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德妃來的很是匆忙,臉上妝都沒上,只是隨意梳了發,身著妃服,抹著眼淚在宮階之下端端正正跪著,哭的很是梨花帶雨。
我內心反省一下,似乎自從我來到大齊後宮,鳳朝聞這些宮妃們常年都是一幅梨花帶雨的模樣,一方面反襯出了我的惡悍,一方面襯出了她們的嬌弱溫婉。
德妃一眼瞧到我,膝行幾步便抱住了我的腿大哭:「娘娘救命啊!娘娘救救臣妾老父的命啊!武將軍深夜闖進將軍府,無故抓人,可憐臣妾老父一生為國,老了反倒進了天牢……」
嗚嗚咽咽,哭的很是傷心。
難道她如今尚不知道護國將軍為何被抓?
往宮中傳信的這人實在有些不靠譜,救命的信居然傳的這般含糊其詞,還當德妃有諸葛之智呢?
我一臉遺憾的告訴她:「德妃,陛下遇刺了。」
她茫然的瞧我一眼,順口接了下去:「陛下一年裡總會遇刺個兩三回,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陛下呀,您人品惡劣到不遇刺都讓人奇怪的地步了……這算得上天怒人怨麼?
「是不奇怪!」我語重心長的告訴她,心中為著此刻還昏睡在龍床上的鳳朝聞,微微的刺痛著:「可是這次遇刺偏偏與令尊有些不大不小的干係!」
虧得鳳朝聞三宮六院,這些美人也沒個貼心些的,真是枉費了米糧……耳邊已聽得一聲尖叫:「不可能!爹爹決不可能與陛下遇刺有關!不可能……你這是誣陷!」
我覺得,我還是極有先見之明的,不曾在重華殿裡接待德妃,真乃上策也!
☆、60群龍無首
52
美人歇斯底里起來,也是一件恐怖的事,秀目圓睜,釵橫委地,劍拔弩張,始終少了些詳和溫婉之意,堪稱大煞風景。
大概在德妃心裡,老父是個慈父,定然是忠臣良將了,因為我一句「護國將軍大約還有些別樣的心思,這才參與了謀刺陛下之事……」便令德妃當場暴走,辯解的尖叫聲幾乎要響徹重華宮,我捂著耳朵往後站了站,還是擋不住刺耳的尖叫。
她定然不曾見識過自己親爹在戰場上殺人如麻的場景吧?
武恪紅著一雙兔子眼,不懷好意的諫言:「皇后娘娘,德妃娘娘這般叫法大失體統,不如娘娘上前相勸?」
一日一夜的驚嚇擔憂,我哪有餘力再照顧安慰不相干之人的情緒?往後退一步,招來兩名宮女,令她們將德妃嘴巴塞起來送回自個宮裡面壁思過去。 德妃一邊掙扎一邊用怨毒的目光刺著我……原意大約是在控訴我奸人當道,擋了她面見陛下澄清冤屈的機會。
我對自己能成為德妃的絆腳石而深感榮幸,目送著她被宮人拖著去了。
我的耳朵很脆弱,只喜歡聽蜜語,逆言向來自動過濾。
晏平醒來以後來重華殿,親眼瞧了瞧皇帝陛下的傷勢,便被挪到了禁衛軍統領歇息的地方去休息。
武恪滿嘴起泡,腳不沾地,來來回回跑了好多趟,沒日沒夜連軸轉,清查逆黨,順便嚇唬嚇唬人心不穩的朝臣們,讓他們別聽見風兒就是雨,沒事瞎鬧騰。
太醫院這兩日嚴陣以待,太醫全被拘在宮中,院判大人的鬍子差點被我薅光……若非他使喚起那鐵塔般的宮女來比我順手,看診的時候拿出一副「制止惡犬」的模樣,我被宮人押的死緊,他的下巴上早就寸草不生了。
他邊給昏睡著的皇帝陛下扎著金針邊嘀嘀咕咕抱怨:「陛下呀,您要再不醒來,皇后娘娘便要將老臣的鬍子拔光了……到時候老臣回家,家裡那惡婆娘恐怕連門都不讓進……」
聽說他除了愛硯成痴的毛病,頭上還頂著個十分懼內的帽子。
