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

  看著小太監的身影不見之後,李嬤嬤出聲道:「娘娘?」

  皇后從躺椅上站了起來,走了約幾步路,說道,「別著急,本宮不相信,一個廢棄的皇子還能夠翻出什麼天來!倒是皇兒最近又在忙什麼?」

  等了半天沒有聽到李嬤嬤的回覆,嘆了一口氣,她的好皇兒,真是不知自己的苦心,還真是一個隨心所欲任意妄為之人,枉為她為了保他坐上那個位置費勁了心力。

  轉頭,看著站在身後的李嬤嬤,嘆了一口氣,她開口說道:「李嬤嬤,傳信給父親,讓他適當的提醒一下陛下,是時候,該立太子了。」

  「奴婢這就去辦。」

  聽了皇后的話,李嬤嬤行了一個禮之後便走了出去,房間內獨留下皇后一人,她的目光落在了忽明忽暗的燭火上,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

  陛下啊陛下,既然您不願意立太子,那麼我也只能這麼做了,逼迫您早些立太子了。畢竟,這件事情那麼重要,耽誤馬虎不得不是嗎?

  一齣好戲

  次日,太和殿,早朝。

  待到宇文帝坐上最上方的象徵著皇權神聖不可侵犯的龍椅之後,福全往前走了一步,拂塵在空中甩了一圈,高聲尖細的嗓音響起:文武百官進殿,上朝——

  站在殿外候著的太監待福全喊完之後也高聲吶喊道:「文武百官進殿,上朝——」

  一聲接著一聲,隨後,文武百官列成兩對,齊齊進入了太和殿。跪下高呼: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宇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振袖一揮,方才喊道:「平身。」

  「謝皇上。」

  自動分類成文臣一列武將一列,文臣為首的是溫丞相溫吉,武將為首的是大將軍姜守。大殿安靜之後,姜守率先出列,他躬身作揖,恭敬的開口,「陛下,當今天下皆為太平盛世,皇子們都已經長大,是否應當考慮立太子一事了,好讓太子可以學習一下治國之道?」

  宇文帝嘴角含笑,眼神卻沒有帶絲毫笑意,他的語氣沒有太多情緒,淡淡的開口,卻也十分威嚴,「依將軍之意,不立太子,皇子們便不學習治國之道了?」

  停頓了許久,宇文帝的視線掃視了一下下面的眾臣,高聲問道:「你們是否也認同將軍所想?」

  大殿之上無人出聲。

  宇文帝的眼神落在了溫吉的身上,詢問道:「溫丞相,你來說說你是如何想的?」

  被點到名字的溫吉出列,躬身回答:「啟稟陛下,臣認為,立太子尚早。」

  這樣的回答引起了高位之上的宇文帝的反應,只見他的語句不緊不慢,慢條斯理的說道:「溫丞相為何有如此看法,百官都認為朕應當立太子,為何,你的看法卻和他們不同。」

  「啟稟皇上,臣認為,陛下正當壯年,太子之事,尚過為早。」溫吉朗聲回答。

  宇文帝似乎很滿意溫吉的回答,大笑起來,而後,表情一變,怒火飛逝,出聲對著下面的姜守和百官呵斥道:「朕今年不過不惑年紀,爾等就讓朕立太子,是盼著朕早些駕鶴西去嗎!」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是微臣糊塗。」姜守的冷汗連連,雖然他仗著手裡的兵權,皇帝不會真的要了他的命,但是惹怒皇帝是萬萬要不得,所以他幾乎聽到宇文帝的話就立刻跪了下來,拼命的磕頭認錯。他覺得他的女兒真是給他找了一個艱難的差事,這明擺就是讓他惹怒皇上啊,但是話既然已經出口,那麼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認錯道歉。

  在姜守跪下之後,百官也齊齊跪下,高聲大喊微臣知錯。

  唯有溫吉站著,他抬頭,看了一眼宇文帝,發現了宇文帝眼中一閃而過的神色,復有垂下了頭顱。

  溫吉是明白人,宇文帝是一個十分在意權利的人,雖然卻也到了立太子的時候了,但是他不願,是因為不想放權,於是,他便不能忤逆這宇文帝,畢竟,老虎的毛,可不能逆著摸,必須要順著才行。

  x

  早朝的這件事情很快便傳到了很多有心人的耳朵里,德妃嘲笑皇后逼迫皇上的做法,只覺得真是愚蠢至極。

  搖頭,她對著紅袖說道,「替本宮傳二皇子進宮。」

  「是。」紅袖福了福身子退了出去。

  德妃倚在軟榻上,臉上露出似飢似諷的笑容,她飢皇后如此沉不住氣,她諷皇后如此按耐不住,對於一項對事都謹慎無比的自己,她只覺得,皇后這一招走的實在是奇差無比。

  不過,皇后走的這一招,對她而言,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她樂的看這一場好戲,她猜想,這回皇后估計已經在未央宮裡跳腳了吧。

  ……

  不過一會兒,紅袖回來了,她走到德妃的面前,恭敬說道:「稟娘娘,二皇子先前去了城外農田,視察民情去了。」

  德妃聞言,臉上的笑容越發的燦爛起來,果然,和那個一股腦只知道好高騖遠的大皇子相比,她的朗兒才是有大智慧之人啊,知道籠絡民心,懂得民心所向才是正道。

  擺了擺手,她道:「既然二皇子去視察民情了,那便不用再喚了,百姓的事情,更為重要。」搭著一旁宮女的手,德妃從軟榻上站了起來,「紅袖,走,隨本宮去御花園走走。」

  「是。」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朝著御花園而去,此刻同時,皇后也帶著一行人往御花園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