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李懷懿摩挲著姜鸞的手,「鸞鸞,」他的聲音低低的,「朕每日都在思念你。」
看見樹思念她,看見花思念她,就連看見廣闊無垠的夜空,都想起她,希望和她共同分享這浩瀚盛景。
姜鸞微笑,「我要陪伴阿娘。」
「朕明白。」李懷懿撫摸著她的頭,「朕會多來看看你。」
如果巧取豪奪會將她推得更遠,他願意以十足的耐心,等待鸞鸞重新投入他的懷抱。
畢竟,在這天底下,沒有比他更出眾的男子了,而他早已將最珍貴的東西獻給了她。
御醫們從內室出來,稟道:「陛下,皇后娘娘,臣等已經診明,太后娘娘偶感風寒,致使積疾復發,體內寒熱交替,譬如藝人行走絲繩,著實兇險。臣等給太后娘娘施了針灸,她的精神略有好轉。經商議過後,臣等認為應以懷仁子為引,佐之甘草、芡實、白木耳等性平之藥,萬不可開溫補驅寒之方,恐衝撞太后貴體。」
李懷懿道,「就按你們說的辦吧。至於懷仁子,朕此次出行,帶了一些,更多的還在宮中——」他沉思一會兒,對一旁的侍人吩咐道,「命衛飛章回宮去取,讓他快馬加鞭,給朕取來。」
「是。」
眾人領命而出,李懷懿牽住姜鸞的手,站起身,「鸞鸞,帶朕進去看看太后吧。」
若非他的過失,太后又怎會積下隱疾。
姜鸞思忖一會兒,先打發侍女進去看,「看看阿娘醒了沒有,若她醒了,問問她是否想見陛下。」
侍女應是,不一會兒,她從內室出來,回道:「太后娘娘已經醒了,傳公主和秦王陛下入內。」
李懷懿心中一動,驚喜如同潮水一般,朝他的心尖湧來。
之前,太后可從未正眼看過他。
姜鸞牽著李懷懿的手入內。他的手掌寬大有力,上頭一層薄繭,是長久的騎射和書寫留下的痕跡。
內室里裊裊升著一爐安息香,窗牖半開,無限春光乍泄,從窗外探進來。莊太后坐在床頭,身後靠著一個大迎枕。她的臉龐疲憊柔和,視線從他們交握的手上滑過,先看了一眼姜鸞,隨後將目光停在李懷懿的身上。
「你們就坐在這裡吧。」她指了指床頭的錦凳,上頭細細蒙了層錦布,是瓜瓞綿綿的圖案。
錦凳只有一張,李懷懿讓姜鸞坐下,他朝莊太后行了禮,隨後站在姜鸞身旁。
莊太后打量著他,李懷懿迎著她的視線,不慌不忙,沉靜淡然。他的身姿挺拔如竹,芝蘭玉樹,光風霽月。
莊太后嘆口氣,「不知秦王陛下,要如何對待哀家的阿鸞?」
「自是以誠相待。」
「陛下實非君子。」
李懷懿並未勃然色變,他仍是風度翩翩地微笑,「然則朕言而有信,朕對待鸞鸞之心,日月可鑑。」
「那麼陛下如何對待後宮三千佳麗?」
「朕已然將她們送往瑤光寺,若有不願出家者,嫁娶自便,只是為了大秦聲名,這些妃嬪若要另嫁,需換個身份。」
莊太后瞠目,看向姜鸞。
這麼久以來,她除了觀察李懷懿其為人外,便是不願讓阿鸞走自己的老路,沒想到——
不愧是她的女兒,手腕驚人。
莊太后默然地想。
姜鸞坐在錦凳上,難得有些羞赧,她微微垂首,脖頸微紅,像一隻柔軟的奶貓。
李懷懿瞥見,喉結一緊,目光愈發深邃。
莊太后唇畔含了笑意,「阿鸞,你何日想回秦宮?」
姜鸞睜大雙眸,「阿娘,我要陪你。」
「傻阿鸞。」莊太后摸了摸她的小腦袋,不由自主的想,若是阿鸞不在秦王身邊,他又能忍得了多久不納美呢?
