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我又哪裡這麼嬌貴了,」季嵐熙從地里拔出一串土豆,摘下來抹乾淨,扔到旁邊的柳條筐里,她用還算 乾淨的手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不甚在意地調笑說:「小娘子也是到了該出府的年紀了,不如你今天隨我走一圈,看上了哪位將士,我便把他許給你可好?」
滿枝被臊得跺腳:「公子只管收你自己的洋芋去,何苦來取笑我!」說罷便把傘往季嵐熙胳膊上一擱,自己回馬車上去了。
這小妮子,還真是禁不起打趣。季嵐熙吃吃笑出聲,卻見旁邊走過來一個細瘦的人影,青衣布衫,腿腳似乎有些不利索,走路微跛,他所經過之處,農人們都紛紛低頭,尊稱一句「孟司農」。
來的人正是孟慎功,他腳步匆匆,一雙眼睛卻晶亮得嚇人,一見季嵐熙便俯身長拜道:「紀公子,孟某替遼東,不,是替大鄭的黎民百姓謝謝您了!」
「孟公子請起,」季嵐熙笑著說道:「我們都同為王爺幕僚,又客氣些什麼。說來我還要感謝您用高爐爐渣製成的肥料呢,足足讓這洋芋每畝多產了幾百斤。」
孟慎功頗為感慨地抬起頭,看著田間地里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這樣的豐收不僅發生在劉家村,更是在廣寧城,乃至在整個遼東發生著。
沒有稅官的逼迫,沒有太倉的分成,他又有多久沒看到農人們臉上收穫時真心實意的笑容了呢?
孟慎功搖了搖頭說:「某豈敢居功!若不是紀公子尋來了這樣的良種,又有王爺下令讓兵士們屯田,還哪裡有這樣的光景。」
季嵐熙笑而不語,她摘下最後一個土豆,抬頭問道:「孟公子觀現在的農事,何時能把糧食收完?」
孟慎功沉吟片刻,在心中默算:「北邊的大同算是收的最晚的,之前又收了十多天,預計全遼不出七日,便能把太倉的糧食收入庫了。」
七天... ...和趙衍出發回京,約莫著也在七天後,算上路上還要耽擱的時日,在初雪之前,肅王便能回到盛京。
季嵐熙雙眼微眯,足足大半月,京中的動向根據原著她心中尚有個大概,只是不知趙衍這一世還要不要;在此時動手。
「王爺。」「王爺。」
趙衍闊步流星地走了過來,只見到田地間站著一個白色的身影,旁邊的正是遼東司農孟慎功,似乎在與那身影熱火朝天地說著什麼。
孟慎功見到趙衍時似乎一愣,隨即對著趙衍頷首,長拜而去。
趙衍默默地盯了他的背影看了一會,這才轉過身來道:「十月底多少還是冷的,正午太陽又大,你先上來吧。」
季嵐熙有些驚訝,這人不在校場,今日跑到田裡面做甚麼。
她眯起眼睛,毫不客氣用泥手握住趙衍伸過來的大手,輕巧地從田壟里翻了上來:「王爺今兒個怎的有這個雅興,糧食的數目我已經讓人交給樓安海,你等著看他的帳目就行了。」
趙衍毫不在意她手上的泥巴,從甲內翻出一方帕子交給季嵐熙,沉聲說:「親眼目睹,才知農事為國事之本。」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季嵐熙悠悠道:「可見王爺和我都是有福之人。」
「過段時間的回京一事,你... ...留在家裡可好?」
季嵐熙有些驚訝地回頭,望著趙衍深邃的眉目:「藩王回京,帶上家眷向來都是舊例,王爺怎的突然說出這話來了?」
趙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我知你向來都是一個聰明人。」
「此次進京,不知內部如何,想來也是像龍潭虎穴般危險。」他的喉結滾了滾,「你父親... ...太子、瑞王必然會有動作,爭儲一事,動輒牽一髮而動全身。」
「... ...我怕我會護不住你。」
趙衍悶聲從嘴裡吐出這句話,似是有些彆扭,把頭扭向別處,也不看季嵐熙。
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今上已經駕崩,季盛卻留在盛京,就算現在的京城是龍潭虎穴,她也必須回去闖上一闖。
何況這一世,趙衍的態度還似乎對自己有所緩和,待他繼承大統之後,季盛從龍有功,也不會把她們一家子都在菜市口示眾令人吧。
季嵐熙咳了咳:「王爺不必擔心,我爹還在京中,無論他們有什麼手段,都繞不過錦衣衛和東廠。」
「... ...隨你。」趙衍皺了皺眉,像是有些生氣。
這人果然是裝的。季嵐熙在心中撇了撇嘴,臉上仍然掛著甜笑兒。
「對了,進京之後不要亂走動,留在王府,也不要吃街邊的東西。」
「... ...知道了。」
季嵐熙看著趙衍離去的背影,微微從胸腔中呼出一口氣,壓制住悸動的心跳。
劇情的最後一部分,也就是盛京之變... ...就要開始了!
之前做的所有準備,也應該派出用場才是!
