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昂忙應了。

  劉協又翻了幾個摺子,看一眼天色,道:「你回府吧。你這新婚燕爾的,總是在政務上泡著,回頭嫂夫人該拿朕問罪了。當初你們成婚那一夜,就得罪了嫂夫人。」

  曹昂又有些無奈了——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自從處理了城中豪族,皇帝原本壓在身上的山好似輕了一些,平時言談越發肆無忌憚起來,身為皇帝,有時候性質來了也稱呼他一聲哥哥,叫他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

  劉協談到此處,笑道:「一直忘了問,那日你回去,嫂夫人沒找你麻煩吧?」

  當初曹昂的新婚夜,變成了長安城中的屠戮之夜。

  曹昂一直跟在皇帝身邊,殺人理政,等到第二日傍晚時分回到府中,便一頭睡去了,等睡醒了,不等跟新婚夫人說上一句話,又要忙著分田地,處理流民等事。所以夫妻倆這新婚之夜,直等了半個多月才算補上了。

  曹昂雖然比劉協年長,但是這麼直白跟人聊起新婚之夜這等事情來,還是難免有些羞澀的,因問的人是皇帝,只好忍羞笑著,也不能反駁。

  劉協心裡有數,一笑放他走了。

  曹昂才出未央殿,就見楊修衣衫翩翩而來。

  楊修見了他,笑道:「曹都尉走了?我估摸著你得這時辰走,這不就掐著點來了麼?」

  曹昂看一眼天色,已是入夜時分,道:「宮門快要下鑰了。」

  楊修笑道:「我宿在宮中。」

  曹昂一愣,就見楊修一路暢通無阻入了未央殿——汪雨頗有些熟稔得迎著他,顯然楊修這個點來見皇帝,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了。

  曹昂微微皺眉,最近這位尚書令的兒子倒是跟陛下越走越近了。

  陛下雖然信楊修,他卻對楊修的父親楊彪總有些警惕。

  劉協一見楊修,就忍不住搖頭笑,放下手中奏摺,「德祖今日又有什麼高見了?」

  楊修快步上前,用一種「快看這個大寶貝」的神色從袖中掏出一份文書來,「前幾日與陛下論新政的措施,總覺得不夠條理明晰,所以才會被陛下一問便倒。我這幾日在家中,那可真是夜以繼日,理了這一份文書出來,寫得清清楚楚——陛下,您瞧瞧。」

  劉協笑道:「那朕是得瞧瞧。」

  自從楊修表明了心跡,要背叛他自己出身的階級,為更偉大的事業而獻身,這段時日來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天天都來未央殿,夜夜都有新思路。

  看著楊修,劉協總算明白了,歷史上為什麼那些新政變法最後總是失敗的很徹底。年輕人異想天開也就算了,理想總是很美好,卻忘了眼下要先站穩。就好比失敗的王莽新政一樣。

  如今的楊修也是一樣,若要說道理,誰都不如他博學多識。若論煽動性,誰都不如他口才好。

  如果劉協真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皇帝,就很難不順著楊修的思路去向光明而偉大的未來,重蹈王莽的覆轍。

  但是年輕人這樣的理想是可愛的。

  劉協不想打擊楊修的積極性,於是也就聽著,還認真跟他討論一二,弄得楊修越發認真起來。

  劉協只當每日繁重政務之後、沉重現實之外的一項娛樂活動,就好似聽楊修說書一般。

  「怎麼樣?」楊修坐不住了,不顧禮節挪到皇帝跟前來,「寫得不錯吧?你看著第三條和第七條,就是上次陛下給臣挑出來的問題,您看,我這次都修好了……」

  劉協看著他亮晶晶的眼睛,這是青年人才會有的蓬勃熱血。

  他點頭道:「果然不錯。」

  楊修果然喜悅,笑道:「臣可沒有問別人。陛下說過,此事不可為外人道。」

  劉協手指按著那文書,感覺再這樣下去有些不忍心了,微一躊躇,問出了半個月前就該問的那一句,「你父親怎麼說?」

  第109章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遠看有各種各樣的面具,但是對待親近之人,就會流露出本真的性情, 甚至會像個孩子。

  楊修也是如此。

  劉協最初接觸楊修, 帶著歷史中固有的印象, 後來發現他有世家子弟飛揚的性情不假,卻絕非輕薄之人。後來在宮中,楊修作為郎中,的確是一位風度翩翩的濁世佳公子。待到劉協帶他出行,自長安至潼關, 從秦嶺走到黃河畔, 穿行在乾旱的農田裡三個月, 劉協發現, 在那個翩翩公子的外表之下,楊修還有一顆屬於年輕人的心, 鮮活而又熱切,而且飽含了豐富的同情心。

  劉協不知道別人看到會怎麼想, 但是他看到捧著新出爐的文書給他看的楊修,真的就像是看到了一個天真的孩子。

  當真要背叛自己的出身, 談何容易?當理想落到地上, 真的要鬧到父子決裂麼?

  如果劉協真是一個十四歲的年輕皇帝, 當真照著楊修所寫去大刀闊斧改革,楊修與他那身為尚書令的父親要如何互相妥協?不,這樣的變革中根本沒有妥協的餘地。

  楊修臉上的熱烈笑意淡了一些, 「家父……」

  劉協看著他。

  楊修輕聲道:「只要這變革對天下百姓有益處,家父也斷無阻攔之理。」

  他就低頭在劉協面前。

  劉協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腦袋,嘆道:「德祖啊……」他心中清楚, 殺豪族之後,長安城中震驚,這一刻那些原本阻擋他的士族才明白過來。此刻長安城中的軍權,握在他這位皇帝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