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在以往,一切都沒有發生的時候,它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處理器,然而現在,落進兩人眼裡,就像一個詭秘莫測的黑盒子。
凌一拿出了它。
什麼都沒有發生。
他把它放在主控台上。
依然什麼都沒有發生。
他拔出搶來,抵在黑盒子邊緣。
依然無事發生。
凌一:「……就這樣?」
就這樣解決了?
唐寧對這件事情倒是毫無懷疑:「理論上就應該這樣。」
解決飛船安全的最大威脅就是編造一個理由,瞞天過海從總控室的牆壁中挖出一個硬體?
直到他拎著黑盒子走到林斯的實驗室,都平穩到沒有一絲波瀾。
林斯看著這東西,只說了一個字。
「拆。」
唐寧手中有這個合作項目的全部文件,種種細節圖紙一應俱全,他原本熟悉這個黑盒子的構造,但是根據林斯的說法,裡面應當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
但是,即使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裡面的情形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拆開外殼後,裡面是白色的,近球形,有金屬光澤,又隱約透著水色,像極了奇美拉金屬的質地。
半透明的白色里,是數不清的,複雜曲折的紅銅色線路,它們在內里肆意鋪張,密密麻麻,像是展開的神經觸手,或是表現主義的抽象作品。
唐寧調出露西亞原本的剖面圖。
一個中規中矩的處理器,規整的線路和電子元件,偶然有一些奇異的裝置,是所謂的生物電激發裝置。
兩相對比,竟然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
林斯猜對了。
他拍攝了下來,拆開裡面的線路,將這個東西從黑盒子中託了出來。
唐寧的臉色有點發白。
這個巨大的半透明球看起來是如此詭異和可怖,像是畸形的人腦,變異的荔枝,讓凌一想到那天冷庫里林斯和阿德萊德的對話。
這世上可怕的東西有兩種,一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詭奇形象,二是熟悉的事物扭曲變化形成的不可描述的醜陋。
林斯把它放進了實驗室的廢料處理器。
他把所有指標開到最大,按下了按鈕。
高壓,高溫,強酸。
那東西的各個部分相互擠壓,摩擦,發出刺耳的鳴叫,它的分貝恰恰是人耳所能處理的頻率的上限,因而無比尖銳可怕,使人腦中疼痛,這聲音也因瀕臨極限而顯得格外古怪,像是未知生物的尖利嚎叫。
二十分鐘後,一切結束,凌一定定看著那團慘白的灰燼,忽然浮現一手持火炬,一手持大劍的金髮女騎士神聖美麗的形象。
他無法把二者聯繫在一起,正如他也想不明白,露西亞為什麼會是這一系列殘忍事件的兇手。
林斯手上沾了透明的粘液,他取了玻片,將粘液塗上,然後清洗雙手。
「如果有可能,我想研究它。」
他說完,又道:「但我們畢竟是個人類社會。」
無論露西亞在那場黑洞事故里發生的是怎樣值得研究的變異,無論這變異賦予了它多麼高的智慧,讓它變成了多麼驚人的生物與機械融合的案例……都不能研究它,因為這模糊了生命與非生命的界限,動搖了人類社會的根基。
他們把一切告知了元帥。
這件事情就此落幕,一切大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即使幕後確實有人在操縱,失去露西亞這一助力,一切大的陰謀也都無法進行。
而那些小的疑點,也都可以用程序的思維不同於正常人這一說辭來解釋。
至於夫人和鄭舒為什麼能從一片迷霧中窺知真相,也由於一個已經死亡,而另一個剛剛被冰凍,貿然解凍會引發事故而不了了之。
薇薇安終於如願接管了整座飛船,根據這些天來的觀察,她做得很好,除了經常蠻不講理地斷掉唐寧的電之外。
遠航者在一派安靜與和平中,開始了飛往紫色星球的旅程。
科技的發展總是呈指數增長,電子學界有一條流傳甚久的定律: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的數目,每隔十八個月便能翻一倍,這個定律時至今日仍然適用,並且可以推廣到許多的方面。例如,從TKM-IV飛到紫色星球,遠征者需要三年,而現在的遠航者只需要三個月了。
殺死陳夫人的兇手也終於找到,正是那個並沒有在緊急情況下實施搶救的醫用機器人,當夫人聚精會神看著屏幕上超級計算機的計算結果時,它從背後接近,滾輪在光滑地面上的緩慢滑動使它靠近得悄無聲息,機械手臂上的一個尖銳手術零件瞬間彈出,精準地刺破了夫人的心臟。
她臨死之前,最後一眼望向的那塊屏幕上寫著的東西,終究還是沒能恢復。
凌一有時會想,假如自己在數學和物理上學得再多一點,是不是就能看懂它到底代表著什麼,為什麼會被露西亞的程序判定為「必須毀滅」。
作者有話要說: 改了一下章節名orz這部分仍然屬於不可說系列。
「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的數目,每隔十八個月可以翻一倍」是摩爾定律,Intel老大說噠,不是嚴格的科學定律。
以及這件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啦_(:3J∠)_最關鍵的劇情馬上到了!
