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先生如此說,朕是要見一見那位少年英才步騭了。」劉協又問了幾句他父親與叔父的履歷,便放他下去了。

  一旁聽著的曹昂,便在行事曆上記下了「步騭」這個名字,然後端詳著這個名字,微微蹙眉。

  劉協正趁著見人的空隙喝水,一瞥眼就望見了,問道:「何事又發愁?」

  曹昂被他一問,才意識自己皺眉了,左右無人,便低聲道:「這步騭怕是與孫權的外室同族……」

  劉協訝然,道:「仲謀還有外室?」

  曹昂便道:「臣也是到吳中之後才聽聞的。那步氏有位女子,與孫權乃是青梅竹馬。後來孫權入長安為郎官,這份兒女之情就算暫且擱置了。兩年之後,孫權迎了江東長公主為妻。誰知道就在今歲,孫權又與步氏在別家宴請之時偶遇,就續上了這一段舊情。雖然如此,孫權還不敢叫外面知曉,只將步氏養在親近之家。臣看情形,大約江東長公主還不知曉。如今江東長公主有孕,誰知道步氏竟也有孕,據臣所知,孫權這幾日正為此事犯愁。如今臣看到這步騭的名字,想起步氏來,這姓氏罕見,兩人大約是同族。」

  劉協沒想到公務之餘,還聽了這麼一段八卦,倒當真有些出乎意料。他沒想到在吳地這樣錯雜的形勢下,在長兄新葬一年未滿的時候,在新婚的長公主妻子陪伴下,孫權竟還有時間、有心思去續一段舊情。

  孫權在他心中的形象,在原本的忠誠、魯直、勇武之外,似乎有多些不可捉摸的意味,整個人立體起來,但是色調也微微負面了一些。

  兒女私□□小,時機卻太糟糕,整件事兒就辦的透著一個「蠢」字。那步氏既然能與孫權青梅竹馬,族中又有步騭這等俊才,想來家世不可輕。到時候,一邊是朝廷賜婚的長公主,一邊是本地大族的青梅——到頭來,恐怕孫權自己是難以善後的。

  兩漢以來的駙馬,多半是出於政治的考量,婚姻中很多還是重親,而一旦與公主結合之後,這些駙馬的政治前途是相對黯淡的。這情形直到近來戰亂,禮壞樂崩,才算是改變了。而當初孫權是以孫策弟弟的身份,尚了長公主。如果不出意外,孫權這一生最大的標籤就會是江東長公主的駙馬。但是孫策出人意料的死亡之後,孫權登上了吳中的政治舞台,隨著他手中權力的鞏固,夫妻之間的勢力強弱也漸漸起了變化。雖然如此,孫權這等行徑,還是太躁了些。

  劉協默了一默,問道:「你觀伏壽,像是還不知此事?」

  曹昂道:「若是江東長公主已知此事,其心性堅韌,非常人所能及。」至少在他這三個月的路途上所見來看,伏壽是沒有異常之處的。

  「你上次說她央你給她尋方士,可尋到了?」劉協又問道:「派人去探一探她最近在忙什麼。」

  這段插曲過後,劉協又召見了魯肅。

  魯肅雖然與周瑜交情比較久,但是被引薦給孫權也不過才一年,以其官職地位,實在不足以首日就面見皇帝。比如今日第一個面聖的張昭,就很看不上魯肅,認為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因此魯肅自己也清楚,皇帝召見他,多半是要從他口中探問周瑜的事情。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皇帝絲毫沒有提起周瑜,只是饒有興致得問過他在廬江等地的經歷,又關切問過他家中老母的身體,還說要指派一位得力的醫工去為他老母請脈。

  魯肅老實交代了一番,暈暈乎乎離開後,半響才醒過神來,忽然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能告訴周公瑾的有效信息——皇帝就是跟他聊了半天家常啊!

  隨後幾日,皇帝又見了本地陸、朱、顧、張四大家族的話事人。

  簡單來說,皇帝見了一圈,就是沒見周瑜。

  魯肅尋到周瑜府上,還未入門,就聽到一陣悠揚的琴聲,及至到了跟前,望著安然撫琴的青年,不禁嘆道:「公瑾,你倒是還有閒情撫琴。我都替你著急。」

  周瑜手指一頓,凝住琴弦,抬眸看他一眼,笑道:「子敬急什麼?」

  魯肅記得轉著圈道:「如今御駕來吳郡已有五日。這五日來,吳郡大大小小的官員,各派各處的大族名士,皇帝已是見了個遍。只是還未見你。你道是為何?」

  周瑜眉毛一揚,安坐不動,「為何?」

  「哎!」魯肅見他明知故問,又急又氣,道:「御駕一來,郡中官員名士,不論高低,都呈了拜帖,央求能見陛下一面。陛下見與不見,暫且不論。你若要陛下見你,總也該先呈上帖子去呀!難道還要陛下請你不成嗎?」

  禮賢下士,那是在高人還未出山的時候。既然已經在紅塵中了,就該守著紅塵里的尊卑秩序,否則是要遭殃的。

  魯肅是為好友著急擔心。

  周瑜微微一笑,道:「我自有主張,子敬不必擔憂。」

  「你有什麼主張?」魯肅急切之下,也顧不得語氣了。

  周瑜見他如此,只得一笑,道:「陛下這是在熬鷹呢。」

  魯肅只是性情直,可智謀是絲毫不弱的,聞言立時會意,頓了頓,又道:「那你可要自己心裡有數。這熬鷹,若是熬不成,鷹可是必死無疑。」他們從前不曾在皇帝身邊做事,可不清楚皇帝的耐心,這熬鷹期是五日還是七日呢?猜錯了,這可是性命攸關的事兒。

  周瑜絲毫不驚,抬眸望向好友,一笑問道:「我這隻鷹,難道不值得陛下十日的耐心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