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天下。世上的美人,都任他予取予求。
「阿鸞,待我的病好了,你便隨著秦王陛下回宮吧。」莊太后尋思一會兒,拍板道。
李懷懿難得心緒如此暢然,得了這句話,他更是對御醫們下了命令,要求他們務必儘快將莊太后治好。
春色越發深,鳥雀飛鳴,蜂蝶亂舞,層層疊疊的綠意綻放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如同在心中蓬勃而開的希望。
「陛下,皇后娘娘,太后娘娘的身體已無大礙,只是日後需好生調養,不可隨意離開氣候溫和之地。」御醫們擦了擦額角的汗,稟道。
這陣子,他們簡直是嘔心瀝血,連囫圇覺都沒睡幾晚,夜夜都在琢磨醫書。
「很好。」李懷懿的聲音帶上笑意,「朕重重有賞!」
他給御醫們賜下黃金百兩、良田美宅,又將其中幾個勞苦功高的,加官進爵,賜戶恩賞。御醫們喜不自禁,紛紛叩首拜謝。
翌日清晨,李懷懿早早敲響姜鸞的閨門。侍女見到是他,開了門,引他入內。
姜鸞大早上被吵醒,心緒不佳。李懷懿嘴角噙笑,坐在她的床頭,把她睡亂的頭髮攏好,「鸞鸞,該隨朕回宮了。」
他視線一掃,瞥見屋內堆滿箱籠,可見莊太后已將姜鸞的行李收拾好了。
姜鸞翻了個身,把臉埋進被褥里,聲音綿軟無力,「我要再睡一會兒。」
「這可不行。」李懷懿眉梢微挑,吻了下姜鸞的手指,將她抱起來,「朕幫你更衣。」
姜鸞惺忪著睡眼,像只睏倦的小奶貓,軟綿綿的。李懷懿心情舒暢,往侍女處瞥了一眼,侍女識趣地退下。
看見樹思念她,看見花思念她,就連看見廣闊無垠的夜空,都想起她,希望和她共同分享這浩瀚盛景。
姜鸞微笑,「我要陪伴阿娘。」
「朕明白。」李懷懿撫摸著她的頭,「朕會多來看看你。」
如果巧取豪奪會將她推得更遠,他願意以十足的耐心,等待鸞鸞重新投入他的懷抱。
畢竟,在這天底下,沒有比他更出眾的男子了,而他早已將最珍貴的東西獻給了她。
御醫們從內室出來,稟道:「陛下,皇后娘娘,臣等已經診明,太后娘娘偶感風寒,致使積疾復發,體內寒熱交替,譬如藝人行走絲繩,著實兇險。臣等給太后娘娘施了針灸,她的精神略有好轉。經商議過後,臣等認為應以懷仁子為引,佐之甘草、芡實、白木耳等性平之藥,萬不可開溫補驅寒之方,恐衝撞太后貴體。」
李懷懿道,「就按你們說的辦吧。至於懷仁子,朕此次出行,帶了一些,更多的還在宮中——」他沉思一會兒,對一旁的侍人吩咐道,「命衛飛章回宮去取,讓他快馬加鞭,給朕取來。」
「是。」
眾人領命而出,李懷懿牽住姜鸞的手,站起身,「鸞鸞,帶朕進去看看太后吧。」
若非他的過失,太后又怎會積下隱疾。
姜鸞思忖一會兒,先打發侍女進去看,「看看阿娘醒了沒有,若她醒了,問問她是否想見陛下。」
侍女應是,不一會兒,她從內室出來,回道:「太后娘娘已經醒了,傳公主和秦王陛下入內。」
李懷懿心中一動,驚喜如同潮水一般,朝他的心尖湧來。
之前,太后可從未正眼看過他。
姜鸞牽著李懷懿的手入內。他的手掌寬大有力,上頭一層薄繭,是長久的騎射和書寫留下的痕跡。
