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雪浪笑起來,「鍾皇后,回去轉告一句,叫那老王八收拾收拾快些回京,莫在彭城送了性命。」

  鍾皇后扶起姜陶,倨傲道:「你竟不扣押本宮為質?」

  雪浪牽起姥姥的手,眉眼帶笑反問她,「憑你也配?」說完並不看鐘皇后一眼,攙扶著姥姥揚長而去。

  一月後,南朝六萬大軍壓境,十日後,攻下彭城、蕭邑,北廷派出十萬兵力相抗,在下邑激戰三個晝夜之後,陷入膠著。

  第59章 夫憑妻貴  打仗的內容結束了。

  下邑城臨時建起的行宮內, 天子姜戩蹙眉而站,臣工們憂心忡忡、紛紛諫言。

  「古人語:自古取天下,莫不先西北而後東南, 自上而下,其勢順而易, 自下而上,其勢逆而難。這南朝女子當政, 目光短淺, 不讀史書不聽勸誡,竟妄想由南往北打,當真是無法無天。」兵部尚書洪必光義憤填膺,慷慨陳詞,「即便如今攻下了彭城、蕭邑又如何?中原數千城池, 一個一個攻過去,那些南蠻子的兵力遠遠不夠——便是糧草都供給不上!」

  姜戩負手而站,面色凝重, 對於兵部尚書洪必光的分析深以為然, 「洪卿說的是,南朝此次壓境下邑,怕是已將大部兵力調來, 朕此番親來督戰, 不過是念著她是朕的親女, 不想父女失和……只是彭城蕭邑乃是重鎮,如何能丟?既興戰事,便是朕的親女,朕也不會姑息。」

  座下一片讚揚之聲,姜戩心中卻另有所思。

  梓潼與二女兒一月前以身涉險, 去往皇藏浴,卻失落而回,箇中緣由閉口不談,其後南朝便興兵,壓境彭城,不過數日,便已丟了二城,姜戩這才親來督戰。

  他眼望殿外的無邊天際,神思凝聚。

  「……南朝大兵力集結與此地,後方已然空虛,若分兵繞至贛地,再由鄂州一路下江南,直搗金陵,豈不是出其不意?」

  群臣紛紛議論,只覺得此計甚好——西南贛地、楚湘、乃至雲貴皆歸屬北廷,由後方進攻,再巧妙不過,就在群臣紛紛附議之時,左丞相張允卻眉頭緊鎖,朗聲上奏:「陛下天縱奇才毋庸置疑,臣敬佩不已,只是略加思考得來一個問題。」

  「若南朝也行此著,分兵向北,繞過中原、河北,直搗我帝都,該當如何?」

  姜戩早已思慮,展眉道:「愛卿多慮。先不提南朝有再分兵的實力,只說這繞過中原、河北,便是一大難事。若由西北繞行,必經秦地、寧夏等地,這幾地皆為我北廷之國土,有重兵鎮守,南朝如何得進?至多是多費些我朝之兵力罷了。再說帝都,大皇子坐鎮,冀王、甘相、征西大將軍輔佐,即便她江南共主有通天的本事,又如何能攻下我帝都的大門?」

  張允登時便釋然,是啊,南朝沒有兵了啊,即便分出去兩三萬人馬,由西北往南打,必然也會遭到各城池的抵抗,如何取天下?

  南朝果然女子當政,眼光短淺啊。

  北廷的眾臣工們不約而同地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於是各司其職、回歸本位。

  而在第二日的攻城戰中,因著北廷天子陛下的駕臨,下邑以及周邊的城池嚴防死守,南朝大軍久攻不下,死傷者眾。

  眼見著南朝大軍頹勢明顯,姜戩御駕親征,率軍反攻,一鼓作氣將蕭邑奪回,第二日的曉起時分,已然大軍壓境,意圖奪下彭城,繼而南下攻城,勢將江南二省納入版圖。

  就在此千鈞一髮之際,帝都卻連發數封令箭,信使帶來最新書信,落款卻是宋,信中之言令姜戩跌坐軍帳,久久不能出言。

  眾臣工面面相覷,好一時才聽姜戩頹然道:「宋忱反了。」說罷,叫那信使上前,由他細說。

  那信使個頭矮小,面色冷靜,侃侃而言:「宋將軍半月前攻下黔桂諸三省,召集三萬兵力,一路由西北而上,因持的是步軍司之令牌,一路暢行無阻,不過三日便攻下了帝都,擒獲後宮千人,如今,皇后、東宮、以及冀王、甘相皆在宋將軍手中。

  姜戩一腳踢翻了眼前的沙盤,只覺得頭暈目眩。

  他視宋忱為親子,數月前他告假言說要去遊山玩水,他想也不想便准了,卻從未料到,他會造反。

  他為何?為何要反他姜戩?

  不過一趟金陵之行,竟讓他宋忱改弦易張,有了不該有的想法了麼?

  此時已然身有軟肋,姜戩頹然再問,「宋忱何求?」

  信使冷眼,朗聲道:「西北三省之兵力盡歸將軍之手,帝都三大營皆已聽命將軍,黔桂越珠四地將軍也已收復,將軍如今已有同陛下爭天下之實力,不過……」

  信使頓了一頓,直視姜戩,「將軍視陛下如父,不願取而代之,只請陛下頒下一則政令。」

  「昭告天下,禪位姜隕,陛下回帝都,移居北宮,封太上皇帝。」

  姜戩胸中一震,雙目閃現凌厲之色,怒視信使,良久才長嘆一聲:「大費周章,不過是想讓我那不孝女做皇帝,宋忱啊宋忱,你可真有出息!」

  信使點頭,顯是十分贊同。

  「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宋將軍所做的一切,不過就是圖四個字罷了。」

  眼見著陛下目露凶光,信使依舊悠然,慢吞吞地對上了他的目光。

  「夫憑妻貴。「

  第60章 海王之家  改天換地

  帝都迎來新主時, 恰逢連天大雪,下了足足兩晝夜,直將這一片江山雕刻成了玉境雪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