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牧神午後》的前奏曲,的確有夠印象主義。謝遠不喜歡德彪西,尤其他那幾首膾炙人口的鋼琴曲,讓她這種總想抓點主旋律亦或者規律和弦的聽眾很痛苦。但這首,她意外地可以接受,因為這個午後著實閒適,她聽著懶洋洋的,倒是很符合她想睡午覺的心情。
也或許正是想打破她這份倦怠心情,下一出《梁山伯與祝英台》便如泣如訴地將一卷宿命悲歌淋漓鋪開,震得謝遠下意識搓了幾把手臂上的雞皮疙瘩。
她莫名想起那段黃梅戲的唱詞。
「英台不是女兒身,因何耳上有環痕?」
「耳環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雲。村里酬神多廟會,年年由我扮觀音。梁兄做文章要專心,你前程不想想釵裙。」
「我從此不敢看觀音。」
她當年初看此戲,和同伴笑說,梁山伯這個表白委婉得妙,且表白的是「祝賢弟」,說明他本質上其實是彎的,祝英台外表上符合他的取向,生理上卻也符合了世俗的取向,天地間哪再去尋這麼一個妙人,無怪他最後相思成疾。
那時年紀小,做什麼都好圖個另闢蹊徑,總要說點和旁人不一樣的東西逗樂取笑。現在想想,又能咂摸出點不一樣的味道。此處如此敏感的梁山伯,又哪有十八相送里「呆頭鵝」的樣子。英台調笑他,眉開眼笑的俏麗模樣,誰知他是不是因為偏愛這模樣而裝聾作啞呢。
思緒游離間,哭墳段的鼓點沉沉奏起,已到了尾聲。化蝶段的旋律在片刻沉寂後飄渺地漸入,一層疊一層,直至萬弦齊發,將那一段最耳熟能詳的旋律推向雲巔,最後僅剩極輕的一段旋律繞於樑上。
燈光緩緩亮起,喚醒聽眾尚未抽離的情緒。謝遠站起來,輕輕跺了跺腳,回了神,也跟著人流離開音樂廳,洗了個手後去二樓接了杯冷水喝。
捏癟了紙杯丟進垃圾桶,她將微涼的掌心放到頸側捂了捂,重新走入音樂廳。
座位旁邊多了一個人,戴著鴨舌帽和口罩。她走過去坐下,那人已開口解釋了遲到的原因:「錄節目拖的。」
她點點頭表示理解:「選手不好教?」
喻世瑄扯了下嘴角:「你覺得上這種節目,幾成是來學東西,幾成是想著博眼球的?」就節目這個訓練強度,放在韓國真不夠看的。他雖然沒指望最後真能打造出一個什麼「頂流」女團,但目前這個樣子,能不能到達出道的水平都要打個問號。
「所以網上都在問能不能選你出道嘛。」第一期播出後,喻世瑄的導師首秀跳的那段舞,現在在油管上的點擊率已經破了一百萬,就更別說在國內有多火爆了。
不得不說喻世瑄這步棋走得好,從前他的知名度與團隊捆綁得緊,粉絲數量大是大,但集中且固定。現在,他直接在競爭本就激烈的內娛市場撕開了一道口子,以個人身份占據了大眾的關注度。
謝遠忽然湊近喻世瑄。
喻世瑄猝不及防——雖然他不是頭一回見識這姑娘的直球,但還是僵了一僵。
謝遠縮回去,皺皺鼻子下了結論:「香水味好重。」說完迅速別開頭打了個小小的噴嚏。
喻世瑄尷尬。他今天去教那些女選手跳主題曲舞蹈,糾正動作時難免有些肢體接觸。出道多年,他對化妝品味道和香水味習以為常,也就沒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氣味有什麼不妥。
他空著手來的,問她:「有什麼可以遮一遮嗎?」謝遠身上總有個很淡的木調香氣,有時走得近了能聞到,他猜測她偏愛中性的香水。
結果謝遠從包里掏出了一支花露水噴霧。
喻世瑄:「……不用了,謝謝。」
燈光重新暗下,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緩緩奏起。謝遠側頭去看喻世瑄,他聽得放鬆又專注,修長的指搭在扶手上,彎成隨性的弧度。
加了好友後,兩人又偶然地聊了幾次,一起去外面吃了幾頓飯,稀里糊塗地成了朋友。
喻世瑄在國外多年,卻意外地對這裡的舊街老巷了如指掌,能帶她到從未留意過的胡同深處里找到一家不起眼的蒼蠅館子,吃上一碗香氣四溢的蓋澆面,也知道哪裡的豆汁才正宗,萬般勸誘下愣是讓她對這一神奇的飲品有所改觀。
後來她才知道,他小時候家裡不富裕,因此很早就出來打工做兼職,久而久之自然就知道哪家店既便宜又好吃。
他有接地氣的一面,也有陽春白雪的一面。例如這音樂會,便是他極力推薦她來的。成天在舞台上唱跳Kpop的人卻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鍾,嗯,有點反差萌。
喻世瑄也覺著這姑娘奇特——至少在節目中見到的那麼多、脾性風格足夠迥異的女生中,沒一個與她一樣的,率真卻不傻氣。
例如現在,聽完音樂會,喻世瑄問她想吃什麼。謝遠眼睛亮了亮:「上次你帶我去的那家鍋盔,是不是在這附近?」
——這姑娘真的對情調或者氛圍這種東西,意外的沒有需求。
喻世瑄畢竟還是個公眾人物,到了地方,謝遠下車去買鍋盔和飲料,然後兩人便直接坐在車裡吃。吃完喻世瑄要送她回學校,卻忽然接到了電話。
