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裡,莫氏突然想起一事,轉頭對甘棠道:「對了,我怎麼聽人說你一進東宮就把兩個良娣挪到了後頭絳雲軒里,絲毫不給她們接近太子的機會。方才我也問了紫陌,說太子從未在絳雲軒過夜,也從未召幸過兩個良娣,即便你有了身子也依然日日歇在你的宮裡。雖說我心裡是向著你的,可你到底是太子妃,總該要有容人的氣度,哪怕做做樣子都是好的。」

  甘棠捧著臉嘆氣道:「這話我也不是沒跟太子說過,可太子殿下就是只心儀我一人,還發了重誓說絕對不碰那些良娣侍妾,我也不好硬推他出去,反而叫他以為我嫌棄了他,徒增一番傷心。」

  莫氏:……

  她這姑娘自我感覺依舊是那麼良好,叫她突然有些不知說什麼才好。

  第50章 50

  自打入秋之後, 京城的雨水便足了起來。

  大王妃這幾日有些失眠, 半夜起來找了本詩集來讀, 坐在窗邊聽了淅淅瀝瀝的一宿雨聲,只覺得越發睏倦。

  自打太子妃有孕後, 大皇子的舅父霍賢有些魔怔了,不光四處搜羅江湖術士的「求子秘方」,還又送了一個侍妾給了大皇子。

  這位侍妾身份也很不一般,她是霍家遠房親戚,算起來是大皇子的遠房表妹。霍賢聲稱這一家是出了名好生養,這位霍姑娘上頭有五個哥哥,定當能叫大皇子一舉得男。

  大皇子信以為真,專門叫霍賢在郊外一處風水極佳的地上置了宅子, 叫這霍姑娘做了外室,從此開始頻繁地在外室那裡流連,連之前極為上心的侍妾雲兒也拋在了腦後。

  正在大王妃出神之際, 陳嬤嬤匆匆來報, 說是淑姐兒今天一早起床便發起了燒來。

  淑姐兒昨晚有些咳嗽, 大王妃以為是秋燥, 只叫乳母和丫頭給她煮了銀耳百合雪梨湯用了些。

  大王妃一聽陳嬤嬤這話忙趕到了女兒房間,看淑姐兒燒得滿臉通紅,難受得緊, 忙吩咐下人拿了門牌去請太醫。

  王太醫這日並不當值,住處和英王府距離不遠,不一會兒就趕到了王府並給淑姐兒開了湯劑。

  用過王太醫的藥後, 淑姐兒依偎在大王妃懷中,口中反覆叨念著「爹爹」。

  大王妃將淑姐兒哄睡後,對著乳母問道:「好端端的,姐兒怎麼就著涼了呢?」

  乳母跪了下來,自責道:「大姑娘想爹爹了,昨晚站在門外說要等爹爹回來,怎麼勸都不聽,受了累又著了涼,這才發起了燒來。」

  想到大皇子已經在三天沒回來,如今女兒又生了病,大王妃便叫聶管事去外室那邊將王爺請回來。

  大約兩個時辰後,聶管事灰頭土臉地趕了回來:「那邊門房是個極霸道的,愣是攔在門口不讓我進去,也不知道咱們王爺在不在裡頭。」

  大王妃一陣兒火起,穿好衣服就套車回了自己娘家濟國公府。

  濟國公得了門房消息,得知女兒回來,正打算要去正院見她,卻不想她竟風風火火闖進前院書房裡來。

  濟國公看到女兒這般情狀嚇了一跳:「可是王府里出什麼事情了?」

  大王妃將這幾日的事情和盤托出,請求父親給她一隊人馬,去外室那邊將大皇子拖出來,兩人好好說個明白。

  濟國公還沒表態,一旁的大哥先皺了眉頭:「你這像個什麼樣子,英王好歹是龍子鳳孫,皇親國戚,你若真這麼鬧出事情來要如何收場?」

  家中二哥一向疼惜小妹,當即表態:「大哥素來迂腐,不通情理,他是皇子,還能為著一個外室同明媒正娶的王妃過不去不成?我早就看你那個夫婿不順眼了,你別聽大哥的,我陪你去,出了事情我頂著,保管連累不到大哥身上。」

  大王妃對著二哥投去了一個感激的目光:「收場的事情不用爹爹和哥哥們擔心,我已經想好了,最壞的打算不過和離。」

  濟國公的眼睛閃了閃:「老二你帶人去吧。」

  等兄妹兩人帶了人離開後,大哥才對著父親不解開口道:「為何父親要縱著他兩個胡鬧?」

  濟國公道:「大皇子最近有點不大對頭,我一直擔心咱們家裡會受到他和霍賢的牽連,如今你妹妹有心和離,儘早切割於你妹妹和我們整個趙家都是好事。」

  = =

  這幾日後宮沒什麼要緊事,嬪妃們過來請安也不過略坐一會兒,閒聊幾句後就回自己宮中各干各的。

  請了三天病假的惠妃這日終於來到了坤寧宮中,並在請安過後留了下來。

  皇后看她這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就知道她這幾日多半心力交瘁。

  果不其然,惠妃說起大皇子和大王妃和離一事,忍不住哭成淚人。

  皇后最近剛剛看了一個男女主角和離的話本子:性情不和的一對夫妻被年少婚約困在一處,終日鬱鬱寡歡,相看生厭。後來兩人終於鼓足了勇氣,衝破世俗的藩籬,各自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皆大歡喜。

  這話本兒寫得相當不錯,文筆優美,情節緊湊,絲絲入扣,引人入勝,看得皇后這一整天都沒緩過神來。

  是而皇后覺得和離也就那麼回事兒,沒什麼大不了的。

  倒是惠妃,之前時候一直看不上大王妃,既不喜歡她也瞧不上她生的女兒淑姐兒,如今和離了再尋一個她看得上眼的,可不是遂了她的心愿,還能惱什麼呢?

  皇后對著惠妃安慰:「兒孫自有兒孫福,妹妹切勿憂思過甚,保重自己身子要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