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頁
消息自也是韓玉修傳回國公府的,王語妍怕女兒為此受委屈,便又進宮來提醒。沒想到,這剛開個頭兒,這個心頭一患已經被解決了。
韓傾傾繼續說,「這事兒,四哥早就查清楚了,只是一直沒騰出功夫收拾。我從小三那兒聽說了,之後就託了容嬤嬤把那個外男的事遞到太后面前。容嬤嬤知道後,便故意引了太后去太夜池納涼,看到了王姬雪跟混入宮的男人私會,當場將之拆穿的。
有意思的是,那個孩子真的太像那個男人了,跟先帝真不怎麼像,很難認錯。太后當場就發了頓脾氣,不小心傷了風,回去養著了。短時間嘛,是不會出來找事兒了。娘你放心好了!」
「那王姬雪她?」
「按照大魏律例辦啊!」韓傾傾說得頭頭是道,「她給先帝戴了綠帽兒,就打進冷宮咯。那個外男挨了一頓板子,流放500里。但家裡有錢,給他贖了銀子。孩子也抱回他們府中養著了。但這輩子,王姬雪是不可能出宮與家人團聚了。」
說到這裡,韓傾傾表情也沒變。她很清楚,有些規矩的存在是有其道理所在的。王姬雪選了這條路,就得為此付出代價。皇家的飯,可不是那麼好吃的。換了尋常人家,如早前的候府、伯府這流,王姬雪還可以仗著娘家的排面,重新過回小姑獨處的日子,王家這次亦有從龍之功,官階都漲了一漲,而今在朝中的排面也不輸郭長懷家。
可惜,王姬雪自己壓錯了寶,落了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王語妍微嘆,「娘也知道。你這身子還沒養好,之前受了那麼重的傷,還中了毒。這身子總需要時間調理來著,但宮裡的一些人只看重利益,哪管咱們女人死活。」
韓傾傾一聽就樂了,「娘啊,你都知道她們看重利益,那咱們拿捏住他們的利益和欲望,還怕啥?你當我訓練的這些宮婢小太監都是吃醋的麼?他們可機靈著。」
「哎,娘只是擔心,到底人心膈肚皮,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想當年……」她頓了一下,「你爹給你準備那份鐵收,你可看過了?」
「看過。」
「你可知你爹為何給你這個?」
「若有朝一日,衛四洲敢跟別的女人有個不清不楚,我可以拿著鐵書把他這個皇帝也休了。滿朝文武也不能說個不字。」
「唉,這只是最後最糟糕的法子了。你也看過大魏建國史,當初□□是何等寵愛武皇后,為他清空了後宮。但後來,仍是百命一疏,鬧出個酒後亂性來,留下了一個孩子。那宮女為了保住龍種,到快生時才被人發現。
查了又查,說是沒有預謀,沒有暗算。就是一個意外?!□□上了年紀,身體上有不少年輕征戰時落下的傷,偶時醉酒後,幹了什麼他自己已經不若年輕時那麼篤定了。
最後,武皇后仁德,留下了孩子,那宮女自自縊了。也因此,衛家從那時就留下了一個孽根,但凡是真出自武皇后直系的,可以追溯的子裔,都未有那等好色貪權自私之輩。只是幾十代傳下來,經歷後世的宮廷鬥爭,直系血脈漸漸微薄,終被那支孽種奪了權位。
你爹就是怕那萬一。」
「娘,我明白了。
韓傾傾一手摘下個新鮮的蕃茄,擦一擦,就咬下一大口,眼裡放射出自信的光芒。
「娘啊,你不知道我當初大學學的什麼?學的就是專門跟人勾心鬥角,管人做事。就這點兒人算什麼,老外洋鬼子都得服我管。你老操這些心,還不如幫我勸勸爹,別老在朝堂上欺負我家洲洲哥。他們每次一鬧騰,下朝後我就特別累,還得花大把功夫安撫那臭男人。」
真相是:衛四洲「被老丈人欺負」後,回去跟媳婦兒吐苦水,韓傾傾就會特別溫柔體貼,任他予取予求,久而久之,這種事情變成了他藉機撒嬌的法寶了。
韓傾傾可有些吃不消,這才小聲埋怨一句。
王語妍不知內情,只以為女兒是被皇帝女婿埋怨了,忙回去叮囑自家相公。
女人那點兒事兒,不能小窺,也不必總糾結在此。韓傾傾著眼更多的,都是攸關天下普通老百姓的大事兒。
這一年的秋收,都是年初時,嶺南府的新王爺和明珠郡主一起出海,帶回來的番果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土豆。
土豆比起本土的稻米小麥種植要求低,產量高,水土適應性好,一年還能種幾季。做為主食,會極大的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讓所有人都吃飽飯,這是解放後的傳說了。在那之前,餓肚子簡直就是低層百姓的日常態。
開始自然有很多阻撓的聲音,一次中元節宴會上,因為忌祭不能吃肉,只能吃素,眾官員吃了一道素燒土豆泥,全都念念不忘,打探食材來源以及製作方法。
像這種皇家帶頭做推廣的事兒,還怕不成功的。當貴族們都開始對那麼個不起眼的土黃疙瘩的美味,念念不忘的時候,進入民間推廣便是事半功備的事兒。
這一年的秋收,非常成功,各地傳回的反響比預期的都要好。
當然,依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譬如吃了發芽的土豆,中毒的事兒。這些自然有韓俊熙為首的醫療協會,在各地做科普工作,幫忙治療中毒患者,順利壓下了早朝時,一個中毒大臣的哭敘。
