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突厥的可汗最希望能夠得到的就是李初一句認可。

  那麼多年來,東突厥和大唐一直到現在的大周都沒有戰事,其中就是因為李初。

  打仗不僅打的是人,也打的是經濟,還有各種各樣的糾葛。

  這麼多年來,為了大力發展東突厥的經濟,李初也是不留遺力,也正是因為如此東突厥如果想要輕易挑起戰事,那得問問李初答不答應。

  或許在東突厥的大軍還未開拔之前,李初就能讓東突厥先亂起來,令東突厥自食其果。

  這些事,不僅是東突厥的人清楚,武媚娘何嘗不明白。

  一個他國的公主,藉助東突厥可汗的手,在不斷的扶起這位可汗的時候,同樣也讓自己不斷的強大,在突厥之中占據一定的地位。

  因此也讓東突厥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敢輕舉妄動,就怕一個不慎自己沒能對付大周,反而把自己賠上。

  「改日若是有機會,我一定親自前往東突厥的試過。一看東突厥今日的繁華。」這些年來不可否認東突厥的經濟得到猛速的發展,如果將來真的有一天有機會,李初確實很想親自去東突厥看一看。

  不過如果去了想要回來的話得多幾分準備,否則可能會有去無回。

  這些話就不必說出來了,大家心知肚明,該防得防,該客氣就客氣罷了。

  「我想敬公主一杯。東突厥能有今日,有懶公主殿下。」東突厥的使臣說的話正可謂一語雙關,李初聞之微微一笑,「請。」

  別管是不是一語雙關的,反正李初現在身在洛陽。不論東突厥對李初是恨也好,真正的尊敬也把李初都不在意,她只問自己是不是真正握著東突厥的命脈,只要是,東突厥就不敢輕易妄動。

  與人飲一杯酒,李初是不會推卻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初在這個時候大大方方的敬起東突厥的使臣來。

  「外臣也想敬公主一杯,多謝公主這麼多年來照顧我國太后和公主殿下。」吐蕃的使臣同樣站起來,這麼多年來,吐蕃的狀況十分不好,忙著收拾內亂引發的種種矛盾,更要恢復經濟,忙的不可開交。

  再加上在吐蕃強大的那些年裡,吐蕃也算是打下不少的國家,在吐蕃內亂不平的情況下,這些國家自然要掀起反抗的,所以內憂外患,這麼多年來,吐蕃能夠緩回一口氣也是不容易。

  這一切的一切也都是拜李初一手造就,所以看著李初的神情,一個個恨得咬牙切齒。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吐蕃現在的贊布,恰好就是李初一手扶植起來的。沒有李初的話,這個贊布的位置會由誰來繼承可不一定。

  站在國家的立場,如今的吐蕃贊布恨得李初咬牙切齒,可是站在私人的立場,吐蕃的贊布又是感謝李初的,尤其這麼多年來李初照顧得文成長公主很好。

  只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也因為大唐江山已經為武媚娘取而代之,文成長公主更是深居簡出,這樣的場面文成長公主只稱病不出。

  大好的日子,誰都心照不宣的不提這些事情。敬酒的敬酒,喝酒的喝酒,李初接受吐蕃使臣的敬酒。

  一杯酒一飲而盡,各自也都坐下。

  最後一個契丹國的人,雖然和李初沒有打過交道,但是李初的名聲流傳於大周邊境各國。

  也正是因為有著李初能征善戰坐鎮,所以那些想要出兵大周的人,只要和李初打過的人,就沒有幾個膽敢輕易出手,獨獨一個契丹接二連三的出手,現在更敢派使臣前來洛陽,使臣的膽子很大!

  「安定公主能讓突厥和吐蕃心悅臣服,我契丹也想看看安定公主的本事。」邊境各國的人其實都是崇尚武力的。像他們能征善戰,想要讓他們臣服,唯一的辦法就是打的他們再也升不起半點反抗的心思。又或者以絕對的聰明智慧,讓他們看到大周的強盛。

  「先前我契丹興兵進犯大周,大周派人率軍十數萬人馬。我契丹不過是只幾千人罷了,尚未交手你們大周的將軍反而掉頭逃跑。竟叫我契丹嚇得屁滾尿流,說你們大周再有本事,我們契丹卻是不信。」也怪不得人家契丹人如此囂張。誰讓當時武媚娘派出去打仗的人那麼沒用,丟臉不僅丟在大周,都丟到國外去了。

  李初瞥過一眼武媚娘,武媚娘臉色鐵青,身為一個皇帝,用人不當,反而落得如此笑柄,簡直就是丟盡大周的臉面。

  武媚娘本身就有錯,如今更是被對方直接站在面前指出這一點,如同一記耳光甩在武媚娘的臉上,打的武媚娘的臉火辣辣的痛。

  「所以,你想怎麼跟我比?」就算武媚娘再有錯,那也不能讓人欺負到頭上。李初必須為武媚娘爭回顏面,這也是為了大周。

  打從一開始大家都清楚契丹來者不善,所以武媚娘早就提醒過李初讓李初務必要準備好。果不其然,契丹等著東突厥和吐蕃都說完好後,這才站出來表現出對李初的質疑。

  所以已經被東突厥和吐蕃推到一定高度的李初,就算想不和契丹動手都不行。

  雖然並不清楚眼前的事情究竟是不是這三個國家一起聯手做的局,等的就是李初顏面盡失,也好讓他們弄清楚如今的大周究竟是不是從前的大唐。

  休養生息那麼多年,眼看著國富力強。大周這一片土地多麼令他們心生嚮往。也就希望能夠找到機會可以攻占這片土地。




章節目錄