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就意味著從今往後,他們都可以過上太平安樂的日子。武媚娘帶給他們的所有壓力,所有恐懼都將會煙消雲散。

  「沒有真正登上那個位置之前高興的還太早。」李初並沒有因為武媚娘親自鬆口答應會讓李初成為她的繼承人而高興。沒有最後定局之前,一切都有可能發生變故,武媚娘難道是束手就擒的人?

  「報,梁王,梁王領兵攻占皇宮。」李初不曾鬆懈,也在這個時候,外面侍衛來報,竟然是武三思領兵前來攻占皇城,很顯然,胡媚娘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沒想到黃雀之後竟然還有一隻老鷹。

  武三思打的好算盤想要就此把所有人一網打盡,好讓自己順利登基成為皇帝。

  「來了多少兵馬?」好樣的武三思,能捉住這個機會,就是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好覺悟。

  「一萬兵馬。」前來稟告的侍衛將這個數字報來,李初想了想自己帶進宮來的兵馬有多少,眼中閃過冷意,隨之問道:「魏王何在?」

  方才武敏之自行退下,現在人在哪裡?

  武三思帶兵前來,最讓人擔心的還是裡應外合。武敏之或許有可能就是那一個裡應外合的人。所以李初一定要把此人找到。

  「不知!」

  報信的侍衛確實不知道武敏之哪兒去了,所以這個時候,李初沖身後的人道:「你們去把武敏之給我找出來。」

  同一時間,李初想起了什麼,連忙起身往武媚娘的寢殿而去,果不其然,竟然看到武敏之帶著人馬殺向武媚娘,武敏之,哪怕之前裝得再老實,到重要關頭總是露出爪牙來。

  護衛在武媚娘身邊的侍衛已經一個又一個的倒下,吳敏芝率領十數個位是不斷的沖向武媚娘,武媚娘不斷的後退,幾乎已經退到角落處無處可逃。

  「陛下沒有想到吧,你雖是黃雀,但在你之後還會有人。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今日我便要討回。」隱忍那麼多年,武敏之就是想要等一個合適的機會,將武媚娘一擊殺死,沒有任何人可能救武媚娘的時候。

  如今李初守在外頭,跟在武媚娘身邊的侍衛並不多,恰好武敏之這麼多年經營下來,名正言順的領兵進宮的機會也僅有這一次。

  有了剛剛為武媚娘平定叛亂的功勞,現在的武敏之可以光明正大的領著人走在大明宮的任何一個角落,也包括武媚娘的寢殿。

  借著武三思叛亂一事,武敏之輕而易舉突破了重重的包圍,就這樣站在武媚娘的面前。

  需要對付武媚娘身邊的也不過是幾個衛士罷了,憑武敏之的本事,完全可以毫無壓力的殺掉武媚娘。

  「這麼說來,今天晚上的事就是你故意透露給武三思的,想讓武三思和你裡應外合?」武媚娘看著手中執著滴血的劍,不斷的走向自己的武敏之,並沒有忘記武敏之剛剛前來稟告的事。

  「陛下難道只想到這裡而已?」武敏之冷漠的笑著,眼中流露出野心勃勃。

  「殺了陛下。我更會把這個罪名扣在武三思的頭上。其實陛下最不應該的就是讓安定公主參與這件事情。畢竟,如果不是安定公主被困在這大明宮裡,我絕對不敢如此行事。」武敏之連後續的事情都已經想好,包括怎麼洗清自己,同樣也提出武媚娘這一個計劃里最大的漏洞是什麼?

  「安定公主讓人如芒刺骨,就連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是安定公主出現在陛下的計劃里,我絕對不敢將計就計。」此時此刻的武敏之並不避諱告訴武媚娘自己對李初的恐懼。

  這種恐懼對比起武媚娘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偏偏武媚娘把自己最堅實的後盾太早地亮在了人前,也就給了武敏之底氣。

  「我等了那麼多年,終於等到今天,陛下,殺母之仇今天我要報了。你的天下,你為武家的人鋪好的路,我會收下。」武敏之在這個時候露出自己所有的野心,他就是要奪去一切,武媚娘的江山,武媚娘的性命,他都要了。

  「放!」武敏之逼近武媚娘的時候,揚起手中的劍就要朝無人庇護的武媚娘砍下去,一道聲音傳來,外面一陣箭射入的聲音,武敏之身邊的所有人都被弓箭射下,武敏之的身上何嘗不是渾身都是弓箭。

  武敏之揮劍的動作一頓,吐出一口血來想要回頭看看是誰,誰在他的身後傷到他。

  李初就那樣顯露在人前,武敏之的眼孔不由自主的放大,帶著幾分不可置信,卻又由不得他不相信。

  「武敏之,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有所準備?」雖然看起來好像一切都在武媚娘的布局中,李初卻從來不敢鬆懈,一個人最可靠的人只有自己,多做準備不會吃虧,李初自然要將整個皇宮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那麼多年下來,李初想調動兵馬,想要把這座皇宮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易如反掌。

  武敏之額頭儘是汗珠,在這個時候,武敏之竟然要轉過身想取武媚娘的性命,李初的身影躍過,毫不猶豫地在他的劍揮下之前,果斷的斬下他的頭顱,武敏之倒下。

  武媚娘一直強撐著,死裡逃生,武媚娘鬆一口氣。

  那些在暗處的弓箭手此時都亮出身來,竟然全都是宮女。

  「公主。」身著宮女服裝的人,卻是李初的衛士,武媚娘望著她們像是意識到什麼,怔怔地看著她們半響。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誰都以為自己是黃雀,卻沒有想到都只不過是螳螂罷了。」武媚娘如是,武敏之如是,最後掌握一切的,恰恰是他們以為不會有所異動的李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