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女王看了他一眼,點頭同意了。
幾人緊接著討論起道爾頓執行這個任務率領的軍隊人數,單看軍隊素質來說,道爾頓一手帶出來的那支軍隊最為合適。但那也是目前羅蘭帝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不能全部讓他們進入聖城承擔風險。經過簡單的商談之後,由道爾頓將自己的部分軍隊打散,混合起來重編了一支約三千五百人的部隊。
剩餘的軍隊又分為兩路,一路由女王率領調轉回國,一路北上既威懾虎視眈眈的魯特帝國又「收復」那些先前被西烏勒人攻占的城市。
羅德里大主教同樣也留了下來。
他將通過貝扎爾達派組織修士救濟難民,儘可能地醫治感染者,由於不確定是否有天花病人在阿瑟親王封城前逃到別處,他還需要利用自己的情報網對周邊地區進行全力地排查。另外,他辭去了羅蘭帝國蓋爾特大主教一職,以樞機主教的身份正式「返回」教皇國,並將參與接下來的教皇選舉。
………………………………
哪怕所有人都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送女王回羅蘭,女王動身的時間還是安排在次日白天。
為避免引起恐慌,聖城爆發瘟疫的消息,到目前為止,還處於封鎖中。
明面上,女王率軍回國是聖城的異教徒們已經受神罰葬身火海,神將它的城市交到了選定者手中。不過雖然聖城已經收復了,但余火未滅,為安全起見,女王本人及絕大部分軍隊就不踏進聖城了,只留道爾頓主持聖城滅火事宜。
如果有心人留意,肯定會發現這一系列安排太過於倉促,但是他們的聲音無法掀起浪花。
等到女王抵達安全地帶,樞機團棄城而逃,背棄神明,引來災厄降臨聖城的傳聞就會迅速地在大地上掀起狂瀾。
事態緊急,一切從簡。
軍隊分撥啟程,在前所未有的嚴厲命令下,行動迅速如擰緊的齒輪,每一分一秒都嚴絲合縫。
聖城的火燃了一整夜未熄,只是火光小了,遠遠地能夠看到滾滾濃煙。
道爾頓騎著馬,吊在隊伍最後面。
他回頭,看見女王那輛以紅色為主,裝飾有黃金浮雕的馬車亹亹而去,邊緣在太陽光里模糊朦朧。他們一個朝濃煙籠罩的人間地獄而去,一個駛入漫天的光里,就像來日一個上天國一個下地獄。
耳邊響著刺耳的話。
要命運相糾纏相掛鉤,要生或死成為故事最奪目的一筆。
她是要名留青史的,百年千年後,人們會讚頌她的光輝歌頌她的偉業,那麼他呢?那麼多年以後,史書上記載,羅蘭女王的將領和士兵多如沙海,他的名字被淹沒其中,誰還會記得誰還會知道這個名字有什麼不同?
阿瑟親王固然是個瘋子,卻得到了勝利。
那麼,他呢?
他忽然撥馬,朝漸行漸遠的馬車追了上去。
…………………………
女王聽見了馬蹄聲。
急促如鼓點,劈開了人群,徑直地抵達馬車邊。
她讓馬車停了下來。
道爾頓翻身從馬背上跳下,朝女王伸出手,將一本不知是什麼的書遞給她。他緊緊地注視著那張美麗的臉,眉骨投下的陰影里他的目光執拗陰鬱而又默然情深。女王將書接了過去,他沒有把手收回去,反而緊緊地握住了她的手腕。
他語氣格外急促:「我能向您提前要個封賞嗎?陛下。」
「說吧。」
「不要把玫瑰再賜給別人。」
第133章 情書千行
光透過窗, 一整塊金子似的方形投在車裡。
女王翻開深棕牛皮本,淡黃色的紙張邊緣在翻閱時帶起一條極細極亮的線,陽光里飛舞著金粉末般的微塵, 略微傾斜的藍黑色字跡浮了出來。
「我在您設的墳墓里
混亂而迷醉的火
在胸膛里緊張而貪灼……」
她的手指頓了一下,隱約如同碰到燃燒著的火。
道爾頓追上馬車遞過來的東西不是書。
是寫滿字的本子。
道爾頓的字很漂亮,與他飽受詬病的肆意妄為習性不一樣, 他的字筆跡乾淨利落, 每個字母都像在無人處懸掛在牆上的刀, 刀身清亮而又寂靜沉默。字行里, 閃爍出錘鍊刀劍時迸濺的鐵火。
他問:
我該剖開哪幾根肋骨
才能把心臟做成果實
任您驅群鳥啄食?