「查寢?」
謝遠默默把他手裡空了的鍋盔袋子拿過來折起,把自己這邊的垃圾也收拾了,裝進塑膠袋裡紮緊口子。
「不合適吧?」
也或許正是想打破她這份倦怠心情,下一出《梁山伯與祝英台》便如泣如訴地將一卷宿命悲歌淋漓鋪開,震得謝遠下意識搓了幾把手臂上的雞皮疙瘩。
她莫名想起那段黃梅戲的唱詞。
「英台不是女兒身,因何耳上有環痕?」
「耳環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雲。村里酬神多廟會,年年由我扮觀音。梁兄做文章要專心,你前程不想想釵裙。」
「我從此不敢看觀音。」
她當年初看此戲,和同伴笑說,梁山伯這個表白委婉得妙,且表白的是「祝賢弟」,說明他本質上其實是彎的,祝英台外表上符合他的取向,生理上卻也符合了世俗的取向,天地間哪再去尋這麼一個妙人,無怪他最後相思成疾。
那時年紀小,做什麼都好圖個另闢蹊徑,總要說點和旁人不一樣的東西逗樂取笑。現在想想,又能咂摸出點不一樣的味道。此處如此敏感的梁山伯,又哪有十八相送里「呆頭鵝」的樣子。英台調笑他,眉開眼笑的俏麗模樣,誰知他是不是因為偏愛這模樣而裝聾作啞呢。
思緒游離間,哭墳段的鼓點沉沉奏起,已到了尾聲。化蝶段的旋律在片刻沉寂後飄渺地漸入,一層疊一層,直至萬弦齊發,將那一段最耳熟能詳的旋律推向雲巔,最後僅剩極輕的一段旋律繞於樑上。
燈光緩緩亮起,喚醒聽眾尚未抽離的情緒。謝遠站起來,輕輕跺了跺腳,回了神,也跟著人流離開音樂廳,洗了個手後去二樓接了杯冷水喝。
捏癟了紙杯丟進垃圾桶,她將微涼的掌心放到頸側捂了捂,重新走入音樂廳。
座位旁邊多了一個人,戴著鴨舌帽和口罩。她走過去坐下,那人已開口解釋了遲到的原因:「錄節目拖的。」
她點點頭表示理解:「選手不好教?」
喻世瑄扯了下嘴角:「你覺得上這種節目,幾成是來學東西,幾成是想著博眼球的?」就節目這個訓練強度,放在韓國真不夠看的。他雖然沒指望最後真能打造出一個什麼「頂流」女團,但目前這個樣子,能不能到達出道的水平都要打個問號。
「所以網上都在問能不能選你出道嘛。」第一期播出後,喻世瑄的導師首秀跳的那段舞,現在在油管上的點擊率已經破了一百萬,就更別說在國內有多火爆了。
不得不說喻世瑄這步棋走得好,從前他的知名度與團隊捆綁得緊,粉絲數量大是大,但集中且固定。現在,他直接在競爭本就激烈的內娛市場撕開了一道口子,以個人身份占據了大眾的關注度。
謝遠忽然湊近喻世瑄。
喻世瑄猝不及防——雖然他不是頭一回見識這姑娘的直球,但還是僵了一僵。
謝遠縮回去,皺皺鼻子下了結論:「香水味好重。」說完迅速別開頭打了個小小的噴嚏。
喻世瑄尷尬。他今天去教那些女選手跳主題曲舞蹈,糾正動作時難免有些肢體接觸。出道多年,他對化妝品味道和香水味習以為常,也就沒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氣味有什麼不妥。
他空著手來的,問她:「有什麼可以遮一遮嗎?」謝遠身上總有個很淡的木調香氣,有時走得近了能聞到,他猜測她偏愛中性的香水。
結果謝遠從包里掏出了一支花露水噴霧。
喻世瑄:「……不用了,謝謝。」
燈光重新暗下,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緩緩奏起。謝遠側頭去看喻世瑄,他聽得放鬆又專注,修長的指搭在扶手上,彎成隨性的弧度。
加了好友後,兩人又偶然地聊了幾次,一起去外面吃了幾頓飯,稀里糊塗地成了朋友。
喻世瑄在國外多年,卻意外地對這裡的舊街老巷了如指掌,能帶她到從未留意過的胡同深處里找到一家不起眼的蒼蠅館子,吃上一碗香氣四溢的蓋澆面,也知道哪裡的豆汁才正宗,萬般勸誘下愣是讓她對這一神奇的飲品有所改觀。
後來她才知道,他小時候家裡不富裕,因此很早就出來打工做兼職,久而久之自然就知道哪家店既便宜又好吃。
他有接地氣的一面,也有陽春白雪的一面。例如這音樂會,便是他極力推薦她來的。成天在舞台上唱跳Kpop的人卻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鍾,嗯,有點反差萌。
喻世瑄也覺著這姑娘奇特——至少在節目中見到的那麼多、脾性風格足夠迥異的女生中,沒一個與她一樣的,率真卻不傻氣。
例如現在,聽完音樂會,喻世瑄問她想吃什麼。謝遠眼睛亮了亮:「上次你帶我去的那家鍋盔,是不是在這附近?」
——這姑娘真的對情調或者氛圍這種東西,意外的沒有需求。
喻世瑄畢竟還是個公眾人物,到了地方,謝遠下車去買鍋盔和飲料,然後兩人便直接坐在車裡吃。吃完喻世瑄要送她回學校,卻忽然接到了電話。
「查寢?」
謝遠默默把他手裡空了的鍋盔袋子拿過來折起,把自己這邊的垃圾也收拾了,裝進塑膠袋裡紮緊口子。
「不合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