宮女們私下議論,院判大人發了俸銀或者得了宮裡的賞賜,轉頭便會往書墨軒跑,等到了家裡,除了兜里的硯台,分文不剩。院判娘子一怒之下,砸壞了院判大人收藏的好幾塊硯台,令他心痛非常,自此大丈夫氣勢一日日低迷了下去,大半輩子翻身無望,只能聽從夫人擺布。
我非常仰慕院判娘子管理院判大人的手腕與魄力,也想效法她將自己家裡一畝三分地給料理清爽了……可是皇帝陛下留給我的這一畝三分地委實大的超乎我的能力,天天有宮人抱著成山的摺子往重華宮塞,我懷疑過不了幾日,我都要被奏摺給活埋了。
御史台打了雞血一般十分興奮,正在羅織彈劾的罪名,其中包括皇后陰毒,借陛下病危排除異已,殘害護國將軍,反方提出質疑,認為皇后除了禁水禁食,並不曾動用大刑,有待觀望等等。
大家都對陰毒的理解各有偏差,可惜目前皇帝陛下不能上朝,御史們英雄苦無用武之地,不能在勤政殿一展雄風,只能窩在御史台辯個天昏地暗。
自皇帝陛下遇刺昏迷的消息傳了出去,後宮亂成了一鍋粥,京中人心不穩,武恪帶著一眾武將維護京中秩序,鐵血手腕之下,若非先下手為強,將一干謀逆之人抓進天牢,手腳再慢半日,後果不堪設想。
我坐在龍床對面的錦塌之上,前面御案上是成山的摺子,看過去的只有一小半,這還不止源源不絕送進來的。御案與錦塌是特意讓田秉清帶著人搬過來的,仿佛只有這樣一抬眼,看到皇帝陛下昏睡的容顏,我才能在徹夜不滅的幽燭之下,稍稍心安。
娥黃端著碗燕窩粥奉上,輕聲勸慰:「娘娘,石大人說陛下這兩日已經好了許多,沒準就快醒了。您沒日沒夜的忙,就算不為自己,為了肚裡的小皇子,也要保重身體啊?!」
我內心反省一下,似乎自從我來到大齊後宮,鳳朝聞這些宮妃們常年都是一幅梨花帶雨的模樣,一方面反襯出了我的惡悍,一方面襯出了她們的嬌弱溫婉。
德妃一眼瞧到我,膝行幾步便抱住了我的腿大哭:「娘娘救命啊!娘娘救救臣妾老父的命啊!武將軍深夜闖進將軍府,無故抓人,可憐臣妾老父一生為國,老了反倒進了天牢……」
嗚嗚咽咽,哭的很是傷心。
難道她如今尚不知道護國將軍為何被抓?
往宮中傳信的這人實在有些不靠譜,救命的信居然傳的這般含糊其詞,還當德妃有諸葛之智呢?
我一臉遺憾的告訴她:「德妃,陛下遇刺了。」
她茫然的瞧我一眼,順口接了下去:「陛下一年裡總會遇刺個兩三回,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陛下呀,您人品惡劣到不遇刺都讓人奇怪的地步了……這算得上天怒人怨麼?
「是不奇怪!」我語重心長的告訴她,心中為著此刻還昏睡在龍床上的鳳朝聞,微微的刺痛著:「可是這次遇刺偏偏與令尊有些不大不小的干係!」
虧得鳳朝聞三宮六院,這些美人也沒個貼心些的,真是枉費了米糧……耳邊已聽得一聲尖叫:「不可能!爹爹決不可能與陛下遇刺有關!不可能……你這是誣陷!」
我覺得,我還是極有先見之明的,不曾在重華殿裡接待德妃,真乃上策也!
☆、60群龍無首
52
美人歇斯底里起來,也是一件恐怖的事,秀目圓睜,釵橫委地,劍拔弩張,始終少了些詳和溫婉之意,堪稱大煞風景。
大概在德妃心裡,老父是個慈父,定然是忠臣良將了,因為我一句「護國將軍大約還有些別樣的心思,這才參與了謀刺陛下之事……」便令德妃當場暴走,辯解的尖叫聲幾乎要響徹重華宮,我捂著耳朵往後站了站,還是擋不住刺耳的尖叫。
她定然不曾見識過自己親爹在戰場上殺人如麻的場景吧?