生活的車輪滾滾向前,總有不如意之事,也總會渡過難關,奔向圓滿。
韓傾傾繼續說,「這事兒,四哥早就查清楚了,只是一直沒騰出功夫收拾。我從小三那兒聽說了,之後就託了容嬤嬤把那個外男的事遞到太后面前。容嬤嬤知道後,便故意引了太后去太夜池納涼,看到了王姬雪跟混入宮的男人私會,當場將之拆穿的。
有意思的是,那個孩子真的太像那個男人了,跟先帝真不怎麼像,很難認錯。太后當場就發了頓脾氣,不小心傷了風,回去養著了。短時間嘛,是不會出來找事兒了。娘你放心好了!」
「那王姬雪她?」
「按照大魏律例辦啊!」韓傾傾說得頭頭是道,「她給先帝戴了綠帽兒,就打進冷宮咯。那個外男挨了一頓板子,流放500里。但家裡有錢,給他贖了銀子。孩子也抱回他們府中養著了。但這輩子,王姬雪是不可能出宮與家人團聚了。」
說到這裡,韓傾傾表情也沒變。她很清楚,有些規矩的存在是有其道理所在的。王姬雪選了這條路,就得為此付出代價。皇家的飯,可不是那麼好吃的。換了尋常人家,如早前的候府、伯府這流,王姬雪還可以仗著娘家的排面,重新過回小姑獨處的日子,王家這次亦有從龍之功,官階都漲了一漲,而今在朝中的排面也不輸郭長懷家。
可惜,王姬雪自己壓錯了寶,落了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王語妍微嘆,「娘也知道。你這身子還沒養好,之前受了那麼重的傷,還中了毒。這身子總需要時間調理來著,但宮裡的一些人只看重利益,哪管咱們女人死活。」
韓傾傾一聽就樂了,「娘啊,你都知道她們看重利益,那咱們拿捏住他們的利益和欲望,還怕啥?你當我訓練的這些宮婢小太監都是吃醋的麼?他們可機靈著。」
「哎,娘只是擔心,到底人心膈肚皮,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想當年……」她頓了一下,「你爹給你準備那份鐵收,你可看過了?」
「看過。」
「你可知你爹為何給你這個?」
「若有朝一日,衛四洲敢跟別的女人有個不清不楚,我可以拿著鐵書把他這個皇帝也休了。滿朝文武也不能說個不字。」
「唉,這只是最後最糟糕的法子了。你也看過大魏建國史,當初□□是何等寵愛武皇后,為他清空了後宮。但後來,仍是百命一疏,鬧出個酒後亂性來,留下了一個孩子。那宮女為了保住龍種,到快生時才被人發現。
查了又查,說是沒有預謀,沒有暗算。就是一個意外?!□□上了年紀,身體上有不少年輕征戰時落下的傷,偶時醉酒後,幹了什麼他自己已經不若年輕時那麼篤定了。
最後,武皇后仁德,留下了孩子,那宮女自自縊了。也因此,衛家從那時就留下了一個孽根,但凡是真出自武皇后直系的,可以追溯的子裔,都未有那等好色貪權自私之輩。只是幾十代傳下來,經歷後世的宮廷鬥爭,直系血脈漸漸微薄,終被那支孽種奪了權位。
你爹就是怕那萬一。」
「娘,我明白了。
韓傾傾一手摘下個新鮮的蕃茄,擦一擦,就咬下一大口,眼裡放射出自信的光芒。
「娘啊,你不知道我當初大學學的什麼?學的就是專門跟人勾心鬥角,管人做事。就這點兒人算什麼,老外洋鬼子都得服我管。你老操這些心,還不如幫我勸勸爹,別老在朝堂上欺負我家洲洲哥。他們每次一鬧騰,下朝後我就特別累,還得花大把功夫安撫那臭男人。」
真相是:衛四洲「被老丈人欺負」後,回去跟媳婦兒吐苦水,韓傾傾就會特別溫柔體貼,任他予取予求,久而久之,這種事情變成了他藉機撒嬌的法寶了。
韓傾傾可有些吃不消,這才小聲埋怨一句。
王語妍不知內情,只以為女兒是被皇帝女婿埋怨了,忙回去叮囑自家相公。
女人那點兒事兒,不能小窺,也不必總糾結在此。韓傾傾著眼更多的,都是攸關天下普通老百姓的大事兒。
這一年的秋收,都是年初時,嶺南府的新王爺和明珠郡主一起出海,帶回來的番果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土豆。
土豆比起本土的稻米小麥種植要求低,產量高,水土適應性好,一年還能種幾季。做為主食,會極大的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讓所有人都吃飽飯,這是解放後的傳說了。在那之前,餓肚子簡直就是低層百姓的日常態。
開始自然有很多阻撓的聲音,一次中元節宴會上,因為忌祭不能吃肉,只能吃素,眾官員吃了一道素燒土豆泥,全都念念不忘,打探食材來源以及製作方法。
像這種皇家帶頭做推廣的事兒,還怕不成功的。當貴族們都開始對那麼個不起眼的土黃疙瘩的美味,念念不忘的時候,進入民間推廣便是事半功備的事兒。
這一年的秋收,非常成功,各地傳回的反響比預期的都要好。
當然,依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譬如吃了發芽的土豆,中毒的事兒。這些自然有韓俊熙為首的醫療協會,在各地做科普工作,幫忙治療中毒患者,順利壓下了早朝時,一個中毒大臣的哭敘。
生活的車輪滾滾向前,總有不如意之事,也總會渡過難關,奔向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