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依舊換上金翼大鵬皮膚,附身到房間內的林科竹中。

  風連竹的附竹技能,是可以在一定距離內的竹子中瞬移轉換附身對象的。早在遊戲最高等級只有30級的時代,他也因為附竹同時可以回血的技能很令玩家頭痛。每次打風連竹,好不容易把血條磨到50%,boss就消失了,藏在竹子中。那時30級的玩家還沒有範圍比較廣的大招,只能分區域放大招尋找,累個半死找到boss,人家已經利用附竹回血回藍到90%以下了,當年由於這個變態的技能,遊戲策劃還被玩家狠狠罵過。

  附竹技能的瞬移距離是半徑15米,超過15米風連竹就必須走過去,不能再靠竹子悄無聲息地轉移。而風連竹關於林科竹的具體匯報中提到,兩株林科竹之間的距離最好在10米左右,它們的制氧範圍剛好是10米,科學院中10米一株竹子恰到好處。

  就算偶有擺放稍遠的,也不會超過15米,風連竹毫無阻礙地抵達存放標本機密庫房前。期間還有人曾路過他的附身的竹子,絲毫沒有發現他的存在。

  庫房的鑰匙只有最高級別的人才有,帝國間諜潛伏多年也沒得到鑰匙。不過他們其中一人有資格參與幼龍標本的研究,可以出入實驗室,不過每次要五人以上才可以進去,還必須有一名小組領導帶領。

  風連竹若是強行進入庫房一定會引起人們的注意,撤離起來就很麻煩,還會威脅到幾個間諜的安危,他當然不會那麼蠢。

  他只讓那位間諜做了一件事——避開監控,從隨便一株林科竹的盆中抓一把土帶進實驗室就可以。

  間諜甚至不明白這有什麼意義,這很簡單,他們進出實驗室要過生體檢測掃描,其他東西拿不進去,可無菌泥土這種完全無危害的物品,掃描系統是發現不了的。

  風連竹甚至沒有讓他拿那捧土做什麼,只要帶進去就好。

  這一切也是通過勞里的暗號傳遞的,風連竹與幾位間諜完全沒有接觸,宿舍相隔千米,吃飯也不在一個食堂,完全不是同一部門的。

  間諜將土帶進去後就不再管它,等回到寢室,想清理衣兜時,才發現那捧土不見了。完成這個任務後,幾位情報人員就提前撤離了,他們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機械地執行任務。

  那捧土自然是風連竹用技能捏的泥人,透過操縱泥人,他看清實驗室中所有物品,確定所有的標本全部在這裡。

  他催動靈力,泥人癱在實驗室的桌面上,一顆包裹在泥人中的種子漸漸生長出來。

  這是一個藏在泥人中的種子,由於有靈力包裹,生體檢測掃描查不出來。它在實驗室瘋狂生長著,距離風連竹僅有14米。

  風連竹順利通過那株竹子進入實驗室中,他收起泥人和竹子,看著藏在各個器皿中的幼龍標本,長發無風自動,緩緩地飄起來。

  縱然只是幼龍標本,基拉特斯一族的肉體也極為強悍,想要完全摧毀,只能用蘊含著龍之力的黑鱗箭。

  標本被分成無數份,在不同器皿中泡著,還有最大的一塊用巨大的保險柜保存著。

  好在風連竹的頭髮足夠多,他瞄準每一個標本,釋放出黑鱗箭,龍之力在實驗室中炸開,整個實驗室被火海覆蓋。

  警報響起,風連竹不慌不忙地確定最大的保險柜也被毀掉後,安然地轉移到門外的竹子中。

  連續瞬移了上百棵林科竹後,風連竹回到自己的寢室,收起金翼大鵬皮膚,換上畫著龍寶寶的睡衣,看起來年輕又乖巧。

  他又揉了揉頭髮,讓順滑的長髮看起來像剛睡醒的雞窩頭。

  準備好這一切後,有人在外面敲門,敲門聲相當急促。

  風連竹慢吞吞起身,睡眼惺忪地打開門,一副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

  他本來就該什麼也不知道,因為警報是在基因科學院那邊響起的,與植物科學院完全沒有干係。

  來人是駐紮在科學院保護他們的軍官,警報響起後,一隊特種戰士在1分鐘內趕到實驗室,3分鐘滅火,反應相當迅速,可幼龍標本還是被毀得渣都不剩。

  5分鐘內,上萬名士兵將整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全部從房中叫出來,搜身、搜查房間、以及詢問,氣得一些不知情的老教授直跳腳,無數暴躁的研究員中,風連竹表現得像一個茫然的實習生,全程緊跟自己的導師。

  直到查出有四名人員今天收工後各自找藉口離開科學院後,這些研究員才擺脫翻來覆去的轟炸式審問,除了幾個地位特別高的教授,其餘人全部集中在一起打瞌睡,等調查結果。

  風連竹手指捏住睡衣上的龍寶寶,眼睛微微眯起。

  系統方才提示他已經完成龐·基拉特斯的第五階段任務,遊戲世界裡胖龍最後一階段的進化已經開始了。

  【宿主風連竹已為pang·kirates完成第五階段任務,現在開始向pang·kirates的軀體注入進化能量,能量入體時,pang·kirates將同時接收傳承記憶。】

  【現發布宿主pang·kirates的最終任務。】

  作者有話要說:  風連竹:出去考試的時候,特別定製了一堆龍寶寶便服和睡衣,等胖龍回來給他看。

  第73章 精神連接

  龐大的能量注入龐·基拉特斯體內, 這一次他用脆弱的人類身軀承受足以毀滅太陽系的力量, 必須在這個時候接受傳承記憶, 靠源自基因內代代相傳的力量抵抗這股能量對身體帶來的改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