武恪紅著一雙兔子眼,不懷好意的諫言:「皇后娘娘,德妃娘娘這般叫法大失體統,不如娘娘上前相勸?」
一日一夜的驚嚇擔憂,我哪有餘力再照顧安慰不相干之人的情緒?往後退一步,招來兩名宮女,令她們將德妃嘴巴塞起來送回自個宮裡面壁思過去。 德妃一邊掙扎一邊用怨毒的目光刺著我……原意大約是在控訴我奸人當道,擋了她面見陛下澄清冤屈的機會。
我對自己能成為德妃的絆腳石而深感榮幸,目送著她被宮人拖著去了。
我的耳朵很脆弱,只喜歡聽蜜語,逆言向來自動過濾。
晏平醒來以後來重華殿,親眼瞧了瞧皇帝陛下的傷勢,便被挪到了禁衛軍統領歇息的地方去休息。
武恪滿嘴起泡,腳不沾地,來來回回跑了好多趟,沒日沒夜連軸轉,清查逆黨,順便嚇唬嚇唬人心不穩的朝臣們,讓他們別聽見風兒就是雨,沒事瞎鬧騰。
太醫院這兩日嚴陣以待,太醫全被拘在宮中,院判大人的鬍子差點被我薅光……若非他使喚起那鐵塔般的宮女來比我順手,看診的時候拿出一副「制止惡犬」的模樣,我被宮人押的死緊,他的下巴上早就寸草不生了。
他邊給昏睡著的皇帝陛下扎著金針邊嘀嘀咕咕抱怨:「陛下呀,您要再不醒來,皇后娘娘便要將老臣的鬍子拔光了……到時候老臣回家,家裡那惡婆娘恐怕連門都不讓進……」
聽說他除了愛硯成痴的毛病,頭上還頂著個十分懼內的帽子。
宮女們私下議論,院判大人發了俸銀或者得了宮裡的賞賜,轉頭便會往書墨軒跑,等到了家裡,除了兜里的硯台,分文不剩。院判娘子一怒之下,砸壞了院判大人收藏的好幾塊硯台,令他心痛非常,自此大丈夫氣勢一日日低迷了下去,大半輩子翻身無望,只能聽從夫人擺布。
我非常仰慕院判娘子管理院判大人的手腕與魄力,也想效法她將自己家裡一畝三分地給料理清爽了……可是皇帝陛下留給我的這一畝三分地委實大的超乎我的能力,天天有宮人抱著成山的摺子往重華宮塞,我懷疑過不了幾日,我都要被奏摺給活埋了。
御史台打了雞血一般十分興奮,正在羅織彈劾的罪名,其中包括皇后陰毒,借陛下病危排除異已,殘害護國將軍,反方提出質疑,認為皇后除了禁水禁食,並不曾動用大刑,有待觀望等等。
大家都對陰毒的理解各有偏差,可惜目前皇帝陛下不能上朝,御史們英雄苦無用武之地,不能在勤政殿一展雄風,只能窩在御史台辯個天昏地暗。
自皇帝陛下遇刺昏迷的消息傳了出去,後宮亂成了一鍋粥,京中人心不穩,武恪帶著一眾武將維護京中秩序,鐵血手腕之下,若非先下手為強,將一干謀逆之人抓進天牢,手腳再慢半日,後果不堪設想。
我坐在龍床對面的錦塌之上,前面御案上是成山的摺子,看過去的只有一小半,這還不止源源不絕送進來的。御案與錦塌是特意讓田秉清帶著人搬過來的,仿佛只有這樣一抬眼,看到皇帝陛下昏睡的容顏,我才能在徹夜不滅的幽燭之下,稍稍心安。
娥黃端著碗燕窩粥奉上,輕聲勸慰:「娘娘,石大人說陛下這兩日已經好了許多,沒準就快醒了。您沒日沒夜的忙,就算不為自己,為了肚裡的小皇子,也要保重身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