「來人!」她朗聲說道:「備車,咱們去火器局!」
-
丫環女的腳步輕巧,布納的鞋底像是貓兒一般,踩在青磚上不發出一絲聲音。
她七拐八拐地走進房中,地上的水晶香爐散發出裊裊的煙氣,屋內翻湧著的甜香膩膩的,加上炭火蒸騰起的暖風,叫人有些反胃。
丫環壓抑住喉嚨中的酸水,輕輕地跪在拔步床前。
一時間,屋內只能聽見火炭爆裂的「噼啪」聲。
過了半天,只見一隻白潤細嫩的胳膊懶洋洋地從紗帳中伸了出來,旁邊佇立著的其他丫環這才仿佛活了一般,連忙拿起水盆、皂角、白絨布等物圍上去。
滿枝被臊得跺腳:「公子只管收你自己的洋芋去,何苦來取笑我!」說罷便把傘往季嵐熙胳膊上一擱,自己回馬車上去了。
這小妮子,還真是禁不起打趣。季嵐熙吃吃笑出聲,卻見旁邊走過來一個細瘦的人影,青衣布衫,腿腳似乎有些不利索,走路微跛,他所經過之處,農人們都紛紛低頭,尊稱一句「孟司農」。
來的人正是孟慎功,他腳步匆匆,一雙眼睛卻晶亮得嚇人,一見季嵐熙便俯身長拜道:「紀公子,孟某替遼東,不,是替大鄭的黎民百姓謝謝您了!」
「孟公子請起,」季嵐熙笑著說道:「我們都同為王爺幕僚,又客氣些什麼。說來我還要感謝您用高爐爐渣製成的肥料呢,足足讓這洋芋每畝多產了幾百斤。」
孟慎功頗為感慨地抬起頭,看著田間地里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這樣的豐收不僅發生在劉家村,更是在廣寧城,乃至在整個遼東發生著。
沒有稅官的逼迫,沒有太倉的分成,他又有多久沒看到農人們臉上收穫時真心實意的笑容了呢?
孟慎功搖了搖頭說:「某豈敢居功!若不是紀公子尋來了這樣的良種,又有王爺下令讓兵士們屯田,還哪裡有這樣的光景。」
季嵐熙笑而不語,她摘下最後一個土豆,抬頭問道:「孟公子觀現在的農事,何時能把糧食收完?」
孟慎功沉吟片刻,在心中默算:「北邊的大同算是收的最晚的,之前又收了十多天,預計全遼不出七日,便能把太倉的糧食收入庫了。」
七天... ...和趙衍出發回京,約莫著也在七天後,算上路上還要耽擱的時日,在初雪之前,肅王便能回到盛京。
季嵐熙雙眼微眯,足足大半月,京中的動向根據原著她心中尚有個大概,只是不知趙衍這一世還要不要;在此時動手。
「王爺。」「王爺。」
趙衍闊步流星地走了過來,只見到田地間站著一個白色的身影,旁邊的正是遼東司農孟慎功,似乎在與那身影熱火朝天地說著什麼。
孟慎功見到趙衍時似乎一愣,隨即對著趙衍頷首,長拜而去。
趙衍默默地盯了他的背影看了一會,這才轉過身來道:「十月底多少還是冷的,正午太陽又大,你先上來吧。」
季嵐熙有些驚訝,這人不在校場,今日跑到田裡面做甚麼。
她眯起眼睛,毫不客氣用泥手握住趙衍伸過來的大手,輕巧地從田壟里翻了上來:「王爺今兒個怎的有這個雅興,糧食的數目我已經讓人交給樓安海,你等著看他的帳目就行了。」
趙衍毫不在意她手上的泥巴,從甲內翻出一方帕子交給季嵐熙,沉聲說:「親眼目睹,才知農事為國事之本。」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季嵐熙悠悠道:「可見王爺和我都是有福之人。」
「過段時間的回京一事,你... ...留在家裡可好?」
季嵐熙有些驚訝地回頭,望著趙衍深邃的眉目:「藩王回京,帶上家眷向來都是舊例,王爺怎的突然說出這話來了?」
趙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我知你向來都是一個聰明人。」
「此次進京,不知內部如何,想來也是像龍潭虎穴般危險。」他的喉結滾了滾,「你父親... ...太子、瑞王必然會有動作,爭儲一事,動輒牽一髮而動全身。」
「... ...我怕我會護不住你。」
趙衍悶聲從嘴裡吐出這句話,似是有些彆扭,把頭扭向別處,也不看季嵐熙。
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今上已經駕崩,季盛卻留在盛京,就算現在的京城是龍潭虎穴,她也必須回去闖上一闖。
何況這一世,趙衍的態度還似乎對自己有所緩和,待他繼承大統之後,季盛從龍有功,也不會把她們一家子都在菜市口示眾令人吧。
季嵐熙咳了咳:「王爺不必擔心,我爹還在京中,無論他們有什麼手段,都繞不過錦衣衛和東廠。」
「... ...隨你。」趙衍皺了皺眉,像是有些生氣。
這人果然是裝的。季嵐熙在心中撇了撇嘴,臉上仍然掛著甜笑兒。
「對了,進京之後不要亂走動,留在王府,也不要吃街邊的東西。」
「... ...知道了。」
季嵐熙看著趙衍離去的背影,微微從胸腔中呼出一口氣,壓制住悸動的心跳。
劇情的最後一部分,也就是盛京之變... ...就要開始了!
之前做的所有準備,也應該派出用場才是!
「來人!」她朗聲說道:「備車,咱們去火器局!」
-
丫環女的腳步輕巧,布納的鞋底像是貓兒一般,踩在青磚上不發出一絲聲音。
她七拐八拐地走進房中,地上的水晶香爐散發出裊裊的煙氣,屋內翻湧著的甜香膩膩的,加上炭火蒸騰起的暖風,叫人有些反胃。
丫環壓抑住喉嚨中的酸水,輕輕地跪在拔步床前。
一時間,屋內只能聽見火炭爆裂的「噼啪」聲。
過了半天,只見一隻白潤細嫩的胳膊懶洋洋地從紗帳中伸了出來,旁邊佇立著的其他丫環這才仿佛活了一般,連忙拿起水盆、皂角、白絨布等物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