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新春時節,長安城中也總算有了些許喜氣。雖然這一場暖冬在百姓心頭都蒙了一層陰影。但人總是願意往好處想的,「興許跟去年那樣,春日一落雨便是連綿十餘日的陰雨不停呢?」農夫們彼此安慰著,城中兵禍既解,便都或在簡陋的家中,或在所依附豪族的下人屋舍里,吃著熱乎的羹飯,過了一個算不得富足、但至少安穩的新春。

  而劉協凌晨起身,忙完了一通繁瑣的典禮,回到未央殿中換回常服,坐下來稍作歇息,便又要見人。

  馮玉與曹昂聯袂上前。

  劉協一見馮玉,便苦笑道:「朕一再叫你刪減典禮行程,怎麼還鬧了大半日?」

  馮玉笑道:「回陛下,這已經是刪之再刪的,實在無可再刪了——若再簡短了,便不夠隆重體面了,有損陛下威嚴。」

  劉協道:「威嚴原也不在這上頭。」他當然也明白國之大事儀式感的重要性,也不過是跟馮玉說兩句罷了。

  馮玉呈上各州郡的恭賀文書,卻見不但一向與朝廷還敷衍過得去的劉氏州牧有上表,就連袁紹、袁術兄弟都上表恭賀了。這是承認了劉協的皇帝身份,與此前的態度可算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劉協捏著冀州與南陽郡的表奏,笑道:「這袁氏兄弟二人是怎麼了?袁紹從前還要推劉虞做皇帝,如今倒肯給朕道賀。」

  馮玉輕聲笑道:「董賊已除,陛下兵不血刃,而解李傕、郭汜之圍,又退馬騰、韓遂之兵,於長安城中行屯田新政,令二十萬士卒解甲歸田,不增民眾負累。又以楊文先(楊彪)為尚書令,士孫君榮(士孫瑞)為大司農,敢用賈文和(賈詡)、張繡、馬超等降人……樁樁件件,天下有識之士都看在眼裡。從前他們還能欺陛下年幼,借著討伐董卓的名號,結盟割據。現下,漢室既得民心,他們若是不認陛下,陛下只要討逆詔書一出,他們便師出無名,難受得緊。」

  「比起來,上這麼一道輕飄飄的道賀文書,便宜不費力,還免了麻煩,豈不是很划得來?」劉協也笑道,掂了掂手上那幾頁紙。

  馮玉笑道:「倒也不只是這幾張紙,還是進貢了些許當地土產來的。」

  劉協哼了一聲,道:「當地土產?這四五年來,朝廷就沒見過關東的一粒米。偌大的天下十三州,如今竟只有蜀中漢中與司隸部還行貢納之事。袁紹袁術等人打得好算盤,卻也要看朕肯不肯叫他如願。」

  馮玉看了曹昂一眼,道:「關東戰亂,就中縱有忠心臣子,也因兵戈之故,無法輸送稅賦所得。」這算是隱晦得為曹昂之父解釋了。

  劉協聽得明白,示意兩人都坐下來,笑道:「朕曉得。」他看著曹昂,道:「你父親如今怕也煎熬得很,徐州還未占下來,大本營兗州又亂起。朝廷當時得知呂布往兗州去了,便從尚書台發詔曉諭各處,要將呂布緝拿回長安來受審。朕看倒是救了呂布一命。朕看出來了,袁紹他們如今打的主意,乃是把朕架起來做周天子,他們就是各據其所的諸侯王。」

  朝廷如今安置在長安,變兵為民,只治理流民防病防災都自顧不暇,更不用說還要提防北胡西羌,一時間沒有餘力出兵懲治遠在關東的袁紹等人。所以朝廷在法理上仍是中央朝廷,皇帝也仍是天下之尊,但實際上,並沒有能力轄制地方,也就怪不得地方上自成方國。

  「徐徐圖之。」劉協嘆了一聲,對曹昂道:「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朕此前同你說的,從周邊富戶家中收糧之事。天下亂起,災疫不斷,家中有糧,才能心裡不慌吶。」

  汪雨入內通報導:「陛下,尚書令楊大人、大司農士孫大人、羽林中郎將淳于將軍,都來謝恩,如今在側殿候著。」

  劉協道:「君榮(士孫瑞)年事已高,今日這一番折騰連朕都受不住,更何況是他?朕早說了讓他歇息,便不必過來了,明日議政又見著了,什麼話說不了?淳于陽又來湊什麼熱鬧?你叫他別只顧著來朕跟前說話,問他朕給他布置的《尉繚子》讀熟了麼?讀熟了再來見朕。」最後才道,「叫楊文先進來吧。」

  一時馮玉退下,楊彪入殿。

  曹昂知楊彪心中不喜他,便找了個由頭,說要去理順收糧帳目,避了開去。

  殿中只劉協與楊彪上下而坐。

  劉協舒了口氣,溫和笑道:「朕與文先這般獨處,還是頭一回。府上元旦從前都怎麼過?朕記得文先有一子名修,才德兼備,若朕沒有記錯,該是今年加冠?朕正要籌備新一批御林軍,文先可捨得兒子?」

  楊彪先謝皇帝信重,委以尚書令重任,才道:「家中節日,都是臣妻操持。臣之犬子,年少跳脫,承蒙陛下不棄,乃是他的福分。」

  劉協仍是話家常的口吻,道:「楊氏家風,天下皆頌。若家中夫人得閒,朕派人請入長樂宮,不拘半日還是一個時辰,也好陪伴教導朕之皇姐。上次朕見姑母,她還說起尊夫人,極是想念的。」

  楊彪的妻子乃是袁氏女,因為袁紹袁術之事,已閉門在家兩年不出來交際,儘量消除給夫家仕途帶來的不良影響。

  劉協這提議,顯然是給楊彪妻子正名,表示朝廷並不介懷,也算助楊彪女眷重歸貴婦人的交際圈了。

  御人之道,於劉協已經融入骨血。

  對楊彪的這番關切對談,若當真是十四歲的漢獻帝行來,哪怕是照著旁人所教句句道來,也難脫生澀痕跡。但此時劉協信手拈來,當真從容自然,好似閒話家常一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