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對於庶女來說,嫁個好人家對她們也有好處,不過互惠互利罷了。
周晗有些羞澀,絞著手帕,卻還是欣喜地抬頭朝周韞投去一抹感激的眼神。
說話間,段嬤嬤抱著瑾兒進來。
周夫人當下直接站起來,稀罕地抱著瑾兒不鬆手,仔細打量一番後,口中不住說著:「臣婦瞧著,大皇子這眉眼是極像娘娘的,不過這鼻樑卻是像皇上多些。」
周韞沒忍住揚了揚眉,卻也好似炫耀地抱怨:
「這皮猴子在本宮肚子中是磨人得很,這齣來後,反倒乖巧很多,就知道替他父皇省心。」
話落,見周夫人稀罕到不撒手的模樣,撇了撇嘴,周韞說:「娘這麼想抱孫子,怎麼不讓大哥早些成婚?」
周夫人抬眸覷了她一眼,道:「你大哥是府中長子,他的親事總要好好相看。」
周韞聳了聳肩,總歸有她這一陣東風,是不怕她大哥說不到好親事的。
因賞梅宴,周韞取消了今日的請安。
快正午時,時春才掀開二重提花簾進來稟告,顧姑娘來了。
周韞一喜,周夫人剛好還要帶周晗和旁人打交道,順勢就起身帶著周晗離開。
顧妍進來時和周夫人打了個照面,還未進殿,就聽見一聲抱怨:「你倒是來得晚。」
周夫人掩了掩唇,顧妍無奈抿唇笑,欠身進了殿中,溫柔地嗔瞪了眼周韞:「娘娘那話讓夫人聽見了,可不定怎麼笑話呢。」
也只有顧妍會對周韞說教,周韞撇了撇嘴,嘀咕:「娘才不會笑話我呢。」
說罷,不等顧妍行禮,就狐疑地眯了眯眸子:
「你一人?你那些姐妹沒鬧著跟來?」
顧妍的那些堂姐妹,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能讓顧妍一個人前來?
周韞怕國公府為難顧妍,沒有隻請顧妍一人,而是將帖子送進國公府,她可不信,有進宮的機會,顧嬌會輕易放過。
顧妍失笑,和周韞交換了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娘娘特意派人在宮前等臣女,嬸娘和二妹明知娘娘和臣女的交情,自然不敢前來,經過御花園時,就停下了。」
周韞懨懨地耷拉下眸眼。
她不喜歡顧二夫人和顧嬌,可她如今是皇后,她們是國公府的家眷,容不得周韞任性。
忽地,顧妍和周韞說起了一件事,讓周韞有些意外:「臣女沒想到,沈大人居然會辭官。」
顧妍是和周韞在郭城認識的,但顧妍只是去郭城外祖家罷了,待了數日,就回了長安。
待周韞回長安時,顧妍幾番照料周韞。
那時,她和裴時情投意合,而裴時不知何時竟與沈青秋交好起來。
有她和周韞的地方,總會看見這位名動長安的狀元郎,而沈青秋對周韞的照顧,顧妍早就看在眼底。
可那時,沈青秋一切心思皆很隱晦,又有安王那般對周韞大膽求愛的人在,很少會有人關注沈青秋。
對上周韞有些不自然的臉色,顧妍稍有些詫異,覷了眼四周,壓低聲音:「瞧娘娘這模樣,應是知曉了沈大人的心意?」
周韞一驚,錯愕地看向顧妍。
半晌,周韞堪堪地說:「你知曉?」
顧妍含笑點頭,周韞越發糊塗了,撫額有些頭疼:「這是什麼時候的事,你怎麼都沒和我說過?」
這下輪到顧妍驚訝了,脫口:
「娘娘不記得了?」
周韞狐疑地看向她。
顧妍見她這反應,終於意識到這些年,她一直搞錯一件事。
她苦笑道:「我還以為你是不喜歡他,才一直對他淡淡,如今看來,你根本沒認出他來。」
周韞被她無厘頭的話要搞糊塗了,蹙著細眉,催促道:「姐姐快別打謎語了!」
顧妍無奈,只好輕聲和她說起:「娘娘還記得,當初我們在郭城的時候嗎?」
郭城靠水湖,也不是第一次有災情。
不過裴時賑災是鼠疫,而當年則是水災,工部奉命修水壩,可那時依舊鬧了災荒,有許多百姓衣不蔽體。
那時她和周韞都是官眷,出行身邊皆帶著侍衛和婢女。
那次,她和母親要去布施,周韞好奇心太甚,非要鬧著跟去。
遇見沈青秋是個意外。
布施時,難民忽然暴起,沈青秋在一群難民中被推倒在地,在一群暴起的難民中被推倒是一件可怕的事。
可好巧不巧,那群難民擋住了周韞的馬車,周韞自幼就是被嬌寵的性子,見一群難民攔了她的路,她徑直讓侍衛驅趕了難民,也就正好救了沈青秋。
沈青秋長得太好,氣質也太出眾,即使在一群難民中,也格外顯眼。
許是好奇心,促使周韞下了馬車,那日周韞穿著一身紅裳,即使在長安城這種地方,周韞也算得上耀眼奪目,更何況是在小小的郭城。
顧妍不記得當時周韞和沈青秋說了什麼,只記得,周韞拔下頭上的一直玉簪,然後隨手遞給了沈青秋。
遂後,周韞就徑直轉身,徒余沈青秋站在原地一臉怔然。
回到那車後,她娘親還在擔憂地說怕那些難民會傷到周韞。
可周韞卻毫不在意地笑了笑:
「我身邊有侍衛,他們近不了我的身,而且,姐姐你有沒有看見,那個難民長得可真好看!」
