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後各邊境探聽得來的消息皆如李初所言,雖然三國的使臣依然留在洛陽,可是,政事堂的諸位宰相都明白,這些使臣分明來者不善,想要探聽大周的具體情況。

  應付照樣派人應付,他們想留,大周也絕對不會趕人。

  按照李初的說法是讓他們留下,弄出一些假象,對於將來打仗更有利。

  「雖然三國確實結成盟約,但是公主殿下幾次出手離間他們,想必他們的聯盟也是不牢靠的,此時出兵先下手為強是否不宜?」雖然兵馬都探聽清楚,確實如同李初所言,周邊各國都不老實。

  可是如果再起戰事,對於天下來說並不是好事,很多人都不希望這場仗打起來。

  「這場仗他們一定會打的,如果我們洞察他們三國聯盟卻不動手,只會讓他們以為我們畏懼他們的聯盟。到那個時候,他們絕對會拼死一戰。三個國家的戰力和我們一國相比,如果個個視死如歸,對於我們來說將是滅頂之災。與其把主動權交給別人,不如握在手裡各個擊破,看他們還能怎麼聯盟。」李初可不是坐以待斃的人這些人既然敢動手,李初就要把他們一次性解決。

  武媚娘知道李初說的不是危言聳聽,「調令三軍這場仗你親自去。」

  大周這麼多年來,能夠太太平平,只有小戰事,而無大戰事,就是因為李初之前對東突厥與吐蕃的震懾。

  可是再多的震懾,隨著李初這麼多年不理戰事,讓人以為李初年紀大了,不管事了。

  那麼就讓他們看看大唐的安定公主,大周的安定公主,依然一如從前。

  「是。」從一開始李初就想去打這場仗,也必須要打這場仗,打贏了這場仗,不僅震懾各國,何嘗不是震懾朝廷。

  三軍兵馬盡握於李初之手,正好讓李初可以安插更多合適的人。

  「臣請軍校的學生隨臣一道出戰。」軍校建立,軍校中的學生有些入李初眼的人,李初就想帶著他們一到上戰場。

  大好的機會可以讓他們一展所學,也讓他們能夠學到更多,李初怎麼會放過。

  「你確定?」武媚娘倒是知道軍校對於她們母女的意義意味著什麼。不過李初現在就準備出手,讓這些人提前走入人前,是不是太急?

  「請陛下相信我。」李初既然敢提出來,自然保證能夠安排好這些事情。

  能被李初選定和她一起上戰場的人,絕對都有能力。

  武媚娘沉吟半響終是答道:「好,天下兵馬都由你來調動,更別說你想帶什麼人上戰場。正好你這軍校建立了不少日子,大家都在觀望你的軍校究竟有什麼用,就讓他們看看你教出來的人都是怎麼樣的。」

  「是。」武媚娘總會選擇最利於自己的局面,現在李初在前面頂著,有什麼事情李初都會自行解決,凡事拿不到武媚娘的面前,就由著李初按自己的心意去做吧。

  「這一次你想要誰打你的下手?」李初就算要去打仗,那也得讓人幫忙調動糧草,武媚娘這個時候問起這一句,李初笑笑答道:「陛下安排就是,關乎國家威嚴之戰,想必陛下會親自看牢的。」

  都到這個時候了,武媚娘還想試探李初手底下的人,希望李初能把自己的人亮出來,可是李初何必呢?

  這場仗不僅李初希望贏,武媚娘比誰都要希望,三國聯手,這對大周來說,是個十分危險的信號。

  「陛下放心,吐蕃那邊的事情交給如今鎮守的將軍足以,我要對付的只有東突厥和契丹,東突厥,陛下想看看什麼叫經濟之戰嗎?」武媚娘諸多的心思,李初也得回敬一二,讓武媚娘知道什麼叫做經濟戰爭。

  「掌天下之經濟,壟斷天下的經濟,兵馬未出,我就能讓東突厥大亂。所以,我要對付的只有一個契丹罷了。」很多人都覺得三國聯盟一定會讓李初很有壓力,可是事實卻不是如此。

  很多年前,李初就準備好怎麼對付那些國,他們總以為自己很強大,實際上……

  武媚娘聽到經濟兩個字的時候,同樣也想起李初如今在大周的生意遍布天下,雖然不是壟斷,因為李初早就提出過,不允許任何人壟斷,但背地裡,李初如果真有這個心,武媚娘縱然再派人盯著李初,總也有盯不到的時候。

  「東突厥,那是我做得最好的一個生意大國,經濟能讓一個國家變得繁榮,也可以讓一個國家在一夕之間分崩離析。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年我才會提出大唐的天下不允許任何人壟斷生意。因為經濟戰爭完全可以毀掉一個國家。只有市場公平競爭,一方退,另一方依然可以保持平衡,再由國家出手維護,再扶起另一個人來,才可以保證天下的安寧。」這些事情絕對是武媚娘不懂的,李初決定給武媚娘上一課,也讓武媚娘知道。如今的李初早就不是武媚娘可以任意處置的人。

  武媚娘第一次從李初的身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李初想打這一場仗要證明的不僅僅是自己領軍之才,也讓武媚娘看到她的商業天賦。

  都以為商人卑賤,人人都瞧不上他們,卻不知道如果商人聯合起來,能夠做的事情遠遠超過這些高高在上的人所以為的。

  武媚娘其實也是這些人中的一個,從來都覺得李初當年的經商只是小打小鬧,就算這麼多年來確實賺了不少錢,武媚娘也從來沒有把商人真正當做一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