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爺爺奶奶也來到雲水, 住進裝修好的老房子,隔三岔五來支援一下, 或者江川工作忙需要休息時, 就去那邊睡一晚。
爺爺奶奶本來都是比較矜持的人, 一見到孫子,也繃不住了,陶慧忍不住說:「跟川川小時候一模一樣。」
王蘭掃來一眼。
陶慧:「……眉眼像媽媽,清秀。」
王蘭:「皮膚白, 也像媽媽。」
陶慧:「川川小時候也細皮嫩肉,現在是特意曬成了健康色。」
王蘭:「寶寶頭髮好, 夏嶼從小頭髮就厚。」
陶慧:「男孩子髮際線很重要,他爸他爺爺都是這種。」
夏嶼瞥了眼孩子爺爺的濃密黑髮, 暗暗鬆了一口氣。
……
兵荒馬亂了幾個月,小夫妻才適應有了孩子後的新秩序。
夏嶼確實是忘了點事兒,比如每天一拍照的傳統。好在江總這個AI大腦正常運行,每天都記得拍。還把一家三口的照片做成相框, 放到辦公桌上。
本來想用在醫院那張,夏嶼堅決不同意,特意化了個妝弄了個髮型,拍了一張美美的全家福。
江川:「我還是覺得那張你最美。」
夏嶼:「不要你覺得,要我覺得!」
***
江小魚就這樣茁壯成長, 幾天就有一個新變化。夏嶼準備了一個手帳,起名「小魚觀察日記」,江川弄了個電子版本。
小傢伙繼承了父母各自的「優點」。
江川小時候雖然聰明,但沒什麼歪心思,夏嶼小時候雖然有點歪腦筋,但是沒那麼聰明……現在可好了,一個小奶娃,成了耍人的小高手。
江小魚半歲剛過,開始冒話兒,跟大多數孩子一樣,第一個詞是「媽媽」。第二個是「爸爸」。第三個是「笨。」江小笨的笨。
所以連起來就是——媽媽,爸爸,笨。
夏嶼:「說媽媽笨也就算了,你爸可一點都不笨啊。」
某天,叫媽媽,夏嶼笑眯眯過去,發現江小笨也來了,原來人家喊的是「貓貓」。
還有一次,喊爸爸。江川立馬湊上前。
原來人家是要「拉baba」。
小奶娃咯咯笑,誰說爸爸不笨?這不也妥妥上當了嗎?
江小魚再長大一點點,表現出對數字的敏感。這一點像爸爸。
有天早上,夏嶼問江川「幾點了」,回答她的是個奶聲奶氣的聲音:「七點半。」
夫妻倆對視,震驚,都沒教過他。不知怎麼就學會了。
這還不到兩歲啊,科學嗎?
下次,她跟江川倆人剛靠近,小傢伙就發出「波波」的聲音,那小眼神,一副看戲的模樣。
這觀察能力,有點可怕。
幸好大多時候,江小魚表現得還是個孩子樣,媽媽要去上班?不要!怎麼辦?哭!他發現,跟大人講道理是沒用的,唯有哭能解決問題。
夏嶼各種安撫,最管用的一招是親親。
漸漸的形成了習慣,每天出門前,都要來個goodbye kiss。
這一天,江川在家休息,夏嶼上班,出門前親了老公,然後接了個電話,工作上的急事,她邊說話邊急匆匆走了。
江小魚眼睜睜看著媽媽出門,沒在他的小臉蛋上蓋章。
沒親他也就罷了,偏偏還親了爸爸。
這說明什麼?
這下可糟了,江川各種安撫都無濟於事,小魚暴風哭泣,作天作地。夏嶼下班回來,無比內疚地抱著兒子親了一下又一下,始終無法彌補給兒子造成的心理創傷。
小傢伙含著兩包淚,指控:「瞎!」
夏嶼點頭,「媽媽瞎,媽媽錯了。」
小傢伙憤憤:「瞎!」
最後是江總破解謎題,「他想吃蝦。」
是的,小魚愛吃大龍蝦。
一家三口去吃大餐,兩個大的伺候一個小的,江小魚吃得心滿意足,開始犯困,腦袋一點一點,閉著眼往嘴裡送。
「沒有心」的爸爸媽媽開始拍視頻,偷著樂。
在兒子腦袋嗑到桌子前,爸爸把他抱在懷裡,手裡還攥著半隻蝦,不能浪費,媽媽拿過來吃了。
結帳回家,江川抱著兒子,兒子小下巴擱在爸爸寬厚肩頭,睡得流口水。夏嶼拎包走在一邊。
路邊槐花盛開,空氣都甜絲絲的,沁人心脾。
江小魚醒來,看著手,「我的蝦呢?」
夏嶼:「……寶貝兒,你都吃完了呀。」
小魚皺眉,「沒吃完。」
看向爸爸,江川認真道:「你確實吃完了,爸爸作證。」
小朋友目光在爸媽之間轉悠,懷疑你們在合夥騙我,可惜沒有證據。
***
幸福婚姻的大前提是什麼,不是門當戶對,而是三觀一致。
因此即便也有磕磕碰碰,但都能化解,或者忽略。工作上的衝突,對事不對人,也不會帶到生活中來,唯一一個不可避免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小魚出生沒多久,江川就開始「擇園」。
挑最好的,國際幼兒園。
江川想兩歲半就送進去,夏嶼聽林曉彤說,還是晚一點好,自理能力更強。但江川認為,我們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孩子。那可是能突破98%防護的孩子。