周晗有些羞澀,絞著手帕,卻還是欣喜地抬頭朝周韞投去一抹感激的眼神。
說話間,段嬤嬤抱著瑾兒進來。
周夫人當下直接站起來,稀罕地抱著瑾兒不鬆手,仔細打量一番後,口中不住說著:「臣婦瞧著,大皇子這眉眼是極像娘娘的,不過這鼻樑卻是像皇上多些。」
周韞沒忍住揚了揚眉,卻也好似炫耀地抱怨:
「這皮猴子在本宮肚子中是磨人得很,這齣來後,反倒乖巧很多,就知道替他父皇省心。」
話落,見周夫人稀罕到不撒手的模樣,撇了撇嘴,周韞說:「娘這麼想抱孫子,怎麼不讓大哥早些成婚?」
周夫人抬眸覷了她一眼,道:「你大哥是府中長子,他的親事總要好好相看。」
周韞聳了聳肩,總歸有她這一陣東風,是不怕她大哥說不到好親事的。
因賞梅宴,周韞取消了今日的請安。
快正午時,時春才掀開二重提花簾進來稟告,顧姑娘來了。
周韞一喜,周夫人剛好還要帶周晗和旁人打交道,順勢就起身帶著周晗離開。
顧妍進來時和周夫人打了個照面,還未進殿,就聽見一聲抱怨:「你倒是來得晚。」
周夫人掩了掩唇,顧妍無奈抿唇笑,欠身進了殿中,溫柔地嗔瞪了眼周韞:「娘娘那話讓夫人聽見了,可不定怎麼笑話呢。」
也只有顧妍會對周韞說教,周韞撇了撇嘴,嘀咕:「娘才不會笑話我呢。」
說罷,不等顧妍行禮,就狐疑地眯了眯眸子:
「你一人?你那些姐妹沒鬧著跟來?」
顧妍的那些堂姐妹,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能讓顧妍一個人前來?
周韞怕國公府為難顧妍,沒有隻請顧妍一人,而是將帖子送進國公府,她可不信,有進宮的機會,顧嬌會輕易放過。
顧妍失笑,和周韞交換了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娘娘特意派人在宮前等臣女,嬸娘和二妹明知娘娘和臣女的交情,自然不敢前來,經過御花園時,就停下了。」
周韞懨懨地耷拉下眸眼。
她不喜歡顧二夫人和顧嬌,可她如今是皇后,她們是國公府的家眷,容不得周韞任性。
忽地,顧妍和周韞說起了一件事,讓周韞有些意外:「臣女沒想到,沈大人居然會辭官。」
顧妍是和周韞在郭城認識的,但顧妍只是去郭城外祖家罷了,待了數日,就回了長安。
待周韞回長安時,顧妍幾番照料周韞。
那時,她和裴時情投意合,而裴時不知何時竟與沈青秋交好起來。
有她和周韞的地方,總會看見這位名動長安的狀元郎,而沈青秋對周韞的照顧,顧妍早就看在眼底。
可那時,沈青秋一切心思皆很隱晦,又有安王那般對周韞大膽求愛的人在,很少會有人關注沈青秋。
對上周韞有些不自然的臉色,顧妍稍有些詫異,覷了眼四周,壓低聲音:「瞧娘娘這模樣,應是知曉了沈大人的心意?」
周韞一驚,錯愕地看向顧妍。
半晌,周韞堪堪地說:「你知曉?」
顧妍含笑點頭,周韞越發糊塗了,撫額有些頭疼:「這是什麼時候的事,你怎麼都沒和我說過?」
這下輪到顧妍驚訝了,脫口:
「娘娘不記得了?」
周韞狐疑地看向她。
顧妍見她這反應,終於意識到這些年,她一直搞錯一件事。
她苦笑道:「我還以為你是不喜歡他,才一直對他淡淡,如今看來,你根本沒認出他來。」
周韞被她無厘頭的話要搞糊塗了,蹙著細眉,催促道:「姐姐快別打謎語了!」
顧妍無奈,只好輕聲和她說起:「娘娘還記得,當初我們在郭城的時候嗎?」
郭城靠水湖,也不是第一次有災情。
不過裴時賑災是鼠疫,而當年則是水災,工部奉命修水壩,可那時依舊鬧了災荒,有許多百姓衣不蔽體。
那時她和周韞都是官眷,出行身邊皆帶著侍衛和婢女。
那次,她和母親要去布施,周韞好奇心太甚,非要鬧著跟去。
遇見沈青秋是個意外。
布施時,難民忽然暴起,沈青秋在一群難民中被推倒在地,在一群暴起的難民中被推倒是一件可怕的事。
可好巧不巧,那群難民擋住了周韞的馬車,周韞自幼就是被嬌寵的性子,見一群難民攔了她的路,她徑直讓侍衛驅趕了難民,也就正好救了沈青秋。
沈青秋長得太好,氣質也太出眾,即使在一群難民中,也格外顯眼。
許是好奇心,促使周韞下了馬車,那日周韞穿著一身紅裳,即使在長安城這種地方,周韞也算得上耀眼奪目,更何況是在小小的郭城。
顧妍不記得當時周韞和沈青秋說了什麼,只記得,周韞拔下頭上的一直玉簪,然後隨手遞給了沈青秋。
遂後,周韞就徑直轉身,徒余沈青秋站在原地一臉怔然。
回到那車後,她娘親還在擔憂地說怕那些難民會傷到周韞。
可周韞卻毫不在意地笑了笑:
「我身邊有侍衛,他們近不了我的身,而且,姐姐你有沒有看見,那個難民長得可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