這次是真的完結倒計時了~
凌一拿出了它。
什麼都沒有發生。
他把它放在主控台上。
依然什麼都沒有發生。
他拔出搶來,抵在黑盒子邊緣。
依然無事發生。
凌一:「……就這樣?」
就這樣解決了?
唐寧對這件事情倒是毫無懷疑:「理論上就應該這樣。」
解決飛船安全的最大威脅就是編造一個理由,瞞天過海從總控室的牆壁中挖出一個硬體?
直到他拎著黑盒子走到林斯的實驗室,都平穩到沒有一絲波瀾。
林斯看著這東西,只說了一個字。
「拆。」
唐寧手中有這個合作項目的全部文件,種種細節圖紙一應俱全,他原本熟悉這個黑盒子的構造,但是根據林斯的說法,裡面應當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
但是,即使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裡面的情形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拆開外殼後,裡面是白色的,近球形,有金屬光澤,又隱約透著水色,像極了奇美拉金屬的質地。
半透明的白色里,是數不清的,複雜曲折的紅銅色線路,它們在內里肆意鋪張,密密麻麻,像是展開的神經觸手,或是表現主義的抽象作品。
唐寧調出露西亞原本的剖面圖。
一個中規中矩的處理器,規整的線路和電子元件,偶然有一些奇異的裝置,是所謂的生物電激發裝置。
兩相對比,竟然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
林斯猜對了。
他拍攝了下來,拆開裡面的線路,將這個東西從黑盒子中託了出來。
唐寧的臉色有點發白。
這個巨大的半透明球看起來是如此詭異和可怖,像是畸形的人腦,變異的荔枝,讓凌一想到那天冷庫里林斯和阿德萊德的對話。
這世上可怕的東西有兩種,一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詭奇形象,二是熟悉的事物扭曲變化形成的不可描述的醜陋。
林斯把它放進了實驗室的廢料處理器。
他把所有指標開到最大,按下了按鈕。
高壓,高溫,強酸。
那東西的各個部分相互擠壓,摩擦,發出刺耳的鳴叫,它的分貝恰恰是人耳所能處理的頻率的上限,因而無比尖銳可怕,使人腦中疼痛,這聲音也因瀕臨極限而顯得格外古怪,像是未知生物的尖利嚎叫。
二十分鐘後,一切結束,凌一定定看著那團慘白的灰燼,忽然浮現一手持火炬,一手持大劍的金髮女騎士神聖美麗的形象。
他無法把二者聯繫在一起,正如他也想不明白,露西亞為什麼會是這一系列殘忍事件的兇手。
林斯手上沾了透明的粘液,他取了玻片,將粘液塗上,然後清洗雙手。
「如果有可能,我想研究它。」
他說完,又道:「但我們畢竟是個人類社會。」
無論露西亞在那場黑洞事故里發生的是怎樣值得研究的變異,無論這變異賦予了它多麼高的智慧,讓它變成了多麼驚人的生物與機械融合的案例……都不能研究它,因為這模糊了生命與非生命的界限,動搖了人類社會的根基。
他們把一切告知了元帥。
這件事情就此落幕,一切大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即使幕後確實有人在操縱,失去露西亞這一助力,一切大的陰謀也都無法進行。
而那些小的疑點,也都可以用程序的思維不同於正常人這一說辭來解釋。
至於夫人和鄭舒為什麼能從一片迷霧中窺知真相,也由於一個已經死亡,而另一個剛剛被冰凍,貿然解凍會引發事故而不了了之。
薇薇安終於如願接管了整座飛船,根據這些天來的觀察,她做得很好,除了經常蠻不講理地斷掉唐寧的電之外。
遠航者在一派安靜與和平中,開始了飛往紫色星球的旅程。
科技的發展總是呈指數增長,電子學界有一條流傳甚久的定律: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的數目,每隔十八個月便能翻一倍,這個定律時至今日仍然適用,並且可以推廣到許多的方面。例如,從TKM-IV飛到紫色星球,遠征者需要三年,而現在的遠航者只需要三個月了。
殺死陳夫人的兇手也終於找到,正是那個並沒有在緊急情況下實施搶救的醫用機器人,當夫人聚精會神看著屏幕上超級計算機的計算結果時,它從背後接近,滾輪在光滑地面上的緩慢滑動使它靠近得悄無聲息,機械手臂上的一個尖銳手術零件瞬間彈出,精準地刺破了夫人的心臟。
她臨死之前,最後一眼望向的那塊屏幕上寫著的東西,終究還是沒能恢復。
凌一有時會想,假如自己在數學和物理上學得再多一點,是不是就能看懂它到底代表著什麼,為什麼會被露西亞的程序判定為「必須毀滅」。
作者有話要說: 改了一下章節名orz這部分仍然屬於不可說系列。
「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的數目,每隔十八個月可以翻一倍」是摩爾定律,Intel老大說噠,不是嚴格的科學定律。
以及這件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啦_(:3J∠)_最關鍵的劇情馬上到了!
這次是真的完結倒計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