最後把孩子送去體驗了幾天,江小魚還挺喜歡,於是就提前入學了。
接下來是興趣班。
爺爺奶奶本來都是比較矜持的人, 一見到孫子,也繃不住了,陶慧忍不住說:「跟川川小時候一模一樣。」
王蘭掃來一眼。
陶慧:「……眉眼像媽媽,清秀。」
王蘭:「皮膚白, 也像媽媽。」
陶慧:「川川小時候也細皮嫩肉,現在是特意曬成了健康色。」
王蘭:「寶寶頭髮好, 夏嶼從小頭髮就厚。」
陶慧:「男孩子髮際線很重要,他爸他爺爺都是這種。」
夏嶼瞥了眼孩子爺爺的濃密黑髮, 暗暗鬆了一口氣。
……
兵荒馬亂了幾個月,小夫妻才適應有了孩子後的新秩序。
夏嶼確實是忘了點事兒,比如每天一拍照的傳統。好在江總這個AI大腦正常運行,每天都記得拍。還把一家三口的照片做成相框, 放到辦公桌上。
本來想用在醫院那張,夏嶼堅決不同意,特意化了個妝弄了個髮型,拍了一張美美的全家福。
江川:「我還是覺得那張你最美。」
夏嶼:「不要你覺得,要我覺得!」
***
江小魚就這樣茁壯成長, 幾天就有一個新變化。夏嶼準備了一個手帳,起名「小魚觀察日記」,江川弄了個電子版本。
小傢伙繼承了父母各自的「優點」。
江川小時候雖然聰明,但沒什麼歪心思,夏嶼小時候雖然有點歪腦筋,但是沒那麼聰明……現在可好了,一個小奶娃,成了耍人的小高手。
江小魚半歲剛過,開始冒話兒,跟大多數孩子一樣,第一個詞是「媽媽」。第二個是「爸爸」。第三個是「笨。」江小笨的笨。
所以連起來就是——媽媽,爸爸,笨。
夏嶼:「說媽媽笨也就算了,你爸可一點都不笨啊。」
某天,叫媽媽,夏嶼笑眯眯過去,發現江小笨也來了,原來人家喊的是「貓貓」。
還有一次,喊爸爸。江川立馬湊上前。
原來人家是要「拉baba」。
小奶娃咯咯笑,誰說爸爸不笨?這不也妥妥上當了嗎?
江小魚再長大一點點,表現出對數字的敏感。這一點像爸爸。
有天早上,夏嶼問江川「幾點了」,回答她的是個奶聲奶氣的聲音:「七點半。」
夫妻倆對視,震驚,都沒教過他。不知怎麼就學會了。
這還不到兩歲啊,科學嗎?
下次,她跟江川倆人剛靠近,小傢伙就發出「波波」的聲音,那小眼神,一副看戲的模樣。
這觀察能力,有點可怕。
幸好大多時候,江小魚表現得還是個孩子樣,媽媽要去上班?不要!怎麼辦?哭!他發現,跟大人講道理是沒用的,唯有哭能解決問題。
夏嶼各種安撫,最管用的一招是親親。
漸漸的形成了習慣,每天出門前,都要來個goodbye kiss。
這一天,江川在家休息,夏嶼上班,出門前親了老公,然後接了個電話,工作上的急事,她邊說話邊急匆匆走了。
江小魚眼睜睜看著媽媽出門,沒在他的小臉蛋上蓋章。
沒親他也就罷了,偏偏還親了爸爸。
這說明什麼?
這下可糟了,江川各種安撫都無濟於事,小魚暴風哭泣,作天作地。夏嶼下班回來,無比內疚地抱著兒子親了一下又一下,始終無法彌補給兒子造成的心理創傷。
小傢伙含著兩包淚,指控:「瞎!」
夏嶼點頭,「媽媽瞎,媽媽錯了。」
小傢伙憤憤:「瞎!」
最後是江總破解謎題,「他想吃蝦。」
是的,小魚愛吃大龍蝦。
一家三口去吃大餐,兩個大的伺候一個小的,江小魚吃得心滿意足,開始犯困,腦袋一點一點,閉著眼往嘴裡送。
「沒有心」的爸爸媽媽開始拍視頻,偷著樂。
在兒子腦袋嗑到桌子前,爸爸把他抱在懷裡,手裡還攥著半隻蝦,不能浪費,媽媽拿過來吃了。
結帳回家,江川抱著兒子,兒子小下巴擱在爸爸寬厚肩頭,睡得流口水。夏嶼拎包走在一邊。
路邊槐花盛開,空氣都甜絲絲的,沁人心脾。
江小魚醒來,看著手,「我的蝦呢?」
夏嶼:「……寶貝兒,你都吃完了呀。」
小魚皺眉,「沒吃完。」
看向爸爸,江川認真道:「你確實吃完了,爸爸作證。」
小朋友目光在爸媽之間轉悠,懷疑你們在合夥騙我,可惜沒有證據。
***
幸福婚姻的大前提是什麼,不是門當戶對,而是三觀一致。
因此即便也有磕磕碰碰,但都能化解,或者忽略。工作上的衝突,對事不對人,也不會帶到生活中來,唯一一個不可避免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小魚出生沒多久,江川就開始「擇園」。
挑最好的,國際幼兒園。
江川想兩歲半就送進去,夏嶼聽林曉彤說,還是晚一點好,自理能力更強。但江川認為,我們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孩子。那可是能突破98%防護的孩子。
最後把孩子送去體驗了幾天,江小魚還挺喜歡,於是就提前入學了。
接下來是興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