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三年來,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其中有三件大事。

  其一,兩年之前,中原之外的突厥忽然打破了與建元簽訂的和平協議,率先發兵攻打了邊疆之地,但是他就如同是小小玩鬧一般,打幾天然後又歇息幾天,就像是玩弄鎮守邊疆的將士們一般。

  其二,一年之前,宇文帝終立大皇子宇文弘為太子,封二皇子宇文朗為親王。

  其三,半年之前,四皇子宇文樂大婚,王妃為戶部尚書之女周芷。

  此三件事情之外,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是與宇文裴相關的,大概只有宇文帝這幾年表現的對他的進步表現出了喜悅,甚至破例允許他上朝。

  法規而定,未滿十六歲的皇子皆無權利上朝,遂,可見這宇文帝對宇文裴的滿意程度可非一般。

  這樣的出乎意料的結果讓那些有心人士再次跌破了一番眼鏡,明明已經是被排除在權勢紛爭之外的六皇子忽然歸來,打破了太多人原本的計劃,讓他們皆恨自己大意疏忽了。

  初露鋒芒的六皇子讓百官再次感嘆,滿朝文武皆感慨,果真不愧是少年天才溫如玉教出來的學生,方才年少就已經表現出來的睿智,深思熟慮,讓他們嘆為觀止,又再次對這早早有所聞名的溫如玉刮目相看了一番。

  ……

  太和殿內,早朝之上。

  十三歲的少年一席皇子服飾面容冷峻的站在其他三位哥哥的身後,頭微低,表現出謙遜之禮。

  這時,工部尚書孫卿出列,作揖恭敬的說道:「啟稟陛下,今年洛水之地遭遇近來來最大的水災,災情之嚴峻,已經死傷上千人,微臣懇請皇上投放救災物資,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宇文帝聞言,大驚,「何時之事,為何到現在才上報。」

  「微臣也是近日發現城內湧進了大批災民,才發現此事。」

  「為何地方官員沒人上報這件事情!!」宇文帝大怒,手下用力一拍站了起來,「膽大妄為,欺君罔上。」

  「父皇息怒,如今應救災為主要之事,之後再來懲處這些辦事不力的官員。」太子宇文弘急忙跪下,臉上的神情倒是有幾分憂國憂民的模樣,但是其中真真假假,倒是真的不甚通透了。

  「如今之計,應該迅速讓人護送救災物資趕往洛水之地,救治百姓抵抗洪水。」親王宇文朗也沉聲言道。

  四皇子宇文樂還是慵懶的模樣,他的目光懶懶洋洋,看著兩位皇兄跪在地上皆憂民至極的模樣,不置一詞。

  六皇子宇文裴站在最末垂手而立,不言不語。

  宇文帝也冷靜了下來,他坐會龍椅俯視下方文物百官,目光游離在自己另外兩個沒有發過一句言語的兒子身上。

  「四皇兒,你說!」游離的目光落在了宇文樂身上,宇文帝定定的看著,眼神之中看不出喜怒。

  「回父皇,兒臣認為,就如同大哥二哥所說,當今最為著急之事,便是這天災之事,而不是在人,這官員可等安撫百姓救災完畢之後再為處置亦不會遲。」

  宇文帝點頭,事情有個先後順序,不可本末倒置,只是,這派誰前去賑災呢?

  「你們心中可有前去賑災的人選?」望著百官,宇文帝問道。

  「兒臣願請前往!」太子宇文弘和親王宇文朗同時開口,說完之後不著痕跡的看了對方一眼,很快便轉頭各種看著前方的一寸之地。

  宇文帝蹩眉,這件事本由太子出面最為妥當,有安撫人心之意,只是,他很是懷疑,自己的這個太子,能否做好這件事情。他立的這個太子啊,文不成武不就,好高騖遠心比天高,而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卻反而不是一個掛著太子頭銜的長官而是一個親近貧民的平凡之人,顯然,他明白,太子肯定無法做到。

  眼神又落到了跪在地上的親王宇文朗的身上,心念一動,卻又很快搖頭。

  最後,在下列眾臣掃視了一圈之後,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最小的孩子身上——六皇子宇文裴。

  深吸了一口氣,宇文帝環視了一下下面的眾人,開口道:「六皇兒,這件事情,朕交由你去辦,你可有把握辦好這件事情?」

  這話一出,驚呆了所有的人,包括了跪在地上的宇文朗和宇文弘。

  太子性急,這話一出口立刻便出聲反對道:「父皇,不可,六皇帝年僅十三歲,怎能做好這事情。兒臣認為這個決定太不妥當了。」

  這話惹得宇文帝的看了他一眼視線很是冰冷無情,「你六皇弟十三歲尚可熟讀百部兵書文武造詣皆甚為朕心,怎不能辦成此事?」

  一反常態的,親王宇文朗說道:「父皇,兒臣亦認為,六皇弟定能完成任務,賑災救人。」

  宇文帝這才勾起了嘴角,「六皇兒,對於朕的決定,你可有異議?」

  宇文裴並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最終回落到自己的身上,真是天助他也,於是他出列跪下朗聲回答:「兒臣定不負父皇所託!」

  宇文帝既然已經決定,那麼便是不會再更改了,跪在地上的太子宇文弘眼神狠厲的撇了宇文裴一眼,然後低下頭。

  ——呵,看來他和母妃,都小瞧這個六皇弟啊。

  x

  景仁宮內,宇文裴來到院子裡,,一眼便到了先生半倚在躺椅上手裡拿著一本書,三月份的桃花開得燦爛無比,映襯著樹蔭下的溫如玉人比花嬌俏,面色紅潤無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