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景尋先前的感覺都沒有錯,一直以來跟他相處愉快的枕邊人沈逸燼,的確是書中還沒有黑化的「沈逸燼」的形象。

  ……即使對反派前期的著墨並不多,可單憑寥寥幾件事情,也能讓讀者看到反派先生的深沉、隱忍和強大。

  就真的很沈逸燼。

  至於到底為什麼黑化,據裴學長的劇透,還是因為沈逸燼的母親。

  ……先生的母親原來並不是自殺,而是他殺。

  兇手就是渣攻的生母,後來沈逸燼的繼母楊念嬌。

  更毀三觀的是楊念嬌一個人當然做不了潛入沈家殺人這種事情,她還另有幫手。

  而那個幫手就是……沈逸燼的父親。

  原來兩個人並不是在沈逸燼母親過世後才好上的,而是早就暗度陳倉。

  只是捂得嚴實,先前沒有人知道罷了。

  他們很聰明。

  當年先生母親跳樓的事情被定義為了自殺,到後來楊念嬌以繼母的身份進門,中間隔了一段時間,所以這麼多年了,從來都沒有人懷疑。

  ……

  知道這個真相的景尋心情已經不能用複雜來簡單形容。

  他簡直是如墜冰窟。

  就在昨天,景尋才剛知道關於先生母親的事。

  沒由來的,腦海中又映出了那個趴在窗前的小小的沈逸燼。

  ……因為母親就死在自己面前,先生已經受了這麼多年的苦難了。

  可誰又能想到,那件事不是結局,而是後面一切的□□。

  用學長的話說,沈逸燼的黑化並不令讀者意外。

  只會令讀者感到痛惜。

  被母親的死困擾了好多年的反派先生,卻硬生生地通過極度的自我克制而做了很多年的好人。

  他陰鷙,但他不自私。

  他嚴苛,但他也做到了絕對的公平。

  他冷漠,卻還是挑起了沈家的重擔。

  他內心空曠,沒法感受任何情感和快樂,能感受到的只有雨夜裡無盡的失眠和暴躁。

  可就是這樣的他,道德底線卻很高,也比任何人都要講理。

  明明眼裡的一切都是黑白灰暗的,沈逸燼卻強行給了周邊人很多色彩。

  即使有時候為了維持公平、承擔重任,他要經歷和承受的比所有人都多。

  可即使這樣。

  他還是通過極端的自制力,過著如同精密儀器一般的生活,循規蹈矩。

  但這一切都在得知他母親真正的死因後消散了。

  他先前有多克制清醒。

  後期就有多瘋狂。

  但這似乎又是在情理之中。

  ——因為固執地維繫著公平、給身邊人帶來色彩的沈逸燼,卻從沒有得到過一絲好報。

  他居然跟一個殺死自己母親的人同在一個屋檐下。

  被他一再縱容忍讓的弟弟,是殺他母親兇手的兒子。

  原本以為只是更喜歡身為正常人的弟弟的父親,卻是跟小三聯手害死他母親的真兇。

  他本不必容忍他們。

  那為什麼還要容忍?

  他的世界從來沒有過一絲色彩。

  所以就乾脆毀了它。

  ……

  這就是景尋一直在擔心著的「先生黑化」一事的起因。

  在原著中,陰錯陽差地知道了這個真相後,本來只是十足冷漠、一心搞事業的反派先生突然就黑化了。

  因為要給生母報仇。

  而他選擇的復仇方式也很簡單,就是用盡各種手段地報復和折磨所有當事人,包括試圖阻止他的人,包括一直以來都不斷使小計謀騷擾他的渣攻,也一併不想放過。

  ……可令景尋感覺無力的是,沈逸燼的母親已經過世很多年,被害死早就成了事實。

  這種事情他無法改變,也逆轉不了。

  光是聽見描述,景尋的眼淚就簌簌地,止不住地往下落。

  一半是心疼的,一半是急的。

  即使裴清年被他嚇到、手忙腳亂地詢問他怎麼了,給他擦眼淚,景尋也根本控制不了。

  單是看書的讀者都會對反派產生一絲惋惜和憐憫,更何況是他。

  學長看的只不過是一本書。

  可他看的,從來都是沈逸燼這個人啊!

  那書里並不會寫先生是怎麼樣一坐到天明的,也不會描述得出沈逸燼的壓抑,他無聲的歇斯底里和掙扎。

  但這些,景尋都知道。

  所以他心疼。

  更要命的是原本覺得過去的事情已經是既定事實,他只希望先生未來能好好的。

  可結果卻是……讓沈逸燼最終黑化的那把鑰匙早已經被鑄成了。

  他解不了。

  這道題,他解不了。

  景尋不知道他是怎麼重拾心情跑回來的,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現在他已經知道先生母親去世的真相。

  他應該告訴沈逸燼。

  可顯然不能就這麼告訴他。

  他也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地去阻止先生知道這件事。

  但那樣對於先生來說,就是公平的嗎?

  身為人子,沈逸燼有權利知道自己母親去世的真相。

  ……

  那邊沈逸燼說了一句放下吧,就自動拿起那份資料看了起來。

  他看資料的時候,景尋也在看著他。

  思來想去,景尋覺得最好的法子是告訴先生,但在那之前要做好很多準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