內室里裊裊升著一爐安息香,窗牖半開,無限春光乍泄,從窗外探進來。莊太后坐在床頭,身後靠著一個大迎枕。她的臉龐疲憊柔和,視線從他們交握的手上滑過,先看了一眼姜鸞,隨後將目光停在李懷懿的身上。
「你們就坐在這裡吧。」她指了指床頭的錦凳,上頭細細蒙了層錦布,是瓜瓞綿綿的圖案。
錦凳只有一張,李懷懿讓姜鸞坐下,他朝莊太后行了禮,隨後站在姜鸞身旁。
莊太后打量著他,李懷懿迎著她的視線,不慌不忙,沉靜淡然。他的身姿挺拔如竹,芝蘭玉樹,光風霽月。
莊太后嘆口氣,「不知秦王陛下,要如何對待哀家的阿鸞?」
「自是以誠相待。」
「陛下實非君子。」
李懷懿並未勃然色變,他仍是風度翩翩地微笑,「然則朕言而有信,朕對待鸞鸞之心,日月可鑑。」
「那麼陛下如何對待後宮三千佳麗?」
「朕已然將她們送往瑤光寺,若有不願出家者,嫁娶自便,只是為了大秦聲名,這些妃嬪若要另嫁,需換個身份。」
莊太后瞠目,看向姜鸞。
這麼久以來,她除了觀察李懷懿其為人外,便是不願讓阿鸞走自己的老路,沒想到——
不愧是她的女兒,手腕驚人。
莊太后默然地想。
姜鸞坐在錦凳上,難得有些羞赧,她微微垂首,脖頸微紅,像一隻柔軟的奶貓。
李懷懿瞥見,喉結一緊,目光愈發深邃。
莊太后唇畔含了笑意,「阿鸞,你何日想回秦宮?」
姜鸞睜大雙眸,「阿娘,我要陪你。」
「傻阿鸞。」莊太后摸了摸她的小腦袋,不由自主的想,若是阿鸞不在秦王身邊,他又能忍得了多久不納美呢?
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天下。世上的美人,都任他予取予求。
「阿鸞,待我的病好了,你便隨著秦王陛下回宮吧。」莊太后尋思一會兒,拍板道。
李懷懿難得心緒如此暢然,得了這句話,他更是對御醫們下了命令,要求他們務必儘快將莊太后治好。
春色越發深,鳥雀飛鳴,蜂蝶亂舞,層層疊疊的綠意綻放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如同在心中蓬勃而開的希望。
「陛下,皇后娘娘,太后娘娘的身體已無大礙,只是日後需好生調養,不可隨意離開氣候溫和之地。」御醫們擦了擦額角的汗,稟道。
這陣子,他們簡直是嘔心瀝血,連囫圇覺都沒睡幾晚,夜夜都在琢磨醫書。
「很好。」李懷懿的聲音帶上笑意,「朕重重有賞!」
他給御醫們賜下黃金百兩、良田美宅,又將其中幾個勞苦功高的,加官進爵,賜戶恩賞。御醫們喜不自禁,紛紛叩首拜謝。
翌日清晨,李懷懿早早敲響姜鸞的閨門。侍女見到是他,開了門,引他入內。
姜鸞大早上被吵醒,心緒不佳。李懷懿嘴角噙笑,坐在她的床頭,把她睡亂的頭髮攏好,「鸞鸞,該隨朕回宮了。」
他視線一掃,瞥見屋內堆滿箱籠,可見莊太后已將姜鸞的行李收拾好了。
姜鸞翻了個身,把臉埋進被褥里,聲音綿軟無力,「我要再睡一會兒。」
「這可不行。」李懷懿眉梢微挑,吻了下姜鸞的手指,將她抱起來,「朕幫你更衣。」
姜鸞惺忪著睡眼,像只睏倦的小奶貓,軟綿綿的。李懷懿心情舒暢,往侍女處瞥了一眼,侍女識趣地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