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李初一意孤行任用能吏,所有膽敢阻止改革的人,或者是觸犯大周律法的人,一律按律法處置。

  為著這件事不少人開始暗搓搓的準備造反,可是沒等他們準備起事,李初先一步把他們全都看管起來,至於他們想謀反的證據,盡都丟在他們面前。

  並不準備直接殺人的女皇帝,反而和他們這些人商量起來。

  「雖說朕行改革,可是除了讓你們沒辦法繼續剝削天下百姓之外,你們現在所擁有的朕都根本沒有想要奪去,你們怎麼就那麼容不得朕讓天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身為皇帝朕有自己必須要盡的責任,誰要是膽敢阻攔我,見一個殺一個。就算把你們全殺光,也沒有人會覺得朕做得有什麼不對。」

  「現在朕給你們兩個選擇,一則安安分分的幫著朕改革,事成之後朕的生意可以讓你們一起做,不僅在大周境內,就算國外朕也可以帶你們一起掙下一筆財富;二則,你們如果不願意,朕現在就殺你們,謀反之大罪,天下無人能容你們。」

  李初等著他們露出把柄,等著將他們抓個人贓並獲,為的就是這一刻,可以名正言順的將他們捉拿起來。

  不用說了,要是不聽李初的,現在他們都得死,誰都知道應該怎麼選擇。

  「若是陛下將來秋後算帳又該如何?」雖然被李初抓住把柄,沒有選擇的機會,不代表他們就願意這樣,任憑李初的擺布。

  「朕需要考慮秋後算帳?朕就算現在把你們全殺了,也沒有人敢置喙,朕需要多此一舉?莫讓朕覺得你們那麼蠢。」李初看著這麼一個個人模狗樣的,聽到這樣質疑的話,滿臉儘是不屑,怎麼會有這麼蠢的人?

  雖說李初站在他們的面前,根本已經幫他們做好了決定,要麼幫李初要麼就死,傻瓜都知道怎麼選。

  縱然如此,總是要裝著商量商量。

  「還請陛下讓我等商量商量。」就算沒有多少權利也得儘量的爭取一下。

  「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一個時辰之後,如果你們不給朕答案,朕就幫你們做決定。」李初的耐性有限,對於他們現在還想裝模作樣的樣兒,壓根不放在心上。一個時辰是她的底線,一個時辰之後,如果這些人依然還想裝,李初絕不奉陪。

  其實答案大家早就可以猜到,誰都看得出來李初大權在握根本不是他們可以對付的,尤其現在落在李初的手裡,外面的兵馬也不知道什麼情況。想作亂也得有底氣才能作。

  有了這一回,雖說李初沒有殺人,但是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起謀反之心。

  李初如她所說的,將大周之內的所有生意,獨家的配方全部公諸於眾,布料絲綢的生產配方,以及各種先進的技術,全都亮出來。

  誰也沒有想到李初會有這麼大的手筆,拿到李初給他們的配方時一個個都不可置信,還以為又是李初設的套拿回去讓家中的工匠一試,好吧,做出來的東西真和李初做讓人做出來的一模一樣!

  對此那些跟著李初一起做事的李氏宗親頗有異義,要是不把配方公布出去,他們就能一直把持這些生意,能賺很多很多的錢,可是配方一旦公布出去,從今往後他們就得費盡心思的和人競爭。

  「你們是不是忘了朕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天下的生意最忌壟斷,朕既然不允許壟斷,朕自當以身作則。這麼多年你們賺的也不少了,心生懶惰,朕都看在眼裡,若不給你們一些壓力,你們不會再有曾經的進取之心。現在大家都是同樣的起點,且看誰的本事更高一籌,能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出更好的布料。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只有人不斷的進步,工藝不斷的進步,社會也會跟著不斷進步。」

  作為一個帝王,李初看得比他們更加長遠。他們盯的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李初看到的是天下,整個時代都在進步。

  隨後,改革頗見成效,李初開始提出組織商隊遠航,特別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李初以皇帝的名義以天下的兵馬遠航他國,而是組織各家有意發展國外生意的人一道出海。

  如今大周的經濟已經慢慢飽和,很多人都看到生意不好做,可是大周有的這些東西對於他國來說很多是沒有的。

  那些往西域或者是突厥去過的人都知道,大周的東西在國外有多難得,就算是造紙術,同樣都是他們所沒有的。

  人不能總盯著眼前的利而不放開,眼界得要看得長遠,李初當初就說過會帶這些人一起做國外的生意,這就是開始。

  當然因為沒有先例,李初就算出面打招呼,最終有膽子和李初一起做這筆生意的人並不多。

  泰和四年,商隊出海,李初派了一支兵馬護衛,其中男|女皆有,不是只有男人才需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開闊胸襟,女人也一樣。

  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寬廣,才會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便不會認為自己有多麼了不起。

  泰和五年三月,船隊歸來,當時帶回來的東西震驚天下,各種各樣稀奇的東西,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因此,兩個月後,再說到出海的事,相對而言想要摻和的人可就要多得多了。

  想摻合也沒那麼容易,畢竟不管是船隊也好,或者是去往的路途也罷,都是這一回回來的人定下的。

  雖然造船術也好,或者是遠航術,李初一直都在讓人努力提升,但是這樣的人才並不容易培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