…………………………
黑色的濃煙在聖城的天空上盤踞。
道爾頓擦著槍,忍耐著空氣中那股毛髮、血肉、骨頭和油脂混雜燒焦後的古怪味道。恐怕沒有比這更不詳, 也更讓人反胃的味道了,但久了也漸漸就習慣了。
他沒有將聖城的大火徹底熄滅,而是設法將它控制在了一個範圍內, 並保持它不熄滅。
在搜查病人進行隔離時,必須幾個人一組,他們沒有那麼多瘟疫醫生的鳥嘴面具和斗篷, 只能儘量用面具或者布蒙住自己的口鼻, 雙手。假如一間房屋裡的人全死光了,便將屍體運到城市東北集中燒毀。假如有病人或者與病人、屍體接觸過的人,那麼就帶到集中隔離的地方去。之所以幾人一組,是因為他們要互相監督,如果搜查過程有同伴不幸感染, 就要立刻將他也隔離——亦或者處死。
這些都不容易。
幾人緊接著討論起道爾頓執行這個任務率領的軍隊人數,單看軍隊素質來說,道爾頓一手帶出來的那支軍隊最為合適。但那也是目前羅蘭帝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不能全部讓他們進入聖城承擔風險。經過簡單的商談之後,由道爾頓將自己的部分軍隊打散,混合起來重編了一支約三千五百人的部隊。
剩餘的軍隊又分為兩路,一路由女王率領調轉回國,一路北上既威懾虎視眈眈的魯特帝國又「收復」那些先前被西烏勒人攻占的城市。
羅德里大主教同樣也留了下來。
他將通過貝扎爾達派組織修士救濟難民,儘可能地醫治感染者,由於不確定是否有天花病人在阿瑟親王封城前逃到別處,他還需要利用自己的情報網對周邊地區進行全力地排查。另外,他辭去了羅蘭帝國蓋爾特大主教一職,以樞機主教的身份正式「返回」教皇國,並將參與接下來的教皇選舉。
………………………………
哪怕所有人都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送女王回羅蘭,女王動身的時間還是安排在次日白天。
為避免引起恐慌,聖城爆發瘟疫的消息,到目前為止,還處於封鎖中。
明面上,女王率軍回國是聖城的異教徒們已經受神罰葬身火海,神將它的城市交到了選定者手中。不過雖然聖城已經收復了,但余火未滅,為安全起見,女王本人及絕大部分軍隊就不踏進聖城了,只留道爾頓主持聖城滅火事宜。
如果有心人留意,肯定會發現這一系列安排太過於倉促,但是他們的聲音無法掀起浪花。
等到女王抵達安全地帶,樞機團棄城而逃,背棄神明,引來災厄降臨聖城的傳聞就會迅速地在大地上掀起狂瀾。
事態緊急,一切從簡。
軍隊分撥啟程,在前所未有的嚴厲命令下,行動迅速如擰緊的齒輪,每一分一秒都嚴絲合縫。
聖城的火燃了一整夜未熄,只是火光小了,遠遠地能夠看到滾滾濃煙。
道爾頓騎著馬,吊在隊伍最後面。
他回頭,看見女王那輛以紅色為主,裝飾有黃金浮雕的馬車亹亹而去,邊緣在太陽光里模糊朦朧。他們一個朝濃煙籠罩的人間地獄而去,一個駛入漫天的光里,就像來日一個上天國一個下地獄。
耳邊響著刺耳的話。
要命運相糾纏相掛鉤,要生或死成為故事最奪目的一筆。
她是要名留青史的,百年千年後,人們會讚頌她的光輝歌頌她的偉業,那麼他呢?那麼多年以後,史書上記載,羅蘭女王的將領和士兵多如沙海,他的名字被淹沒其中,誰還會記得誰還會知道這個名字有什麼不同?
阿瑟親王固然是個瘋子,卻得到了勝利。
那麼,他呢?
他忽然撥馬,朝漸行漸遠的馬車追了上去。
…………………………
女王聽見了馬蹄聲。
急促如鼓點,劈開了人群,徑直地抵達馬車邊。
她讓馬車停了下來。
道爾頓翻身從馬背上跳下,朝女王伸出手,將一本不知是什麼的書遞給她。他緊緊地注視著那張美麗的臉,眉骨投下的陰影里他的目光執拗陰鬱而又默然情深。女王將書接了過去,他沒有把手收回去,反而緊緊地握住了她的手腕。
他語氣格外急促:「我能向您提前要個封賞嗎?陛下。」
「說吧。」
「不要把玫瑰再賜給別人。」
第133章 情書千行
光透過窗, 一整塊金子似的方形投在車裡。
女王翻開深棕牛皮本,淡黃色的紙張邊緣在翻閱時帶起一條極細極亮的線,陽光里飛舞著金粉末般的微塵, 略微傾斜的藍黑色字跡浮了出來。
「我在您設的墳墓里
混亂而迷醉的火
在胸膛里緊張而貪灼……」
她的手指頓了一下,隱約如同碰到燃燒著的火。
道爾頓追上馬車遞過來的東西不是書。
是寫滿字的本子。
道爾頓的字很漂亮,與他飽受詬病的肆意妄為習性不一樣, 他的字筆跡乾淨利落, 每個字母都像在無人處懸掛在牆上的刀, 刀身清亮而又寂靜沉默。字行里, 閃爍出錘鍊刀劍時迸濺的鐵火。
他問:
我該剖開哪幾根肋骨
才能把心臟做成果實
任您驅群鳥啄食?
…………………………
黑色的濃煙在聖城的天空上盤踞。
道爾頓擦著槍,忍耐著空氣中那股毛髮、血肉、骨頭和油脂混雜燒焦後的古怪味道。恐怕沒有比這更不詳, 也更讓人反胃的味道了,但久了也漸漸就習慣了。
他沒有將聖城的大火徹底熄滅,而是設法將它控制在了一個範圍內, 並保持它不熄滅。
在搜查病人進行隔離時,必須幾個人一組,他們沒有那麼多瘟疫醫生的鳥嘴面具和斗篷, 只能儘量用面具或者布蒙住自己的口鼻, 雙手。假如一間房屋裡的人全死光了,便將屍體運到城市東北集中燒毀。假如有病人或者與病人、屍體接觸過的人,那麼就帶到集中隔離的地方去。之所以幾人一組,是因為他們要互相監督,如果搜查過程有同伴不幸感染, 就要立刻將他也隔離——亦或者處死。
這些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