林羞澀的笑笑,「還行。我覺得不難。」
念悠這才放了心,念林從來不是個說大話的孩子,既然他這麼說應該就是沒什麼問題了。
過了會裴驍過來接念林將他送回家去,念悠惦記兄嫂還有她爹,便一起跟了去。
蘇老漢一家人也很緊張,早早的就在村口等著,見念林回來了才鬆了口氣。在農家人中,能考中秀才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一路上許多人都來詢問念林考的怎麼樣。
甚至有的人家已經開始話間透著巴結了,這讓念悠感到很無語。
如此過了半個月,蘇念慶一大早便和蘇老漢跟著裴驍進了縣城,進了縣城直接在放榜的地方蹲守。
商氏在屋裡忙活著茶水,蘇茂和念林早就跑到門口去了。蘇二嬸訕笑著在一旁幫忙,時不時的探頭出去看看。
年前的時候,蘇嬌的婚事終於定了下來,家裡在鎮上經營著一家小飯館,家裡有兩兄弟,日子倒還不錯。蘇嬌本來是不願意的,被蘇二嬸逼著罵了一通這才死了找個比念悠婆家更富有家庭的心思。
念悠他們進了屋,蘇二嬸擦擦手道:「你們聊著,我先回去了。」
蘇二嬸的變化,念悠自然知道,知錯能改,她當然樂見其成,便叫住她:「二嬸,別忙著走,我給堂妹帶了點東西,你幫我帶給她。」
說著從榮叔提過來的盒子中取出一個小包袱遞給蘇二嬸,「希望堂妹別嫌棄才好。」
蘇二嬸接過來,連忙擺手:「不嫌棄,不嫌棄。」說著和眾人打了招呼便走了。
「外面冷,趕緊上炕上坐著,一家人不拘禮。」商氏見念悠將毛衣裳脫下來了,趕緊招呼她去炕上坐。
現在生活好了,冬天炕基本都不斷火,閒著沒事的時候一家人便坐在炕上嘮家常,直接導致的後果是村里家裡窮的人家捨不得柴火便跑來蘇家蹭,不僅屋裡暖和,還有一些平日吃不著的小零嘴。
商氏也是好心,要是別人家恐怕早就惱了。
一家人,念悠也沒多想,脫了鞋便上了炕,舒服的靠在牆上,感嘆道:「真舒服呀。」
蘇念為笑著,隨手將手邊的點心遞了過去,又轉頭對裴驍道:「我打算過了十五去一趟江南。」
念悠本來正眯著眼正舒坦呢,一聽這話坐直了身子,看著二哥問道:「二哥去江南幹啥?」
蘇家現在雖然只是做著小生意,可也不愁吃喝,二哥完全沒有必要再出去闖蕩。
可是蘇念為卻打定了主意,笑道:「爹都同意了。」
念悠狐疑的看向她爹,有些不信。蘇老漢嘆口氣道:「你二哥也大了,現在又不想成親,出去走走長長見識也好。」
裴驍卻比較支持,「去江南也好,江南民風更為開放,也比北邊繁華,二哥去江南倒是不錯。」
蘇念為笑了,「我就知道你肯定支持我。最多三年我也就回來了。」
三年也足夠放開心結了。
念悠點點頭,想著只要二哥開心就好。
這一天,裴驍夫妻在蘇家吃了午飯,下午才回去,過年時候,親戚來往最多,裴家雖然沒什麼親戚,可生意上的夥伴卻也不少。
初三裴寶珠回娘家,一家人又熱鬧一番。
初四初五念悠陪著裴母去鎮上和縣城大戶人家做客拜年。
初七裴家招待與裴家有生意往來的人家,又是一天。
直到出了十五,這年才算過完,年味也漸漸淡了。
正月十六,蘇念為便背著包袱帶著一點盤纏遠下江南了。
念悠不放心,裴驍便飛鴿傳書告知自己在江南的朋友代為照看。
這一晃又到了二月,二月裴源入股的海船載著裴源的希望出發了,若是順利,應該不出半年就能回來了。那時,將是豐收滿倉的時候了。
眼瞅著三月春闈到了,裴軒和念林都要下場考秀才,一直忙忙碌碌的念悠這才想起這事,頓時急了。
☆、第79章
此次春闈,裴軒和念林以及裴家老四都要下場考秀才,考秀才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
這縣試就在清河縣考,要分四五場,通過了才能去參加府試,府試則是在州府考,和縣試一樣,也要考四五場,通過了則能參加院試,院試考兩場。全部通過則為秀才。
秀才在這年代是受人尊敬的,見了縣老爺都可以不用下跪,不僅如此,秀才家的田地都可以不用納稅,可見秀才地位之高。若是念林能這么小的年紀考上秀才,那蘇家在清流村的地位是誰家都不能比的了。
而今年裴軒和念林都參加考試,只要兩人通過了縣試,則要去青州參加府試和院試。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兩人都能通過縣試。
裴軒還好,過了年也十五了,自幼聰慧,讀書也好,念悠倒不擔心,反倒是念林,只有十二歲,念悠怎麼也放不下心來。
好在縣試就在清河縣,裴驍便親自帶著倆孩子去了。
過了幾天裴驍帶著倆孩子回來了,倆孩子臉色憔悴,一看就是考試的時候環境太差,太過勞累的緣故。
裴驍帶著倆孩子先回了裴家,打算用了午飯再將念林送回去。
飯後念悠拉著念林問道:「念林考的如何?」
念林羞澀的笑笑,「還行。我覺得不難。」
念悠這才放了心,念林從來不是個說大話的孩子,既然他這麼說應該就是沒什麼問題了。
過了會裴驍過來接念林將他送回家去,念悠惦記兄嫂還有她爹,便一起跟了去。
蘇老漢一家人也很緊張,早早的就在村口等著,見念林回來了才鬆了口氣。在農家人中,能考中秀才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一路上許多人都來詢問念林考的怎麼樣。
甚至有的人家已經開始話間透著巴結了,這讓念悠感到很無語。
如此過了半個月,蘇念慶一大早便和蘇老漢跟著裴驍進了縣城,進了縣城直接在放榜的地方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